黃如青靛色的古代玉,對研究漢代玉文化是重要參照物

2020-12-11 家傳古玉說傳承

古玉本色是玉材的顏色,古人稱玉本色提出赤如雞寇,黃如青靛之說,也就是說在各種顏色的玉材中,紅黃色標準是最珍貴的。所謂的色質,色即沁色,質指玉質本色。

臺灣博物館的中國古玉藏品漢代黃色玉碗

在古代要想找到一塊好的黃玉料,是不容易的,就算找到了,也只能細心的切割,儘量保持原有的形狀,讓它發揮出自己最好的價值。古玉有三黃,一是暈黃、灑金黃和玉皮黃色。古玉的黃色之美,坩黃,慄子黃,秋葵黃,老酒黃等

古代和田黃色玉雕刻的龍頭玉瓚局部圖片
家傳古玉藏品黃如青靛古代龍頭玉瓚禮器

可見早在兩千年前的漢代,古人就已經意識到黃玉的稀缺和罕見,並且對其珍愛有加。黃玉也因所含雜質不同而呈現出不同的黃色,由淡黃、甘黃至黃閃綠色。又可分為蜜臘黃、粟色黃、秋葵黃、黃花黃、雞蛋黃、米色黃、黃褐色等等。歷史上的帝王將相都對黃玉情有獨鍾,而今天我們能看到的眾多玉文化遺存中更是有很多古代黃玉沉穩雅致的身影,從而更深切地代表著中國文化的深厚內涵,黃玉其實說白了它代表我國古代皇權的一種象徵。

博物館的藏品漢代玉瑞獸杯具

古人根據和田玉料的不同特徵,將玉石分為赤、黃、白、黑、青五種顏色,這也稱為玉石的五種「正色」,而其它玉石顏色則為中間色,其中就是我們圖片中古代稀少珍貴的黃玉品種。最令人推崇的就當屬黃玉了。

古代和田黃褐色的三足鼎立家傳古玉藏品

中華民族擁有八千年玉文化的古國,中國絕不缺乏精美的文物藝術品,真正缺乏的是對文物藝術品的保護和真正的專業收藏深入的學習研究和傳承。中國古代藝術品的精美絕倫,構成了有血有肉有魂有魄的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所以我很堅信八千年來我們祖先留給我們很多珍貴寶玉這個真理,國寶在民間民間也有國寶。

國家博物館的藏品漢代黃褐色玉蓋盒

學好收藏要有悟性其實是一個人對實踐經驗的去粗取經,去偽存真的過程就是以物見證的悟性。上圖這些古代黃如青靛色的古玉,對研究漢代就使用和田黃玉是重要參照物。

博物館的藏品漢代古玉接落水杯禮器

古玉時間久了沁生色,但材質還是相同改變不了本質,色生光,光生氣,氣生神。古玉之沁,集自然之靈氣,借時光之醞釀,自然而生,光氣活現,神韻非常。凡古玉真品,可無沁色之表象,但不可無光氣神之靈魂要素。今人可仿型料工紋能仿其沁,卻不能與光氣神達到統一,同樣的玉材質使用非常的相似。

博物館的黃色玉雕刻龍形式酒器

家傳古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每天分享傳播古玉文化弘揚中華文明為己任,交流古玉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真的喜歡古代文物喜歡收藏,喜歡中國傳統文化,那就百度關注家傳古玉說傳承,謝謝您的點讚收藏和轉發歡迎大家加入中華玉文化交流傳遞!

相關焦點

  • 古玉:漢代常見的玉蟬特徵
    中國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經驗最豐富的國家,從迄今為止的考古成果來看,大約有一萬多年的歷史。古代人民在創造玉器時不僅顯現出了高超的技巧,而且表現出精巧的藝術構思和美的理想。中國人對玉的審美觀是中國人審美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是其基礎。
  • 古玉:玉璧在古代的價值及歷史意義
    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玉有這樣的解釋:「玉,石之美者。」這一註解從物質和藝術兩個方面科學地闡述了「玉」字的概念。眾所周知,漢字是象形文字。「象三玉之連,其貫也。」即「玉」的象形字初意是三塊美玉用一根絲繩貫穿起來,是「豐」字型,「三玉之連」代表天地人通。
  • 中國古玉巔峰時期-漢代玉器
    漢代時期,是我國古玉的巔峰時期。漢代玉器不僅繼承戰國時期的玉器傳統,更加大力發展,創造了如漢八刀等精湛的技藝。漢代玉器有如王者之玉,氣勢磅砣,非常霸氣。漢代玉器的紋飾、玉禮器、玉佩飾、喪葬玉等方面都頗有藝術特色,紫色百合香為您詳細介紹如何識別漢代玉器的紋飾、重要的禮器、佩飾和典型的喪葬用玉,使您對漢代玉器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 玉文化與喪葬傳統的碰撞,葬玉有哪些講究?
    昨天的文章中,我們帶大家了解了漢代比較常見的玉蟬。玉蟬只是葬玉的一個種類,葬玉中除了以蟬形為代表的玉琀外,還包括玉衣、玉握、玉九竅塞等幾種。而玉蟬的作用除了做葬玉用,在一些時代也更多地被用作配飾。因而從石器時代到漢代的漫長歷史中,葬玉經過長期的演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體系,主要包括玉衣、玉琀、玉握、九竅塞、玉枕、玄璧和鑲玉棺等。
  • 古玉是完美的藝術品是中華文化的結晶,才是我們最大的財富
    古玉收藏要走精品路線,越是稀少珍貴極品升值越快,高古玉要玉質珍貴、工藝精緻、題材稀罕,這是高古玉投資收藏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元素,古玉藝術品才是國本壓艙石,文明制高點與財富孵化器。古代玉雕刻玉豬一對中華古玉歷史文化悠久古代君子比德於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等等一系列豐富的儒家文化思想使玉器除了繼續承載著祭祀天地的禮器功能外,又成為一種具有社會道德含義的重要物質載體對中華玉文化發展起到了促進中華文明作用
  • 從出土古玉看洛陽厚重的歷史文化
    玉器在古代是貴族階層的專屬品,可以說凡出土古玉多而精的地方,都曾經有過它的輝煌。洛陽出土的一件件精美古玉,見證了她從夏商、西周、春秋戰國到漢晉、大唐不同階段的輝煌歷史。一是洛陽出土的經典夏商古玉。關於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目前在考古學文化分期上還沒有統一看法,但人們還是較普遍地認可它可能是夏代晚期至商代早期都城所在。洛陽偃師二里頭出土的夏代古玉十分經典。
  • 《詩經》中的玉文化:兩周時期,玉如何成為道德品質的象徵?
    中國的玉器文化歷史悠久。玉之所以成為文化,和《詩經》是密不可分的。在詩經中,僅僅和玉有關的詩篇就有37篇。在這37篇中,玉有用來祭祀的,有用來佩戴的,還有用來代表身份和德行的。那麼,玉文化為什麼在《詩經》時期有了充足的發展呢?為什麼我們把君子比作玉來形容品行高尚呢?詩經女孩帶你來窺其中一二。
  • 什麼是岫巖玉,岫玉又是什麼玉
    大家都知道中有著悠久的玉文化的歷史,在這裡面最受歡迎的就是中國的四大名玉,而在四大名玉當中有一種玉是非常古老的存在那就是岫玉,又稱岫巖玉,那麼岫巖玉到底是什麼。岫玉的耐久度岫玉的硬度受礦物的影響,摩氏硬度在二點五至六之間,,純蛇紋石玉的硬度較低,在三至三點五之間,只有玉石中透閃石等混合物含量多時,硬度才會增大。
  • 熟記小常識才能了解玉文化!
    什 麼 是 玉?什麼是玉?漢代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裡這樣解釋:玉,石之美者。以 色 辨 玉章鴻釗在《石雅》中記載:古人辨石,所重在色而不在質,其色相似者,其名恆相襲。每遇寶石,輒以色別。以玉論人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以玉比德,這一點對我們的玉石文化有極大的影響,今天的玉石市場也仍然十分重視玉石的寓意,寓意吉利美好的玉石才更受歡迎。
  • 古玉藝術品是不可再生資源,物以稀為貴
    真正的好古玉是一種稀缺的資源,集觀賞性與經濟價值、文化研究價值於一體,能稱之為珍品,使人值得去擁有,也是成功人士身份的象徵。玉質,年代,雕工,品相,存世量決定你的東西價格。古玉器,青銅器收藏曆來是所有古董收藏的頂層,更是中華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
  • 「玉碗盛來琥珀光」,細數中國古代的金銀珠寶
    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有把小型色石磨成的項鍊。那時期還有用貝殼製成的飾品。龍山文化時期,玉制的人面飾,鳳鳥裝飾,技術上已達到較高的程度。到商周時代,在青銅製品上,即出現了鑲嵌藝術,常用的材料是黃金和綠松石。治玉當時更是奴隸藝術家的絕技。在安陽商代司(司是後的反寫)母親的墓中,發現了一組小玉人,極其精巧。殷墓所出玉飾,也都各有特色。鳥獸的形狀,在圖案化的形式中,表現出可愛的形態。
  • 石之美者為玉,玉之雕者為極
    玉石歷來被人們當做珍寶,在中國古代,玉被當做美好品物的標誌和君子風範的象徵。玉石廣受中國人尊重珍愛,而玉雕則將玉石的美展露無遺。自文明之始,以迄今日,無論中國文化經歷過何等巨大的激湯,崇玉與愛玉的民族情懷,仍是根深蒂固,玉雕藝術也綿延不絕。
  • 中國玉文化的精神把玉石和玉器擬人化,賦予玉以豐富的審美價值!
    中國玉器史的高峰——漢代玉器數量多,質量高,禮器品種類型齊全,已形成了規格標準,式樣眾多的完整體系,且被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內涵。尤其是玉器進一步人格化,成為「道德觀念」的體現,玉德學說成為漢代玉文化對後世影響最大的美學觀念,奠定了漢代玉器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 流傳千古的和氏璧是南陽獨山玉
    獨山玉的收藏價值(1)悠久的歷史玉獨山玉歷史悠久,玉文化積澱非常深厚,雖說文字記載的獨山玉主要是在漢代,但是最早在商代晚期就已經出現,而後,在1983年,由河南地質局的相關論文中論述,獨山玉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被運用了;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中國文物學會玉器委員會會長楊伯達曾給獨山玉作過這樣的評價:「獨翠、獨厚、
  • 漢代遺傳下來各種各樣玉舞人,促以說明漢代音樂文化歌舞昇平景象。
    最能體現漢代玉器特色和治玉工藝水平的,是葬玉和陳設玉,例如葬玉有金縷玉衣,陳設玉各種各樣玉舞人圓雕動物等等。張騫出使西域,開拓絲綢之路,從此新彊和田玉料得以大量進入內地,從根本上推動了漢代玉器的發展。漢代在政治體系上繼承秦朝制度,這就是專家們提到過的「漢承秦制」。
  • 玉琮、玉璧和玉璋,古代禮器用玉的產生和發展
    導語:玉器是古代社會中重要的生活用品,幾千年來一直隨著人們的生活方式的變化而不斷發生文化內涵上的變化。玉器,石之美者也。玉器本質上就是石頭,擁有和石頭一致的物理性質,但是卻在石器的基礎上被賦予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意蘊和內涵。產生自石器的玉器不僅具有石器工具的使用價值,還具有石器所不具有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涵。
  • 古代閨房頭飾收藏欣賞:美人可曾配玉梳
    收藏有時是一件傷感的事,古代閨房頭飾亦是如此,有些藏品的心思當如貓一般敏感,草長鶯飛,豪情滿懷之時,玉梳圓潤自然,清新沁人;感嘆世事無常、人生飄零的時候卻是稚澀晦暗,廖然傷情。玉梳的悠久,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新石器時代,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東北紅山文化遺址,浙江的良渚文化遺址中都出土過一些玉梳。可以想像那個冷兵熱血的時代,男兒愛青銅,女子配玉梳是何等的高貴雅致。
  • 如何鑑定古玉真偽?高人給您支幾招!
    在古代玉器收藏過程中,真偽鑑定始終是無法迴避的重要環節。 如何掌握古代玉器的鑑定方法,是每個玉器收藏愛好者的必修課題。 古人說: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後,如是而已。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古代玉器的鑑定。
  • 買古玉不可貪圖便宜,學習欣賞品玉不可走馬觀花
    收藏學習古玉久了,就會明白,你永遠都在學習的路上,市場的不斷變化,古玉不同年代的藏品雕工的不同,和不同年代用不同的玉料材質等等因素都須要用心研究了解學習,還有造假的不斷升級,這些都會讓你不斷地豐富自己玩古玉的經驗和要更加專業。
  • 玉如意到底是怎麼來的?在古代玉如意除了做擺件還能夠做啥?
    有多少人注意到動畫片《葫蘆娃》中有一件法寶就是玉如意。大多數人對玉如意的看法都是「玉制的,漂亮的工藝品。」然而玉如意在古代的用途絕不僅僅是裝飾品,其實它是一件「痒痒撓兒」。痒痒撓兒擁有修長的外形,瘙癢難耐的時候人們都會用的到,搔之可如意,因此才叫玉如意;自己就能夠瘙癢,它也叫做「不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