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和馬雲的野心,豈止特斯拉和阿里,他們還要「上天入地」未來教育

2021-02-25 大馬國際學校一站通

引弓之前介紹了諾貝爾得獎者的自身教育經歷,這些學術精英在教育方面的武功秘籍相信對我們一定有啟發。今天,我們來介紹兩位鼎鼎大名的全球產業領袖對教育的見解。一個是美國的埃隆馬斯克,一個是中國的馬雲。他們所創建和發展壯大的新興行業,已經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力量。然而,在產業發展的同時,他們也看到了以第一次工業革命框架為基礎建立的現行教育體制,遠遠不足以支持當前的新產業革命。於是,他們帶著對教育的深度思考,利用自己的產業經驗、實業條件以及對未來的思考,擼起袖子開始幹教育。當然,他們投資教育,早已超出了對商業利潤的追逐,而是希望影響未來,塑造人類的發展前景。我們學習和了解他們,即使不能如他們一樣去改造未來,至少不會被未來淘汰。 


(圖片來自Astra Nova官網)

提到Astra Nova,大概沒有幾個人,包括英語嫻熟的人,會知道這是個什麼鬼。不過,如果提到埃隆馬斯克,特別是他創建的特斯拉帝國和SPACE X航天產業,大家就會如雷貫耳。AstraNova也是馬斯克的一個創舉,是他為了培養未來新興產業接班人所創建的一所非盈利學校。校區就在SPACE X的廠區。招生對象已經從一開始的加州線下授課,擴展到了今年的網上教學,向全球8-14歲的適齡兒童開放。 

馬斯克認為,未來的產業和職業,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實,還不用等到未來,當前的製造業、供應鏈和物流等行業,就已經呈現出深刻的變革。那教育為什麼還要遵循舊的、傳統的方式呢?在Astra Nova的官網上,明確提出,「學校的使命,就是教會孩子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學習方式包括仿真模擬、案例分析、動手裝配、設計規劃、實驗室以及團隊合作項目。」通過這些革命性的教學過程,「培養孩子對複雜性和未知問題的強烈興趣。

(圖片來自網絡)

那這個學校的孩子學什麼?「這裡沒有傳統的科目劃分,孩子們通過系統性的主題,組成項目團隊來解決問題。如果硬要區分,他們學習的內容,包括但不局限於「批判性思維、機器人、問題解決技巧」等等。每一個項目團隊,人數大約9-14人,根據孩子們的興趣和優勢互補等原則組隊。因為全球招生,所以孩子們和來自不同國家和文化的同伴一起合作,自然習得了文化敏感性和全球合作能力。」(Susan Fourtané,商業周刊2020年9月9日)。而且,馬斯克把學校建在SPACE X廠區,就是為了孩子們根據需要,隨時到製造火箭和空間站的實驗室和車間參觀和學習。而最前沿的科學家、工程師和設計師,也會參與到孩子們的教學中。

(圖片來自網絡)

什麼樣的孩子是這所革命性的學校所歡迎的?簡單,有創造力!「孩子們的創造力從他們投遞申請就能看出來。對於學校提出的入學問題,孩子們可以用任何形式,無論是文字寫作、錄音、錄像、電子刊物、藝術作品或者任意其他形式來作答。對於Astra Nova,  創造力唯一的局限,就是天空! 」(Susan Fourtané,商業周刊2020年9月9日)

口說無憑,我們來看看其中一個入學問題,很簡單,回答「火星之旅謎題」,並解釋原因。(註:Astra Nova的學習項目都命名為**謎題conundrum, 意味複雜而立體。)。

(視頻來源於Astra Nova學校官網)

「第一次火星之旅的航天團隊需要選派一名領隊,現在有5名候選人。他們都異常出色,才能卓著。不過,每個人又各有特點:

A. 航天員Nova: 解決問題時,特別有創造力;

B. Astra: 太空工作經驗最豐富;

C. Aurora: 工作最努力;

D. Stella: 對本次探險最熱忱;

E. Orion 最有親和力; 

你,或者你的孩子選哪個?為什麼?

(圖片來自網絡)

如果聯想到馬斯克雄心勃勃的「火星移民計劃」,就知道,孩子們正在學習和思考的,並不是遙不可及的科幻小說,而是他們成年以後將面臨的現實問題。「最新消息,據時間表顯示,SpaceX計劃在2024年將人類送往火星,並在2050年之前建立一個可以自我維護的人類殖民城市。為了完成這次計劃,SpaceX將會進行更多的飛船測試,並在2021年進行星際飛船的首次軌道飛行測試。」(新浪科技,2020年9月19日)。

Astra Nova詞源來自於拉丁語,意思是「新星」。不知這個創新型的學校,能夠在未來託舉出幾位,類似甚至超過馬斯克的新星。我們拭目以待。 

(圖片來自雲谷學校官網)

和Astra Nova不同,馬雲爸爸創建的雲谷學校,雖說也「壯志凌雲」,但也「虛懷若谷」。如雲谷學校的官網題圖照片,就是一個孩子正在田間辛苦地作業,這鮮明的展示了馬雲的雲谷理想:教育必須走出學校,深深紮根大地孩子們才走的更遠。「今天的教育是第一次工業時代以後建立起來的,是兩百年以前的人對未來設計的一種學校機制和體制。兩百年過去了,我們今天要思考未來的兩三百年,我們為未來打造什麼樣的教育」「雲谷的孩子,既然是走向國際化,必須有全球觀,全球的思維,對其他民族、其他文化、其他宗教有足夠的了解。」(馬雲,雲谷學校開學第一課,2020年8月30日,搜狐新聞)「讓孩子們走出校園、走近自然、走進社會、走向多元開放的未來世界。」

(圖片來自網絡)馬雲談到雲谷教育的初衷時曾說,「我們選擇認可雲谷理念的家庭」,「但是我們不挑孩子,挑出來好的孩子辦學是不可複製的。我們也不把孩子當試驗田。」「我們要辦面向社會的教育」「將來雲谷教育能做的事,其他的農村學校都能做到。」(雲谷學校官網)這,明明白白揭示了馬雲的壯志:通過實實在在的教育實踐,總結並推廣在中國大地上可以紮根的教育改革經驗。

(圖片來自雲谷學校官網)

我們來看看孩子們在雲谷到底怎麼學習的。雲谷初中的DT教室(DesignThinking設計思維課程),類似於Astra Nova學校,雜亂、熱鬧、布滿各種材料和工具,不像教室,更像車間。「益智玩具、動手玩具、啟蒙玩具……十種完全不同的玩具成品,全部出自雲谷七年級學生之手。為了讓一年級小穀粒們午飯後的閒暇時光更有樂趣,他們分成十組,用真正的「設計思維」做起了「玩具設計師」。」(雲谷學校官網)「DT課是雲谷「基礎性·拓展性·潛能性」三大課程體系中的基礎課程。沒有教材,不設標準答案,也不以學到多少知識為目的,DT帶給孩子的是:遇到任何問題,都有一套高效解決問題的方法可用。「玩具設計師」是本次DT項目的載體——學生通過為一年級進行玩具設計來體驗設計思維的過程。這堂課更讓我們堅持:孩子的創新力是保護和發展出來的,而不是培養出來的。」課程開發團隊的老師,有的是DT設計師,有的是互動設計師,還有的具有豐富的客戶服務經驗。

(圖片來自雲谷學校官網)看了以上介紹,是不是會沮喪?普通人如你我,哪裡有魄力和資源,如馬斯克和馬雲,創建自己的理想學校?可是,我們也可以有所作為:第一,選擇!面向未來的選擇。猶記得清朝末,當時很多有能力的家庭焦慮於,到底該送孩子繼續去傳統私塾背四書五經,還是去新興的學堂學習德先生和賽先生。兩種不同選擇的結果,毋庸置疑。無論在哪裡學習,都必須努力,不過,我們必須選好正確的方向去努力。第二,體驗!真實的體驗。教育絕不只是學校和課本。這兩位大咖,都嚴重反對當前教育的標準化和考試為上。他們認為,教育一定要結合現實。什麼是現實?那就是學校外的自然和社會。孩子已經在學校學習了那麼多課本的知識,校外還要再埋頭啃書本?為什麼不跟著AstraNova的孩子,仰望滿天的繁星,暢想未來的火星之旅?或者,像雲谷孩子一樣,走進田間地頭,親吻大地母親?無論孩子們要上天或入地,我們都可以給他們很多嘗試的機會。「你們可以給他們以愛,卻不可給他們以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們在夢中也不能想見的。」(論孩子,黎巴嫩詩人紀伯倫)。 

 

引用文獻列表:

-Astra NovaSchool, Following Elon Musk's Ad Astra School Experiment, Leads the Future ofEducation, SusanFourtané,商業周刊2020年9月9日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astra-nova-school-following-elon-musks-ad-astra-school-experiment-leads-the-future-of-education

 

-Elon Musk:From SpaceX to Ad Astra School,SusanFourtané,商業周刊2019年1月2日

https://interestingengineering.com/elon-musk-from-spacex-to-ad-astra-school

 

-2024年送人上火星,馬斯克:第一批移民很可能客死他鄉,膽小勿入!(新浪科技,2020年9月19日)

https://tech.sina.cn/csj/2020-09-19/doc-iivhuipp5195594.d.html?from=wap

-馬雲:開學第一課應給家長上,培養孩子是投資不可能一夜漲停 ,搜狐新聞2020年8月30日https://www.sohu.com/a/415663282_260616

文案助理:紫琳

排版編輯:Vision

— THE END — 

想了解更多關於馬來西亞國際學校留學信息,歡迎掃碼添加 引弓教育專員 從幼兒園到大學預科,從主流的英式A-LEVEL國際教育到新興的IB國際文憑教育,從一流老牌國際學校到各有特色的平民價位國際學校,引弓為中國家長提供一條中國傳統應試教育以外,超高性價比的國際教育路徑。通過短期插班服務,和國外的孩子學習同樣的課程,讓孩子全方位提前體驗原汁原味的國際教育。利用身處馬來西亞的獨特優勢,為有志於送孩子出國的家庭,提供優質的在線國際教育融入培訓:雅思英語、學科英語、批判性思維。形式有一對一私教、小班教學等等。師資來自於英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經驗豐富的國際老師。生活考察、籤證(包括二家等長期居留籤證)、酒店、交通、託管、醫療、保險、購車、租房、置業、個人稅號、銀行開戶、註冊公司等等,幫助家長們安心融入大馬生活。因為公眾號平臺改變了推送規則,如果您還想如常看到我們的文章,記得點一下在看星標哦,期待每一次乾貨都能被您看到哦~ 點擊訪問引弓官網了解更多  www.abow.me



相關焦點

  • 馬雲的教育情懷,阿里的教育野心
    在長達兩個小時的演講中,馬雲與家長們探討了教育理念、改革方向等多方面問題,「我們必須對教育進行改革,必須思考二十年以後的學校應該是怎麼樣的」,「中國未來進一步的發展就在於教育的改革」。2017年成立的杭州雲谷學校,是阿里合伙人投資10多億建造的一所私立學校,也可以說是阿里巴巴在教育領域邁出的重要一步。
  • 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馬斯克和馬雲都說了啥
    馬雲:我特別不喜歡把 AI 叫做人工智慧,我把它稱之為「阿里巴巴智能」。馬斯克:我也這麼感覺。一般大家都會低估人工智慧的能力,他們覺得可能就像是聰明人而已。實際上,人工智慧比這個厲害得多,可能比最聰明的人還要聰明。面對這個狀況我們應該做什麼呢?我也不知道,我也不確定,但我希望 AI 會是好東西。有一句老話,如果打不過他們就和他們組成團隊吧。我的公司就是這樣,目的就是讓我們加入到 AI 戰隊裡面。
  • 愛迪生和特斯拉的糾葛,要在馬斯克和何小鵬身上重演?
    前些日子何小鵬和馬斯克在各自喜歡的社交平臺上隔空對噴,不明所以的吃瓜網友還在納悶兒為啥馬斯克老跟小鵬汽車過不去,一些人把小鵬汽車和特斯拉之間的恩怨糾葛也牽扯出來,似乎馬斯克還在為了當年麾下員工跳槽到小鵬汽車的事兒感到氣憤。
  • 馬雲野心終於暴露了!阿里無人酒店開業
    這意味著馬雲離他的的目標越來越近了 ……一、無人酒店,未來已來根據阿里旗下飛豬旅行近日公布,阿里無人酒店取名未來酒店,位於杭州西溪園。未來酒店凝聚了阿里豪華的陣容:達摩院負責架構、阿里雲提供大數據、人工智慧實驗室設計機器人、智能場景事業部完成酒店數位化運營和智能服務中樞、天貓則為酒店床品提供供應鏈。我們從眼前看,服務員在未來酒店失去了用武之地,但長遠看來,是不是可以理解為阿里給解放服務員提供了寶貴經驗呢?
  • 馬雲和馬斯克,誰的格局更大?網友:一個「矮子」,一個「巨人」
    馬雲和馬斯克,兩個人誰更牛?網友:差距太大了,一個天一個地!如果要說這個世界上目前最著名的人,或者說是全球最著名的商業偶像,都是姓馬的,在國際上馬雲、馬斯克兩個人是擁有粉絲數最多的商業精英。有人提問說道:「馬雲和馬斯克兩個人,誰的格局更大呢?」有網友說:差距太大了,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一個不愛搭理你,做的事情跟現在的你沒有任何關係,一個天天想著你口袋裡的幾塊錢,巴不得讓你天天上網購物。
  • 馬雲對話馬斯克:人工智慧會比人聰明?
    它會如何改變我們的工作和生命?2019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在上海開幕。大會上,馬斯克與馬雲先生圍繞眾多科技前沿話題進行了探討,並對網友熱議的問題進行了解讀。從「AI與人類」到「火星生活」,馬斯克與馬雲先生都為大家呈現了自己的獨到想法。
  • 馬雲對話馬斯克:AI時代人會活120歲,不會沒工作
    關於教育,馬雲表示:所有教育系統都會教育孩子,我確定機器會比人類更聰明在未來,人類怎麼在未來做得更好,更聰明。我認為我們應該改變,機器可以比你記憶力更強,機器可以比你跑得更快,那我們應該怎麼教育我們的孩子。教育應該側重在我們孩子在繪畫、音樂上,這些需要創造新的事情。
  • 馬雲對話馬斯克:教育要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和創新思考
    作為阿里巴巴的創始人和特斯拉公司的聯合創始人,馬雲和埃隆·馬斯克皆是富有開創精神的知名企業家,同時,二者也都極為關注教育,馬斯克創辦了Ad Astra School,為了培養孩子解決問題和創新思考的能力;馬雲則創辦了雲谷學院,希望將孩子內在的學習和探究熱情點燃
  • 馬雲、馬斯克對話:人工智慧和人類孰強孰弱?
    最為吸睛的亮點,莫過於當天上午最後一項議程,特斯拉執行長Elon Musk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的「高端對話」。在現場,兩人就人工智慧和人類孰強孰弱、兩者未來該如何共處、未來的教育就業又如何被影響等話題展開了45分鐘的激烈辯論。
  • 馬雲對話馬斯克,兩個絕頂聰明的人,演繹了一段雞同鴨講
    若數現代商業中的風流人物,馬雲和馬斯克絕對能排得上號,一個是中國首富,阿里巴巴集團的締造者,和騰訊一道,帶領中國網際網路衝擊世界前列,締造了全球十大市值的阿里巴巴帝國。另一個是在11月份剛剛問鼎全球第二大富豪,率領特斯拉用十幾年的時間將市值提升至6000億級,超過擁有近90年造車歷史的豐田3倍還多的馬斯克,其另一個太空航天項目SpaceX更是有著在12年後送人去太空旅行的豪言壯志。
  • 馬雲和馬斯克就這麼「吵」起來了 中外網友們站誰呢?
    8月29日上午,在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馬雲和特斯拉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開幕式上進行「雙馬」對話。Via GT/Yang Hui人類和AI誰更聰明?馬雲、馬斯克看法完全不同。
  • 雙馬對話全記錄|馬雲說起來滔滔不絕,馬斯克:「呵呵」「哈哈」「耶」
    原標題:雙馬對話全記錄:馬雲滔滔不絕,馬斯克「呵呵」又「哈哈」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最受關注的環節之一,莫過於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馬雲與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的「雙馬對話」。從對話看,馬雲明顯佔據了主動權,每每拋出話題,並且滔滔不絕。
  • 特斯拉兵臨城下,馬斯克「舉起了刀」
    2019年,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馬斯克和馬雲進行了一場世紀對話。 雙方圍繞人工智慧、宇宙、教育、人類命途等問題展開探討。 事後,絕大多數自媒體都用這個標題來總結這場罕見的大佬對話: 「馬斯克狠狠地給馬雲上了一課」 至於是否真的是在「上課」,吃瓜群眾莫衷一是。
  • 兩個姓馬的男人一比較,我們更需要馬雲還是馬斯克?
    來源丨燕梳樓馬雲已經消失了2個月。這兩個月裡,不受控制的輿論像決堤的洪水一般,衝擊著阿里和被打回原形的螞蟻帝國。不僅在B站,幾乎所有的輿論場,都在一邊倒的黑馬雲。其實去年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上天已經安排過馬雲和馬斯克進行了一次對話。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中美兩國科技巨頭的一次對話。在現場,這兩個姓馬的男人就人工智慧、宇宙、教育和生命等話題深入展開了靈魂對話。
  • 來自非洲的馬斯克憑什麼碾壓馬雲?
    同時,特斯拉的創始人埃隆 馬斯克(Elon Musk)作為最大的股東,據福布斯實時富豪排行榜,排名22的馬斯克身價449億美元,超越了身價433億美元的阿里巴巴的馬雲。 隨後馬斯克與弟弟卡姆巴 馬斯克(Kimbal Musk)創辦了Zip2公司,主要為新聞機構開發在線內容出版軟體。 公司雖小,卻被兄弟倆經營的相當出色,連當時的《紐約時報》和《芝加哥郵報》都成為了他們的客戶。
  • 蘋果創始人賈伯斯和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當獵頭的故事
    喬治去洛杉磯和特斯拉團隊見面,覺得這夥人比較靠譜,試駕了 Roadster 電動跑車後,立刻決定加盟特斯拉。 喬治和馬斯克的理念高度一致,開設特斯拉體驗店的主要目的不是銷售汽車本身,而是傳播環保和科技理念,給顧客一個新鮮美好的產品體驗。
  • 知料丨馬斯克看上太陽能:一場財務救贖,也藏著特斯拉的未來
    和電動汽車所走的路線不同,特斯拉的太陽能之路始於收購。「特斯拉將和其他公司一起銷售其他的可持續能源產品」,馬斯克在規劃中如此寫道,足以證明特斯拉對於太陽能產品的設想並非100%自研,而且很大可能特斯拉也將做承擔品牌銷售的第三方。這種想法正在被顛覆。
  • 馬雲、馬斯克上演雙馬會:人工智慧的樂觀者與悲觀者交鋒
    8月29日,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的最後一個環節是「雙馬對話」——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以聯合國數字合作高級別小組聯合主席的身份與特斯拉創始人兼CEO埃隆馬斯克展開對話,成為當日大會的焦點話題。
  • 從特斯拉上天到破產,看馬斯克的逆天營銷秘密
    再看一看時間,推算一下時差,剛好美國的愚人節~ 如此有趣的,正是這位被無數人視作偶像的馬斯克。 但不管特斯拉未來走向如何,馬斯克都是一位傑出的企業家,他除了是一位技術天才,其實非常擅長營銷。 下面我將舉例說明,作為網際網路人,我們究竟能從馬斯克身上學到什麼?怎麼應用到工作和個人品牌當中呢?
  • 馬雲和馬斯克對話刷屏了!AI時代的教育 孩子這些能力要趁早培養!
    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特斯拉公司聯合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和馬雲進行了一場「雙馬對話」對話,並提到了未來應該培養怎樣的孩子這一話題。馬雲認為,人們經常擔心工作,我擔心的是教育。相比於更加聰明的機器,人怎麼能夠做得更好,變得更智慧更聰明呢?怎麼教孩子有更多的創意、更有建設性呢?我覺得這是教育的關鍵。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