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南京漢開書院」關注!
我心裡對孩子學習成績的要求是,中等偏上就萬事大吉。可偏偏,這回她有兩科沒過中等線(一共三科)。現在小學裡不搞分數排名,只公布你考多少分、班級平均分、班級最高分。我們一看她有兩科在平均分之下,簡直暈倒。畢竟這種事情前所未有,又聽人講這是孩子分水嶺的階段——是差生還是優等生,基本上在這個時候可以定下來。頓時全家不勝惶恐,集體尋找原因。尋找原因的過程艱苦卓絕,首先,是不是遺傳?其次,是不是我們懈於管理?再次,是基礎分丟得多還是易錯分丟得多,分別代表了什麼?然後,孩子身上的哪個習慣導致的丟分?還有,她是不是為什麼事分心了?甚至,是不是有喜歡的小男生了?嗯?(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被我媽打了一下頭,畢竟人家才8歲多。)在交談的過程中,無法避免的大人之間相互爭執,相互譏笑。比如駱仰仰小時候成績比我好,學習比我用心,姿態比我端正,她就說:「我小時候也不是這樣啊」巴拉巴拉,說完又說:「哎我忘了,她又不是我生的。」這是赤裸裸的譏笑,我很生氣:「我小時候也不這樣。」我媽立刻就說,你有回考什麼什麼,考了二十多分。我說那是因為我考試的時候睡著了。大家群起而攻之,考試怎麼能睡著呢,這分明是智商有缺陷,腦筋裡有石頭……再比如,我們反省是不是教育得不夠,我爸立刻反駁,班上那誰誰誰,沒爹沒媽,姥姥帶,從來不問學習,人家也沒考中等以下啊。好吧,那歸根結底還是孩子的問題。孩子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問題,因為孩子是我生的,大家一起養的,所以每一個人都有問題……「追責」就這樣隆重地、狂野地、強勢地、長久地,霸佔著我們的所有話題。我想起我年少的時候說過,將來我要是有了小孩,哪怕天天考倒數第一我也不會管,因為生命不是為分數而來的。成績出來之後的這幾天,我們家裡非常熱鬧。動不動就有開會感,而且你也搞不清誰是領導。唯一不發言的是我男朋友,我能從他凌亂的眼神裡看出他的慌和忙(忙著在腦海裡做筆記,將來他的娃也有念小學的時候)。崩潰是有期限的,畢竟你不可能一直崩潰。在崩潰之後,人會陷入一種虛空感。這是大腦機制為了人類不至於滅亡而分泌出一種叫&%¥@#%~*的東西。我在這種冷靜中,認真反向看了一下。比如,駱仰仰同學在這次事故發生後,明顯肺活量增加。以前她喊糖糖,有點嬌滴滴的感覺,軟糯糯的喚一聲「糖糖~」均為升調(第二聲),仿佛後面馬上跟著什麼驚喜。現在,她喊糖糖是氣吞山河式。第一個「糖」第一聲,拉長,第二個字第四聲,落地生坑。後面的話還沒說,你就知道這不容挑戰的權威和這權威之下的斬釘截鐵。再比如,由於考砸,全家的凝聚力空前。之前大家都懶懶散散的,種菜的一心種菜,買買買的一心買買買,寫稿子的一心寫稿子,玩手機的一心玩手機(我爸),每個人都沉浸在自己的小歡樂裡不可自拔。突然!平地裡一聲驚雷!娃考砸了!於是大家全部放下手中的事情,清清嗓子,各抒己見。近看是吵吵鬧鬧,遠看是歡聚一堂……吧。還比如,娃考砸以後,在對娃360度的分析中,我們還是會發現平時她一些優點的。她老實。考砸以後主動上繳了ipad。她狡黠。她說媽媽我們這個寒假不要出國玩了,因為我沒有考好。其實她能不知道是因為疫情嗎。她情商高,懂取長補短,這幾天上畫畫課和長笛課均得到表揚。她財商也高,問我,能不能以這個分數為起點,下次她考試每多考一分就獎勵十塊錢零花錢。我內心OS:嗯?為啥要以這個分數為起點?你咋不以負分為起點?當然,最大的好處是再也不用糾結她將來是念清華還是念北大了;寫「我們是社會上最默默無聞的一顆螺絲釘」時也更行雲流水了;連睡覺都有智者跟我說話,說承認你的平凡和孩子的平凡吧,承認它接納它,包容它憐憫它,讓生命得以自洽……在一系列時佛時魔的鬥爭之後,我思索我什麼時候能放下。萬萬沒想到它的契機來得如此突然——今天有個朋友帶娃來玩,她聰明有錢又貌美,是成功女性的典範。我做好了自取其辱的心理準備,問道:「你家娃這學期考得怎麼樣?」文章來源於微信公眾號:風煢子(ID:gushirenxing)兩性感情大拿,百萬粉絲。每天聽她一個故事,不到一年變人精。
HKA 校 訓
院長信箱:hksy@hankaiacademy.com
(家長投訴信箱)
槐樹下:hka_hsx@hankaiacademy.com『漢開高中招生諮詢』
025-58205189、025-58789536洪老師 18914466583(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