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也就是說,將「道」放在了第一位,而不是詩詞文章的技巧之類。
師道尊嚴,尊師重教,天地君親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中國古代將老師的位置抬得非常高。
然而如今,教師越來越成為一項專業性很強的職業,再用「園丁」來稱呼老師已經很土了,老師們傳授知識的技巧在提高,名師更是投奔待遇優厚的民辦學校,狠抓升學率多拿獎金。但是,在課堂教學知識講授上的技巧越來越高的同時,師德似乎已經越來越淡化了。
最新的一個例子,西安中鐵尚都城幼兒園的園長居然這麼說:「我們學的是養天鵝的技術,我們不會去養豬。要把村子裡那些娃都送到這兒來,我不同意,因為這些孩子素質太低。」
很多人說這是話糙理不糙,現實中就是這麼回事,不同收入階層的子弟上不同的學校,這家幼兒園(看護點)要多賺錢,瞄準的是高收入家庭的孩子,他們的課程設置是面向這些「天鵝」的特色教育,至於賣菜賣魚的村民家裡的孩子,是不適合進他們幼兒園的「豬」。
我承認這是現實的反映,可我還是覺得悲哀。難道,我們不能將「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分開嗎?現實是階層分化已經產生,以逐利為目的的教育機構將服務對象鎖定為高收入人群,這可以說是事實判斷。
但蔑稱低收入階層的孩子為「豬」,諂媚高收入階層的孩子為「天鵝」,這顯然是不道德的,這是錯誤的,這就是價值判斷。我們不能因為認識到現實的冷酷,就默認、接受這種不道德的言辭。
又想起「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這句話,我們這些大人,包括一些老師,真的已經不在乎對錯只看有無利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