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長學歷到品德零分再到「天鵝」與豬,說好的教育平等呢

2020-12-16 阿壩如水蓮子

最近,陝西西安一所幼兒園的園長一通發言在網絡上火了。「我們學的是養天鵝的技術,我們不會去養豬。杜城村的村主任找我,要把村子裡那些娃都送到這兒來,我不同意,因為這些孩子素質太低。」

近幾年來,全國幾乎出現人口生育高峰,於是,過去在人們眼中不起眼的幼兒園開始成了熱門。尤其是公立幼兒園,競爭激烈,能夠讀上公立幼兒園簡直成了家長們頭疼的事。

我曾經任教過的縣城公立幼兒園每年招生都爆滿,而且教師的親戚朋友的子女,孫子孫女外孫女侄兒男女,領導的朋友親戚的,幼兒園關係戶(與幼兒園有關的部門)已經佔據一大半。園長常常頭大。

當然,大城市更是如此。

競爭大了,幼兒園自然有權利對孩子進行篩選,讀幼兒園不可能看成績,只能有兩道槓了,一是地理位置,反正政府對孩子讀書都劃片了,你屬於哪個招生範圍就在哪裡讀書,這也刺激了學區房的開發。

第二就是出生年月,每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孩子,這倒是讓9月份出生的孩子家長哭,不過,這道槓桿也讓家長認可,大不了提前剖腹,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吧!

只是,當幼兒園或者中小學以這樣的條件來作為槓桿就無語了。

比如,有所學校看家長的學歷,以家長的學歷來做槓桿,高學歷家長的孩子有資格入學,低學歷家長的孩子就被拒之門外。可是,他們忘記了,家長的學歷與孩子的學習成績不一定成正比。學霸家長的孩子成學渣的不少,畢竟,學霸家長並不一定是教育專家,不一定懂教育,懂孩子的心理學,能夠引導孩子成長。

而且,現在有許多從事體力勞動或者在常人眼裡不體面的職業的人自強不息做出了高學歷做不到的事。比如上一屆《中國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一個外賣小哥,你說他的學歷有多高?還有一些大學的保安考上研究生,包括一些努力參加高考的釘子戶,即使他成績不夠好,連專科都上不了,但他的精神難道不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嗎?

當然,也不能完全怪學校。過去許多目不識丁的家長培養出大學生,寒門出貴子也不少。但如今社會,又太多的生長在社會底層的孩子缺乏應有的家庭教育,尤其是留守兒童的父母長期在外打拼,爺爺奶奶對孩子照管不周,甚至無原則寵溺孩子,寒門出逆子,對於孩子的功課常常無力輔導,因此,他們不得不以學歷來作為招收孩子的標準。

還有一所中學,給孩子的思想品德打零分來拒絕孩子。只因為孩子沒有答題。

什麼時候,思想品德能夠用分數衡量啊!考一百分就是思想品德好,考零分就是不好?孩子不答題有許多原因,有的孩子內向,不敢答題,有的孩子對考試有牴觸情緒,當然,孩子不願意回答老師提問,學校可以不接收這樣的孩子。但不問青紅皂白給孩子一個零分。對孩子的成長有利嗎?

對於這樣的孩子完全可以不打分,直接給家長溝通。然後再決定收不收這個孩子。(如果是私立學校的話,如果是公立學校,如果孩子在招生範圍,那是沒有理由拒絕的)

如果說給孩子打零分傷害孩子自尊的話,那麼,西安這所幼兒園的做法就讓人憤怒了。因為她已經涉及到對底層群體的歧視與侮辱。

她把農村孩子比為豬,認為他們素質太低,還強調「賣菜的、賣魚的」子女進來幼兒園會「魚龍混雜」。在她眼裡,城裡的孩子都是白天鵝,都是龍,而農村孩子是魚,是豬,(連臭小鴨都沒有資格)。

當然,她的擔心是導致其他孩子被傳染而「說陝西方言」。這不但是職業歧視,更是語言歧視。如果處在少數民族地區,那她不更憂心忡忡,因為那些地方的孩子不但說方言,而且還只會說民族語言。

其實,她擔心語言是假的,骨子裡是對農村孩子的歧視。是自視高人一等。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過,有教無類,而她作為接受過現代教育影響,學習過教育學心理學的幼兒園園長卻將孩子分為三六九等,在起跑線上就給家長們灌輸如此迂腐的價值觀,是人為製造階層隔膜。

當然,她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想證明她的幼兒園高收費的合理性。

據報導,該幼兒園的收費標準不一,超出審批時的備案收費價,導致家長廣泛質疑。該負責人不肯降價,於是搬出降低收費門檻會導致生源「魚龍混雜」的託辭。最諷刺的是,該幼兒園其實連資質都沒有。

一個連辦園資質都沒有的幼兒園敢有如此之大的口氣,這還在當今國家大力發展學前教育,發展普惠幼兒園的今天。是何人給她的勇氣?她到底有何背景?

教育階層晉升的核心通道,對底層群體來說,哪怕出身卑微,也希望子女能夠魚躍龍門。戴著有色眼鏡為高收費辯護,將底層排除在優質教育資源大門之外,抹殺其晉升夢想,很難想像如此言論會出自一個教育機構的負責人,它說明作為從業者想到的只是圈錢,而非教化育人。

目前該負責人因為口不擇言已被幼兒園解聘,這個結果在意料之中。但階層歧視並不是孤立的個案。

該負責人稱,「我講的是幼兒教育界不敢講又想講的實話」。的確,她只是以最赤裸的方式說出了某種真相。

而這樣的真相併不是幼兒園或者學校的單方責任。幼兒園與小學內部的各種鄙視鏈從學校領導層到老師,到家長都成了一張網。

網上不是流傳著這樣的文章麼,《我為什麼不願意教窮人的孩子》。雖然許多老師不會這樣說,但為言行之中卻充滿著對農村的和城市裡低收入的孩子的歧視,對這一類家長的冷漠?

此前一篇題為《爸默媽淚,幼兒園裡的歧視鏈與名利場》的文章曾引發廣泛傳播,而「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的孩子同讀幼兒園」更是成為談論中產階級鄙視鏈的經典段子。它們無不真實地揭示,群體間的鄙視鏈,比我們想的可能要嚴重。

相對於說出來的歧視,無論是家長學歷還是思想品德零分(這還涉及到對性格內向的孩子的歧視打擊)還是「養豬」與「養天鵝」。都是看得見的顯性歧視。

那種隱性的區隔要更難以消解。比如城市化過程中,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權得不到充分保障,它們往往只能選擇民辦幼兒園或打工子弟學校,很難與本地孩子一起共享優質的公立教育資源。類似這種格局下,孩子們其實同樣也被分門別類了,說方言的娃和從小有英文名的孩子之間,有一道很難逾越的無形之牆。

當然,這些現象幾乎都是私立學校和幼兒園所有的。

從市場的角度看,存在著服務於不同群體不同階層的幼兒園小學中學,並且收費標準不盡相同,這其實是相當正常的現象。

但這些存在的現象一是影響公立幼兒園和中小學老師。更是對孩子的成長有不良影響。一些孩子會自卑,一些孩子卻又有莫名的優越感。

而將一些該共享的資源,人為地提高門檻,為底層群體關上大門。就像此次事發的幼兒園,明明政策層面規定,看護點收費原則上不應該高於普惠幼兒園每月1200元,但實際收費卻接近2000元,明顯存在過度逐利的問題。

解聘一個有歧視感的教育行業從業者容易,但改變那種區隔的狀況卻異常困難。而且這種區隔傷害最大的並不是中上層,而是教育資源人均佔有量本就相當稀缺的下層。

對他們來說,孩子很難擠進公立幼兒園,相應的也難進公立學校,上普通的私人幼兒園,眾所周知,這些幼兒園很難聘高素質老師,(虐童事件大多出現在這類幼兒園中,就算一些收費高昂的私立幼兒園也有這些問題)上私立又面臨著被歧視的可能,甚至上不了。

當孩子在起跑線上就被三六九等的分化,他們怎麼能健康成長?

因此,僅僅解聘「養豬」論的園長或者批評以家長學歷為條件的私立學校,甚至直接規定不能將思想品德作為口試內容都不夠。因為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有底氣的,這底氣不一定是上級領導給他們。而是社會存在的對底層人的歧視。

不信,你問一問那些學校的其他家長,他們會不會支持老師和校長。比如,他們自己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天鵝,怎麼能與豬在一起?

相關焦點

  • 「評論」「小升初」面談品德修養評零分:本質是簡單粗暴「唯分數...
    熊丙奇針對有家長反映稱在陝西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有學生在小升初面談中「品德修養」成績為0分一事。6月17日,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回應表示,學校是根據面談六個方面的要求來設定話題。其中,「品德修養」的分值只是對學生現場答題情況的評價,與學生日常品德修養和行為表現無關。希望廣大網友理性客觀看待。學校還稱,對校方因公布面談結果存在方式簡單的問題,校方深表歉意。學校將深刻反思,認真改進。家長和社會輿論的質疑是可以理解的。一名小學生品德修養怎麼可能得零分呢,學校是怎麼評分的?
  • 評論|學生品德只零分,談老師得幾分
    楚天都市報評論員徐漢雄6月 17日,一篇有關小升初面談「品德修養」打零分的文章刷屏了,西安市教育局表示,已派員到鐵一中濱河學校調取監控視頻,將還原事件經過,發布調查結果。6月17日,學校門前有不少討說法的家長,認為品德修養總分30分,孩子得零分,無法接受,對評分標準提出質疑。校方表示,經調取監控錄像,品德修養得零分的學生均沒有答題。這個零分是面談時的答題得分,並非評價孩子的道德水準。平心而論,不管題目如何設計,是否超出學生的認知水平,是一個見仁見智的範疇,再「容易」的題目,也可能會有人答不上。
  • 西安小升初「品德零分」背後:素質評價應試化引爭議
    近日,西安一家長在網上發布長文,披露孩子參加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小升初面談後「品德修養」得0分的經歷,家長質疑其打分合理性。學校隨後回應稱零分系未答題所制,非道德評價,西安灞橋區教育局已介入調查,將發布調查結果。芥末堆了解到,儘管西安民辦校小升初可自主命題招生,由各區縣教育局審核後使用,但對賦分標準未詳細說明。
  • 幼兒園園長把孩子比作天鵝和豬,為她叫好的人真當自己是天鵝?
    所以我大概可以猜測為什麼家長們憤怒地指責園長,無非是定價太高,不符合一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可這有什麼辦法呢?沒人逼著你上這家幼兒園,家長們完全可以選擇便宜的幼兒園嘛。所以,園長所面臨的的處境我很同情,幼兒園的經營策略我也很理解。但她說的言論,卻是大錯特錯!尤其是這句「我學的是養天鵝的技術,不是養豬。」
  • 「不收村裡娃,只養天鵝不養豬」幼兒園園長語出驚人,家長們怒了
    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對子女的教育也就越來越重視,同時,為了給子女更好的教育,很多家長就把時間都投入到工作中,孩子送幼兒園。「所以我說,如果我降到1200,就會有批量的這樣的子弟進來。你孩子的身邊會面臨著什麼呢?賣菜的,賣魚的。
  • 說好的素質教育呢?老校長加強傳統文化教育,被主管部門叫停
    說好的素質教育呢?老校長加強傳統文化教育,被主管部門叫停!孩子是祖國未來的希望,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一直被不斷提起,除了讓孩子會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文化修養和道德的修養也是必不可少的。但現在的教育模式說白了還是應試教育,一切以分數為準。
  • 村裡娃是豬,城裡娃是天鵝,幼兒園園長發話:我只養天鵝不養豬!
    對於孩子的幼兒園教育,每個家長也都絞盡腦汁,希望能給孩子尋找一個好的幼兒園。因為農村教育在各個方面沒有城市教育那麼全面和完善,所以很多農村家長也都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孩子去城市幼兒園上學,畢竟誰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輸在起跑線上。
  • 幼兒園長:不收村裡娃,我們只養天鵝不養豬
    因為這位女幼兒園長口中所說的「天鵝」,並非那個體態優雅、脖頸修長,隸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雁形目、鴨科、天鵝屬」的天鵝,而是代指富人家的孩子;女園長嘴裡所說的「豬」,當然也不是那些肥頭大耳、體態臃腫、憨吃痴長,只能淪為人類盤中餐的豬,而是代指窮人家的孩子!
  • 幼兒早教,教育什麼呢?優良品德、良好習慣,一旦養成,終生受益
    家長們給孩子報的班無一例外的不是興趣班,就是特長班,而往往忽視了對孩子最為有益的道德規範及良好習慣的培養,這很容易造成孩子跛腳走路,走不出端莊大方的氣勢和格局。那麼,幼兒最最關鍵的教育應該是哪一方面呢?
  • 許可馨讓我們認識到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以此我們可以看到此人品德是低下的,在思想品德教育上應該有很大的缺失,即便她的學習成績很優秀,也很難成為有用之才。因為社會需要的是德才兼備的人材。那麼德是什麼?才是什麼呢?德是指品德,是一個人對社會、對他人責任心的表現。才就是才能,是一個人創造自我和社會價值的能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可以分為四類。
  • 家長送來一條豬腿,我收還是不收?說好不能補課
    一條豬腿,我收還是不收?說好不能補課。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天,有個家長找我,我很禮貌給她倒了一杯水。原來是初三學生的家長,她說:孩子別的課都可以,就英語差。後來,我到山上老家看我老父親,快九十歲的老父親說:紅土灣你大八十太爺家的某人來看我,拿著一箱牛奶,一斤茶葉。說娃娃在你班上,要你閒了把英語補一下。你有時間補一下,人家大老遠過來的。我真是無語了,求情拐彎抹角,把我九十歲的老父親搬出來說話。我的老父親不知道補課違規!
  • 孩子的「品德修養」拿了0分,家長不滿:我一直教他做善良的人
    近日,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剛進行小升初的面試完,其中一位面試考生的「品德修養」科目只拿到了0分,家長知道後難以接受。這位爸爸稱自己的孩子得知品德修養成績後受到了很大的打擊,當晚甚至不想去學校了,幼小的心靈受到了很大的傷害。
  • 西安一私立幼兒園園長拒收農村娃,大放厥詞:我們只養天鵝不養豬
    如果她不是農民出身,那麼向上數三代,她的父輩、祖父輩,有沒有一輩是農民出身呢?如果有,她歧視農村娃為「豬」,而把城裡的孩子喻為「天鵝」,這種言論真是出格得離譜,這園長真耿直,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和盤託出。問題一:農村娃真的那麼不堪嗎?就是這個院長口中的「豬」?
  • 西安幼兒園負責人不收農村孩子,只收城市孩子,比喻成天鵝和豬!
    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引起熱議,陝西西安一幼兒園園長的話語非常震驚,她說我們學習的是養天鵝的技術,我們根本不會去養豬。(這裡說的天鵝是指城裡孩子,豬居然比作農村孩子,意思是他們幼兒園只收城裡孩子不收農村孩子)非常可笑!村主任找這位園長,要把村子裡的孩子到幼兒園來,園長不同意,她覺得這些孩子素質太低,這是針對家長提出為什麼不全面實施普惠收費時,中鐵尚都城幼兒看護點負責人「崔園長」這樣應答。
  • 尊重平等是現代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
    尊重平等就是家長視子女為獨立平等的國家公民,尊重孩子的人格、人權、感情和發展需要,平等對待,語言文明,行為禮貌。這種方法要求家長不隨意否定或拒絕孩子,更重要的是保護孩子的自尊自信心,提高孩子的自主意識和獨立能力。
  • 「小升初」面談考試品德拿0分?品德素質是否應該用於成績衡量?
    雖是一句玩笑話,但卻道出了小升初的壓力和家長們的重視。6月16日,西安鐵一中濱河學校小升初面談過程中,有部分學生品德得分竟為0分,這其中不乏有三好學生者。此事一出,各界眾說紛紜,猜測頗多,最為不解不滿的莫過於學生家長。校方就「0分」來由也給了明確解釋,但品德0分的評價標準是否合適恰當?品德素質教育是否應該用成績衡量呢?
  • 你的娃是「天鵝」還是「豬」?西安一幼兒園園長雷語驚人
    然而如今,教師越來越成為一項專業性很強的職業,再用「園丁」來稱呼老師已經很土了,老師們傳授知識的技巧在提高,名師更是投奔待遇優厚的民辦學校,狠抓升學率多拿獎金。但是,在課堂教學知識講授上的技巧越來越高的同時,師德似乎已經越來越淡化了。
  • 「小升初」面談品德修養得0分,問題出在哪裡?
    17日晚,該校執行校長劉亞蓉對媒體稱,經調取監控錄像,品德修養得零分的學生均沒有答題。也就是說,「品德修養」的分值只是對學生現場答題情況的評價,與學生日常品德修養和行為表現無關。網友對此大多不買帳,認為這種以答題來評價品德的做法太「簡單粗暴」。但就目前看,涉事學校給多名「表現正常」的學生品德修養打零分,不是刁難,也無貶低的主觀意願,而是根據答題情況來的。
  • 零分上大學,臺灣教育走向「菲律賓化」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進一步降低學生考入高校的要求呢?難道是真的為學生減負嗎?當然不是。為了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上大學,臺灣的高等教育在20多年前開始教育改革,這對臺灣的發展無疑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時過境遷,在少子化的影響之下,衍生出了眾多的後遺症,很多職業學校紛紛升等變成大學,導致到了2017年,臺灣的高校已經到了172所之多。
  • 鐵一中濱河學校回復品德修養0分事件,只是對答題情況的評價!
    >家長稱,孩子感到「很恥辱」,不想上學同時,家長質疑評分依據稱否定了孩子十餘年受到的教育該事件被披露後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其中,「品德修養」的分值只是對學生現場答題情況的評價,與學生日常品德修養和行為表現無關。希望廣大網友理性客觀看待。對我校因公布面談結果存在方式簡單的問題,我們深表歉意。我們將深刻反思,認真改進。感謝各位家長和網友對我校工作的監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