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莞香花開」可快速關注
2020年東莞招生入學政策的新變化
備受家長們關注
針對招生入學熱點問題
今日,市教育局給出了解答
一、報名條件
1、今年小學一年級的入學年齡是統計到8月31日嗎?9月份出生的小朋友可以申請入學嗎?
答:是的。今年小學一年級入學滿6周歲的統計時間截至2014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2014年9月份出生的兒童請明年提出入學申請。
2、戶籍學生的戶口遷入時間有沒有硬性規定?
答:根據今年招生入學安排,網上報名結束前(即2020年6月5日)戶籍遷入東莞市的,在報名期間可以登錄招生平臺以戶籍學生身份申報相應的志願類別。具體的學位劃分以及入學辦法由戶籍地教育部門制定。在網上報名時間結束後戶籍遷入東莞的,需聯繫戶籍地教育部門,了解新入戶學生入學的要求和辦法。建議家長提前了解政策,做好入學規劃。
3、本市戶籍適齡兒童能跨鎮街申請入學嗎?
答: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原則上在戶籍地就近入學,如因家庭或個人情況需要跨鎮街入學的,可聯繫申請地教育部門,了解當地是否能接受本市戶籍學生跨鎮街入學申請,以及相應的要求和辦法。
4、小孩是非東莞戶籍,不申請積分入學,僅申請民辦學校,家長需要辦理《廣東省居住證》或居住登記嗎?
答:需要。無論申請積分制入學還是申請民辦學校,從今年起,非東莞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申請我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其父或母一方(簡稱「家長方」)必須要在東莞辦理相應的居住證或居住登記。
5、現在辦理《廣東省居住證》還來得及嗎?
答:辦理並領取有效《廣東省居住證》原則上需要6個月,如家長方現還沒辦理《廣東省居住證》,可先在本市辦理「居住登記」(符合條件的,原則上即辦即有)。家長方可登錄「粵省事」小程序網上辦理,也可以到公安機關居住證業務窗口辦理。港澳臺居民需到公安分局辦證大廳或者鎮街政務大廳辦理。
6、已經在東莞購買了房產,也需要辦理《廣東省居住證》或居住登記?
答:需要。
7、父母都在外地工作,能用爺爺奶奶或者其他親戚作為「家長方」嗎?
答:不可以,除了因父母死亡或喪失監護能力等原因隨其他法定監護人生活需在本市就讀的,其他申請人均須選擇父或母一方作為家長方。變更監護人須出具有效的監護變更證明。
二、網上報名
8、 今年所有新生入學和轉學插班都需要在網上報名嗎?
答:不是。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新生入學,以及非戶籍學生積分制入學(一至九年級)須在招生平臺網上報名和錄取;其他在讀生需要轉學的,仍然按原有的轉學申請方式辦理,自行聯繫當地教育部門或民辦學校,不用網上報名。
9、網上報名後還需要到現場提交資料嗎?
答:今年採用「網上報名,資料分類審核」的方式。申請人家長網上報名後,須按照相應志願類別的報名要求進行資料審核,建議家長留意園區、鎮(街道)中小學招生簡章要求。申報積分制入學和民辦學校的,資料直接由市教育局與其他部門聯繫審核,申請人家長無須現場提交資料。
10、網上報名需要提前準備什麼材料?
答:網上報名需要如實填寫申請人基本信息,監護人基本信息,上傳基本身份證件照片,在外省外市就讀的學生需提前準備學籍卡。此外,不同園區、鎮街也會要求提供其他有關材料,建議留意屬地中小學招生簡章。
三、志願填報和錄取
11、東莞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可以報讀什麼學校?
答:可自選填報「戶籍地公辦學校學位」「優待政策學位」「東莞外國語學校」或「民辦學校學位」等志願類別中符合條件的一項或多項的志願類別學位;其中「民辦學校」數量不超過5所。
12、非東莞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可以報讀什麼學校?
答:可自選填報「積分制入學位」「優待政策學位」「民辦學校學位」等志願類別中符合條件的一項或多項的志願類別學位;其中「民辦學校」數量不超過5所。
13、什麼是優待政策學位?
答:優待政策學位分市級或以上入學優待政策學位,以及鎮街自定的入學優待政策學位。其中,市級或以上的優待政策主要包括:
(一)父或母一方符合《東莞市高端人才和企業人才子女入學實施辦法》規定;
(二)父或母一方持有屬於廣東省人才引進籤發的有效期3年及以上的《廣東省居住證》(人才引進),並在東莞市工作及居住;
(三)父或母一方持有效《東莞市特聘人才工作證》並在東莞市工作;(四)符合臺灣人士子女入學和華人華僑子女入學政策的臺灣人士子女和華人華僑子女;
(五)父或母一方在適齡子女申請入學前5年內(截止時間為申請入學當年的8月31日)獲得東莞市委、市政府授予個人榮譽稱號;
(六)烈士子女、符合有關規定和條件的軍人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等;
(七)符合其他入學優待政策規定。鎮街入學優待政策由鎮街結合實際自行確定,建議閱讀當地中小學招生方案。
14、如果全部志願類型的學位都申報了,如何錄取,會否有先後順序?
答:每個志願類別均按相應錄取原則平行錄取,最後由申請人家長在有預錄取結果的學校中選擇一所學校註冊。建議申請人家長在填報前詳細閱讀相應園區、鎮街招生簡章中的錄取辦法。
15、是否每個申請人都要填滿所有志願類別以及填滿5所民辦學校?
答:不是。申請人可以結合實際自行確定選報哪個志願類別,民辦學校也可以結合實際確定選報哪幾所(不一定填滿5所),建議家長在填報前要充分了解民辦學校辦學條件、辦學特色、收費標準、走讀住宿安排、校車接送等情況,再合理填報志願,千萬別扎堆填報。
16、否所有民辦學校都要進行電腦派位?是由民辦學校自行組織電腦派位嗎?
答:不是。報名人數少於或等於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全部予以錄取;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通過電腦派位方式錄取。具體哪些學校需要電腦派位,須在報名後根據報名人數確定。電腦派位統一由屬地教育部門於2020年7月11日組織開展,具體地點另行通知。
17、填報了民辦學校是否一定會被錄取?
答:不一定。由於部分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通過電腦派位錄取,為此不一定每個學生都能在首輪招生中被預錄取。未被錄取的申請人可以申請民辦學校補錄。民辦學校一輪補錄時間是2020年7月23日-24日,申請人登錄招生平臺補填志願,民辦學校在7月27日公布補錄結果;如一輪補錄仍未被錄取,須自行聯繫民辦學校申請二輪補錄。
18、如果被多所民辦學校電腦派位預錄取,是否只能選擇一所民辦學校確認?
答:是的。民辦學校電腦派位後,有被民辦學校預錄取的申請人家長鬚在2020年7月12-14日登錄招生平臺,選擇1所有預錄取結果的民辦學校進行確認。逾期不確認的,由招生平臺按申請人預錄取學校的志願順序進行預錄取確認。
19、如果被一所不是很理想的民辦學校電腦派位預錄取了,不想去不網上確認,但被招生平臺默認確認了,會影響後期申請民辦學校補錄嗎?
答:不會。如申請人不願意去招生平臺默認確認的民辦學校就讀,可以不去該民辦學校註冊。未註冊的申請人可以申請補錄,但建議家長合理填報志願,選擇報讀願意入讀的民辦學校。
20、如果報的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都預錄取我了,怎麼辦?
答:最後只能選擇其中一所學校註冊入學。
四、直升問題
21、民辦學校直升學生需要網上報名嗎?
答:需要,同樣需要網上報名,填寫信息,並獲取報名號。
22、申請直升的申請人是否不能報其他學校?
答:不是。直升被錄取的申請人,在「民辦學校類別」的選項中不能再選報其他民辦學校(系統限制);但如果申請人還符合其他志願類別,如屬於本地戶籍學生,還可以自行選報戶籍地公辦學校、東莞外國語學校等;如屬於非本地戶籍學生,還可以自行選報積分制入學、優待政策等學位。
23、 凡申請了學校直升,都能被錄取嗎?
答:不一定,如果報名直升的人數超過該校的招生人數,統一在7月11日由屬地教育部門組織電腦派位錄取,該校就不再對外進行招生。該類直升的學生由於不確定是否能被該校錄取,故該類學生仍可選擇5所以內的民辦學校申報。
24、 直升的學生還能申請積分入學學位補貼嗎?
答:可以,直升的學生可同步申請積分制入學的學位補貼。
五、註冊和補錄問題
25、已經到學校註冊了,看到理想的民辦學校還有補錄指標,能申請民辦學校補錄嗎?
答:不能,已經進行註冊的學生不能進行民辦學校補錄。
26、被2所比較滿意的學校預錄取了,能同時到2所學校註冊,再考慮實際入讀哪所學校嗎?
答:不可以。招生平臺實行「註冊查重」管理,申請人只能選擇到1所學校註冊,註冊後該學校就為該生在招生平臺上「註冊確認」;其他學校無法再為該生進行註冊確認。
27、小孩是東莞戶籍學生,到一所預錄取的民辦學校註冊了,後因個人情況不想到該民辦學校就讀,能回戶籍地公辦學校入讀?
答:可以,但不一定能安排回原學區對口或電腦派位的公辦學位,該類戶籍學生可到戶籍地教育部門提出申請,由戶籍地教育部門統籌安排學位。建議家長要充分考慮清楚再進行註冊。
28、 因特殊情況不能按規定時間註冊,還能保留學位嗎?
答:逾期不註冊的原則上不保留學位。如有特殊情況未能及時註冊的,應與錄取學校溝通協調;對於未經學校批准,不按規定期限辦理註冊的,不保留學位不予以建立學籍。
六、積分制入學
29、積分制入學只能非戶籍學生申請嗎?
答:是的,本地戶籍學生和外國籍學生暫不能申請積分制入學。
30、積分制入學可以申請公辦學位嗎?
答:積分制入學提供公辦學位或民辦學位補貼,每個園區、鎮(街道)提供的學位類型和學位數量不一,可關注當地積分制入學信息公布。
31、 需要多少分才能被錄取到公辦學校?
答:積分制入學錄取分數線是根據積分制學位供給數,以及申請人分數,從高分到低分錄取。舉例,某鎮街一年級提供了50個公辦學位,有100人申請,按這100個申請人的積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名,前50名被錄取,第50名的分數就是錄取分數線。
32、小孩是非東莞戶籍學生,「家長方」的社保、納稅和居住證都在A鎮,A鎮沒有自有房產,現租住在B鎮,小孩能申請B鎮民辦學校嗎?
答:按照以上條件,如申請人選擇積分制入學(即申請公辦學位或學位補貼),只能在A鎮提出積分制入學申請;如僅選擇民辦學校(不申請學位補貼),可選擇B鎮或其他鎮的民辦學校。
33、在招生平臺申報了民辦學校,會影響積分制公辦學位錄取嗎?
答:不會。積分制入學是根據積分從高分到低分錄取的,如果達到公辦錄取分數線,屬地教育部門會按積分入學規定安排公辦學位;如申請人積分獲得公辦學位,同時又被一所民辦學校預錄取,屆時可自行在其中選擇1所學校註冊。
34、積分制入學最後一名出現同分,超過招生計劃數怎麼辦?
答:出現以上情況的,依次按申請人在「在本市辦理《廣東省居住證》年限」「在本市繳納社保年限」「在本市納稅情況」「在本市居所情況」項目的得分,從高分到低分錄取。如4個項目依次排序後仍然出現申請人積分相同而超出積分學位供給計劃數的情況,由申請地教育主管部門通過抽籤、電腦派位或其他形式進行錄取。
35、我在招生平臺上申請了A鎮的「積分制入學」,是否需要在「民辦學校」類別同步申報A鎮的民辦學校?
答:建議同步申報。因為積分制入學公辦學位有限,達到錄取分數線但分數偏低的申請人只能獲得民辦學位補貼資格;按照規定,獲得民辦學位補貼資格的申請人必須在申請地民辦學校就讀,開學後才能領取學位補貼資金。舉例,申請人獲得A鎮的學位補貼資格,該學位補貼資格只能在A鎮的民辦學校就讀時才能有效領取。在A外民辦學校就讀的,A鎮的學位補貼資格將失效。
36、積分制民辦學位補貼多少錢?
答:不同學段不同檔次不同補貼標準,小學一檔學位補貼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00元,二檔學位補貼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500元;初中一檔學位補貼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000元,二檔學位補貼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500元(以上標準均含免費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和免費義務教育教科書補助)
37、上年已經通過積分制入學獲得學位補貼,今年還需要重新申請積分制入學嗎?
答:不需要。取得小學學位補貼資格的隨遷子女可享受學位補貼至本學段結束;小學學段結束後升讀初中學校,需重新申請積分制入學,並重新確定是否符合初中學位補貼資格以及享受學位補貼的檔次。
38、上學期領取了民辦學位補貼,這個學期想轉學到其他民辦學校就讀,需要重新申請積分入學嗎?
答:如申請人轉學到同一個鎮街的民辦學校,不需要重新申請積分制入學;如果轉學到外鎮民辦學校就讀,需重新申請積分入學。舉例,獲得了A鎮的民辦學位補貼資格,學位補貼只有在A鎮的民辦學校就讀才能生效;在其他鎮街的民辦學校就讀,該學位補貼資格就失效了。
39、上年領取了二檔民辦學位補貼,今年能重新申請積分入學,調整民辦學位補貼檔次嗎?
答:不能。取得學位補貼資格的學生在同一學段同一申請地範圍內的民辦學校就讀期間,不接受學位補貼檔次調整申請。舉例,小明一年級獲得A鎮小學二檔學位補貼,如果小明一直在A鎮民辦學校就讀,該二檔學位補貼可以一直領取到小學畢業,中途不接受重新積分入學調整民辦學位補貼檔次。但如果小明想積分轉學到公辦學校或其他鎮街就讀,該情況需重新申請積分入學。
40、在東華小學、東華初級中學,光明小學、光明中學和翰林實驗學校就讀,能領取民辦學位補貼嗎?
答:不能。東華小學、東華初級中學,光明小學、光明中學和翰林實驗學校是市直屬學校,不納入積分制入學範圍,無法領取民辦學位補貼。
溫馨提示
市教育局建議申請人家長充分閱讀市、鎮招生方案,全面了解招生入學政策後再進行網上報名,如有招生入學方面疑問,可致電12345政府熱線或當地教育部門。
素材來源:東莞市教育局、東莞日報
原標題:《權威解答!東莞2020招生入學熱點問題都在這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