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清北高材生集體紮根街道辦事處,使得人們對高學歷人才的去處展開一場激烈討論。有些人認為,像這些名校的碩博生應該在更有宏觀影響的層次從事相關工作,而不是偏安一隅。
然而,在新學年開始之際,媒體所報導的中小學生教育領域湧入了更多的名校碩博生,再次把這個問題拉回了大眾的視線,人們所爭論的依然是如此分配人才,是否是「大材小用」。
中小學教育階段,是每個孩子成長路程中很重要的一環,在這個時期遇到什麼樣的老師,受到了什麼樣的引導,對孩子整個人的成長軌跡是有很大影響的。這個時候的孩子,很多都會陷入自己學習的意義到底是什麼的迷茫境遇中,所以對於老師的水平和優秀程度是沒有所謂的上限要求的。
之所以在如今的中小學教育領域,還沒有大量的高學歷人才,一方面是因為各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各方面教育資源不足以支撐聘請名校人才的供應,另一方面在中小學階段的教育建設方面,還是沒有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大。
如今在一些地區的學校,有了一定的經濟條件能夠聘請高薪人才,同時也有畢業於知名院校的人願意進入中小學的教學崗位,讓這些優質且有志於此的名校畢業生們從事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無疑是對中國教育事業的向前推進起到了一種正面促進作用。
公眾的質疑聲,不應該成為學校和有關部門繼續實行這些策略的阻礙。
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在不斷增加,中小學教師的任職條件也自然水漲船高,這是一個相互帶動的過程,當然這也不意味著,中小學教師的任職條件就被限定在某一學歷,或者有什麼定性要求。好的教育者和其學歷的高低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因為教育本身就有著很深的複雜性和前瞻性。只要真正了解教育的內核所在,了解其中的專業內涵,不管你是學歷高還是學歷低,選擇去教中小學生還是大學生就都是正確的。
我們追求社會的整體進步,期待它的良性運轉,就需要把優秀的人放在重要的崗位上。教師,是一項可能影響受教育者一生的事業,將更加優秀的人放在教師崗位上,無疑是能夠帶來更多有力成果的。而在這樣一個更具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崗位上,也能激勵優秀的人散發出更多的魅力,實現自己的價值。
而從現實層面上來看,中小學教育對優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家長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有更優質的老師,而現如今的中小學老師隊伍,卻存在著良莠不齊的情況,讓更多高水平的優秀的人才加入其中,可以一定程度上緩解其中存在的教育矛盾問題。
這樣看來,優秀的人選擇去做中小學教師並不是大材小用,與之正相反,經濟發達地區招聘到高學歷教師,促進教師人才的流動,反而使得老師能夠更好的才盡其用,也為教師行業整體的待遇提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真正可能導致大材小用的,是不合理的管理和評價機制。
不恰當的管理和激勵機制,容易造成教師受教學制度的擎制,喪失教學自主權,無法真正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同時也扼殺了這些優秀人才在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上的創造性和無限可能性。
此外,對於拓展中小學教師的未來發展空間上也要進行一定的思考,不要讓老師最後只能散落在各類補習班中,甚至最終逐漸喪失了教學熱情,現實經驗告訴我們,只要提供合適的土壤和養分,中小學教師也可以在學術上有所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