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任務,如何發揮媒體在鄉村振興中的推動作用?媒體又該怎樣從鄉村中汲取養分?9月9日,第十五屆中國傳媒年會句容分論壇暨全國知名媒體強「四力」走基層採風活動在句容舉辦。業界、學界嘉賓在論壇上進行了主題演講和互動對話,重點研討了媒體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對鄉村振興產生的巨大推動作用。
據了解,此次分論壇以「助力鄉村振興,築夢福地名城」為主題,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傳媒雜誌社、中共鎮江市委宣傳部、中共句容市委、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委員,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謝國明,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副秘書長宋茂恩,新華日報社副總編輯錢麗萍,鎮江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李健出席論壇並致辭,句容市委書記潘群致歡迎辭。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加快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落地見效,媒體傳播力量大有可為,大有作為。」謝國明在致辭中指出,媒體融合時代,信息傳播更加快速,更具互動和體驗性,及時反映農民群眾訴求心聲,展現農業農村發展成就,必然離不開媒體傳播。因此媒體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要做到縣級融媒體中心深入融入鄉村振興,打通媒體融合的「最後一公裡」;要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信息需求,擴大主流價值的影響力版圖;要聚焦農村「新氣象」,傳遞農民「好聲音」,將視角聚焦在鄉村振興帶頭人上,展現楷模力量;要積極跨界融合發展,助力產業振興,為鄉村振興搭建新的模式和平臺。
李健表示,新時期以來,鎮江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引領三農戰線「奮戰三個主戰場、強化四條保障線、打開九個突破口」,打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春夏攻勢」,深入開展「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等專項行動,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希望媒體講好鎮江故事,講出鎮江風採;鎮江是農村改革的熱土,從實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起,鎮江通過改革在農村大地上刨出了農民發家致富的突破口,探索出「戴莊模式」「何莊模式」等經驗模式,打開了農村治理與基層組織建設的突破口,希望媒體發出更多鎮江農村改革的好聲音;鎮江是充滿希望的田野,作為滬寧線上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鎮江的農業、農村具備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期待更多資本、資源、資金的注入,一個媒體就是一座橋梁,一個平臺就是一座富礦,希望媒體們以更大力度為鎮江牽線搭橋、促成合作。
潘群表示,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本次句容分論壇聚焦「鄉村振興中的媒體力量」,這是「泥腿子」與「筆桿子」的對話、是基層實踐與思想理論的碰撞、是「裡程碑」與「新徵程」的交點,對於總結句容經驗、傳遞句容聲音,深化媒體「四力」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他衷心希望各位媒體人聚焦句容,以紮實腳力探勘真山真水、以如炬慧眼發現生動故事、以深邃思考總結實踐經驗、以生花妙筆描繪發展勝景,用「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優秀報導,展示句容 「跑起來」的現實模樣和鄉村振興的動人畫卷。
在主題演講環節,全國「時代楷模」、「道德模範」、「最美奮鬥者」趙亞夫以《鄉村振興的戴莊探索》為題進行主題演講,介紹「戴莊模式」的發展歷程,並就如何推廣「戴莊模式」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梨視頻副總編輯汪慶紅以《媒體如何在扶貧中作為》,以媒體視角集中呈現如何助力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中展現媒體擔當。
如何因地制宜地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在新的歷史節點上創新發展?在圓桌討論環節,句容市委副書記高慶華領銜相關職能部門和多位鄉鎮「一把手」,在一個小時的討論中,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基層探索與思考」的主題,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方面,深入探討交流了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探索、做法以及經驗,引起了在場嘉賓的廣泛共鳴。
儀式中,李健為全國知名媒體強「四力」走基層採風團授旗。
當天下午,全國知名媒體強「四力」採風團走進句容,上接天線、下接地氣,深入鄉村振興一線,用實際行動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擔負起書寫時代答卷的責任和使命。
採風團首先來到茅山鎮何莊村、丁莊村參觀,了解葡萄產業發展、葡萄合作聯社建設及鄉村振興示範工作情況,之後前往後白鎮西馮村參觀草坪產業研究院,了解草坪產業帶動農民致富增收情況,最後來到茅山風景區參觀,了解全域旅遊、農旅合作情況。通過本次走基層活動,採風團將大力宣傳句容鄉村振興的發展成就,反映「三農」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生動故事和紮根鄉村的奉獻精神,畫好宣傳工作「同心圓」,唱響媒體助力鄉村振興的「最強音」。
交匯點記者 陸威 王瑞楓 範俊彥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