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京慧簡介.jpg
photo-1584438084150-6c821e613123.jpg
自疫情爆發到現在,已經過去了五六個月了。在被迫宅家的這段日子裡,不少幼兒園老師們都在假期裡通過網絡形式與幼兒互動、做家長工作,在自己原有的專業水平之上又增加了一層「不屬於自己」的「主播」特質。面對已經到來或即將到來的開園時間,不少老師心想,這讓人哭笑不得的日子終於要結束了。但與此同時,另一股使命感也隨之而來——幫幼兒減輕長假後的入園焦慮、促進幼兒適應新的幼兒園生活。
photo-1518182867314-0fe2d7affd5a.jpg
對於家長而言,不少都因為不得不與家中的「吞金獸」正面交鋒而無奈只能「河東獅吼」。然而,隨著全國各地陸續傳來幼兒園已經開園、或即將開園的消息,許多家長的心情也變得更加複雜——孩子在家呆了那麼久,回幼兒園後能適應麼?
love-746678_960_720.jpg
本文將針對幫助幼兒從長假順利過渡到幼兒園生活,從老師和家長兩個層面,予以幾條建議。
(當然,除了擔心幼兒是否能夠重新適應之外,最讓老師和家長頭疼是消毒與安全問題,筆者建議家長、園方在遵照當地政策的基礎上,再結合本文建議,以幼兒發展為本,提升教學質量)
/ 送給老師的建議
01 /
事先告知新學期的一日常規
幼兒這麼長時間在家,已經非常適應了家中的一天安排。每天幾點到幾點做什麼,能夠有哪些方面的選擇,一定和在幼兒園的時候是非常不一樣的。如果非常突然地重新回到幼兒園,事先不去重溫幼兒園的一般常規、也不了解新學期的常規安排,極易損害到幼兒的安全感和掌控感。
因此,若尚未開園,建議老師們在制定好班級一日常規後,儘快以適宜的形式告知幼兒(如:通過線上的方式,與幼兒面對面告知等)。也建議通知給家長,予以相應解釋,好讓家長在家的時候開始就與幼兒交流,以便幫助幼兒做好心理準備。
son-mother-child-parent-young-kid-care.jpg
若幼兒園已經開園,而事先並未做此準備,依然可以將一日常規告知家長,以供家長在家時,與幼兒討論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鼓勵幼兒分享自己在各環節中的感受。園方也可以請家長分享幼兒與家長談論的內容,供老師們基於幼兒的感受、想法、所得所獲做相應的調整。
photo-1551847677-dc82d764e1eb.jpg
★ 注意點:
與幼兒談論一日常規時,必須要足夠具象化。在高瞻的教室中,我們會用到一日常規卡,將每一個常規的環節都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展現出來,依次排列,顯示出各環節的先後順序。這樣的一日常規卡有助於幼兒根據圖片識別出這一環節的含義,同時又通過文字發展前閱讀、前書寫。因此,當老師們告知幼兒一日常規時,務必使用事先製作好、排列好的一日常規卡。
未標題-1.png
給家長通知時,也將其一併發給家長,並建議家長使用一日常規卡與幼兒討論新學期的一天安排。
02 /
事先告知幼兒園內與幼兒有關的變動
如果有幼兒園內學習環境、與幼兒密切接觸的成人中人員方面的變化,建議入園前就告知幼兒。
①學習環境的變動
可通過照片形式發給各家庭,讓幼兒對於新的環境有提前的了解,做好心理準備,也同時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同時,建議家長在家中與幼兒就學習環境的變化進行討論,了解幼兒的想法,也可以趁此機會談一談即將開園的心情,並且將其記錄下來提供給園方。
photo-1445633743309-b60418bedbf2.jpg
②人員變動
(1)老師的變動
若班中某個老師在新學期裡由另一個老師替代,要確保將那位老師的一些信息告知幼兒(比如照片、愛好、將來可能會帶著孩子們做些什麼等)。若是條件允許,可以事先由這位老師向幼兒和家長做自我介紹,並且確保幼兒了解這位老師與離開的那位老師及其他老師一樣,如果有需要、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去找他/她,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去找他/她給建議。若條件不允許,也可事先告知家長,由家長以他們適合的方式來告知幼兒。
若幼兒園的的教育團隊(包含幼兒班中的主班、副班、助教、保育員/生活老師以及其他在幼兒園中與幼兒存在親密關係的成人)中,還存在與一些幼兒存在密切依戀關係的成人離去的情況,強烈建議提前告知。建議家長在告知後,若幼兒表現出任何沮喪或不安的情緒,認可情緒(如:「xx老師走了,你看起來很難過/害怕」),緊接著安撫幼兒並且告知上述內容。試想,若幼兒原本歡歡喜喜進入班級想找某個老師,卻見不到他/她,也不知他/她去了哪,可能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巨大的衝擊,程度深者甚至會嚴重影響各方面的學習、發展。
photo-1524603876100-57a8fc4b5af0.jpg
(2)同學的變動
如果原本常在一起玩兒的小夥伴在新學期後將不再來上幼兒園,同理,也需要提前告知。並且建議家長在家中與幼兒談論,這個孩子以後都不來了,那還能和其他哪些孩子玩兒?可以和他們玩兒什麼?有沒有什麼話想對他們說的?如果一個人玩兒,那可以玩兒些什麼?在哪兒玩兒?打算怎麼玩兒?當討論到最後的兩個問題時,又可以使用學習環境的照片,讓孩子看著其中的區角、材料來做簡單的小計劃。這麼做是為了讓幼兒不至於一進幼兒園發現和之前想像的不一樣就無所適從,取而代之的是給他們一些抓手,好讓他們哪怕在原本的好朋友不在的時候也能知道自己還可以做些什麼。
photo-1555791019-72d3af01da82.jpg
★ 注意點:
在談論這些內容的過程中,請幼兒做簡單計劃卻無法做出任何計劃時,可給予幼兒一些選擇。比如問:在工作時間,你想先去娃娃家玩兒還是先去積木區玩兒?在小組時間,你想要坐在A小朋友旁邊,還是坐在B小朋友旁邊?
photo-1516627145497-ae6968895b74.jpg
03 /
邀請家長走進幼兒園(若適用)
若當地各方麵條例允許,幼兒園衛生安全措施做好的情況下,可邀請家長一同來到幼兒園班級中,參與幼兒的部分常規。
例如:問候時間裡,家長可以與幼兒一同就坐,參與一天初始的相互見面與討論。家長在問候時間裡與幼兒共同參與,常常可以緩解幼兒的分離焦慮,幫助他們做好從家到幼兒園的過渡。
再比如:在餐點時間,若家長可以與幼兒一同參與,能幫幼兒建立家與幼兒園間的連接。在幼兒園的一日常規中有許多與家庭的一日常規是非常不同的,而餐點時間卻是共通的。因此餐點時間家長的參與能夠幫助幼兒在「大變」中找到「不變」,獲得一定的控制感。
photo-1563263427-708318a97183.jpg
★ 注意點:
考慮到目前疫情尚未完全過去,不少地區依然有在幼兒園中「不可扎堆」、「不可有大面積集體活動」的規定,因此若無法實現大批量的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一日常規的做法,可以以每次幾個家長,或在不同時間段分批進行。這方面的安排完全按照園所當地的規定為準。
photo-1557264390-9876ce1fa4eb.jpg
/ 送給家長的建議
除了就一日常規、人員變動、學習環境的變化,與幼兒園合作來共同幫助幼兒做好心理準備外,還可以這麼做:
01 /
與幼兒在家進行計劃、回顧
翻出曾經在幼兒園裡的照片(與前文相同,這是具象化的做法),與幼兒談論在放長假前,在幼兒園裡做了些什麼,現在又要回到幼兒園了,又想和老師、同學說些什麼,做些什麼。以此方式,做簡單、溫馨的回顧和計劃。還可以和幼兒聊一聊,在長假期間,自己做了些什麼,其中有哪些是在進入幼兒園後也能做的,打算到時候和誰一起做,怎麼做,等等。
photo-1476703993599-0035a21b17a9.jpg
02 /
在入園的前一天或幾天裡,與幼兒一同準備需要帶的物品
例如,水杯、備用衣物、一早要穿去幼兒園的衣服等。邊準備,邊與幼兒聊一聊:原本穿的衣服是不是變小了?說明什麼?過了一個長假長大了?長了多少?比原先高了多少?甚至可以用尺來測量一下幼兒的身高,與先前的身高做對比,讓幼兒通過身體的變化感受到時間的變化,也能同時通過測量這一體驗發展幼兒對於測量的概念。這樣做還有一個作用,就是激發幼兒對未來進一步成長的憧憬。而如果幼兒園穿的是園服,那家長可以有意地提出來,說:「這是幼兒園的園服,其他孩子也會和你一樣穿上它。就好像我們之前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會穿它,以後也會。」
對幼兒而言,與家長共同準備物品、穿園服都會成為非常具體的開園「標誌」,預示著這一天的到來,這遠比僅僅用口頭語言告知幼兒要有力得多,還能發展幼兒的自理能力。這一方法不光可以用在開園前,哪怕在開園後也可以用上,給予小小的人兒以他們層面的控制。
person-human-girl-female-barefoot-hat-luggage.jpg
03 /
創造讓幼兒對開園產生興趣的體驗
① 在家與幼兒一同翻看長假前幼兒在園裡的活動照片、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的照片、自家孩子與其他孩子遊戲的照片等;
② 家長帶著幼兒到幼兒園的周圍轉轉,看看幼兒園的外牆,透過門縫看看裡面都有什麼。再同時回顧一下,原來我們進門的時候都能看到什麼,教室裡和戶外的遊戲環境中又有些什麼。
photo-1578068244345-4f0ea55a986f.jpg
★ 注意點:
在進行①和②的活動時,都可以邊做邊和幼兒聊聊之前在幼兒園裡發生的事情,之後到幼兒園裡想要做些什麼,預測會發生什麼……這些都與先前文中提到的「計劃」、「回顧」異曲同工,能讓幼兒明確開園這件事情即將到來,對於今後的生活也有初步的想像,同時還能建立對過去、現在、將來的理解和聯結。
04 /
用非常具體的方式來幫助幼兒理解開園時間前剩下的天數
① 與幼兒用言語溝通時,用「睡幾晚」來代替「還有幾天」
與其告訴幼兒「還有三天就要去幼兒園了」,不如說「你再睡三個晚上,就要去幼兒園了」。這是因為「睡覺」這一環節相比「一天」而言,幼兒更好理解。不少學前階段的幼兒對於「天」的時間概念還不清晰,而「睡覺」對於他們而言是一天過去的標誌,當我們說「睡幾晚」時,更能理解它的意義。
② 用氣球代表日子
在確保安全措施做好的情況下,吹幾個氣球,如果還剩3天就要去幼兒園了,就吹3個,每天戳爆一個。每戳爆一個,就意味著離去幼兒園的那天又近了一天。
child-girl-balloon-dog-puppy-female-portrait.jpg
/ 回顧
以上內容向幼兒教師、家長提供了幾點幫助幼兒從長假過渡到新學期的小建議,這些建議都是圍繞著幼兒的發展水平及他們社交情感方面的需求來定的。作為教育者,我們希望在身、心兩方面都能始終陪伴著幼兒成長,供他們所需,助他們所長。也許在我們的助力下,幼兒能從原本的焦慮狀態轉變為一股自我調節的力量。
photo-1472162072942-cd5147eb3902.jpg
當然,本文所列的策略只是眾多策略中的冰山一角,並且適用情況也依具體情況而定。若文中有任何您想要嘗試使用的策略,歡迎在留言區告知。如果有任何其他的策略希望分享,也歡迎在留言區分享。期待看到您寶貴的足跡。
為了方便大家使用以上策略
給大家準備了以下導圖
記得要偷偷看哦~
未標題-1.jpg
(點擊放大即可保存查看)
- END -
作者:孔京慧
責任編輯:嶽野
使用高瞻課程或合作辦園,留下您的聯繫方式,官方顧問一對一免費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