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寶媽都會給寶寶做魚吃,魚肉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無機鹽,而且脂肪含量低,容易消化,寶寶經常吃魚肉,對身體發育有好處。
但是寶寶吃魚有一個潛在隱患,那就是「魚刺」。我們成年人如果吃魚時卡刺,會感到特別不舒服,小寶寶也是如此,如果寶寶被魚刺卡喉,需要正確處理,否則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小美的兒子叫多多,今年3歲,昨天晚上吃魚的時候,不小心把魚刺卡在了喉嚨裡,幸好小美妥善處理,不然孩子可就要遭罪了。
事情是這樣的,小美給兒子燉了魚,害怕兒子卡刺,她還專門挑選了一條刺比較少的魚,但沒想到寶寶在吃魚時仍被魚刺卡喉。
寶寶一直在咳嗽,非常難受,小美扒開寶寶的嘴巴,發現一根魚刺已經扎進寶寶的喉嚨處,寶寶又哭又鬧,把小美急壞了。
寶寶的奶奶拿來了白醋,又跑出去買了饅頭,但是小美覺得這樣做不對,她決定用自己的方式取出這根魚刺。
第一步,她用雙臂環繞寶寶的腹部,然後把左手握拳抵住寶寶肚臍上方,不斷向上用力,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把寶寶嗓子裡的魚刺排出來,可是寶寶一直咳嗽,魚刺就是不出來。
第二步,她打開家裡的急救箱,找出來一把鑷子,然後讓寶寶張大嘴巴,幾次嘗試之後,小美把寶寶嗓子裡的魚刺夾了出來。
第三步,小美發現寶寶喉嚨扎刺的位置已經出血,擔心會出現嚴重後果,所以她和老公趕緊開車帶著寶寶去醫院檢查。
經過檢查,寶寶嗓子裡已經沒有魚刺了,只是有一點小的創傷,並沒有大礙,醫生對小美的做法連連稱讚,如果當時聽了婆婆的話,讓寶寶喝醋或者是用饅頭噎, 根本沒有用處,反而會導致魚刺落入食道深處。
1、吞饅頭
很多人都認為這招管用,覺得魚刺卡在寶寶的喉嚨處,吃一大塊饅頭,可以直接把魚刺頂下去,其實這樣的做法非常危險,如果沒有把魚刺頂下去,可能會導致魚刺扎得更深,如果頂下去了,進入胃裡會更加危險。
2、喝醋
還有一些人說卡魚刺之後可以喝一些醋,這樣做能使魚刺軟化,這種說法特別荒謬,寶寶在喝醋的時候,醋只是快速經過喉嚨,根本無法軟化魚刺,就算是把魚刺泡在醋裡,也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軟化,醋具有刺激性,寶寶喝醋會對胃造成傷害。
1、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如果寶寶被異物卡住喉嚨,家長可以馬上採取漢姆立克急救法,如果魚刺扎得不深,使用這種方式可以讓寶寶把魚刺吐出來,但如果魚刺已經深深扎進寶寶的喉嚨裡,這招沒有太大的效果。
2、讓寶寶用力咳嗽
寶寶一旦被魚刺卡喉,家長要讓寶寶用力咳嗽,寶寶在咳嗽的過程中,細小的魚刺會被氣流衝出來,如果寶寶咳嗽了很長時間,但仍然沒有把魚刺咳出來,家長可以找一個鑷子,嘗試把魚刺夾出來,如果夾不出來,要去找醫生幫忙。
3、馬上去醫院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管用,或者是家長根本看不到魚刺卡在什麼位置,要馬上帶著寶寶去醫院,一般的綜合醫院都有五官科,都可以處理這樣的問題。
有些家長覺得魚肉裡有刺,於是就不給寶寶做魚吃,其實寶寶經常吃魚對身體發育有幫助,所以家長要給寶寶做魚吃,為了避免寶寶被魚刺卡喉,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1、選擇刺少的魚
家長在買魚的時候,要選好品種,買刺少的魚,比如龍利魚、鱈魚、羅非魚等等,這些魚沒有太多的刺,而且同樣非常有營養,家長可以放心給寶寶吃。
2、用肉眼仔細觀察
魚做熟之後,家長要用肉眼仔細觀察,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同時也要用筷子把魚肉挑開,看看魚肉裡面有沒有刺,防止寶寶吃下有刺的魚。
3、用手觸摸
用肉眼觀察之後,家長要把雙手洗淨,然後用手觸摸魚肉,如果有刺的話,可以直接感覺得到,這樣做可以確保魚肉裡沒有魚刺。
總之,家長要給寶寶吃魚,寶寶吃魚之前,家長要把刺挑乾淨。寶寶吃魚時一旦被魚刺卡喉,要採取正確的急救措施,如果不管用,要馬上帶寶寶去醫院,以免出現嚴重的後果。
我是甜橘媽媽,一名育嬰師,也是一名寶媽,經常與大家分享原創文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於孕產和帶娃的知識,可以持續關注我發布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