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附帶子女入學,考慮過教育公平嗎

2020-09-03 光明網

作者:與歸

近日,網絡上一份蓋有公章的、安徽省銅陵市銅官區教育局教育科出臺的《關於現役軍人、消防救援等特殊子女入學安排的函》顯示,招商引資企業人才和現役軍人、消防救援人員、一線防疫醫護人員等,其子女按照特殊照顧安排入學,且招商引資企業人才子女佔據一半。對此,銅官區教育局回應,上述文件真實。有網友質疑,這樣的入學特殊照顧,跟招商引資掛鈎是否合適?

的確,提起特殊子女,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烈士子女、殘障兒童等,在入學機會上給予這一部分孩子照顧,體現出的是人文關懷,幾乎沒有人會反對。今年5月,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介紹稱,各地普遍要求要做好一線醫務人員子女、農村留守兒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特殊人群的教育關愛與幫扶工作。這裡出現的特殊人群,也顯然和招商引資企業人才不太一樣。

檢索教育領域和招商引資的關鍵詞就會發現,近年來,不少城市都有為引進優秀人才、招商引資所給出的子女入學優待條件。如2018年9月,安徽安慶市規定,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副總及以上),其子女可以根據意願優先就近安排就讀;再如貴州畢節市,2019年印發通知,對符合條件的招商引資企業高管子女進行特殊照顧。

政府部門當然應該解決由於招商引資帶來的工作人員子女入學的問題,這本身就是政府部門的職能,也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應有之義。它和解決農民工子女入學、流動人口子女入學、貧困兒童入學等,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問題的關鍵是,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要兼顧教育公平,這同樣重要。

面對質疑,銅陵當地一位工作人員解釋稱,「主要是為銅陵的經濟建設做出卓越貢獻、交稅多、增加就業機會的人。」然而,特殊群體是不能依據這些特點來劃分的。如果說因為「貢獻大」就可以進行特殊安排,那麼各行各業的建設者,估計都要發表意見了。畢竟,社會是精細化分工的有機體,每一個崗位都不可或缺。

近年來,在教育領域,所謂「特殊群體」似有擴大之勢,這和正在進行的優惠政策不斷瘦身的改革趨勢,是背道而馳的。一個道理很簡單:一個孩子能不能上學、該上什麼樣的學校,為何要看他(她)的父母優不優秀?如果「特殊群體」太多,那麼就會逐漸消弭這份特殊性,最後讓本來是趨向公平正義的政策變了味。

早在2011年的兩會上,時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魏迎寧就指出,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應該注重投資環境的建設,而不是優惠政策上的突破。魏迎寧舉例,有的地方招商引資,讓高級管理人員的子女入學可以優惠,這是不公平的,公平正義的價值應該高於GDP增長、稅收增加。

所以,一些急於發展經濟、謀求招商引資的地方也要明白,招商引資不能用公共資源做交換。不從營商環境上去尋求突破,而是想著在外圍優惠上不斷加碼,這是緣木求魚的做法。長期來看,這種做法不僅破壞教育公平,也不利於優化營商環境,並不能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與歸)

相關焦點

  • 特殊子女入學該不該與招商引資掛鈎
    24日,有網友反映,其質疑這樣的入學特殊照顧過度跟招商引資掛鈎是否合適。當地教育部門出臺的《關於現役軍人、消防救援等特殊子女入學安排的函》顯示,19位入學人員是與招商引資有關,人數佔一半。特殊子女入學與招商引資掛鈎並非孤例,而是一種普遍現象,因為招商引資在今天很普遍。
  • 評論丨為招商引資「特殊子女」安排入學,不一定就是搞特殊化
    原來,安徽省銅陵市銅官區教育局教育科出具了一份《關於現役軍人、消防救援等特殊子女入學安排的函》,通知相關各中小學,按照要求發放入學通知書、組織陽光分班落實進班。名單中除了現役軍人、消防救援人員子女,還有19名入學人員與招商引資有關,人數佔一半。
  • 安排特殊人員子女入學其中一半與招商引資有關
    【安排特殊人員子女入學其中一半與招商引資有關】近日,一份蓋有公章的安徽省銅陵市銅官區教育局教育科出臺的《關於現役軍人、消防救援等特殊子女入學安排的函》引發網友質疑,這份現役軍人、消防救援、招商引資等特殊子女入學名單顯示,有19位入學人員是與招商引資有關,人數佔一半。
  • 評價招商引資入學政策,不該抱有「仇富」心理
    這份現役軍人、消防救援、招商引資等特殊子女入學名單顯示,有19位入學人員與招商引資有關,人數佔一半。當地經辦此事的教育局工作人員向媒體證實,名單屬實。對因招商引資而來的企業家、高管子女予以特殊照顧,是否違背了教育公平
  • 銅陵一區特殊子女入學一半與招商引資有關,官方回應
    澎湃新聞注意到,一份蓋有公章的安徽省銅陵市銅官區教育局教育科出臺的《關於現役軍人、消防救援等特殊子女入學安排的函》,通知相關各中小學:根據市、區相關政策精神,經局辦公會研究決定,現將現役軍人、消防救援、一線防疫醫護人員、招商引資企業等特殊情況子女入學安排名單發送給你們,請學校按照要求發放入學通知書、組織陽光分班落實進班。區教育局已通知新生家長於8月24日到校領取入學通知書。
  • 安排特殊子女入學一半跟招商引資相關,官方:按文件執行
    澎湃新聞注意到,一份蓋有公章的安徽省銅陵市銅官區教育局教育科出臺的《關於現役軍人、消防救援等特殊子女入學安排的函》,通知相關各中小學:根據市、區相關政策精神,經局辦公會研究決定,現將現役軍人、消防救援、一線防疫醫護人員、招商引資企業等特殊情況子女入學安排名單發送給你們,請學校按照要求發放入學通知書、組織陽光分班落實進班。區教育局已通知新生家長於8月24日到校領取入學通知書。
  • 安徽一區特殊子女入學一半跟招商引資相關 官方:按文件執行
    (原標題:銅陵一區特殊子女入學一半跟招商引資相關,官方:按文件執行)「安徽省銅陵市銅官區教育局安排特殊人員子女入學,其中一半與招商引資有關。」澎湃新聞注意到,一份蓋有公章的安徽省銅陵市銅官區教育局教育科出臺的《關於現役軍人、消防救援等特殊子女入學安排的函》,通知相關各中小學:根據市、區相關政策精神,經局辦公會研究決定,現將現役軍人、消防救援、一線防疫醫護人員、招商引資企業等特殊情況子女入學安排名單發送給你們,請學校按照要求發放入學通知書、組織陽光分班落實進班。
  • 銅陵一區特殊子女入學一半跟招商引資相關,官方:按文件執行
    澎湃新聞注意到,一份蓋有公章的安徽省銅陵市銅官區教育局教育科出臺的《關於現役軍人、消防救援等特殊子女入學安排的函》,通知相關各中小學:根據市、區相關政策精神,經局辦公會研究決定,現將現役軍人、消防救援、一線防疫醫護人員、招商引資企業等特殊情況子女入學安排名單發送給你們,請學校按照要求發放入學通知書、組織陽光分班落實進班。區教育局已通知新生家長於8月24日到校領取入學通知書。
  • 我為什麼不認同隨意給「特殊子女」加分
    安徽省銅陵市銅官區教育局教育科出臺的《關於現役軍人、消防救援等特殊子女入學安排的函》,通知相關各中小學:根據市、區相關政策精神,經局辦公會研究決定,現將現役軍人、消防救援、一線防疫醫護人員、招商引資企業等特殊情況子女入學安排名單發送給你們,請學校按照要求發放入學通知書
  • 軍人子女入學,得有硬核規定!
    38人的名單當中,有19位入學人員是與招商引資有關,人數甚至超過了標題當中的「現役軍人、消防救援人員子女」的人數。並非批評給招商引資子女入學名額多,而是文件標題和內容的對比及落差,讓人心生感慨。▲安徽省銅陵市銅官區教育局《關於現役軍人、消防救援等特殊子女入學安排的函》。(來源澎湃新聞,受訪者供圖)
  • 軍人子女入學,得有硬核規定
    最近關注到一份「關於現役軍人、消防救援等特殊子女入學名單」。38人的名單當中,有19位入學人員是與招商引資有關,人數甚至超過了標題當中的「現役軍人、消防救援人員子女」的人數。並非批評給招商引資子女入學名額多,而是文件標題和內容的對比及落差,讓人心生感慨。
  • 公辦園只招體制內子女?教育公平不能被權力自肥侵蝕
    福建漳州閩南師範大學附屬幼兒園於10月22日發布通知稱,該幼兒園面向薌城區招收100名小班適齡兒童,報名需滿足「區直各部門、各鎮街、金峰管委會在編在崗的幹部其三代以內直系子女」的條件。「幼兒園招生只招幹部子女」,通知一經發布旋即引發熱議。24日,當地發布情況說明,稱由於擴建擬將剩餘學位用於招收薌城區現役軍人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傷殘公安民警子女、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高層次引進人才子女、臺商子女、在編在崗幹部子女六類對象。在聽取網民的意見後,決定不將幹部子女列入上述招生對象。
  • 家人犯罪影響子女公務員政審,子女很無辜!你覺得公平嗎?
    最近在網上有一個非常火的問題,子女辛辛苦苦過五關斬六將考公務員,經歷了筆試面試和體檢,馬上就要上岸了。卻因為家人有犯罪行為,政審直接被卡,徹底與鐵飯碗工作失之交臂!那麼這件事你覺得公平嗎?當然,在網上對這件事情很多網友也持有不同的看法。
  • 就近入學變「就遠」入學!鄭州惠濟學區劃片被質疑:有失教育公平
    網絡圖片再過幾個月,就到了適齡兒童入學的時間,作為家長,最關心的莫過於學校的劃片問題了。為了能上一個好的學校,不少家長不惜天價購買學區房,就是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教育。就近入學變「就遠」,教育公平路在何方?同屬於一個片區,繳納著同樣甚至更多的稅費,但學區劃片卻要被硬生生地隔離出一個孤島,讓就近入學變成「就遠」入學,這讓家長們實在有些想不通。
  • 「美國教育體系顯然並不公平」
    ■長期以來,教育公平缺失是美國民眾「痛感」最強烈的社會問題之一。近日,美國司法部公布的一起大規模高校入學騙局讓這一問題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在美國教育界人士看來,雖然此次舞弊案中花錢造假的違法行為並不常見,但部分富裕家庭利用金錢在名牌大學入學競爭中獲得優勢的做法,卻正變得越來越普遍。■美國公眾對高等教育的不滿不斷上升。
  • 搖號入學,實現學生教育公平了嗎,你有什麼想說的
    搖號入學,已經在多地實行,搖號之前,所有的學生、家長都有些忐忑不安,心中有著不一樣的祈求,搖號結果出來之後,立馬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搖號入學,讓我想起了給汽車上牌,號碼是電腦隨機出現的。對於汽車牌號,除了帶4的號碼(個別的除外)不受歡迎之外,其他號碼大家都能接受。
  • 法院在判決子女撫養時會考慮戶口問題嗎?
    在該案中,對方為了爭奪子女撫養權而指責我方當事人沒有北京戶口,如果兒子小剛判給我的當事人,那麼將來孩子無法在北京上學。因為,北京市的義務教育政策是要看監護人的戶口的。那麼,對方當事人的說法成立嗎?在離婚案件中,法官判決子女撫養問題時會考慮當事人的戶口問題嗎?
  • 保靖縣:"五舉措"保障隨遷子女入學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通訊員 張發軍)8月8日,筆者從保靖縣教育和體育局了解到,為促進教育公平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19年以來,該縣全力保障隨遷子女入學,確保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僅2019年,該縣就安置187名易地扶貧搬遷子女進入城鎮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就讀,接收縣外轉入該縣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415名。同時,認真落實流入地以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為主接受隨遷子女就近入學,統一學籍管理的要求。二是堅持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義務教育隨遷子女入學政策。
  • 教育「公平」嗎?
    那對比我們國內「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是不是對那些努力了12年的「普通學生」來說太不公平了?但是就這個規定來說,真的起到了解決上訴問題的作用嗎?我想是沒有的,實際上對有錢人來說護照兩年記錄是難事嗎?這裡我想總結一下我看到視頻之後的感受,那就是「有錢就是任性」。
  • 「全民搖號」,教育就能實現公平了嗎?
    一邊是家長們日益增長的、對子女教育的重視和焦慮,一邊是非標化的小升初考核標準,結果便是,小升初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不透明,宛如一「羅生門」。我相信很多家長一定都在子女小升初的這個階段,有過絞盡腦汁、苦其心志的經歷,他們把小升初看做是一個零和博弈,在這場非贏即輸的比賽中,如果不想成為落榜的那一個,就必然投入身邊的所有資源,為孩子換取一個寶貴的名額。用一個時髦的名詞來形容,這就是「內捲化」。本質上是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有限,壓力無法向外擴散只能在內部傳導。教育資源為什麼會短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