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考研複試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我的經驗貼才姍姍來遲...這篇經驗貼想和學弟學妹分享一下我的學習經驗,也是對我這長達一年半的考研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首先介紹一下我自身的情況:我本科就讀於山東某地方二本,專業是思想政治教育,報考的是吉林大學馬克主義基本原理專業,初試成績399專業第八,加上複試總成績排名十二。我會從擇校、政治複習經驗、英語複習經驗、專業課複習經驗和心態這五部分談一談我在初試備考時的心得。
擇校
由於高考失意,心高氣傲的我特別想去更好學校,去見更優秀的人。因此我在一開始擇校的時候就把目標定在了一所985和幾所211,但在諮詢了一位擇校經驗豐富的學長後,我最終把目標定在了吉林大學。結合我自身的情況,我選擇吉林大學有以下幾個原因:
1.老牌985,且相對於熱門地區的名校來說競爭不是那麼激烈。
2.六級已過,英語基礎較好,可以考慮衝擊名校。
3.專業課僅兩本書,馬原和毛中特,對比有些學校動輒五六本書已經很良心了,並且吉大的專業課不壓分。
4.初複試各佔比6:4(今年網絡複試成了7:3),所以只要初試分高基本不會被刷。
5.在網上搜集資料時發現有很多雙非、跨專業的學長學姐上岸,更增添了我的信心。
6. 吉大馬院每年招生人數很多,且有不斷擴招的趨勢,今年馬院招生人數更是達到180人左右,上岸機會很大。
當我梳理完這些主客觀條件之後,我認為吉林大學是我跳一跳能夠得著的學校,是最適合我的學校,因此在五月份,我不再猶豫,堅定地報考吉林大學。所以,當你對擇校猶豫不決的時候,不要眼高手低,也不要妄自菲薄,列出主客觀因素,理性分析,你就能得出很全面客觀的答案了。
政治
因為本科所學專業是馬理論,我一開始就輕敵了,因為後期做真題的時候發現,我所背的專業課是宏觀的理論,而選擇題是從課本上或者結合時政摳出的細碎的知識點,二者不太重合,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輕視公共政治。政治這一塊我覺得我學的比較一般,大家還是隨便看看就好了。
暑假集中精力背專業課和英語,所以政治沒怎麼看,到開學後才開始認真學政治(早開始 說三遍)1000題沒有刷兩遍,第二遍只做了錯題,第二天早晨大聲朗讀,同時跟著徐濤的視頻課學習史綱和思修,補充的知識點從精講精練上劃出來,也是第二天早晨大聲朗讀,直到11月肖8出來開始認真做肖8,我只做了肖8的選擇,肖8的選擇每道題必須吃透ABCD四個選項為什麼對為什麼錯要清楚,還是早晨大聲朗讀,並且反覆讀,加深鞏固記憶。
到了12月初,肖4上市,就開啟了大題狂背模式。臨近考試的時候,會有各大機構關於大題速記和核心知識點的資源分享,大家可以留意一下,能背多少就背多少,考場上說不定就能碰上。大家一定要注意時政(說三遍),單選多選均會涉及到時政,所以一定不要輕視這幾分,我就在考場上碰見好幾個不確定的時政題,當時太后悔沒有重視時政題了。
英語
我的英語一考了73分,乍一看這個分數還可以,但考吉大馬理論的總分過400的大佬就有30人,並且他們的英語分數大多在80以上,所以準確的說73這個分數有一點給我拉分了。
首先我想說考研英語和四六級沒有必然關係,二者單詞偏向不同,做題技巧不同,題型題量不同,所以大家處於同一起跑線上,所以大家對於考研英語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只要不鬆懈,認真學,就一定有一個滿意的結果。
其次我想說一下我的英語學習心得,或者從宏觀上說一下我學習英語的觀念,這是學習英語的態度,是我學習英語的動力。對我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對英語產生興趣,學習它就不是一件枯燥的事,很容易沉浸其中。學好英語之後,你會開闊自己的眼界,英語就是你去了解這個世界的橋梁。
所以我在做完一篇閱讀後,不只是把它當成一份試題,我會思考,這篇文章講了美國政治體制的弊端,那篇文章講了英國的救濟金不是保障窮人,而是保障了資產階級的利益,這就又和我們的專業課知識相照應了。所以你如果把閱讀當成區了解歐美國家背景文化知識的話,你就不會那麼反感,那你的分數自然也不會低。
接下來就開始講我的備考方法了。單詞的話我推薦新東方出版的《十天搞定考研詞彙》,紅寶書太厚不推薦,我會照著紅寶書最後有一個單詞索引,把它當成一個工具書用來查單詞。《十天》雖然小小的一本,但夠用了,而且你需要反覆背加深記憶,工作量也不會很小。背完《十天》,剩下的就留到閱讀真題中查漏補缺。
到了暑假我下載了墨墨背單詞app,它裡面有各大考研單詞書的詞庫,而且它把你刷過的單詞分為認識、模糊、不認識,並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自動形成每天背單詞的任務,很方便,所以你沒帶單詞書或者想刷單詞的話,非常推薦這個app。雖然背單詞是必要的,但大家不要過度迷戀背單詞,不需要每個單詞都認識,可以靠上下文語境連貫起來。
老師推薦:首推唐遲和新東方的老師。唐遲老師「細節服從主旨、反覆強調的是重點」這兩句話大家一定要記住,這是做考研閱讀的精髓。翻譯、新題型等其他題型我全都是看的新東方的老師,新東方在英語培訓這一方面還是專業的,所以跟著新東方不會出錯。
何凱文的每日一句隨便看看就行,不要花時間摘抄,因為跟真題的思路不太一樣,有點偏。
規劃:暑假之前我做完了10年之前的閱讀,暑假做完了10-16的閱讀,把17、18、19留到開學之後做。我的閱讀大概刷了三遍。
我建議大家做第一遍的時候每篇文章不要扣那麼細,因為到後期再拿出來做我發現我還記得這篇文章講了什麼,以至於我不知道是真會了還是記得答案。所以,建議大家可以精讀幾年的文章,怎麼精讀呢?單詞,題目的出題角度,做題技巧,整篇文章的脈絡和架構,命題人從哪裡設置了出題點?他為什麼會從這個地方出題?包括每個幹擾項是怎麼設置的,保證我已經徹底吃透了這篇文章。達到這個程度以後,後續再做閱讀就不用過於細了,因為這些技巧和套路你也差不多總結出來了。
作文:我覺得光背作文沒有用,你得會用,成為你自己的東西。到9、10月份會有公眾號和微博分享作文模板,好句什麼的,可以注意一下。在看的時候不要只看模板,看它有沒有告訴你怎麼寫,怎麼架構作文。在形成作文雛形之後,還要一遍遍的修改,看它是否適用於所有題目,這才算是你自己的東西。
完型考前沒怎麼準備,考試的時候也是剩下幾分鐘做完的。對完型沒有做很多功課。
翻譯跟著新東方的唐靜老師。翻譯就是要經常拿出來看看,回憶一下,一遍遍讀,讀多了,翻譯的語感也就上去了。
新題型跟著新東方劉琦老師,跟著她的思路走,做新題型感覺挺順的。
專業課
我們的專業課參考書目一共就兩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論》。書少就意味著複習全面背得爛熟。在我開始看第一遍的時候我看的非常仔細,每一個不懂的細碎的知識點我都去問老師,列提綱之類...但其實沒什麼用,因為第一遍你不能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點都弄明白,還白白浪費了好多時間,因此我強烈建議大家不要花太多時間用在看課本上,你僅僅是看幾遍是很低效的,讀書百變其義自見,只有在背的過程中你才加深了對於這個知識的理解,所以我建議大家在簡單看第一遍之後(達到差不多知道每個單元、每一節講了什麼就可以),然後就開始背,每天規定背多少頁,心裡大概有個數。
我大概在五月中旬開始背馬原第一遍,七月初也就是暑假之前背了馬原100多頁。暑假打算背完馬原和毛中特,暑假白天背新的,第二天早晨重複舊的。但是暑假過去我的毛中特還剩100頁沒背。我就是這樣一遍遍地背,每一遍都當做第一遍來背,就這樣到考試的時候我馬原背了6遍,毛中特背了5遍。第一遍是耗時最長的,剛開始背肯定會比較慢沒有關係,注意第二天在背新內容之前及時複習就好。第二遍你會覺得和第一遍一樣,背過怎麼會想不起來呢?不要慌,大家都一樣,甚至第三遍還是不熟,不要懷疑自己,繼續按照自己的進度往下背就好,你會發現背一遍有背一遍的效果。
我有兩個學習方法對於我來說很有效:一個是在臨考前我會把目錄撕下來,然後照著目錄先看大框架,然後再逐步默想每一節講了哪些知識點 每一單元都這樣做。一個是我會把我在平時背得不太熟的知識點記在一張紙上,然後在吃飯的時候或者去幹什麼的路上我會回憶這些我背的不熟的知識點,如果碰到卡殼我會記在手機上,回去再看課本加深記憶。
大家可以看到這兩個都是關於回憶的方法,所以大家不能只顧著背,回憶很重要,回憶的過程就是你用「輸出倒逼輸入」的過程,你在考場上寫答案不也是再回憶的過程嗎?多回憶,考場上才能看到題目立馬就寫答案。
關於專業課真題,我11月份開始看真題,剛開始是把參考答案都背了,其實沒有必要這樣,你看到這個題,默想一下它所涉及的知識點,然後再看答案的知識點和你所想的知識點是否重合,你還有哪些疏漏,就可以了。有人問我答題的內容都必須是課本上的原話嗎,其實原話肯定是更好,但你又不是印表機,不可能做到把原話一字一句都寫下來,所以做到標題和主要的點要背熟,剩下的內容根據自己的理解適當發揮就好,你背的次數多了自然就理解了,也就可以用自己的話去闡釋了。考前有必要模擬幾遍專業課,把握答題時間,答題速度、答題量。
在考場上,你會發現你是沒有時間去思考的,全程都在刷刷刷寫,下午考馬原我的手已經快沒勁了,但告訴自己要堅持。我考完一度覺得我的馬原答得很差,沒想到竟然給我了130的分數,屬實有些驚喜。回想起來,我得高分的原因是雖然看到題目我有一些懵,但是我把我當時所能聯想到的所有的知識點都寫上了,一定要全寫上,即使你不會,寫上多多少少就和答案沾邊。
心態
我的心態沒有像大家想像的那麼好,可以說很多時候都是比較消極的,雖然有很多二本跨專業學長學姐成功上岸的例子,但我還是會懷疑自己能不能做到,不相信自己有這樣的「好運氣」。並且我也不是一開始就下定決心要考吉大,我也從來沒有去過吉林這麼遠的地方,所以我會經常懷疑自己報吉大的初心。不會勞逸結合、不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自覺地會跟同學比較進度…
你們有的負面心態、負面情緒我都經歷過,我對抗這些負面情緒、負面想法的對策就是——對自己狠一點,不讓自己過得太輕鬆。即使我很難過、我哭得很傷心,今天背的內容我也不會拖到第二天,熬夜也要把它背完。效率優先,但如果你沒有效率,你可以拼時間。不給自己找理由,讓自己沒有退路,只有抱著破釜沉舟的信念準備,考完試之後才可以問心無愧地說,我盡力了,我對得起自己。
距離考試還有一個星期的時候我的心態有一些崩,逃避背誦任務,看到大家都在抓緊背書我內心更加焦慮,我甚至都覺得我會棄考,但前期的不鬆懈和一遍遍紮實的背誦是我自信的資本,我付出的不比別人少。等到考試那兩天,我的心態是放鬆的,考前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只能是我、一定是我、必須是我。我付出了那麼多,我盡力了,考上了是水到渠成,考不上我也沒有遺憾。抱著這種心態,我在考場上發揮得很好。
想告訴學弟學妹,考研是一個磨鍊自己的過程,你會在這個過程中收穫很多,成長很多。做對的事也好錯的事也好,不做讓自己後悔的事,自己不後悔的選擇就是正確的選擇。如果你想考吉大馬院,有什麼問題可以私信或評論我。祝願學弟學妹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績,順利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