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己在三年考研路上看過網上很多帖子,有許多收穫和感動。如今終於上岸,也希望我的經驗可以幫助到學弟學妹們。
我於2018年畢業,本科為工科,經歷過三次考研,分別為本專業(數學未過國家線)、漢語國際教育(差五分進複試,由於跨度太大調劑無門),吉林大學生物學,最終成功上岸,總分400+。以下是各科具體複習的資料選擇以及時間安排。
專業課一(生物化學原理)
參考書目:《生物化學》(第四版,主編:朱聖庚,徐長法)
備考資料:
①吉大真題(最重要)
②視頻:華中科技大學《生物化學》(楊廣笑老師)
③聖才《生物化學》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
④《生物化學同步訓練與考研題解》(常桂英等主編)
⑤《生物化學習題解析(第四版)》(陳鈞輝,楊榮武等編)(難度偏高,但知識點很細,若有時間可以做)
我是在2019年五月下旬開始備考吉大生物學的,由於本科學過生化且第一年的專業課也是生化,因此認為生化不算難。而當我拿到這兩本書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太天真了,好多細節的知識本科的時候都沒學過。
上冊主要是靜態生化,蛋白質,糖類,脂肪,酶,核酸。下冊是動態生物學,涉及到糖代謝,脂代謝,胺基酸代謝,核苷酸代謝。分子生物學部分初試不考,屬於複試的內容。
大概用一個月的時間把上下冊過一遍。七八月份開始整理吉大的真題,把歷年真題中名詞解釋和大題對應到每一章,重新讀教材,找出知識點,標註是哪年考過的,這樣就會對考點的頻率有個印象。
同時我也看了楊廣笑老師的視頻,思路十分清晰。今年初試考了一道8分的簡答題:Ks型和Kcat型抑制劑的區別,也是楊老師講過的內容,而當時我沒聽懂,聽了幾次才理解,所以在考場上見到此題時覺得特別幸運。
九十月份接著刷視頻,做筆記,做習題,熟悉教材。十月底到考前,複習習題中的錯題,背之前整理的真題和筆記。
專業課二(細胞生物學)
參考書目:《細胞生物學(第四版)》翟中和等主編
備考資料:
①吉大真題
②《細胞生物學學習指南》(鄒方東等編著)
③聖才 翟中和《細胞生物學》筆記和課後習題詳解
④《細胞生物學複習綱要與題解(第二版)》(章靜波主編)
吉大的專業課二可以選擇微生物學或細胞生物學。細胞生物學於我是一門全新的課程,但由於我對細胞更感興趣所以選擇了它,而且我覺得它與生化的關係更密切,可以將兩門課的知識貫通起來。
同樣,在六月底七月初左右將教材過第一次。七月做學習指南,讀一章書做一章習題。這樣下來,對於這門學科就有了一定的認識。八月如上述方法整理細胞真題。由于吉大是最近幾年才將微生物和細胞分開來考,所以真題數量有限。
九月十月按照教材整理筆記並繼續做習題(學習指南,聖才)。十月底到考前背真題,熟悉教材,整理錯題。關於④那本習題我是在十一月份的時候才開始看,有些沒來得及。實際上這本習題重點劃分得很好,建議大家要做。
政治
由於我已經考了三年,所以並未在政治英語這些公共課上佔用太多時間。結合三年的經驗來說下吧。
備考資料:
①肖秀榮全套
②風中勁草
③視頻:徐濤,腿姐陸寓豐
政治一般從七月中旬開始時間就比較充裕了。考研政治分為五個部分:馬原、毛中特、史綱、思修,時政。其中以馬原和毛中特最為重要。
我的馬原重點看了視頻課以幫助理解,其餘四個部分只刷了一遍視頻,之後以精講精練和1000題為主。1000題刷兩到三次即可。之後就等肖八出來,做選擇,看大題。肖四全背。這樣安排下來政治大概一天1-1.5h,不佔用太多時間,也不怕複習不完。
英語一
備考資料:
①張劍黃皮書
②考研真相
③手譯本
④視頻:唐遲閱讀,劉曉豔新題型寫作
⑤背單詞的軟體或者書
英語真題中,黃皮書的優點是比較詳細,不過也會讓人因此喪失閱讀興趣。於是我後來買了考研真相,優點是排版清爽,相對黃皮書更適合基礎薄弱的同學;缺點是閱讀的翻譯並不十分準確。
考研英語四篇閱讀是重頭戲,我複習的時候以閱讀為主,做至少三次。第一次做的時候正確率很慘烈,大概錯一半左右。之後我發現了唐遲老師的視頻,講閱讀確實很有邏輯,特別是各種句子關係。
十一月之前每天半套或一套真題閱讀,加視頻課。十一月之後開始準備新題型和作文。經過幾輪閱讀之後,新題型和作文的行文邏輯大家應該會有所掌握,劉曉豔老師的新題型和作文課簡單見效快,很適合備考。
手譯本是在淘寶上買的,十分建議學有餘力的同學們自己翻譯下閱讀,不僅強化了單詞而且對閱讀的理解力會更深。單詞是一切的基礎,是要全程背的。我是用手機軟體背,大概一天半個小時,200單詞左右,習慣了以後就會很快。
總結
三年時光全都用來脫產考研,從一開始的茫然無措 ,二戰後的深受打擊,三戰找準方向成功上岸,三年內我成長了很多。
二戰三戰的時候都是一個人複習,看著身邊的同學們或讀研或工作,按部就班井井有條,似乎只有自己幾年來一直被困在了同一個地方動彈不得,也曾因為壓力崩潰大哭,暴食到想吐卻仍停不下來。
好在結果不負我,每當自己堅持不住的時候,總會想起自己特別喜歡的一個人說過「the light is at the end of the tunnel」,希望大家都能夠見到那束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