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科是個平平無奇的二本,和眾多的二本大學並沒有什麼不同,最後跨考成功上岸某211。
這裡分享一下我的上岸經驗吧,以及備考期間需要注意的小細節~
在奮鬥中付出努力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因為大家都這樣做。可是走彎路採坑的時候就可委屈了,本來時間就不夠用,結果還要拿去試錯。剛剛開始我有一些不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說注意力不集中,還有惰性。
花了一個月時間才調整好了狀態,一坐可以坐一上午了。就是偶爾還是愛碰手機,這時候我就會把手機放在宿舍,強制性改掉了這個毛病哈哈哈哈。
一、專業課
因為是跨考所以專業書都是沒有看過的,但是因為是感興趣的學科,因此看書效率還算快。在六月份的時候就把三門科目全部看完了一遍。當時最難的部分的計算,我理解了好久,看這部分是最花時間的。考前祈禱不要考計算題,結果還真的沒考。可能這就是賭狗賭到最後應有盡有吧,嘻嘻。
七月份到九月份就開始背書了。把每章的知識點整理出來,因為拿不準名詞解釋到底考什麼類型和方向的,真的書上基本上所有的專業名詞的定義都被我背了。每天背一部分,等背完以後真的覺得腦子和漿糊一樣。晚上就好好回顧一下當天的內容再去休息,加強一下記憶。
這裡有個坑:因為事先買了真題和解析,所以其實在背書之前可以去翻翻真題,去研究一下每年到底考什麼樣的名詞解釋,有個大概的感覺再去背。實際上不止名詞解釋,像大題題目也可以去研究下然後有針對性的先把覺得很可能考的背了比較好。
十月份開始做的真題,這時候會發現之前自己背的東西好像很多都用不上的樣子,有些自我懷疑。所以上面說的有針對性的背誦就很重要,不僅加強信心,還能測試一下自己的記憶結果。每次做完一份就好好對答案看解析,分析下錯誤部分的知識點,如果是需要背誦但是沒背到的點,就趕緊去翻書背。
十一月份開始總複習了。這時候時間好緊,因為三門考試內容都擠在一起要同步進行了。剛剛開始會把真題再拿出來做一遍錯題,看看自己還有沒有做錯,對於大題部分就會去思考還有沒有別的答法。最終還是要回歸書本,去快速把書過一遍。
二、英語
1、單詞(全程):
是在三月份開始背的單詞,六月份背完一輪。每天抱著戀練有詞啃,一天一個unit。剛剛開始一下午還背不完,有時候要吃完晚飯繼續背。到四月份左右速度就慢慢變快了。
坑:我覺得背單詞的思維模式還是很重要,大學期間如果不保持背單詞的習慣的話,很容易在考研複習的時候要額外拿時間去適應,這對考研當然不利。
九月份過完了第二輪,然後開始練習英語的書寫。這個部分實際上越早越好,我是一開始沒想到,後來想到的時候就已經九月份了,匆匆忙忙在某寶買了字帖,練習了一個月字好看多了。(可惜考完之後慢慢打回原形哈哈)
2、語法和閱讀(六月份——九月份):
語法每天下午都看劉曉豔,配合著何凱文的長難句解析。每天看的時候跟著老師好好做筆記,然後做何凱文對應語法部分的長難句,自己拆解,即使會的句子也認真看下解析,因為有可能因為連接詞的特殊性歪打正著,拆了句子,實際上不是一個語法。拆完看解析也是為了鞏固拆解的思維。
閱讀保持每天一篇完型,兩篇傳統,一篇新題型的題量,買了新東方的AB專項做。做的時候有意識的去圈出看不懂的單詞和長難句,在訂正的時候查,解析部分有時候正好是自己不會的長難句,就好好理解然後去原文裡自己拆一遍。
七月份開始我就有意識的鍛鍊自己的做題速度,九月份的時候基本上都能控制在一小時內做完全部題目。這樣練習是為了保證考試時候的做題速度。
作文(九月份——十月份)
我作文一直不太好,剛開始背了半個月王江濤但是發現沒有用。一篇背的很熟練都很花時間,更不用說大小作文總共四十篇的量了。而且考試也不是直接考察默寫能力,為了學會自己寫作文,還是要跟著老師高質量的練習比較好。
然後就每天下午把閱讀訂正完以後,看潘睿特訓38篇。剛剛開始跟著老師一步步學習寫各種語法句子和句式搭配。這個過程花了三天。每次寫完再跟著老師一點點改,去發現自己寫句子的問題。學會句子了之後就跟著老師學習每種類型的作文對應的寫作結構和段落內容。
跟著老師進行高質量的練習讓我在寫作的時候慢慢熟練了寫作的模式,形成了自己的寫作思維。寫作文的速度也比之前快了,不容易卡殼。
做真題的時候做到作文部分,就先回憶一下老師上課的內容和對應題型的寫作要點,然後自己先嘗試著寫完一篇。寫完之後就開始一邊聽老師說一邊跟著老師改。做到近兩年的卷子的時候就學會自己寫了,最後考研英語一考了78分,當時對了答案估算一下發現作文拿到了20+
三、政治(十月份-——十二月份)
政治在複習初期我一度以為自己要掛科,因為肖秀榮的精講精練和1000題實在是太厚了。
所以在肖八到來之前我差點沒有刷完。當時時間也只夠我刷了一遍。
然後十一月份肖八來的時候就開始做肖八卷子了。雖然大家好像說肖八不用背,可是當時有點不放心所以還是把肖八的大題給背了兩遍。
十二月份就到了萬眾矚目的肖四登場啦。老老實實的做完然後背了大題,考試的時候居然壓中了兩題,真是不得了了。
所以如果政治想要做的又快又好,真的很推薦背肖秀榮的肖四!
我的奮鬥歷程基本就是這樣了,實際上這都只是流程上,比較表象的東西,實際上內心在這一個個過程中飽受摧殘,心態爆炸在十一月都是常態了,也花了很多辦法進行調整,畢竟如果因為心態問題影響複習進度那真是一件頭疼的事情。
我覺得二本跨考211院校真的是很需要勇氣的事情,也是很賭狗的行為,更不用說是那些考雙一流甚至清北的同胞。但是大家都一邊相信著自己一邊努力,最後真的就成功了。考研真的就是一個考驗短期學習效率的事情,在這一年裡好好忍耐努力,雖然不能說很容易成功,但是努力肯定不會白費。
考研的一篇篇經歷文章真的都是一部部血淚史,大家真的都不容易。考上的人有很多,事實上考不上的人更多。每年各個院校的錄取率擺在那邊,總是有人要被淘汰的,我們在這裡寫著自己的考研經歷,唱著勝利的凱歌,但是有的人還在繼續努力,尋求上岸的方法,繼續忍耐考研的艱辛。
所以不管有沒有考上,但是只要努力的去考了,那就都很了不起。希望每個考研人都能得償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