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考研已成為一種大勢所趨,因為就業壓力越來越大,不少學生都會選擇通過讀研來延緩就業。伴隨著每年報考人數的增多,考研的難度也在逐年增大。因為各所高校招生的名額十分有限,許多普通本科的學生想要考一所好學校真的是難上加難。但即便如此,每年還是有不少來自普通二本的同學通過自身努力成功考取了985、211高校,實現了自己的名校夢,彌補了高考失利的遺憾。那對於一名本科是二本院校的學生來說想考入一所211、985院校究竟有多難呢?
招生名額有限
關於各高校研究生的招生情況,相信很多打算考研的小夥伴們都了解過。一般來講,高校考研錄用生源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本校學生,二是外校學生。表面上看各大學給外校生留有一定的機會但實際上這部分名額非常有限。
直白點說,很多名校的研究生名額基本上已經成為了「自己人」的專屬,懷揣名校夢去考研的普通學校的考生真的很難擠入這個行列。如果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了解一下國內比較厲害的幾所高校的生源情況,你會發現很多學校留給本校的名額佔不少比重,即便是外校生源也大多來自同一層次的985、211學校,二本學院的學生要想在這場群雄角逐的競爭中勝出真的需要非常強的實力。
複試環節對考生能力要求很高
對於同學們來說,考研初試的難度本就很高,但是複試的難度更大,現實中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好不容易通過了初試的考驗,但無奈在複試一關被攔在了門外。現在但凡是一所國內重點高校,對學生能力的要求都會很高。
一般來講,複試包括英語、專業課和綜合素質方面的面試。提升自己的英語和專業課成績暫且還好說,平時多努努力用用功就能見成效,但在綜合素質能力這一點上,二本學院的學生在大學期間沒有那麼多資源,因此普遍缺少能夠證明學術實力的成果。
「你是否發表過專業論文?」「有沒有獲過省級獎項?」「大學裡是否有豐富的科研經歷?」面對老師們這一連串的提問,如果你沒有可以證明自己實力的相關憑證,恐怕很難在複試中順利通關。
那說了這麼多普通本科想要逆襲985、211到底該怎麼做呢?雖然說二本考研逆襲知名院校的難度確實很大,但也絕不是沒可能實現的事情。事實證明有很多優秀的學生憑藉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實現了理想目標,所以大家如果也想要成功,除了有足夠的勇氣和堅定的決心以外還要有科學的方法和持續的付出。
充足的動力
考研一路走來不易,備考的過程也是非常艱辛,所以大家心裡一定要有堅定的理由和信念當作支撐,這樣才不會中途輕易放棄。
初心也好,信念也罷,再精力充沛的人在考研期間也難免會經歷瓶頸期,會有堅持不下去、學不進去的時候,而在這個時候就需要你去認真地想想這一路以來的堅持是為了什麼。這個初心或信念可以是想報答父母,可以是嚮往的生活,也可以是心儀的城市,總之內心要有充足的動力,因為這可能會讓你在努力的過程中更堅定更踏實一些。
制定合理的複習計劃
每個人用來準備考研的時間可能都差不了太多,所以在最終的考試到來之前,我們必須合理規劃好自己的複習時間,制定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把時間利用到最大化。宏觀來說,大家可以把考研的階段分成三部分:基礎、強化和衝刺,而微觀來講,備考的過程重點要落在長計劃,短安排。
大家在制定一個相對較長期目標的同時一定要配套地制定一個短期學習目標並一點點去完成。短期目標要切合實際,是通過自身努力完全可以實現的。等到完成了一個小目標之後,再制定下一個目標,從而確保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值得大家注意,那就是在複習的時候你的節奏一定不要被別人所影響,每個人的學習能力和習慣不同,所以學習的節奏也會有差異。備考過程中切忌盲目跟別人比進度,不要管別人完成的計劃了多少,只專注自己的學習,對自己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才是關鍵的。
關於考研,屏幕前的你是否有其他經驗與建議想和大家分享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積極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