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普通二本考研有多難?

2020-12-11 騰訊網

歷年來二本學生考研的通過率一般在30%左右。

考研不是選秀節目,不相信眼淚,也沒有狗血的故事,只有堅持與套路……

考研是一個孤獨且漫長的過程,如果你有朋友某天開始突然獨來獨往了,他有可能是準備複習考研了,請不要打擾他……

雖然我國研究生錄取人數一直在不斷擴招,但對於二本甚至三本學生來說,他們的考研難度卻一直沒有下降,因為在考研大軍裡,他們算是弱勢群體。

首先了解一下關於考研的一些事實:

一、複試時的確存在學校歧視:

很多二本的同學因為這個原因而吐槽人家985、211,其實我認為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四年前的高考你沒能上岸211就代表著你已經失敗過一次,來自好學校的學生更受青睞都是人之常情,而且一般情況下導師對本校的學生更為了解。

二、大多數專業學碩和專碩找工作時沒啥區別

網上有很多分析這兩者區別的文章,其實現實情況是大多數企業都不會對學碩和專碩進行區分,不過有的學校是這樣一個情況:學碩是三年制、而專碩是兩年制,讓大家以為學碩就比專碩好。

三、其實競爭者數量並不多

雖然考研人數逐年遞增,但其實與你報考同校同專業的學生才是你真正的競爭者,可能只有幾十人,不過雖然競爭人數少,但並不代表競爭不激烈,曾經就出現過十幾個考生中只錄取兩人的情況。

四、大多數學生都會選擇比本校檔次高的學校作為考研目標

中國當下社會學歷有多重要相信大家有目共睹,幾乎可以說是年輕人的置頂標籤了,找工作、相親都是先了解對方啥學歷,考研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最後一次縮小學歷差距的機會了,所以大部分學生都是首選更高檔次的學校,至於985的更是不屑於降級(雖然每年都有很多被迫降級)。

五、備考中途放棄的學生有很多

教育部每年公布的考研人數是報了名的,並不是參加了考試的,其實每年在初試現場都會有很多座位是空著的,因為他們中途放棄了,可能是找好了工作、可能是沒有了希望、也可能是回家繼承父輩資產了,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是搖擺不定,可能是邊找工作邊考研邊考公,把考研當作是備胎,所以只要你能堅持下來就意味著已經打敗了一些人。

六、跨考專業其實難度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大

很多人一提到跨考專業就會驚呼一聲,認為這已經是輸在了出發點,話雖然沒錯,其實也就輸了幾百米而已,只要稍微多付出一些,趕上本專業的並沒有那麼難,有些本科水過來的甚至可能和你在同一起跑線,所以如果大家要跨考,其沒必要背負過大的心理壓力,都是莫須有的。

七、數學和專業課是核心

英語和政治能考70分就算是很不錯了,分數段比較密集,真正拉分的是數學和專業課,滿分都是150,考研初試能否力壓競爭者就取決於這兩科了,所以大家在複習時多投入一些時間在這兩科上。

八、搜索情報很重要

有些學生一股腦扎入複習的汪洋,忽略了搜集情報,不做調查也不請教別人,只是一味地埋頭苦學,最後進入複試後傻了眼:保研名額佔了大半,還有很強的本校考生偏好,只能被迫調劑,冤不冤?所以大家最好在報名前對目標院校進行詳細調查,儘早發現問題儘早解決。

二本學生考研為何是弱勢群體:

首先是環境,整體的學習氣氛肯定是不夠理想的,有位同學曾說自己在備考期間看到身邊同學甜甜的愛情、辛苦一天回到寢室看到姐妹們在吃火鍋、一起的同學籤了不錯的實習換了嶄新的行頭和手機,而自己徹頭徹尾還是個學生樣,別提心裡有多難受了,整天抱著厚厚的資料書穿梭於圖書館和教室。

所以考研人要階段性放棄原來的圈子,與目標一致的人為伴一起奮鬥。其次是信息壁壘,比如一個二本學生要考985學校,人家本校的學生早就在一個圈子裡信息互通有無了,但你可能連老師的面都沒見過,在信息方面的壁壘也是很吃虧的,這也是近年來為什麼網上出現了很多985學長學姐賣資料提供諮詢服務的原因,有需求就有市場嘛!

接下來是科研經歷,「有沒有發表過論文、有沒有科研經歷」,複試面對導師這樣的提問,只能說:態度端正、學習刻苦,就像是找工作時簡歷裡寫著「精通word、excel"一樣尷尬,這倒不是說二本的學生比較懶,而是實在是缺少機會和平臺,名校學生的科研項目多得做不過來、出國交換應接不暇,普通院校的學生接觸不到這個資源,硬傷。

再就是前面提到的學校歧視,這個問題可大可小,近年教育部也在狠抓這方面,但離真正解決這個問題估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有些院校甚至提前會內定名額,除了保研名額本就所剩無幾,在內定幾個基本上其他的學生都是陪玩,所以有些學生初試分很高但最後沒能上岸大概率就是這個原因。

二本學生考研,比努力更重要的是,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

考研很孤獨,二本學生考研更孤獨……

但強者從來都是逆風而行!

相關焦點

  • 一個普通二本的學生考研清華北大到底有多難?
    很多學生都有名校情結,高中時沒能努力考取清華北大,只上了一個普通二本學校,大學時想努力一把,考研清華北大,有希望嗎?到底有多難?下面我們來看幾個網友的答覆網友一:我說個真實的,我是很普通學校的學生,剛入學沒多久吧,就看到學校拉條幅,有個學長考研考到了清華(或者北大,反正是其中一個),大家的老師導員都是差不多的,真的沒什麼差別,但是聽我們導員說,那大哥冬天在圖書館考研室學習,每天帶一大桶涼水,早上去了雙腳直接插涼水裡,就開始學
  • 普通二本考研逆襲985有多難?網友表示:考研人心裡都清楚
    現在考研已成為一種大勢所趨,因為就業壓力越來越大,不少學生都會選擇通過讀研來延緩就業。伴隨著每年報考人數的增多,考研的難度也在逐年增大。因為各所高校招生的名額十分有限,許多普通本科的學生想要考一所好學校真的是難上加難。
  • 普通二本考研有多難?學姐如何從渣二本逆襲211?
    今天學姐和大家聊一聊普通二本考研的話題,高考成績和錄取院校公布的時候,經常會有學生會來後臺詢問,想了解一些考研的事情,多數都是覺得自己高考發揮不佳,想通過研究生的平臺,讓自己見識到更好的世界。但是,最近來詢問考研的同學真的越來越少了,有一些同學在了解了考研的相關事項後,就再也沒有回音了。今天學姐就以我的一個二戰學妹的例子,給大家講一下,普通二本考研到底難不難!
  • 普通二三本生考研進「985」有多難?畢業學姐說出4句話!完美逆襲
    從二三本考入985到底有多難,成功學姐告訴你4句話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國的大學等級劃分是非常的嚴格的。一般來說,是分為本科和專科兩個大類的學校的。而本科又大致的分為重點「985」類的本科和普通的一些二本三本類別的本科,並且這兩類學校在實力上的差別也是相當的大的。因此大家都想著要去更的「985」學校進行學習深造,所以說就有好多的二本和三本的學生報考「985」學校的研究生,希望能夠通過考研來進入這些重點學校,來提升培養自己的能力。但是也有好多的學生會擔心,普通二本三本的學生進入「985」學校會很難。
  • 為考研剃光頭,初試第一卻被刷!想在清華大學讀研,到底有多難?
    二本生花四年備考,考研複試都沒資格,清華大學的門為何那麼難進?對於那些有名校情結的考生來說,高考沒考好就想在考研的時候選擇一所985大學,特別是像清華大學這樣的985大學。有的二本考生花4年備考,最後連考研複試的資格都沒有。清華大學的門到底有多難進,你知道嗎?
  • 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
    一位二本的大學生曾問過我這麼一個問題:「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可以說,二本大學生參加考研的人特別多,因為很多二本的大學生通過考研這條「綠色通道」,提高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 你不知道二本學生有多難
    但是我絕不可能想像得到,中國學生中佔絕大部分的是二本學生。你們也不知道的是二本學生究竟有多難?當我一次招聘筆試遇挫以後開始懷疑人生的時候,卻不曾想過有多少二本學生根本都進不了筆試這一環節,在簡歷篩選環節就已經被狠狠pass了。所以,悲歡互不相同,我的困難可能在二本學生那就是不值一提。因為他們會遇到比我更難更難的挑戰。
  • 從普通一所大學考研到清華有多難?
    我的求學之路應該是不幸中的萬幸,不幸在於大學考了個渣渣的民辦三本,慶幸的是自己這些年一直努力,考研跨專業考了個普通的985學校,考博又考到全國專業排名第一的985院校,如今選擇在清華做博後,雖然博後算工作性質,但好歹圓了自己在清華呆一呆的夢想。。。
  • 普通二本大學的學生,想要考上985大學研究生,到底有多難?
    少數好的學生考上頂尖的大學,享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接受更好的教育,向著高精尖人才的方向培養;而更多普通的學生則進入二本大學,周圍是能力一般的老師和資質平平的同學,能否出類拔萃就看個人造化了。下面是2019年中國高校保研率排行榜,可以看出,985名校的保研率有多高,多數都在20%以上,他們即使不在本校讀研,肯定也會去其他985大學讀研,因此,這些同學已經將985大學的研究生錄取名額佔用了不小的比例。
  • 普通二本大學生考研是否是正確的選擇
    選擇讀研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你的學歷會有進一步的提升,你個人的價值也會提升。像許多重點學校的學生可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考研,而普通二本高校的學生就會糾結了,到底是考還是不考。小編建議還是考,因為考研之後你的工作崗位會提升。很多二本的畢業生考研之後進入了大公司,而且職位也很高。所以說,如果你是普通二本高校畢業的學生,你可以通過考研來升值自己的價值。
  • 實現「逆襲」到底有多難?二本學生考研上清華,網友:未必是好事
    因此,有許多同學為了提升學歷就選擇了考研,所以,每年都會有許多普通本科院校的學子,考上211和985院校的研究生,雖然考研有專業難度之分,錄取分不像高考。可是,對於普通二本學生考上清華研究生,相信不少人還是覺得這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畢竟,能夠從普通的二本院校中「逆襲」,也是非常考驗人的。那麼,卻為何說這不一定全是好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幾點現實因素。
  • 從普通二本逆襲考上北大研究生:足夠努力、足夠自信、足夠幸運
    最近網上傳出一個女生,從普通二本考上北大研究生:足夠努力、足夠自信、足夠幸運。她本科讀的那個學校,以前這個信息工種學院是三本招生,這幾年才改二本的:以前是三本,現在是二本。今年有個很親的親戚家兒子也在教研,儘管非常時期複試一拖再拖,陣線拉得如此之長,也一直在積極準備複試。
  • 普通二本大學,要不要考研?考研真的有出路嗎?
    應該有很多同學,都聽過很多類似「考研有什麼用,出來還沒工作三年的工資高」的言論。今天小編將仔細分析這個問題:考研到底有沒有用?既然我們要討論考研的用處,我們就必須先搞清楚考研的目的是什麼。,除非在「人脈資源」、綜合實力和專業熱度等方面都有很強的存在,不然大部分二本畢業生想進知名企事業單位,存在很大的困難。
  • 雙非出身就別考清北了,普通人想考研到985/211院校到底有多難?
    在距離21考研只剩210天的日子裡,我收到了一位小夥伴的私信,字裡行間透露著焦慮。「我本科學校一般,考研報了一所985院校的大熱專業,現在非常後悔。聽學長學姐說要考到400分才有希望,而且據說複試的時候還會有學校歧視,學校差的考生壓根就沒戲。
  • 「35歲再考研,你們年輕人,不知掙錢有多難」
    老李所在的機構開在松江大學城,近幾年,松江大學城的學生人數穩定在10萬人左右,而老李則是考研人數激增的親歷者。  「我八年前剛來大學城,最多只有一萬人想考研,當時開展工作很費勁;現在我粗略估計,這十萬學生裡,有六萬都想考研。」
  • 考研調劑去一個普通二本讀研,與直接就業,該怎麼判斷和選擇?
    小編專注高考、大學及考研的研究歡迎關注:考研大家考研調劑去一個普通二本讀研,與直接就業,該怎麼判斷和選擇?按照今年的考研情況來看,大多數沒能被第一志願學校錄取的考生,如果要調劑,都只能較有機會調劑進入普通二本院校,這是整體形勢決定。其實前幾年考研調劑,很多人也是只能進入二本院校,但今年調劑的形勢尤其嚴峻。
  • 普通二本考研考上985、211學校的難度有多大?教育達人來給你答案
    2009年考研人數124.6萬人,2018年是238萬人,你覺得難度如何?筆者所在的985某學院,之前的導師19年招收的新生中,都是雙非院校的學生,也有題主提到的二本大學,如湖南城市學院等。二本院校的錄取率放大到整個學院、學校,筆者的粗略估算是10-15%左右。這還是普通的985大學,而不是頂尖的985大學。
  • 考研被調劑到普通二本,是繼續去讀研還是直接去工作?
    昨天,研招調劑系統已經正式開放,一般來說,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是考研調劑的一個高峰時期,對於考生們說,現在務必要早做決定,畢竟越到後面,好學校越少。其實,對於一些尷尬的分數來說,調劑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近幾年,考研形勢及其嚴峻,尤其是今年,競爭有多激烈,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 普通二本大學畢業生有必要考研嗎?如果不考研,未來真會沒前途嗎
    二本大學由於學校門檻比較低,與重點大學不同,學校的師資環境和學術環境比較一般。大學畢業生也不如985、211畢業的大學生吃香,畢業後面對的工作競爭仍然很激烈。所以畢業生大多能力都不是很強,被視為社會上比較一般的人才,所以畢業之後很多同學都會糾結自己到底是找工作還是考研。
  • 宿舍6人考研全上岸,直言心理強大是關鍵,考研的路有多難?
    四年大學完成學業後,很多人都會選擇找工作,穩定就業;也有人選擇為了更好的未來去考研。大多數人在大三就開始準備研究生考試,畢竟考研上岸真的很難,環境、意志力、氛圍都很重要。隨著2020年碩士研究生錄取結果陸續公布,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再現整個宿舍六人考研全部成功的「學霸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