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二本考研之路,一路坎坷終於上岸

2020-09-03 小白考研

五月天的《成名在望》又在耳邊想起,一把將我拉回過去這一年多的時光成長,樹林裡分出來了兩條路,我不知道站在這個交叉路口如何選擇,踏過荊棘,而我選擇了人跡較少之路,就這樣再也沒回頭。


轉眼間,我也開始面臨著人生重大選擇,畢業季的壓力我依舊沒能逃脫。想想高考時因為特殊原因最終去了某二本院校工科專業,帶著不甘心,從大一一路披荊斬棘轉至會計專業,因為突然的轉專業,很多基礎知識匱乏,走過很多彎路,只是想升學的想法從未改變過。


一、決定備考


大三暗暗下定決心考研,因為各種事情,拖到了大三下學期才正式進入學習佳境。而我帶著自以為理科生的驕傲,仗著大一工科時候高數基礎打得好,就選擇了經濟類的學碩。


可是經管專業的考研熱度一直很高,加上數三並沒有大家吹捧的簡單,其實某種程度上三本書難度是大於數二的,即便如此,高分還是很多,名校的考研競爭還是很大,那些工科大佬跨考的數不勝數,就算這樣,國家線和高分也不會因此就降低。


我還是對自己沒有太大的信心,於是降低了要求,選擇備考專業課不太壓分某師範類211經濟類學科。



一開始在圖書館備考,從早上四樓只有我和研友兩三個人到晚上被大爺關燈拿著手電筒趕回宿舍。那段時間因為焦慮和壓力使得我暑假前備考的時候夜晚都是失眠狀態。那種從天黑等到天亮的日子不止是華妃懂,我也體驗過,可是白天還是要鼓氣繼續學習。


心態一直是我考試類最大的障礙,從小到大每一次大考我都會掉鏈子,我承認我不是一個心理素質很好的人。或許是那段時間睡眠不足,加上攻克數學,每天我的座位下面都有一小撮頭髮,如果周末阿姨不清理,那撮頭髮變成一團頭髮。



六月底時候老家有事,加上期末中斷了一兩個星期的學習,那段時間真的除了焦慮就只有學不完的數學了。暑假留宿後搬到了自習室學習,室友們都各自回家了,宿舍只有我一個人,多少是有些孤獨的。


二、崩潰來臨時


但是真正第一次崩潰是暑假那一段時間,我從小就有的皮膚病過敏又發作,又逢夏天,寫題時候渾身上下都是紅疹子,像有什麼東西一直在爬,無比難受。在學校附近醫院看了後我因為誤食過敏藥一個人在宿舍昏睡了一天,晚上還是被宿舍樓道的裝修吵醒的。


第二天上午做完數學題就打算回宿舍休息了,出門時候因為撐傘把手機摔的稀巴爛,當時遇到大一班上的同學路過,問我怎麼了,一下子的委屈全部湧上來,哭的像個一百八十斤的孩子。


我就是這樣如果沒有人問津,我就會自己撐下去,但是特別容易被溫柔的問候打動,那一句開口問我怎麼了,瞬間所有的故作堅強都會消失,她安慰了我好久,真的很感謝她,那一刻我是真的很需要大哭一場。


狀態調整好後,再回到自習室時候發現好多熟悉的面孔,都是曾經的同學或是在一個部門共事的朋友,很快,我又找到了志同道合的研友。或許苦悶枯燥的日子裡多了一些陪伴,讓我覺得之後的日子也不再那麼難。


還記得有一次自習室停電,但是還是有人舉著檯燈依然在座位上挑燈奮戰,那種氛圍感染讓我覺得苦行僧的日子多了一些意義。



三、絕望中的溫暖


九月開學時候考研正式進入倒計時階段,數學依舊沒有見長,不僅進度跟不上,就是做題效率也不行,我完全無法理解概率論。


那天聽完課做題備受打擊,感覺我真的考不上了,中午一個人在角落吃麵時候遇到同學,他本來是想和我說話,發現我情緒不對就只在我旁邊默默吃飯,我邊吃邊哭始終不敢抬頭,最後他在餐桌上給我留下一包紙就走了,真的感謝他給留下最後的體面。


而我們專業的課也特別多,當別人在自習室做題模擬而我在教室聽課其實心裡還是很難受的。九月底的時候我們專業有一個星期集訓課,那一星期從早到晚我都沒法抽空回自習室完整的做幾個題,只能看看英語之類的,也就是那段時間又患了支氣管炎,一直咳嗽。


除了宿舍教室自習室的奔波,還要趁著午休或者晚上去診所打吊瓶,基本無縫銜接。有一天老師實訓拖堂,九點半才下課,我趕到診所時候都快關門了,護士拿大針頭給我輸液,晚上睡覺時候心律一直不齊,跳得厲害。


基本上那段時間再次中斷了學習,第二次崩潰也壓得我喘不過氣,讓人溫暖的是一個朋友自己也要考研,每天中午或者晚上會陪我去打針,給我送飯,那份沉甸甸的情誼讓我覺得比什麼都重要。


11月衝刺時候,大家在明德樓背書,夜晚或許是上班族休息時刻,但是卻是我們考研人背書的最佳時間,整棟明德樓從一樓到頂層每一層走廊都是燈火通明,都有人在背書,在考研學子的映襯下,這棟樓變得尤為有意義。



四、調劑之路-終於等到花開


後來考研終於結束了,考完數學那科我就知道自己涼了,一出考場看到爸爸就哭了,但還是帶著眼淚繼續考完下午專業課。我覺得自己鐵定上不了目標院校了。

分數因為疫情也拖延了,漫長的等待比一刀切更痛苦,最後查了一個比預想高一點的分數,只是又很尷尬,因為目標院校只收五個人,而我十名開外了,要麼找工作要麼調劑。


不甘心的我決定調劑時,到處找資料的迷茫,每天坐到電腦前就是一天,不斷的搜集資料,不斷的瀏覽網站,可是每一天發的郵件都沒有什麼進展。


發了近百封郵件,終於有導師青睞我了,有個還可以的學校上學了,以為鬆了一口氣,但這種希望很快又被湮滅了,四月底國家線出來了,我差了A區一分,那個導師經管很想要我但是也只能深表遺憾.,我的慢慢調劑之路又再次開啟了。


再啟調劑之路也很坎坷,線上複試時候一波多折,遭遇過家裡停電,斷網,凌晨一點換酒店等等。


最終收到了B區雙非財經學校的擬錄取,但是我還是點了拒絕,因為實在是不甘心,如果我確認了,第二天某211的調劑面試我就去不了,去一個B區雙非財經,三年之後的路又在哪裡呢。


調劑時候我一直謹記那句:別忘了自己考研的初衷是什麼。我想著實在不行了二戰,就在要覺得二戰時候,那所211給我發了通知,其實我也是二批調劑補錄,雙一流和211讓我覺得是有提升空間的,我的考研之路終於在六月開花,也算是對我一個普通二本有個好歸宿吧。


或許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再來一年,我的分數很明顯,數學太差了,也許稍稍努力一年,我會去更好的學校。可是我是真的怕了,經管類調劑群裡兩三千個名校落榜生,二戰三戰甚至四戰,我害怕竹籃打水終究是一場空,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不是沒有道理的。


五、對學弟學妹們的話


走上坡樓時候一定是每一步都會覺得越來越難的,但是一定要步履不停向前走。我知道我只是眾多考研中的一名再普通不過的學子,我的經歷和我所謂的挫折比起別的人真的不值一提。


但是這段時光給了我向上的力量和底氣,如今我再面臨什麼事都不會有什麼波瀾,比起那段兵荒馬亂的日子,現在的一點壓力又算什麼呢。正是因為這次考研我的內心也逐漸變得強大,我終於領悟了那句考研本身的經歷就很珍貴


這段考研時光裡我認識了很多良師益友,有為自己夢想拼搏二戰的學姐給我講題;有一起並肩作戰一起踩點回宿舍的研友;有難過時安慰鼓勵我的研友;有調劑時遇到的好多積極向上的有志青年,我們一起暢談熱點,模擬線上面試。大家互相成長,那種一起肩並肩向上走的狀態正是我所追求和嚮往的。


而在調劑時候學校的老師也給予了我最大的關心和幫助,一起幫我想辦法,給我傳教經驗。但凡是考研時候遇到的關心和幫助,哪怕是一個微笑,都讓這段時光顯得更彌足珍貴。


只要是努力向上,總會有人忍不住想要拉你一把,不管怎麼樣,一定要堅持到最後,我調劑時候就遇到一些分數和我相佐,本科比我好的但是因為垂頭喪氣放棄了,最後看到我等到了二批補錄他也心裡不好受。可能老天后面真的可憐我,我才抓住了這個機遇吧。


有人說考研就像關在黑屋子裡面洗衣服,你不知道自己洗乾淨了沒有,只能一遍又一遍的去洗,等到考場那天,燈亮了,你發現有的人忘記加洗衣服,有的人用的洗衣機,而只有你將衣服的每一個角落都洗過了,這件衣服一定是嶄亮如新的,每當你穿起這件衣服就會想起那段歲月.

——這是我考研時候最激勵我的話


最後點一首我考研時候經常聽的歌送給每一個為考研星光奔波的學子。


「那黑的終點可有光,那夜的盡頭會可亮,

那成名在望,會有希望」

相關焦點

  • 普通二本院校學生考研成功上岸的逆襲之路
    誰都想讀一個好的本科,但因為學習能力、高考發揮和填報志願等多種原因,很多人與好的院校專業失之交臂,不過還好可以考研,讓我們一圓讀好院校專業的夢想!當然,這樣的逆襲之路,很辛苦,但也很值得!所以,我們在考研複習之前,就能對報考院校專業,有一個充分地了解,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安排考研複習等內容,這會讓我們有更充分的時間和精力去複習,於是才能離心儀的院校專業更近一些。
  • 普通二本考研成功上岸的經驗。
    我本科是個平平無奇的二本,和眾多的二本大學並沒有什麼不同,最後跨考成功上岸某211。這裡分享一下我的上岸經驗吧,以及備考期間需要注意的小細節~在奮鬥中付出努力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因為大家都這樣做。可是走彎路採坑的時候就可委屈了,本來時間就不夠用,結果還要拿去試錯。剛剛開始我有一些不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說注意力不集中,還有惰性。
  • 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
    一位二本的大學生曾問過我這麼一個問題:「普通的二本院校大學生,要不要考研?二本畢業生考研有出路嗎?」可以說,二本大學生參加考研的人特別多,因為很多二本的大學生通過考研這條「綠色通道」,提高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 現在普通二本考研有多難?
    歷年來二本學生考研的通過率一般在30%左右。 考研不是選秀節目,不相信眼淚,也沒有狗血的故事,只有堅持與套路…… 考研是一個孤獨且漫長的過程,如果你有朋友某天開始突然獨來獨往了,他有可能是準備複習考研了,請不要打擾他…… 雖然我國研究生錄取人數一直在不斷擴招,但對於二本甚至三本學生來說,他們的考研難度卻一直沒有下降,因為在考研大軍裡,他們算是弱勢群體
  • 為何考研上岸大多是二本學生?211高校生也會落榜,導師道出真相
    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會選擇考研,增加自身的優勢,因此考研的競爭也就越來越大了。在考研的過程中存在著這樣的一個現象,很多考研成功的大多是二本學生,不少重點211高校的學生竟然落榜了!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為何考研上岸的大多是二本學生?211高校生也會落榜,導師道出真相。
  • 二本上岸考生:「考研上985並不難!」引熱議:你怎麼不看專業
    「考研人數激增」,「初試難度加大」,成為了2020考研兩大最為顯著的特點,而且這也是廣大考研人的心聲。然而,最近卻傳出了另外一種聲音,例如,「考研難度一般」,「考985也沒有多難」等。這些聲音,來自於個別考研上岸的學生。
  • 普通二本學生考研「雙一流」華中師大,沿襲語文專業。有希望嗎?
    據問題描述所說,一個普通二本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想考取華中師範大學的教育碩士研究生,還想知道未來出路怎樣。針對這些具體情況,筆者談幾點個人看法,僅供考生參考與商榷,希望可以有所幫助!首先、考研的難易主要取決於個人的實力和努力程度,這跟自己所讀的是幾本大學關係並不是太大。
  • 馬上畢業了,請問普通二本院校本科生的出路在哪裡?
    但是如果當你順利的進入二本院校時,四年後的你會發現自己面臨著諸多的現實問題,而且每一個問題都是那麼的棘手,這就是大學生的現狀。而我就是這樣的大學生,自己辛辛苦苦的順利的考上普通二本大學,四年後又迷茫了,應該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裡,找工作非常的難,即使順利的找到了一份工作,也是那種還不夠養活自己的工作,那麼二本學生的路究竟在哪裡呢?
  • 普通二本考研逆襲985有多難?網友表示:考研人心裡都清楚
    現在考研已成為一種大勢所趨,因為就業壓力越來越大,不少學生都會選擇通過讀研來延緩就業。伴隨著每年報考人數的增多,考研的難度也在逐年增大。因為各所高校招生的名額十分有限,許多普通本科的學生想要考一所好學校真的是難上加難。
  • 最容易考研上岸的985院校
    考研已是現如今最熱的話題之一,尤其是本科雙非學校的同學,都想利用考研來提高自己的學歷水平,進一步提高就業競爭力。2015年到2019年期間,考研報名人數從165萬人激增到290萬人,而研究生錄取人數僅從57萬遞增至70萬,報錄比每年都在不斷增加。在2020年時,考研報名人數甚至首次突破了300萬。
  • 從普通二本院校到985碩博的逆襲之路,寫給追夢的你
    正文開始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本人本科畢業於某普通二本院校,碩博就讀於吉林一所985院校,考研考博都是一次成功,現在主要就考博經驗做如下總結:   第一,關於選擇導師。考博與考研不同,考研絕大多數是統考,在學校和專業的選擇上比較重要。但是博士生和導師的關係是比碩士生更為密切的,主要表現在科研上的溝通互進方面,所以導師的選擇尤為重要。
  • 普通二本大學生考研是否是正確的選擇
    像許多重點學校的學生可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考研,而普通二本高校的學生就會糾結了,到底是考還是不考。小編建議還是考,因為考研之後你的工作崗位會提升。很多二本的畢業生考研之後進入了大公司,而且職位也很高。所以說,如果你是普通二本高校畢業的學生,你可以通過考研來升值自己的價值。
  • 二本生考研也敢「衝」清華北大?不少人「撿漏」,成功上岸
    到後來才知道這個夢想真的是遙不可及,全國只有最頂尖的一小撮人考生才可以去這裡上學,大部分的學生還是上了普通的一本、二本和專科。不是說高中失敗了,就永遠不能去清華北大上學了,上了大學繼續努力,一樣可以考清華北大的研究生。那就有人問了,一個普通的二本學生,也能夠通過考研去上清華北大嗎?
  • 鳳凰涅槃——二戰上岸北師大(雙非二本院校三跨學長的逆襲之路)
    他曾經只是一位雙非普通二本的小人物,卻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逆襲北師大!他就是貝勒學長,學長這一路來走得可不容易,今晚我們就來看看他的考研逆襲之路。我是二戰考生,本科出身於雙非二本,三跨考生,一戰因為英語差兩分惜敗北師大,二戰逆襲上岸。我是前年參加了夢想傳遞營,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在夢傳期間,認識了很多優秀的學長學姐和一群小夥伴,在備考期間大家一直是互相鼓勵,同時也聽到了學長學姐的經驗分享,遇到問題的時候學長學姐也會耐心給我解答,很感謝這次夢傳的活動。
  • 考研隊伍中,為什麼二本學生人數多於985學生?卻很少看到大專生
    考上研究生就能找到一份相應的不錯工作,薪資待遇也都比較高,而且考研成功上岸後,讀研3年經濟復甦,憑藉著高學歷也能在專業領域找到不錯的工作,同時在就業環境不景氣的當下,又避免了深陷找工作漩渦,可以說是一舉兩得。考驗成為很多應屆生的選擇,但據數據統計表明,410萬考研大軍中,大多來自是二本院校的學生,其次事普通一本院校生,接著是985、211學生,最後是專科生。
  • 清北保研率過半,「二本」考研上名校的機會越來越小
    以往的時候,大家可能覺得保研的畢竟佔少數,大部分人還是有機會通過考研上岸特別是雙非、二本的學生,在經歷了高考的失落與不甘之後,想要進一步提升學歷,考研是他們能夠找到的為數不多的出路,甚至是僅有的「救命稻草」。然而,在經過四年本科學習之後,若想通過考研重拾名校夢,實現學歷上的逆襲,橫亙在他們面前的,或許是一道越來越難以逾越的天塹。
  • 二本逆襲清華?考研這樣選擇學校,上岸的機率提升100%!
    ——二本逆襲清華?考研這樣選學校,上岸機率提升100%!剛準備考研時非985、211不考慮,複習一段時間後省重點好像也不錯,報名前普通一本好像也還可以,考完以後跪求有學上就行。很多人都感覺在備考的過程中非常煎熬和痛苦,沒有任何動力,於是就開始否定自己不行。
  • 二本大學生通過考研進入復旦大學,能洗白學歷嗎,還是會被歧視?
    特別是二本院校的學生,他們知道自己各方面的專業水平跟「985」、「211」院校的學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甚至跟普通一本院校的學生相比都沒有什麼優勢競爭力,所以在考研大軍的群體中,二本院校的學生佔比很大。儘管考研成為了不少大學生的奮鬥目標,但很多大學生考研不是為了在自己喜愛的專業方向深造,而是出於更多的現實因素考慮而考研,這樣盲目地考研,即便考上,讀研生活也可能會十分痛苦。大學生考研要了解自身的能力、認清考研的目的,從而選擇更適合自己發展情況的考研之路。有二本院校的學生提出疑問,從二本大學考研進入復旦大學,會被歧視嗎?
  • 高考只考上專科或二本?他們考研去了211或985院校!
    高考失利後的考研之路上面這位同學的意思是參加高考用了三年的時間,還是說高考復讀了三年?該同學進入大專後,不僅沒有鬆懈,反而加緊自學本科考試,以期能夠從專科學歷升到本科學歷。終於,他成為了本科生!就算是應屆的本科生去參加考研,那考不上的概率也是很大的,該同學考研一戰落榜了。二戰考研報考某211院校,以404的高分入學,咱不得不佩服他「願意折騰」的這種精神。後來居然還讀了博士,畢業後可以出國去看看。
  • 二本考研,目標院校985,211現實嗎?
    最近有好多剛高考結束的同學在學姐的後臺留言,說自己只考上了二本,想通過考研實現自己的學歷提升可以嗎?首先學姐想跟你們說,完全有可能的好嗎?學姐本人就是二本考研到211院校的,而且我每年都可以見到可多二本三本的學生考上名校,考研本身就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其實考研學生中的77.40%都是雙非院校的,當然包含二本、三本的學生,如果這個機會都給雙非考研學生堵上了,還怎麼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