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雜談丨考研需要脫產嗎?我不想向家裡要錢了...

2020-09-06 蘇世學社

蘇世學社,有深度的學習分享社區

【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同意,嚴禁轉載和抄襲,違者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 寫在前面的話 /


考研雜談,考研過來人和你聊考研。

本期考研雜談,小蘇和你聊聊考研是否需要脫產。

考研需要脫產嗎,這是不少同學向小蘇諮詢過的問題。而且在近兩年,考研報名人數激增,非應屆考生體量和應屆生相當,向小蘇諮詢意見的人就更多了。

一般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要麼是今年剛畢業,由於疫情的原因找的工作可能不太滿意,或者一戰失利想再戰一次。要麼是已經在工作,但是有準備考研想回學校進修一下充實自己,提升下學歷。

對於還未工作的同學,經常表達「我不想向家裡要錢了...如果有工作可以讓自己獨立一些」。對於在職的同學,考慮得更多的是,工作是一個保障,也是一個退路

總之,各有各的難處。

關於在職考研的建議,之前寫過一篇文章。

關於是否需要脫產,小蘇或多或少在文章中有提過,但是還未系統給予過解答,小蘇也不會直接告訴你某個答案——「脫產」or「在職」,或許本身就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人的情況是不同的,工作時間長短、個人決心、時間分配、工作性質類型、考研目標和科目,這些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所以小蘇也不會直接告訴你立馬辭職全心備考,也不可能就武斷說你工作還不錯,那幹嘛來淌考研這趟渾水。


小蘇根據自己了解的情況,以6位同學的考研故事為素材,希望給大家一些啟示。


考研路上遇到的問題和對考研的疑問,或者你有希望我們創作的文章/內容/視頻,可以隨時聯繫小蘇。




在職考研上岸的三位同學


A同學

我一個朋友這裡叫做A,她是考法碩,她的工作是在律師事務所。對於她而言,和自己的領導協商好之後,單位也是支持她考研的,所以整個備考期間雖然工作時間也算挺長,需要整理相應的卷宗以及一些日常的瑣事,但是好處是工作內容和自己的考試科目相近,在這種情況下,她最終成功上岸了。成功上岸之後,開學之前她照常還是在原工作單位上班,並且同事們都恭喜她上岸成功。


B同學

今年上岸的同學B,考的是數學專業,她是在一家教育機構當帶班老師,每天的工作時間也算是比較久,除了需要備課、上課還需要追蹤學生的進度等,但是她正好考試的科目就是數學,所以他平時備課也是有利於打牢基礎了,這種情況下她也是成功上岸了。她在複試結束後選擇給自己放假,旅遊散散心等待開學。


C同學

考的計算機專業的一個朋友,叫他C吧,他是小蘇之前在新生群裡認識的一位本專業就是計算機的理工男,畢業後已經有兩年工作經驗。決定考研的時候他是臨時決定然後偷偷備考的。因為你們可能不知道,如果籤了相應的工作合同,要麼只有考上研解除勞務關係,不然是需要賠償一定的違約金的,所以他就是全程偷偷備考的。對於專業課以及數學是他的拿手科目,所以並沒花費太多時間,但是在後期的政治背誦,他只能利用下班後的時間以及通勤路上的碎片時間去把握重點,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最後的兩個月的偷偷摸摸背誦時光真的太折磨人了。其實那時候他的領導已經猜到他是準備考研了,就在等他的考研結果。最終他上岸,公共課還好沒拖後腿,但是他回想起當時的那段時光可能是他人生中最折磨也是在閃著光的記憶。後續就是複試結果出來後他理所當然的辭職了,他也是上岸成功的範例。


剛舉的例子都是我周圍身邊的成功的案例,那肯定也是有在職考研失敗的,接下來也說說他們的故事。因為我覺得用周圍接觸到的一些真實經歷更加直觀,通過他人經驗幫助你會更好的進行自己的選擇。


在職考研失敗的三位同學


D同學

失敗的案例第一位就叫他D吧,目前這位朋友是準備三戰了,前幾天還在群中討論是否要辭職。我們大家最後一致的建議就是讓他辭職。首先因為他是三戰,如果執著於上岸是時候破釜沉舟了,不然一直參加考研一直無緣上岸當陪考大軍有什麼意義呢?畢竟考研不是目的,上岸才是。他是在體制內工作,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公務員,其實日常的工作並不多,但是事情很碎很雜,以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他周圍同事們知道你考研後反而會覺得這時候是排擠你的好時候。在這種環境下已經兩次考研失敗,我們就建議他如果真的想上岸,那麼這種工作不要也罷。當然最終決定還是交給他。


E同學

另一位在初試前在一個群裡認識的朋友,叫他E吧,他是在百度工作,工作日常就是配音,工作時長一天撐死三小時左右,工資還很不錯的,考的方向是新聞傳播。在成績出來之前大家都挺羨慕他的工作,因為他全程在職,而且工作是真的不累,有充足的時間去備考,而且本科是科班,這簡直就是來考的玩玩就行。但是最後的結果出來,他初試成績因為公共課沒過線,導致他當時立刻就退群了。所以我也不清楚他最後是決定二戰還是繼續回到他的那份簡單的工作環抱當中。


F同學

最後一位就是我本科學校的一位朋友,叫他F吧,他考的是體育專業,而且作為國家級運動員的他,有各種證書和優異的比賽成績可以使他很容易得到老師的青睞。同時他不算是工作,因為他自己創業,工作其實不太忙,但是得自己進行日常管理。算是處於半脫產狀態,而且他自己平時比較愛玩,會經常去酒吧,或者和朋友小聚,當然在圖書館看到的他也是很認真的。最後初試成績出來有點不盡人意,但是能夠進行調劑,當然調劑意味著肯定沒有一志願錄取來的容易,由於調劑的種種困難和其他各種其他原因,最後他是放棄了調劑,決定今年二戰了。


小蘇今天寫了6位同學的真實案例,他們專業、工作情況不盡相同,有不同的在職狀態,幾乎都是沒有脫產或者是半脫產的狀態,其實是希望同學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出最後的決定。相信大家看過很多的經驗貼,小蘇今天的第三人視角的經驗貼寫出的這些故事其實只會更加客觀,因為我是作為旁觀者的角度給出了我的一些較為不那麼主觀的看法,同時也就少了很多可能會出現的自我感動的噱頭。


小蘇建議


作為一名從高考結束就一直利用寒暑假工作的過來人的經驗來看,考研算是我在整個大學期間最心無雜念的一件事。其實我也只有最後幾個月脫產備考,之前的時間我都是在接觸社會,接受社會毒打,可能因為正是我接觸過,所以在脫產學習的時候就會顯得有學上、有書讀是多麼難能可貴。


對於從來沒接觸社會毒打的年輕人來說,可能選擇考研就是選擇一個避風港。那麼我的建議就是:


如果你的工作確實很不錯的話,讀研還能重回崗位,領導也支持的情況下就安心準備,脫產其實並不是你需要擔心的事。如果你的工作目前已經進入到厭倦期,或者說你想考研的方向其實和工作的差異還比較大的話,那麼自己再權衡下是否真的要考研,或者是否自己能夠不脫產也能很好的備考。如果能,可以嘗試在職考研。


在職考研的時間管理方面。因為工作肯定會佔用你的學習時間,真正的學習時間就需要通過時間規劃擠出來,懂的如何把碎片化的時間給拿捏好,如何在不耽誤工作進度的情況下有效的進行複習,這就是自己可以先捫心自問的重點。因為只有你自己最了解自己工作狀況,也知道自己的時間安排,對於想考研這種事本來就不是嘴說說就能完成的,如果不能進行行動那不如老實的留在自己工作崗位。


疫情的原因使得脫產這件事界限模糊了,因為有近半年都是線上辦公,這種情況下,同學都是在家工作或者學習的,時間安排就更需要靠自己把握了。可以在考研群找到研友,隊友也是關鍵,不要找那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小夥伴,這會拉低你的期望值,更不用談如何監督了。其次,儘量找正能量,或者本身就還算自律的小夥伴一起,就拿我上面的舉例來說,當那位每天工作只有三小時的同學和律師事務所上班的同學在一起打卡,是不是打了個寂寞了。

自律是可以養成的,脫產不脫產是自己決定的,上岸與否都是看你自己。


希望對正在考慮這個問題的同學有一些幫助,做出適合自己的決定,最重要的是要好好加油。那麼大家晚安啦~

相關焦點

  • 考研雜談丨想在職考研?關於在職考研的8句忠告
    在上一期考研雜談中,我們聊到了「考研備考捨不得刪掉的十張照片」,與你分享了北大學姐考研路上的收穫與感動。而本期考研雜談和你聊聊「在職考研的8句忠告」。複試公布以後,小蘇收到很多學弟學妹的諮詢關於在職考研的問題。
  • 考研雜談丨考研路上的焦慮,你克服了嗎?
    本期考研雜談和你聊聊考研人在考研路上的「焦慮」。作為一個行走在考研路上的學子,你是否也曾覺得只有學習時候追的劇才最好看,只有學習時候打的遊戲才最刺激?你在考研時會焦慮嗎,你是如何克服焦慮的?我想強調的是學習時間表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你需要先列出大概的時間規劃,比如近一個月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再逐步細化到每周和每天的任務。在保證總體學習進度的前提下,每天的任務也可以根據前一天的學習情況進行靈活的調整。
  • 考研雜談丨考研人不可迴避的話題——「研友」
    本期考研雜談和你聊聊考研人不可迴避的話題——「研友」。考研路上,需不需要研友,一直是一個討論的熱點話題。其實這個問題因人而異,有的人習慣自己一個人複習,那麼自然不需要研友,有的人是孤獨就會死星人,那麼找一個研友是非常有必要的。
  • 考研雜談丨運動是個好東西,希望考研的你也有一個
    本期考研雜談和你聊聊考研備考期間的「運動」。考研期間是否要運動,這是每個考研人都繞不開的話題。那考研期間是否要堅持運動?答案是肯定的。而一直保持著運動習慣的考研人,能夠在考研複習期間保持良好的狀態,提高學習效率。更在考前衝刺時,能夠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昂首挺胸走進考場。今天小蘇結合親身經歷和你介紹備考期間運動的經驗、方法和心得,助你考研順利。你在考研會堅持運動嗎?
  • 考研雜談丨為什麼有人考研付出了巨大努力,還是成為炮灰?
    蘇世學社,有深度的學習分享社區【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同意,嚴禁轉載和抄襲,違者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寫在前面的話 /考研雜談在上一期考研雜談中,我們聊到了考研的心態,考研心態問題貫穿考研全程,至關重要。而本期考研雜談和你聊聊「炮灰」。炮灰作為「考研失敗者」的代稱,往往是考研圈調侃之用詞。在當前考研熱的大環境下,大多數人不可避免成為考研的「陪跑者」。
  • 考研雜談丨你和高考一樣努力,考研就一定上岸嗎?
    蘇世學社,有深度的學習分享社區【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同意,嚴禁轉載和抄襲,違者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寫在前面的話 /考研雜談本期考研雜談,小蘇和你聊一聊「考研」和「高考」。高考,是每一位同學都不會忘卻的經歷。是美好的,但也是殘酷的。高考是我們人生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挑戰」,是一個決定命運的轉折點。而對於絕大部分考研人來說,考研,是第二個。
  • 「爸,我不想考研了」,老爸的回覆亮了
    考研就是這樣,在沒有經歷過之前,覺得不就是考研麼,自己肯定堅持到最後,金榜題名;而真正複習備考的時候才會覺得考研真的不容易,有很多人都會半途而廢!當你終於鼓足勇氣跟爸媽說自己不想考研的時候爸媽是怎麼回復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 讀研究生3年一共需要多少費用,劃不划算?應該再向家裡要錢嗎?
    讀研究生3年一共需要多少費用,劃不划算?應該再向家裡要錢嗎?在如今應試教育體制下,高考無疑是社會大眾所關注的對象之一。而除了高考之外,還有一件事也是很多人所關注的,那就是考研。但是考研要經歷很多的曲折,這段路也是極為難走的。而如今研究生考試即將拉開序幕。不少人也會考慮經濟問題,擔心研究生所需要的開支,自己負擔不起。接下來就讓小編我為你介紹介紹所需要的費用吧。如果你是個普通家庭的學生,大學四年的學費已經是一筆比較大的開銷了。要是你就讀的是一些比較貴的院校,學費一年都要兩萬多,那麼四年下來就要差不多九萬。
  • 2021年專科生可以考研嗎?專科生考研需要什麼條件
    2021年專科生可以考研嗎?專科生考研需要什麼條件 2021年專科生可以考研嗎?專科生考研需要什麼條件?很多考生對於自己的學歷想要有個提升,考研就是最直接的辦法了,那麼只能本科生才能考研嗎?
  • 考研雜談丨考研到底有多累?三百多萬考生的逐夢之路
    本期考研雜談和你聊聊「考研有多累」。20考研有三百多萬考生走向考研這個戰場,對於每一個考研人來說,考研之重要程度不亞於「高考」,而辛苦程度甚至高於高考。考研的心累更累,原因有這麼幾種:1.同輩壓力Peer pressure話說這個詞小蘇還是從英語閱讀裡學來的,現在頗火,小蘇也很喜歡用,因為它很鮮活、很真實。中國人是最不肯服輸的:你能,我怎麼不能?
  • 考上研究生,能不能做到不向家裡要錢?研究生學長:攢了10萬
    現在考研的人數是越來越多了,因為現在的本科學歷貌似已經不夠看了,大部分企業招聘的時候都是碩士研究生起步,於是很多本科畢業生紛紛開始轉向考研陣營。我們知道,大部分同學在本科的時候都得需要家裡接濟,雖然能做做兼職,但是本科課業負擔較重,也沒有太多時間。
  • 考上了研究生,還需要向父母要生活費嗎?
    ,不知道大家讀研都問家裡要錢嗎?」「19考研上岸,前幾天跟媽媽聊天,我說我都這麼大了還要花家裡錢,心裡特別愧疚,我媽不知道從哪學了一個詞說:這叫隱形資本,我和你爸現在身體還行還能掙點錢,也不指望你給家裡掙錢,等你畢業就好了,你不要有心理壓力,你的優秀是我和你爸最大的幸福,到時候好好孝順我和你爸就行。
  • 考研雜談丨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自律的你
    蘇世學社,有深度的學習分享社區【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同意,嚴禁轉載和抄襲,違者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寫在前面的話 /考研雜談,考研過來人和你聊考研。考研雜談,今天和大家聊了聊大家熟悉又陌生的「自律」。高考成績出來了,幾家歡喜幾家愁,記住一句話,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別人獲得是因為他們曾經付出過。高考似乎有些久遠,但感觸依舊,想到離我們最近的「考研」,考研又何嘗不是「越努力,越幸運」。
  • 考研雜談丨考研心態碎碎念,考研不是用來感動自己的故事
    如果讓我回答,不是知識儲備也不是學習能力,最重要的是心態!當然,我並不是說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不重要,而是相較於心態,這兩者真的是不重要。今天與大家分享關於心態的一些感悟,也是自己考研階段磕磕絆絆一路走過來的一些經驗與教訓。對於20考研人,複試前夕亦或是複試期間,心態至關重要。
  • 二戰三戰脫產考研,甚至高補應該被稱為啃老嗎?
    之前我發的提到考研二戰,三站的視頻裡,看到很多評論什么女子無才便是德,學習幹嘛找個有錢人結婚的言論我就不多說什麼了,只能說我們思想不同,不是一類人。但是有一些聲音,讓我真的忍不住想為我們這一類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又想拼盡全力的年輕人說點什麼。 有人說「考研是一種偷懶,是不願回報父母。」
  • 考研經驗 |三年脫產考研上岸:結果不負有心人
    因為自己在三年考研路上看過網上很多帖子,有許多收穫和感動。如今終於上岸,也希望我的經驗可以幫助到學弟學妹們。我於2018年畢業,本科為工科,經歷過三次考研,分別為本專業(數學未過國家線)、漢語國際教育(差五分進複試,由於跨度太大調劑無門),吉林大學生物學,最終成功上岸,總分400+。以下是各科具體複習的資料選擇以及時間安排。
  • ​讀研是啃老行為嗎?研究生補助少,讀研可能還要向家裡要錢?
    開學在即,研考錄取結果已定,但有些成功上岸的同學卻有些焦慮:學費那麼貴,我家境普通,讀不起研了。都走到最後一步了,你確定要放棄?根據教育部相關政策,研究生獎助政策體系可是非常強大哦。如果你考上研究生還有獎學金拿,成績足夠好還能賺錢哦~不信的話趕緊往下看看。
  • 考研失敗,需要二戰嗎?
    自5月初研究生招生考試複試開始進行到現在,2020年大多數考研學生上岸旅程就此已經結束了。對於選拔類型的研招考試,大家肯定有人歡喜有人愁。有許多考生因為種種原因希望二戰或者三戰,按照今年研究生擴招的趨勢,大家對於考研的熱情度肯定會更加提升,加之就業市場的壓力,想必2021屆考研報名人數可能會突破400萬人數創歷史新高,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 研究生補助太少,讀研還要向家裡要錢?為什麼說讀研究生「賺錢」?
    據有關調查顯示,有超過80%的學生表示補貼並不能滿足日常開銷,還需要向家裡要錢,只有不到20%的學生表示夠滿足日常使用。 還在備考的21考研er,你們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學校的獎助學金呢?對於讀研的花費有沒有了解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讀研的「開銷」和「收入」。
  • 考上了研究生,讀研期間還需要向父母要生活費嗎?
    有個研一的同學說:「自己家庭條件不是特別好,每次問媽媽要錢的時候能感覺到媽媽的語氣低落一點,不知道大家讀研都問家裡要錢嗎?」一、小夥伴們怎麼說?網友一:我們學校獎學金一等12000,二等10000,三等8000,用來交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