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世學社,有深度的學習分享社區
【聲明:本文為原創文章,未經同意,嚴禁轉載和抄襲,違者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考研雜談,考研過來人和你聊考研。
本期考研雜談和你聊聊考研人在考研路上的「焦慮」。
作為一個行走在考研路上的學子,你是否也曾覺得只有學習時候追的劇才最好看,只有學習時候打的遊戲才最刺激?
然而,經歷了學習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的「玩物喪志」,我們又會重新陷入到對於考研的焦慮之中。
考研人或多或少都會有「焦慮」的時刻,焦慮的程度和頻率也許會有不同,相同的是焦慮都影響了考研體驗和結果。
今天小蘇帶著你了解焦慮產生的原因,幫助你擺脫焦慮。
你在考研時會焦慮嗎,
你是如何克服焦慮的?
可以在文末留言區分享給大家哦
考研路上遇到的問題和對考研的疑問,或者你有希望我們創作的文章/內容/視頻,可以隨時聯繫小蘇。
焦慮從何而來?
美國存在心理學之父羅洛·梅在《焦慮的意義》中說過,焦慮是你知道自己面對著威脅,但是不知道威脅自己的對象是什麼。焦慮是一種眩暈,一種混沌。
距離2021考研還有六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長到還有足夠的時間去追完一部綜藝,短到可能無法完成三輪複習。我們受到考研失敗的威脅,但是這個威脅又十分遙遠,而最大的威脅可能是自己的懶惰。
但自己每天的學習時長又仿佛夠格。所以我們到底在焦慮什麼,你認清自我了嗎。
一部分人的焦慮表現為產生拖延,任務越多,越無法展開學習;一部分人的焦慮表現為瘋狂學習,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還有部分人的焦慮表現為自暴自棄,沉迷遊戲,暴飲暴食。
不論你屬於哪種焦慮,可能都避免不了夜裡輾轉反側、煩躁易怒、情緒低沉。
其實每個人都會焦慮,只不過在考研這段時間裡,由於環境和心境,焦慮被無限放大,感覺研路艱難,仿佛終點遙遙無期。
你也許聽說過一個很經典的比喻,考研就像在黑屋子裡洗衣服,燈光亮起之前,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衣服洗乾淨了沒有,所以只能不停地努力。
為了避免在無邊的黑暗中產生焦慮,我們應該和自己進行一場對話,找到焦慮的來源,並且儘量去克服它。在這裡小蘇給大家提供一些對抗焦慮的方法,你可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也可以根絕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
1.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時間表,嚴格按照計劃學習
很多考研人會有這樣的疑慮,很難制定一份能夠嚴格執行的學習時間表,而每天無法完成的既定任務也就逐漸演變為焦慮的來源。
我想強調的是學習時間表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你需要先列出大概的時間規劃,比如近一個月要完成的學習任務,再逐步細化到每周和每天的任務。在保證總體學習進度的前提下,每天的任務也可以根據前一天的學習情況進行靈活的調整。
學習時間表的制定不僅僅是為你提供一個宏觀的學習安排,也是為了讓你得到每天枯燥又單調的學習過程的正向反饋。
計劃也是一種目標和動力,當你把六個月的複習時間切割成更加細化的時間安排,那麼你的學習效率會越來越高,你的焦慮也會隨著充實的學習而隨風飄散。
2.遠離微信朋友圈、關閉信息提醒功能
微信現在幾乎已經成為每個人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接觸的各種信息有很多都來自微信,尤其是同齡人的信息。同儕效應導致了我們更易於和同齡人產生心理上的競爭,而這些競爭很大程度上會導致人的焦慮。
如果有二戰的同學可能會知道,當自己再一次投入到學習的苦海中奮戰時,看到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們紛紛在曬自己的錄取通知書,內心滋味真的是五味雜陳。我們當然要向他人送去祝福、吸吸歐氣,但是卻無法避免會陷入對自己的苛責中。
所以最佳的方式是關閉微信的朋友圈功能以及信息提醒功能,將手機放到遠離自己的地方,每天定期定時查看手機。可以將查看手機信息作為認真學習的獎勵,集中回覆信息。你要知道,時刻保持聯繫也是一種暴政,它將你與外部世界緊密相連,而忘了給你自己的小世界留一點空間。
考研期間,你自己的內心世界的平靜與無人打擾是一種珍貴且必要的存在。
3.放空大腦,嘗試機械運動
大腦的高負荷無間斷運轉,也是導致焦慮的重要原因之一。當我們能夠花時間在一些不需要思考的事情上時,大腦就會得到有效的放鬆,同時也會舒緩我們的焦慮情緒。
我們可以找一個下午,進行一次大掃除,整理自己的書桌、床鋪和衣櫃;可以進行一次散步或者慢跑,或者任何一項你熱愛的運動;可以去享受一次按摩,或者是做一次手工、衝泡一次咖啡。當然,如果你覺得上述這些事情太浪費時間,你也可以選擇在學習中來放空大腦。比如在學不進去的時候,進行一些抄寫的工作。
小蘇當初備考的時候,如果背誦記憶到了瓶頸,難以推進的時候,就會開始整理筆記。一些機械的抄寫也可以舒緩身心,當然如果能利用這個放鬆的時間把筆記整理的條理清晰,也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式。
4. 嘗試瑜伽、冥想,改變自身思維方式
每天睡覺前和起床後,可以為自己預留十分鐘的準備時間。睡覺前總結自己的一天的學習內容,反思學習時間的利用是否充分,也可以回顧今日所學知識點,進行思維宮殿式的回憶。這樣做不僅能夠幫助我們進入睡眠,也能讓我們更好的梳理自己的複習計劃,更好的感到充實與自我認同。
起床後,可以進行幾個簡單的瑜伽練習來喚醒身體與大腦,讓一天的開始更加清爽,更有活力。
同時也要推薦大家進行正念冥想,在午休時間或者是任何感到疲倦的時候,正念冥想都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比如數呼吸、觀察自己的思維、步行冥想等等,都是常用的方法。正念練習大多並不複雜,但做起來卻並不簡單,因為這些冥想的要求經常會挑戰我們現代人的思維和行為模式,而正是這些思維和行為模式導致了我們的焦慮。
正念要求我們學習體驗、忍耐而不逃避,因此需要認真規律地練習才能熟練掌握,並且適於長期練習。
5.正視自己的情緒,適當與他人分享
焦慮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幾乎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體驗到焦慮的情緒,而我們剛好走到了考研這條易於產生焦慮的路上。繁重的複習壓力,備考者的競爭壓力,生存壓力,就業壓力都全方位多角度地折磨著考研人的心智。這是殘酷的事實,但也是對能力的打磨。我們既然選擇了站到這條路上,就要有著不回頭的決心,我們必須全力以赴。焦慮只是人生道路上必經的一道坎,正視它,跨越它,你便能成功堅持,涅槃重生。每一個經歷過考研的人,都會比別人獲得更多的成長。
在奮戰的道路上,研友的存在必不可少。你們是並肩作戰的戰友,也是熟悉彼此的陪伴者。如果在你真的覺得撐不下去的時候,一次深入的交流,或許有著神奇的效果。你會發現,考研的路上,你不是孤軍奮戰。
丹麥哲學心理學家索倫·克爾凱郭爾認為,焦慮是我們人生的學府,焦慮在說明我們有實現某種可能性的機會,焦慮讓我們學會了信仰。每一個考研人,都是擁有信仰的人,這份信仰也許是日復一日的堅持,也許是愈挫愈勇的勇氣,也許是對最終成功的渴望。焦慮可能會摧毀我們,但是只要加以正確的對待與引導,殺不死我們的都會讓我們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