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飛:線上線下優勢結合才是藝術教育的未來

2020-09-03 光明網

「線上藝術教育」實際上是三個詞的組合,各自有特定的含義,各自也都是非常成熟的體系,而拼合在一起便成了值得探討的話題。特殊性在於藝術的屬性是否能通過線上來呈現;而其受眾的特定群體同樣是討論的重點;教育目的是否能夠通過線上的方式達成,更是核心問題所在。

我們先來明確「藝術教育」所指的範圍,通常包括美學鑑賞、藝術史學、實踐技法、藝術管理等,相應的受眾從兒童到高校學生,再到成年的普通大眾。與藝術教育的內容和受眾相對應的「在線」方式便有了天壤之別;教育的目的也從素質培養、專業化培養、豐富生活到事業發展各不相同。因此,不同類型的藝術教育對待線上是要選擇其相應的適合的方式。

「藝術」是集視覺、聽覺、觸覺直至靈魂的一種特殊語言體系,又融合了哲學、社會、心理、文化傳統與創新的表達系統,「線上」之於藝術便有其所長也有其所短:傳播的便利使藝術內容有了跨越時空的能力,科技的介入甚至將改變藝術本體的語言方式,通過語言、視頻、互動帶來的對藝術的廣泛學習與交流實則是這個時代給藝術普及的機遇。但這些都只能達成在知識與經驗層面的教育,卻無法讓人獲取真正面對藝術作品時而產生的多維感悟。就像是我們每天看到Windows桌面的風景卻早已熟視無睹,若是真到了那景色當中,才會驚嘆造物主的神奇,才能感覺到真正的心曠神怡。心靈的觸動一定是基於場域與光色之上的,這也是美術館、畫廊、藝術中心等實體空間無法被取代的核心原因。

當前,眾多的線上教育平臺已經推出了無數版本的關於美術史、藝術鑑賞類的課程,低價甚至免費的策略使大眾有了接觸藝術的超低門檻,教育的商業化競爭所帶來的普及量正在逐步填補體制內藝術教育的不足,同時也產生了課程、導師、內容、傳播方式等一系列優化。

網際網路之於人性已然開啟了全新一輪的基於心理學與行為學的教育方式探索,短視頻、短課、短文,「短」幾乎成為線上平臺對內容設定的共識。知識體系被打散重構,知識點不但要有趣還要與學習者產生互動,甚至要去通過蹭熱點而吸引讀者。「短」意味著精煉與零散,相對的,線下教育的「長」便意味著系統、豐富卻也增加了時間成本。對於用戶來說,線上線下的長短教育產品結合是必然的趨勢,而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產品成為了用戶的必修課。

疫情促使眾多線上教育公司爆發式增長,可這些公司的老闆們卻有著難以言表的苦衷:突如其來的用戶增長迫使平臺方緊急升級技術、開發程序、擴容伺服器、擴大團隊,但同時開始擔心一旦日後恢復到線下教育之後,這些投入便會成為燙手的山芋,集中暴漲的客戶資源面臨瞬間消失的風險始終存在,如何能將客戶留存成為每個在線教育機構所要解決的問題。

對於用戶來說,教育的核心價值除了單純的知識增長以外更多的是滋養靈魂與學以致用。學以致用是大部分人最關心的部分,學生學習為了學位與個人成長,成人學習為了事業發展與結交人脈資源。線上教育對於成人的這兩個訴求恐怕很難實現。尤其是人脈資源實際上是從認識、了解、信任再到產生合作的過程,線上只能解決認識的第一層面,距離真正的合作還存在極大的距離。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總裁班以高學費定價的門檻為學員篩選同等級的資源圈,而這種方式在現實中也一樣有它的不足,學員抱著幻想去結交不知道會不會有用的人,如同一場賭注,碰到真正有用的人皆大歡喜,更多人也只能是加了一群無效的微信號而已。

所以,線下教育同樣面臨改革,讓課程回歸到知識傳播的價值本身,讓社交屬性與商業屬性獨立發展,無論在線上或線下,利用其各自特性優勢結合發展,這才是教育的未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線上教育的未來出路——線上與線下教育的有機結合
    二、對當前線上教育的評價網課是疫情之下不得已而為之的應急手段,但不是未來的主流路線。各個學校在線上教學的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問題。1、授課教師大多未經線上教學培訓,倉促上崗,又不是專業主播,在課程的精彩程度、直播的流暢程度上大打折扣,各個學校、不同班級的網課教學水平也參差不齊。
  • 未來教育模式是線上線下相結合?
    吳穎民:總體來說,學校經過這段時間的線上教育,也提升了教師的信息化素養,這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廣大教育工作者認識到線上教育的可行性,以及線上線下結合的重要性,但不可否認的是,不少教師開展線上教育的能力還不夠,體現在對教學平臺功能不了解、軟體運用不熟練等方面。
  • 專家訪談:未來教育模式是線上線下相結合?
    經驗:上網課的效果因人而異發揮線上線下各自優勢  南方日報:停課不停學期間,學校、培訓機構在線上教育方面做了哪些嘗試?有哪些經驗?  孫凱:疫情期間,我們將所有線下課程轉為線上,有些學生無法一下子適應。
  • 線下教培機構轉戰線上 線上線下結合是未來風向嗎?
    「線下機構要想真正挺過去,最核心的其實是趕快轉線上。」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表示,一旦轉線上以後,就會產生消課,機構只有消課了,才有現金流和之後續費的可能性。否則,哪怕線下機構沒有遇到退費的問題,那些費用也沒有被轉化為確認收入。
  • 旱獺學堂:線上線下結合 專業藝術教育
    另一方面,素質教育所關注的是身心健康的教育,保證孩子不管是第一名還是最後一名,都能保持面對學習、面對未來的熱情,以及敢於面對困難的精神。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的想像力、思維能力、好奇心……都有所提高呢?我們可以看看文化大師餘秋雨先生是怎麼說的:「一個孩子如果沒有機會從小學習表演,將來很難成為有魅力的社會角色。
  • 疫情下 線上線下教育如何優勢互補
    來源:中國青年報未來在線教育不能只是「課堂搬家」疫情下 線上線下教育如何優勢互補1400多所高校,上百萬名教師,在110多個在線平臺上開設了上百萬門課程。全國1770多萬名大學生,23億人次在線學習。這些數字是對剛剛結束的這一學期我國高等教育在線教與學的描述。
  • 線上線下結合,「舞極限」讓舞蹈藝術教育有更多可能
    作為上海市文教結合支持項目之一,藝術節中心與上海學生舞蹈聯盟共同組織和開展了本年度「舞極限」學生舞蹈實踐活動。活動總歷時半年,集編創作品、教學培訓、拍攝製作於一體,在線下和線上兩端為本市青少年兒童提供了藝術教育的創新載體。
  • 疫情下 線上線下教育如何優勢互補-新華網
    未來在線教育不能只是「課堂搬家」  疫情下 線上線下教育如何優勢互補  1400多所高校,上百萬名教師,在110多個在線平臺上開設了上百萬門課程。全國1770多萬名大學生,23億人次在線學習。  疫情之下的在線教育有哪些經驗與教訓?對未來的高等教育和教學改革有哪些啟示?日前,「未來計算機教育峰會」召開,探討在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線上線下教育如何優勢互補。  完善在線課程細節 新形態提升教學自信  萬一系統崩潰了怎麼辦?馬上啟動備用系統,通過微信群通知學生;萬一停電怎麼辦?
  • 教育行業線上+線下相結合發展模式
    2020年受疫情影響,線下授課教育模式深受打擊,逐漸興起線上教育。當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線下教育復甦,則開始流行起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育發展模式。但是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該如何融合呢?教育培訓機構該如何轉型?又該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小編來帶大家一探究竟。
  • 民企闖關記:俞敏洪:線上線下結合教學將是中國民辦教育未來主流趨勢
    (抗擊新冠肺炎)民企闖關記:俞敏洪:線上線下結合教學將是中國民辦教育未來主流趨勢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中國民營企業面對「大考」,匯入抗疫洪流,為海內外疫情防控貢獻力量,也在危機中探索破浪前行的路徑,展現韌性與擔當。當前,中國在常態化防控中全面推進復工復產,亦迎來全球疫情「附加題」。
  • 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哪個好,對比下有什麼優勢
    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哪個好,有什麼優勢呢。在為孩子選擇英語或者是其他科目等培訓機構的時候,難免要在線上平臺和線下平臺之間做出一個選擇,這兩種學習模式是各有各的優勢了,但是如今這個時代還是線上學英語優勢更大。  線上教育相對於線下教育,其主要的優勢如下:  1.
  • 線上音樂教育未來在何方?小鵝通用技術連接線上線下
    和其他教育不同,音樂教育帶有表演性質,需要大量重複的練習才能掌握,而如果沒有老師現場指點,往往很難有所突破。比如,吉他彈奏的指法練習,有個經驗豐富的老師現場指導,能夠避免許多錯誤且無意義的練習。音樂教育必須有良好的現場指導反饋,這恰恰是在線教育的短處。受制於空間維度和現有技術條件,在線教育暫時只能偏向於理論性指導。
  • 大鵬教育注重線上教育與線下實踐相結合 引領學員進步
    作為線上教育新平臺,大鵬教育所採用的「網際網路+教育」的教學模式受到廣大學員的青睞與喜愛。在精進線上教育的同時,大鵬教育同時注重學員的線下體驗。近期,大鵬教育成功舉辦「帶你去看展」活動,傳承文化藝術,豐富學員生活,引領學員進步。
  • [路演]御家匯:未來將完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營銷策略
    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吳小瑾介紹,公司目前公司銷售渠道以線上銷售為主,未來公司將繼續鞏固在線上網絡渠道的既有優勢,逐步拓展線下渠道,完善公司「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營銷策略,計劃主要包括:繼續拓展線上渠道,加大對於優勢電商平臺的合作力度;順應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趨勢,升級改造御泥坊APP;逐步加強線下渠道建設,推動產品進入大型超市、化妝品專營店等渠道,試驗體驗式營銷,深耕重點省份。
  • 線上線下結合成為新一代童裝創業者的選擇
    在16年的時候新零售的提出,讓大家知道,純電商時代已經成為了過去式,沒有線下的電商是缺乏活力的,唯有線上線下結合才是童裝創業的最佳選擇。在新零售指導下,童裝行業採用線上線下結合,走零售O2O模式,必將實現優勢最大化。線上線下結合是當前營銷模式的潮流,未來必將取代單純的線下店鋪銷售的模式。
  • 藝術教育機構線上引流兩大主要策略
    繼教育部出臺三大開學原則性要求後,可得知不同地區,不同情況的學校,在開學時間這件事上一定會有差別,保守估計,到今年5月份6月份才能全面複課復學,目前大量的K12學科教育機構開始了線上課程進行平移消課,對藝術教育機構而言,未來還有1-2個月的難關要撐下去。
  • 線下營銷與線上營銷的結合
    商家營銷一直是各大企業面臨的一大難題,單做線上營銷很難建立信任感,打響品牌,只做傳統的線下又舉步維艱,所以很多企業都想到線上線下結合起來,那究竟該如何結合呢?線上營銷和線下營銷都有其優勢,同時也有其缺陷。
  • 線上線下教育融合,教育發展趨勢不可逆
    在這樣條件下,在線教育在改變學生、老師的教學生活的同時,也讓我們意識到了在線教育相比於傳統線下教育存在的優勢。要以疫情引發的在線教學新常態為契機,大力推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和『翻轉課堂』,促進高等教育的教學內容、方法、模式和教學管理體制機制變革,打造面向未來的高等教育教學體系」。
  • 教育機構線下搬線上≠OMO,疫情後才見真章
    教育機構線下搬線上≠OMO,疫情後才見真章金羊網  作者:蔣雋  2020-03-28 想活下去、活得好,就得答對什麼是教育的本質?
  • 華爾街英語:厚積薄發,線下優質教育企業線上轉型更顯優勢
    疫情之下,深耕中國市場20年的華爾街英語不懼挑戰,將瓶頸轉化為機遇,迅速發力在線教育市場。 保障優質「上課體驗」,是衡量課程成敗的「關鍵」 後疫情時代,線上教育成為教學風口,不少線下培訓企業紛紛調整授課策略轉戰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