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武漢日記2020》走紅:用鏡頭賦予我們勇氣
■ 觀察家
疫情終將散去,這些被記錄下來的卻會成為印記,或將在無意識中改變你我,改變中國。
1月23日10點,武漢關閉離漢通道。16天過去了,那裡的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網絡平臺上,很多人選擇用不同形式,記錄著那些不平凡的日日夜夜。微博vlog博主「蜘蛛猴麵包」,就是其中一位。
據新京報報導,「蜘蛛猴麵包」原本是個自由影視工作者,也是武漢本地人。關閉離漢通道的第一天早上,他就開始記錄這個城市。短短十幾天內,其紀實視頻《武漢日記2020》更新到第九集,也受到海內外網友的關注,來自世界各地的網友用不同語言表達了支持和祝福。
疫情兇猛,作為疫情發源地和最嚴重地區的武漢,也被人們掛懷著。每一扇窗戶後面的武漢人正在遭遇什麼?對疫情「圍困」下的武漢社會圖景與民眾生活,更多人只能在鋪天蓋地的信息裹挾下,從中挑揀些有用的,支撐起了自己對江城生活抽象的感知與「粗線條」的想像。
而「蜘蛛猴麵包」的《武漢日記2020》,無疑是以「立此存照」的方式,為公眾提供了一道窗。透過這道窗,疫情衝擊下的江城人們真實生活狀態也能被「窺見一斑」。
《武漢日記2020》記錄的是眾生相:有三個孩子的媽媽志願者,有出院老人被老伴兒用輪椅推回家,也有離漢通道關閉後的超市、街道……從「蜘蛛猴麵包」的鏡頭裡,我們看到了一個遭受衝擊後的城市生活拼圖——疫情帶來的影響是確切存在的,街頭明顯更清寂,但那不是「末日」——人們的生活裡,依舊有同心同向為抗疫的堅定,有為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思慮的瑣碎。
不可否認,《武漢日記2020》記錄的一切,只是答案之一種,鏡頭對準的地方,終究是一瞥,也都不是武漢民眾生活的全部。在此之外,有多少武漢人正在經歷著何種生離死別,有多少人面對生活的劇變有多少茫然無措……但毫無疑問,我們需要這樣的記錄,這些也需要被看見。
羅曼·羅蘭說: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實面目後,依舊熱愛生活。誠如斯言。而積極生活的,其實不只是武漢人。網上有人說,平時說著佛系和喪的年輕人們,這會兒都積極地捐錢捐物,也宅在家裡。這也是一種跟疫情的「硬剛」。
這也是《武漢日記2020》走紅的價值所在,它記錄了很多日常的東西。但與其說是處於風暴眼的武漢人需要記錄,不如說是他們的記錄賦予了我們更多勇氣。
正是這些來自武漢人的記錄和講述,為我們平添了勇氣和信心。我們願意相信,在每一扇緊閉的窗背後,「喝著燒仙草、吃著特色滷乾子的武漢人」,仍舊用他們堅強、樂觀的生活態度表達著對生活的抵抗。
2020年初的這一切,終將會如煙般散去,而這些被記錄下來的,無論是生的溫暖還是死的恐懼,都會成為一種印記,而這種印記或將改變你我,改變中國。
□駱言(媒體人)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打造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詳細】
聚焦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 眾多獲獎作品充分運用融媒體優勢,不斷開拓渠道,錘鍊寫作能力,提升傳播效果;同時關心時代發展,緊跟時代脈搏,深耕社會需求,堅持獨立思考,始終堅持社會效果和傳播效果並重的原則,湧現出許多主題鮮明……【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