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日記2020》走紅:用鏡頭賦予我們勇氣

2020-12-20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武漢日記2020》走紅:用鏡頭賦予我們勇氣

  ■ 觀察家

  疫情終將散去,這些被記錄下來的卻會成為印記,或將在無意識中改變你我,改變中國。

  1月23日10點,武漢關閉離漢通道。16天過去了,那裡的人們過著怎樣的生活?網絡平臺上,很多人選擇用不同形式,記錄著那些不平凡的日日夜夜。微博vlog博主「蜘蛛猴麵包」,就是其中一位。

  據新京報報導,「蜘蛛猴麵包」原本是個自由影視工作者,也是武漢本地人。關閉離漢通道的第一天早上,他就開始記錄這個城市。短短十幾天內,其紀實視頻《武漢日記2020》更新到第九集,也受到海內外網友的關注,來自世界各地的網友用不同語言表達了支持和祝福。

  疫情兇猛,作為疫情發源地和最嚴重地區的武漢,也被人們掛懷著。每一扇窗戶後面的武漢人正在遭遇什麼?對疫情「圍困」下的武漢社會圖景與民眾生活,更多人只能在鋪天蓋地的信息裹挾下,從中挑揀些有用的,支撐起了自己對江城生活抽象的感知與「粗線條」的想像。

  而「蜘蛛猴麵包」的《武漢日記2020》,無疑是以「立此存照」的方式,為公眾提供了一道窗。透過這道窗,疫情衝擊下的江城人們真實生活狀態也能被「窺見一斑」。

  《武漢日記2020》記錄的是眾生相:有三個孩子的媽媽志願者,有出院老人被老伴兒用輪椅推回家,也有離漢通道關閉後的超市、街道……從「蜘蛛猴麵包」的鏡頭裡,我們看到了一個遭受衝擊後的城市生活拼圖——疫情帶來的影響是確切存在的,街頭明顯更清寂,但那不是「末日」——人們的生活裡,依舊有同心同向為抗疫的堅定,有為柴米油鹽醬醋茶而思慮的瑣碎。

  不可否認,《武漢日記2020》記錄的一切,只是答案之一種,鏡頭對準的地方,終究是一瞥,也都不是武漢民眾生活的全部。在此之外,有多少武漢人正在經歷著何種生離死別,有多少人面對生活的劇變有多少茫然無措……但毫無疑問,我們需要這樣的記錄,這些也需要被看見。

  羅曼·羅蘭說: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實面目後,依舊熱愛生活。誠如斯言。而積極生活的,其實不只是武漢人。網上有人說,平時說著佛系和喪的年輕人們,這會兒都積極地捐錢捐物,也宅在家裡。這也是一種跟疫情的「硬剛」。

  這也是《武漢日記2020》走紅的價值所在,它記錄了很多日常的東西。但與其說是處於風暴眼的武漢人需要記錄,不如說是他們的記錄賦予了我們更多勇氣。

  正是這些來自武漢人的記錄和講述,為我們平添了勇氣和信心。我們願意相信,在每一扇緊閉的窗背後,「喝著燒仙草、吃著特色滷乾子的武漢人」,仍舊用他們堅強、樂觀的生活態度表達著對生活的抵抗。

  2020年初的這一切,終將會如煙般散去,而這些被記錄下來的,無論是生的溫暖還是死的恐懼,都會成為一種印記,而這種印記或將改變你我,改變中國。

  □駱言(媒體人)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推薦閱讀

打造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詳細】

聚焦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獲獎作品  眾多獲獎作品充分運用融媒體優勢,不斷開拓渠道,錘鍊寫作能力,提升傳播效果;同時關心時代發展,緊跟時代脈搏,深耕社會需求,堅持獨立思考,始終堅持社會效果和傳播效果並重的原則,湧現出許多主題鮮明……【詳細】

相關焦點

  • 《武漢日記2020》作者小林:「封城」這些時日,感覺像個「戰地記者」
    武漢封城後,為了讓全世界知道武漢正在發生什麼,很多紀錄片人在行動,這其中《武漢日記2020》拍攝者小林(微博名@蜘蛛猴麵包)發布的影像日誌被官方蓋章為「真實、不煽情、有溫度」,同時他還是志願者,被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專訪。
  • 武漢一線醫護人員日記:穿上紙尿褲 我們依然是美少女
    這些每日更新的筆記,記錄了一線醫護工作者的堅持與勇氣,記錄了求醫患者的感人故事,記錄了對親人的擔憂和思念,還記錄了志願者和網友帶給她的感動和鼓勵。  「我們愛武漢,我們義無反顧。」牛牛媽媽在筆記裡寫到。
  • 三位武漢攝影師用鏡頭記錄這樣的武漢
    而武漢,這座享有「九省通衢」美譽的城市,就在這場「暴風雨」的中心。疫情之下,來自8KRAW的武漢籍攝影師楊柯、林齊濤、羅浩兵分三路,用鏡頭捕捉了抗疫時期的武漢城市風貌,並完整記錄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過程,用真實的畫面告訴人們這一場關速度和勇氣的「戰役」。武漢是武漢人的武漢,也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的武漢。
  • 【心系武漢】前線日記(三)孫園園:用關愛和細心重建我們心中的...
    【心系武漢】前線日記(三)孫園園:用關愛和細心重建我們心中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2020-02-26 16: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熱點素材 | 2020年最值得銘記的文化事件,考生必看!
    2020年,一個頗為跌宕的年份,註定會在史冊裡留下深深的刻度。這一年,因為疫情,我們每個人的文化生活都被徹底改寫,也因為這場不知何時結束的危機,文化產業不同層面都在接受改變,開始摸索新的出路。或許你會感慨,2020沒能完成最初的願望,或許你好想「撤回」「重啟」這一年。那麼接下來這一份關於文化事件的盤點,我們希望帶來一份供你參考的「回答」。
  • 俄羅斯留學生高飛:我用鏡頭記錄武漢
    高飛又一次登上黃鶴樓,將相機對準遠處的武漢長江大橋。高飛是一名俄羅斯人,曾在符拉迪沃斯託克一所大學擔任網絡運維師,四年前來到武漢求學。酷愛攝影的他一直用相機記錄著這座城市的變化。如今,越來越多的攝影愛好者會藉助無人機航拍,高飛也有一臺,但很少用。「雖然無人機可以解決拍攝角度問題,但拍出來的照片沒有感情。 我還是喜歡爬上高樓拍攝,哪怕有時候會很危險。」他說。高飛第一次得知武漢這座城市非常偶然。
  • 這本被翻閱70多億次的封城日記,有武漢人最真實的生活日常
    在@蜘蛛猴麵包的鏡頭下,封城後的武漢上空,瀰漫著滿滿的人間煙火氣。 「沒有為什麼,這不是我們應該做的嗎?」免費為醫院送餐的餐館老闆,淡定靦腆。 「你把水燒開,然後把麵條、菜還有肉圓子下到裡頭去」,三位孩子的志願者媽媽來不及回家,打電話給大女兒,教她下麵條給弟弟妹妹吃。
  • 「在武漢過生日,我們一起用手扇風熄滅蠟燭」|天使日記
    中國之聲《天使日記》第十六篇,記錄「白衣天使」們的工作日常,捕捉「戰疫」最前線的點滴感動。2020年2月12日 武漢我是湖北省武漢市肺科醫院手術室的護士陳欣,今天是我投入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第29天。2020年2月12日,天氣多雲我是湖北省武漢市漢口醫院超聲影像科的醫生,我叫趙倩,今天是我加入抗擊疫情的第22天。昨天是我公公的生日,晚上用手機給他發了生日紅包,又和公公婆婆視頻通話。但他們說「心意領了,武漢更需要物資」,沒有收我和老公的紅包。
  • 《不管教的勇氣》:尋找管教的邊界,賦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氣
    我們無法想像父母在教育中實行"無為而治",任由孩子探索。但是,一本名為《不管教的勇氣》的書出版,作者岸見一郎用阿德勒心理學闡述了不管教的意義,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管教不是萬能的,而且對孩子不管教還能賦予孩子更多益處。父母對孩子不管不問,真的能健康成長嗎?孩子能有出息嗎?
  • 「尋找管教的邊界,賦予孩子直面人生的勇氣.」——《不管教的勇氣》
    Click"商丘師大小劍橋幼兒園"above to follow us💛百萬暢銷書作者岸見一郎最新著作,作者以阿德勒心理學知識為理論依據,用哲學的觀點為我們講述如何讓孩子學會真正的獨立、如何幫助孩子正確地面對學習、如何與孩子構建起更加融洽、和諧的親子關係等。通過淡定坦然的不管教,為孩子賦予自我成長的勇氣和動力。
  • 《2020武漢日記》亮相書展,方艙醫院治癒者黎婧暖心分享感人故事
    活動特別邀請了52集南京抗疫紀錄片《守望2020主播日記》作者趙迪遠程連線《2020武漢日記——方艙「手繪小姐姐」的抗疫畫集》作者黎婧,與讀者共同分享了疫情期間全民抗疫的感人故事,《2020武漢日記》也同時亮相江蘇書展。
  • 讓人崩潰的武漢女生真實日記後續
    我們發本文是想告訴讀者,已經有包括人民日報記者在內的多方好心人與她取得聯繫,希望能幫到她。昨夜,《一個武漢女孩的真實日記》刷屏,看得人異常難過。(微信朋友圈截圖)女生家在武漢,去年12月還擁有完整幸福的家庭,卻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先後逝去母親和父親,自己也被感染。日記裡,是她的心痛與恐懼。
  • 樂法鏡頭日記①丨馬路邊的庭審
    樂法鏡頭日記①丨馬路邊的庭審 2020-08-18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型抗疫題材民族歌劇《天使日記》在武漢首演
    大型抗疫題材民族歌劇《天使日記》在武漢首演 2020-10-18 10:41:45 》在武漢首演 劉漢文 攝   中新網武漢10月18日電 (梁婷 梅鵬程)抗疫題材民族歌劇《天使日記》17日晚在武漢琴臺大劇院首演,重現武漢戰「疫」。
  • 武漢加油!我們把爸爸媽媽借給你
    加油,我們一家都會支持你的!你在那裡保重,做好防護。讓那些武漢病人早日康復。媽媽你知道嗎?我再也不是那個你走之前號啕大哭的我了。我學會了堅強,知道了仁愛,學會了照顧別人。戰勝疫情,我等你平安歸來。武漢加油!我把媽媽借給你了。媽媽,等到春暖花開之時,我們就可以相聚。盼望媽媽平安歸來。
  • 這個拍「武漢日記」火爆全網的「林晨同學」,有了新的開始
    疫情期間,正是這一顆初心,讓林晨用鏡頭記錄下了疫情下的武漢林晨把這些素材整理成5分多鐘的Vlog,第二天在西瓜視頻等視頻平臺推出,成為他疫情期間的第一篇「武漢日記」。「那天看到有不少人還沒有戴上口罩,我也想借視頻提醒大家,不能掉以輕心。」
  • 「保安日記」走紅朋友圈,​人人都活成了文案大師!
    保安日記   2020 年 3 月 17 日    多雲轉晴希望你對我說「寶,晚安」而不是「晚,保安」保安日記文字不多,文風質樸,瑣碎中帶點喪,單調中透露些些迷茫,迅速刷屏社交網絡,還引申出了「舔狗日記」、「女神日記」等多種新演繹。
  • 寫下67篇日記的查醫生出書了,系國內首部援鄂醫生抗疫日記
    從除夕夜馳援武漢到3月31日回滬,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整整68天裡,第一批上海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上海仁濟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查瓊芳寫下67篇抗疫日記。如今,這些日記被編撰成《查醫生援鄂日記》,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這也是目前國內第一部正式出版的援鄂醫生親歷的抗疫日記。4月20日,澎湃新聞記者從仁濟醫院獲悉上述消息。
  • 張芯瑜拍《新兵日記》走紅 獲封臺"軍中情人"
    張芯瑜因《新兵日記》飾演福利社老闆娘女兒初嘗走紅滋味。〔圖/翻攝網絡〕 人民網8月10日電 在臺灣偶像軍教片《新兵日記》中,捧紅許多B咖藝人,其中也包括在戲中飾演福利社老闆娘女兒的張芯瑜,因為其青澀性感吸引不少宅男目光,讓她初嘗走紅滋味。
  • 是他們,讓我們有勇氣度過2020!
    是他們,讓我們有勇氣度過2020!但是這一年有無數的英雄讓我們看到了大愛大義,也是他們,讓我們有勇氣度過艱難的2020。責 編:趙雅飛統 籌:陳科敏監 制:高祥菊總監製 :李海峰徵集新聞線索熱線0451-53972107▼原標題:《是他們,讓我們有勇氣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