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高三學子,拼搏的決心固然重要,學習的方法卻更為關鍵。今日我們請到中山大學學子李泠泠 ,她在全國一卷高考中,語文獲得134分的高分,下面一起看看她的高考應考經驗,希望能夠助考生們一臂之力!
李泠泠
高考成績:全國一卷語文134分
中山大學國際翻譯學院2018級本科生
學好語文,概括起來就是兩個詞:閱讀和積累
基礎題
要想把基礎題「啃下」,就必須做個有心人。平時可以將每張練習、考卷中的文言文詞彙、文化常識、成語等都收錄到筆記本中,這種整理一定要及時,每一張卷子都是新知識的來源。
臨近高考之際,比起刷大量基礎題,更重要的是反覆記憶所學知識。針對一些做題遇到的困境,有以下幾點建議:
①面對無法準確明白其含義的成語,最好的辦法就是就再多讀幾遍;
②常用的文言文詞彙一般有不止一個解釋,你需要明白自己是否能區分;
③需要清楚小說類閱讀的答題術語的表達和使用;
④對於那些傳記類閱讀的模板、套路,分類整理之後會更加清晰;
⑤古詩詞默寫一般都是名句,將其中生僻字圈出來並時時複習,避免默寫時出錯。
閱讀題
每次考試的閱讀文章都不相同,但答題都建立在對文章的理解之上,所以要想應對閱讀題、增強對文章句段的理解,最好方法就是勤閱讀。關於閱讀的文本,我比較推薦上個世紀的名家散文,比如梁實秋、鬱達夫、魯迅、錢鍾書等大師的作品。除此之外,經常閱讀還能培養你的寫作風格。
高考作文
要想寫好高考作文,積累素材是必備的應考方式。最好能堅持每天背一句名言,對此我建議分類背,分類方式可以嘗試分作家、作品、適用話題等來積累。關於這些名言的選取,可以挑選那些簡短有力、較有感觸的句子,以便記憶。
素材從何而來?作文素材書便是比較好的來源,市面上作文素材書俯拾皆是,另外自己要準備素材積累本,分好話題(可以參考老師提供的作文母題分類),將報紙或參考書上的優質素材收入自己的素材庫中。除此之外,高考的高分作文也是非常優秀的素材來源,對其進行細心的研讀,尋找其寫作思路與規律,感受其文字的美感與背後的思想。
素材積累固然好,但要避免陷入誤區——摘抄了很多內容,寫滿了筆記本,但是臨場寫作時還是跟原來一樣,積累的東西並沒能運用到實踐中,這是很可惜的事情。另外要注意的是,寫進作文裡的句子應為畫龍點睛之用,我們要求精而非求泛。
來源:中大招生 文案整合:蘭凡排版:李瓊校稿:夏慧欣初審:宋宇審核:陳淑芬審核發布:劉澤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