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資本已投企業—向日葵教育科技被中國科學家論壇授予科技中國創新先鋒榮譽

2021-03-03 中時資本

中國科學家論壇是中國科學家頂級論壇之一。向日葵教育科技代表中國數字教育企業,在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並榮獲多項大獎,實至名歸,意義深遠。這是多年來客戶、政府、社會各界與公司同仁共同努力的結果。

 

日前,數字教育領域的引領者遼寧向日葵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向日葵教育科技」)再獲多項榮耀,實至名歸。

 

9月19日,在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上,向日葵教育科技獲得「中國數字教育領軍企業」、「中國最具投資價值科技創新發明成果」雙項殊榮,同時還被組委會特別頒發了「科技中國創新先鋒」榮譽,與國家相關領導及來自全國各地各行業的1000多位科學家、科技管理者、企業家等齊聚北京,共同探討數字經濟時代企業科技的創新實踐及科技強國重大發展戰略。

向日葵教育科技成立於2010年,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專注深耕教育科技服務領域十年,始終本著「為未來教育而生」的使命,賦能人才培養,為客戶提供數字教育整體解決方案,致力於做中國數字教育的引領者,創新教育生態,重新定義未來。

據了解,在此屆中國科學家論壇上,向日葵教育科技相關負責人發表了題為「創新教育生態,重新定義未來」的主題演講。向日葵教育科技的「數字增強未來教育」戰略、核心產品與創新教育生態的實踐成果,得到了在場嘉賓的高度認可。

當前,在新興技術推動下,我國已經進入了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時期,而產業技術的高速迭代,也給教育領域帶來了新的挑戰。針對數字教育需求痛點,向日葵教育科技率行業之先,依託虛擬仿真、大數據、5G等新興信息技術,已經構建並形成了「技術服務+硬體產品+軟體平臺+產業大學」的生態布局,打通了教學資源、教學應用、教學管理、學習行為等終端數據,實現教學數據和學習數據的深度智能化應用,打造了數字教育全生命周期生態體系。

特別是在高教、職教、數字出版等領域,向日葵教育科技已經成了「專業」和「品質」的代名詞,並屢獲客戶認可與好評。迄今為止,向日葵教育科技在高等院校領域服務客戶眾多,尤其是在中央軍委直屬和各軍兵種軍隊院校領域高達80%。

值得一提的是,向日葵教育科技創新性地推出了「數字增強未來教育」的行業戰略發展規劃和數字教育範式:向日葵教育科技實踐與創新數字教育的核心就是「人、課、場的重構」,從教育的IT化到教育的DT化,實現教育的數位化和智能化,即教育數智化。這也是未來教育的2.0,並從核心與本質上都區別於通常所說的在線教育。數字教育的最終趨勢是教育數字資產的經營與管理,最大化實現教育資源內循環,保障教育教學公平,並為普惠教育與普智教育奠定了「新基建」基石。

據介紹,向日葵教育科技將繼續充分發揮自身的行業先發、規模、結構、產品、研發、服務網絡等優勢,實現數字教育教學、產品、技術、平臺的賦能,為客戶提供數字教育整體解決方案,從而實現客戶價值、行業價值、市場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最大化。

向日葵教育科技之所以備受客戶信賴與業界關注,核心原因之一就是有自己的硬核技術:國產替代「靈魔」三維引擎技術。向日葵教育科技為了更好的提升數字教育教學場景化的體驗,經過兩年多的艱苦研發,推出「靈魔」三維引擎,成為國內教育領域第一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仿真交互引擎。

目前,「靈魔」引擎已經為向日葵教育科技的眾多客戶提供了虛擬仿真服務的技術支撐,極大地賦能未來的場景化教學和互動式教學,也大大降低數字內容資源的開發成本。

今年3月末,向日葵教育科技發布了虛擬教研室平臺、虛擬演播廳SVS、在線資源管理平臺三款新產品,在以數字內容開發製作和資源輸出為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教學平臺、資源、環境的數位化融通,為業務拓展提供新動力,打造數字教育發展的「加速器」。

今年特殊的國內外形勢,為包括5G、大數據在內的「新基建」按下快進鍵,雙重因素疊加,數字教育正迎來新的發展新機遇,也加大了高精尖科技人才的需求。

有相關信息顯示,向日葵教育科技於今年5月份,投資1億元,在瀋陽研發基地成立了數字教育創新發展研究院。該研究院將引進5G、人工智慧、教育專家等領域的院士、博士等高端人才,全力投身「新基建」,打造科技研發和數位化應用的人才高地。實現科研環境、方法論、新興技術的創新提升,進一步賦能行業和產業發展。

據向日葵教育科技相關負責人透露,該公司擬於2021年在創業板申報上市。「立足當下,面向未來,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先鋒者和數字教育領域的引領者,向日葵教育科技深感時代之需、責任之大,繼續埋頭深耕數字教育,為未來教育事業而努力奮鬥。」

關於中時資本

中時資本是一家由資深股權投資人士、資深證券從業人員及上市公司高管等共同發起設立的創投機構,專注於機器智能及高端裝備製造產業,以資金為紐帶,打造自成體系的產業生態。團隊豐富的投資經驗,專注而深刻的行業洞見以及廣泛的產業資源,必將助推有遠見的合伙人及優秀創業者走向成功。



相關焦點

  • 寓樂世界榮獲「2020中國科技創新先進單位」及「領軍人物」榮譽稱號
    此次論壇中,北京寓樂世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寓樂世界總裁劉斌立先生分別被授予「2020中國科技創新先進單位」和「2020中國科技創新領軍人物」榮譽稱號。樊代明院士在論壇上作視頻報告出席論壇的各行業院士專家、科技工作者、企業家圍繞「深化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培育科技創新體系新格局新優勢」主題,就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推動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弘揚科學家精神、企業科技創新發展以及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等熱點交流探討
  • 君聯資本所投企業燕麥科技登陸科創板,智能製造已投十餘個IPO
    涉及基金:綜合十五期, 君聯四期專項母基金 來源 · 君聯資本CEOClub (ID:LegendCapitalCEOClub) ▼ 6月8日,君聯資本所投企業燕麥科技在上海科創板成功上市
  • 大數金融再摘榮譽 入選中國金融科技創新企業50強
    一直以來,個體工商戶、經營實力稍弱的草根小微企業客群都深陷「融資難」的困境。為了改善這一困境,踐行普惠金融,大數金融憑藉數據驅動的風控技術,首創「第三代小微信貸技術」,不但幫助各大商業銀行機構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服務實體經濟,其獨創性和優越性令大數金融在金融科技領域取得了不凡的成績,領跑小微金融領域。
  • 盤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受邀參加第十五屆中國科學家論壇並榮獲多項榮譽!
    中國科學家論壇在著名科學家、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主席,「兩彈一星」元勳:周光召院士的特別關懷和支持下,於2002年創辦,已成功舉辦了十四屆,是推動我國科技事業和企業創新發展的重要平臺。9月12日-13日,第十五屆中國科學家論壇位於釣魚臺國賓館內隆重開幕並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以及北京會議中心兩大主會場展開會議!本屆論壇會在主委會的帶領下,由中國技術市場協會、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企業管理創新研究所聯合舉辦。
  • 中植集團助力科技創新 國際頂尖科學家獲頒「復旦-中植科學獎」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8日訊 昨日,第二屆「復旦-中植科學獎」頒獎典禮暨第三屆「復旦科技創新論壇」在上海隆重舉行。2017「復旦-中植科學獎」授予在引力波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雷納·韋斯(Rainer Weiss)、基普·索恩(Kip Stephen Thorne)和巴裡?巴裡什(Barry Clark Barish)三位科學家。
  • 第七屆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全球化逆風背景下,全球科技合作將走向...
    科技創新日益成為全球競爭的核心和發展的制高點,但它並非零和遊戲。技術的發展需要國際間更緊密的合作,而技術的突破也將使所有人受益。中國企業需逆勢而上,將國外的領先技術引入國內、多元創新開發海外市場。同時,中國政府應積極參與構建全球科技管理和合作機制,推動國際對話與交流,讓科技進步為人類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 陝西惠齊電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參加第十四屆中國科學家論壇載譽而歸
    大會中,還向致力於中國科技事業發展並作出貢獻的機構和個人頒發了榮譽證書,鼓勵與會企業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加強科學技術創新方面取得的顯著成績。陝西惠齊電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憑藉在科技創新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貢獻,榮獲「發現•2017電力設備行業科技創新先進單位」榮譽稱號。陝西惠齊電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高低壓電力成套設備的生產營銷、研發設計及技術諮詢的綜合性現代化企業。
  • 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 | 「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分...
    當前,隨著科技創新的不斷深化,科技型企業在科技創新過程中遇到的風險也日趨複雜,科技保險作為科技企分散科技創新過程中風險的重要手段,也在不斷創新、迭代,在科技型企業研發、生產、人員等多個方面,為科技型企業發展撐起保護傘,為促進國家自主創新戰略的實施保駕護航。
  • 第十四屆中國發明家論壇舉行 15人被授予「當代發明家」榮譽稱號
    中國發明協會顧問袁隆平院士向論壇發來賀信,中國發明協會理事長潘雲鶴院士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做主旨報告。 袁隆平院士在賀信中說,發明與創新均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發明人在新時代的創新、創造、創業過程中的重要實踐活動,也是中國發明協會積極踐行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給予鼓勵和支持的重要方面。
  • .| 「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分論壇」圓桌會議
    12月6日,中國保險創新發展大會在武漢召開,以下是在「科技保險服務科技產業發展及科技創新分論壇」上的圓桌論壇。,同時有請本次圓桌論壇的嘉賓,他們是: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 胡宏兵  中國應急管理學會風險防控與保險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申健  大家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IT總監 朱曙兵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運營共享部總經理 何敏  北京中交興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江天  人保創新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
  • 2020中國教育資本論壇舉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聰聰)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以「融合破浪」為主題的「2020中國教育資本論壇」近日在京舉辦。業內大咖、專家、投資人等圍繞教育企業在資本助力下如何把握機遇與挑戰等問題,為中國教育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承辦「顛覆性技術青年先鋒論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新聞網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王毅)信息與電子工程領域是當前全球創新最活躍、帶動性最強的領域,信息技術與產業的水平成為一個國家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8月3日—8月4日,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領域顛覆性技術高端論壇、青年先鋒論壇在浙江德清召開。中國工程院呂躍廣院士,航天科技集團包為民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浙江大學潘雲鶴院士擔任論壇主席。
  • 時代在召喚·資本的力量——中國經濟與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在京...
    11月25日,由《公益時報》社和《經濟觀察報》社共同主辦的「時代在召喚·資本的力量——中國經濟與企業社會責任高峰論壇」在北京千禧大酒店圓滿落下帷幕。論壇以「時代在召喚,資本的力量」為主題,凝聚業界、學界和媒體力量,共同探討企業社會責任踐行,展望十四五規劃下中國經濟的新格局。
  • 青雲科技榮獲「中國技術品牌影響力企業」大獎 自主創新先鋒實至名歸
    北京,2020年12月22日——日前,SegmentFault思否「2020中國技術先鋒年度評選」揭曉,青雲QingCloud及旗下容器平臺KubeSphere雙雙榮獲「中國技術品牌影響力企業」大獎。此外,青雲QingCloud應用及容器平臺研發總監周小四還上榜了「2020 中國開源先鋒 33 人榜單」,成為「心尖上的開源人物」。
  • 微光醫療榮登2019深圳領先生物科技企業20強先鋒企業排行榜
    本屆BT領袖大會採用「聚力科技新契機,揚帆健康大灣區」的全新主題,更加聚焦於粵港澳大灣區,旨在核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打造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為助推大灣區生物醫藥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企業間、企業與資本間強強聯合,畢馬威中國和深圳國家高技術產業創新中心在本屆大會上聯合發布了「2019深圳領先生物科技企業20—領軍企業榜及先鋒企業榜」,微光醫療榮登深圳領先生物科技企業20強先鋒企業排行榜,微光醫療CEO朱銳受邀出席領獎。
  • 國際醫學科技創新領導力論壇聚焦醫療科技創新
    光明網訊5月11日,「2019國際醫學科技創新領導力論壇」在成都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四川省醫學會、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主辦,北京協和醫學院培訓中心和醫聯承辦,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給予支持。
  • 宇信科技榮獲「2019中國年度最佳僱主北京地區30強」榮譽稱號
    2020年1月9日,「共生效能,職場致勝」2019中國年度最佳僱主頒獎盛典暨中國人力資本國際管理論壇在北京王府井金茂萬麗酒店舉辦。北京宇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宇信科技」或「公司」)受邀參加並榮獲「2019中國年度最佳僱主北京地區30強」榮譽稱號。
  • 《中國金融》|陳元:科技與資本
    作者|陳元「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常務理事會主席」文章|《中國金融》2020年第23期信用和資本既是推動科技創新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產業、進而推動人類歷史進步的關鍵力量,其自身也在服務科技的過程中不斷演進並孕育了新的形態。貝爾實驗室隨著AT&T被拆分而衰落顯示出企業資本與科技結合的局限性,也證明美國「資本優先於科技」的理念是錯誤的,但這並不代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的失敗,相反推動了科技和資本的結合進入了新的階段並形成了互為條件、深度融合的更高形態——科技資本。
  • 活動報名 | 系友論壇雲端研討—科技賦能教育:在線教育未來觀察與思考
    清華校友總會電子工程系分會自2018年成立以來,已形成了「系友論壇」、「學長話前程」、「預見未來」三大系列品牌活動。其中「系友論壇」系列活動,一經推出就吸引了千餘人的熱情參與,話題的多樣性和前瞻性使本活動促進了產學研的相互了解,增進了技術與資本的交流,加深了產業互幫互助。
  • 禧贏時代應邀出席2020中國企業信用論壇並榮獲多項榮譽
    10月17日,由《經濟日報》集團《經濟》雜誌社、聯合人民日報《新聞戰線》雜誌社、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信用工作委員會、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行業發展研究所等有關單位聯合舉辦的「2020中國企業信用論壇暨第六屆『中國影響力品牌』電視盛典」活動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國家有關部門領導、全國各行業的專家、學者以及企業家代表近300人參加了本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