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前正熱播的幾部翻拍經典作品來說,新《紅樓夢》過分炫技,新《三國》更象是一部全新以三國人物為素材的古裝職場劇。而紅色經典翻拍劇《洪湖赤衛隊》,做好了整新如舊,又不乏新意,最終成為十分少見的翻拍劇成功的範例。
溫崢嶸所飾演的韓英頗受好評。
韓英的感情戲是新版一大亮點。
網易娛樂7月19日報導 (文/趙豬 雲飛揚)《白毛女》、《洪湖赤衛隊》、《紅色娘子軍》都是20世紀華人經典歌劇。所謂經典,首先是一種情懷,同時有有著張力十足的戲核,反而不是技術層面的問題了。因此翻拍經典影視作品,動用了怎樣強大的技術手段,如果解構原著情節等等都不是必須的事情,最重要的,其實反而是如何複製那份舊日的情懷,努力做到翻拍一次,整出來的新品依然還能讓觀眾再次感動,所謂整新如舊,這才是翻拍作品能夠成功的關鍵所在。
《洪湖赤衛隊》整新如舊
以目前正熱播的幾部翻拍經典作品來說,新《紅樓夢》過分炫技,新《三國》更象是一部全新以三國人物為素材的古裝職場劇。而紅色經典翻拍劇《洪湖赤衛隊》,做好了整新如舊,又不乏新意,最終成為十分少見的翻拍劇成功的範例。新版《洪湖赤衛隊》成功的原因,本身在於繼承並發揚了原版電影的優點,原作本身就是很符合老百姓欣賞的革命浪漫主義與革命英雄主義相結合的現實題材作品,人物特色鮮明、性格突出、有些有肉,並能夠做到相當程度上的真實,恨和愛確實都不是無緣無故。
老版《洪湖赤衛隊》的導演是謝添、陳方千、徐楓,他們正處於建國後難得的創作自由的歷史時期,拍攝完成於1961年,主人公是以賀龍和大姐賀英為原型來創造,以湖北漢劇為素材改編而成的紅色經典歌舞電影。原著拍攝時期為中國歷史上罕見的苦難時期,卻也是1949年以來對於思想文化界控制較松的時間段。故事情節相對簡單,只是以洪湖地區赤衛隊與土豪劣紳彭霸天做鬥爭為題材的革命故事。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其實與特殊歷史時期一般觀眾對於電影的接收機解讀有著密切的關係。
老電影之中那一曲曲膾炙人口的唱段,如《洪湖水,浪打浪》、《看天下窮苦人民都解放》等段子,至今仍然可以在許多歌舞晚會上聽到,同時也深受廣大中老年觀眾的喜愛,新版也以新花樣加以再發揮。要想翻拍這樣一部經典的電影,而且是將原片長不到兩個小時的電影改編成28集的電視連續劇,同時還無法完全照搬原作歌舞劇的形式,這件工作本身的難度就非常之大。而且按照當下流行的一些翻拍做飯,很容易就戲不夠,感情湊,非把原本很簡單的劇情線索,往複雜裡寫,還很自以為是地把現代社會裡複雜的男女關係硬套在革命先烈頭上。這方面新版《洪湖赤衛隊》做得很好,基本上沒有跳出原作的劇情框架,只是儘可能地把來龍去脈交代清楚,韓英與張副官之間似有若無的情愫,以及最終張副官為救韓英而壯烈犧牲的橋段,也處理得悲壯卻不拖泥帶水,既保持了革命戰爭年代戲的純潔性,又有一定程度的現代思維的代入,更加著重了亂世當中共產黨人的人性。
正反兩派人物塑造出色
除此之外,新版《洪湖赤衛隊》中對於幾個反面人物的刻畫也是至關重要的。彭霸天的老謀深算,王金標的無政府主義流氓習性,以及新增加的湖匪謝十三,甚至是白極會會長等等角色,各有各特色,絕不雷同,也不簡單粗暴地一味死壞。而是有了起承轉合,有了各自的心路歷程。至於韓英、劉闖、張副官等一幹正面人物,也不只是高大全的老式作業模式,而是塑造成了有血有肉的真實人物。比如劉闖早期只是一名正義感強烈的漁民,在學習過程中才逐漸成長為共產黨的好幹部,而他寫的那份有不少錯別字的入黨申請書,也是劇中畫龍點睛的橋段之一。青年女演員溫崢嶸所扮演的韓英,在不施脂粉,稜角分明的外表之下,其實也演出了韓英這個角色溫柔善良的另一面,賦予了經典全新的解釋。延續了那一份動人的情懷。
保留了原作中優美唱段
更難得的是,雖然不能象原作電影那樣大量運用歌舞唱段作為電視劇的主要表現形式,但是影片中還是保留了大部分原作中的優美唱段,既有重新演繹編配的背景音樂,也有直接採用的原作錄音。比如片尾曲《洪湖水,浪打浪》就有重新演唱的版本,以及由王玉珍演唱的原版兩個版本。也正是這些經典的歌曲重現,讓觀眾有了更強烈的回憶。能夠做到整新如舊,尊重經典,有著一份敬畏之心,確實正是《洪湖赤衛隊》一劇能夠成為同時段收視冠軍的制勝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