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本欄目旨在為大家分享各類學術小知識,助你快速進階科研大神!
相信很多同學對期刊論文並不陌生,都有過在核心期刊上「投paper」的經驗。但是對於會議論文就傻傻分不清:
會議論文與期刊論文是什麼?兩者有何區別?學界對於他們的認可度又是怎樣的呢?
本期學術小百科,小艾帶領大家走進會議論文和期刊論文的「 那些事兒」。
會議論文是針對某學術會議投稿的,即發表在國內或國際學術會議上的論文。
如果論文被學術會議的會務組決定錄用,論文將在會議「論文集」上發表,同時也會被要求參加高端學術同行交流會,向學術界介紹你研究的發現。當然,投稿人是否參加會議是自由選擇的,並不會影響論文的出版和檢索。
期刊論文是針對某學術期刊投稿的,即發在學術期刊上的論文。有學術性與非學術性之分。期刊論文主要會發在月刊/季刊/年刊/不定期的刊上。期刊論文錄用後,投稿人只需等著出版即可。
接下來,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具體了解他們的不同:論文內容、審稿周期、認可度,文末還附上投稿tips哦!
期刊論文想必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期刊論文發表的受眾比會議論文要廣得多,也是目前應用範圍最廣的論文。國內畢業、保研、晉升,均對期刊論文認可度較高。
而會議論文由於是在學術會議上宣讀的文章,會議論文的認可度自然是與學術會議的權威性正相關的。
例如,有的學術會議水分略大,價值不高,發表論文自然認可度有限,但如果是高質量比較權威的會議,其會議論文也是很受認可的。
此外,相比期刊論文刊登在某一期的期刊上,會議論文是不一定能夠出版的,有些文章僅在會議上進行宣讀。一般來說,論文的出版是有利於論文的檢索收錄的,如果不出版,文章就不會被檢索收錄,其認可度自然不高。
既然會議論文的認可度與學術會議的權威性密切相關,這就要求我們謹慎選擇學術會議。但如今學術會議並不少,質量也參差不齊,我們又該如何判斷學術會議的含金量呢?
一看主辦方。通常一級單位發起舉辦的會議,都會比較安全,能夠被檢索。
例如國外的IEEE、IFAC,國內的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等。一級學會支持的也比較安全,比如IEEE CS等;此外,知名高校、研究機構舉辦的國際會議也是有保障的。
二看合作出版社。如果是和以上國際知名出版社合作,基本都是EI源刊收錄,值得一投。
此外,屆次、大會主席、會議網站這些細節也是標尺。如果會議連正規的網站都沒有,直接郵箱邀稿,那一定是不靠譜的。
高水平的學術會議發表的論文是可以媲美核心期刊論文的,會議論文的發表關鍵在於會議的選擇,只要選對了會議,論文對作者絕對有幫助。
發表會議論文不僅能為你的學術簡歷加分,還能為論文汲取各方的研究意見。想要成為好的研究者,一定不能忽視會議論文的重要性,可從會議論文開始鍛鍊,提升論文寫作水平。
本期學術小百科就到這裡啦,各位同學如果覺得有幫助的話,就點個再看吧!
監製:石換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