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一直聽著「過年」的傳說,就是有個人除掉了為非作歹的「年獸」,家家戶戶貼對聯、放鞭炮來慶祝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今年快過年了,我偶然從網上查了一下有關「年」的傳說,看著看著,有一種傳說是過年來源於除掉了一個叫「夕」的惡獸。怎麼又冒出一個叫「夕」的怪獸?不是趕走了「年獸」嗎?大腦瞬間感覺好亂。
除夕,按照字面意思理解為除掉「夕獸」,這沒錯吧!過年,安全度過「年獸」,過上美好生活,這好像也沒問題。那到底問題出在哪裡了?還是「年」和「夕」就是同一種兇獸,只是不同地方叫法不同,而造成的誤解呢?
先看看有關「年」和「夕」的傳說
有關「年」的傳說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長相非常兇惡。「年」長年在海底居住,只有到了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危害鄉裡。因此,每年到除夕這一天,老百姓們紛紛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
後來人們發現年獸害怕三樣東西,即紅色、火光和巨大的響聲。因此每當年獸到來時,在除夕這一天,貼紅紙(後來逐漸改為貼桃符或貼紅對聯),掛紅燈籠,放鞭炮等等,目的就是為了趕走年獸。人們在趕走年獸後,互相慶祝,又熬過了一年。
有關「夕」的傳說
也是相傳很久以前,有一種怪獸叫「夕」,它常常在每年的最後一天出來傷人,就連保護老百姓的灶王爺也束手無策,於是他上天請來了一位叫做「年」的神仙,「年」法力高強,用紅綢和放在火中燒得劈啪作響的竹竿消滅了「夕獸」,而這一天正好是臘月的最後一天,老百姓為了感謝和紀念「年」在這一天除掉了「夕獸」,就把農曆每年的最後一天叫「除夕」,把新年的第一天叫做過年。老百姓為了紀念打敗了「夕獸」,在除夕這一天貼對聯,守歲進入新的一年放鞭炮。
不管是哪種版本,「年」或「夕」都是一種危害鄉裡的兇獸,這是毋庸置疑的。雖然有關「年」和「夕」的傳說版本很多,各有各的出處,說的都挺活靈活現的,但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除掉了一種危害鄉裡的惡獸,來慶祝過上了好日子。
還有一種說法,在古代由於地理限制,年獸的傳說傳來傳去有了不同的版本。夕、年只是一個稱呼,本質上就是民間神話傳說中的惡獸。
神話傳說距離我們現代生活太遙遠了,我們大可不必糾結於這種兇獸是「年」,還是「夕」。我們繼承的只是過年紅紅火火,圖個喜慶,最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的風俗習慣。
筆者家鄉過年風俗習慣為大年三十(除夕)貼春聯、掛燈籠、包餃子、看春晚、搶紅包、守歲、放鞭炮,第二天正月初一走親串友、互相拜年。
朋友們,你們家鄉除夕和正月初一有什麼風俗習慣呢?
歡迎大家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