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教育經過幾十年的改革,已經是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私立教育並舉發展的局面。那麼,這種局面的發生發展,並非偶然,是社會發展過程中有了需求自然就會相應的供需。那麼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二者之間的一些詳細內容!
1.組織優勢:公辦和我們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體制、政策等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具有明顯的組織上的優勢。
2.資源優勢:公辦是舉全國、全省市之力來對教育的支持扶持,有著強大後盾作為發展教育的驅動力和源泉。
3.信任優勢:對於家長、社會、就業等方面都會對公辦學校公辦教育信任感更強一些。
4.教育優勢:公辦學校都是經歷過長期發展,各項專業水平技能等積累較深。
1.制度優勢:民辦教育制度在遵循國家教育制度的前提下,可以更量身定做自身教育管理等制度,相比公辦的制度就比較容易靈活調整。
2.用人優勢:人才入口靈活多樣,用人過程具有明顯的優中選優,機構是更願意選擇高素質高水平人才作為教學資源的。這一點對教育層次的提高是有很大驅動力的。
3.分配優勢:雖然很直白的說就是福利待遇,民辦教育啟示就是做企業的教育,做教育的企業,福利待遇是留住人才和發展機構的決定性的要素,那麼這一點更容易激發工作熱情。
4.投入優勢:一方面是民辦教育對教育資源的投入,另一方面是教師隊伍對教學研究的投入,老師更願意潛下心來教育,沉下心來提高自己。
5.競爭優勢:民辦教育需要生存,那麼生存就一定有競爭,為了打造自己的競爭能力民辦教育是不能安於現狀,就必須不斷的提升自我,這一點是公辦教育很難達到和體會到的。
民辦教育是社會需求,是我國發展的必然產物,遵循了自然發展規律,我們必須遵循規律,當然在規律中肯定有很多並不完美的情況,而這也是發展過程中必然存在的磨合現象,等經過長期的一次次的發展過程,最終就會形成最符合社會需求的最終成果。
公辦和民辦是可以融合的。正如海上艦隊,發水最大的戰鬥能力,並不是拼的一種技術,而是全方面配合。
我們不能把公辦、民辦看成勢不兩立的,他們是一種良性競爭,是互相促進的。但是很多站在公辦或者民辦的人,就會惡意醜化對方,而過度誇大自我。這是不對的。
不管是公辦還是民辦,其實教育規律是一樣的,只不過教育形式和方式不同,育人必須遵循規律。
1.優化法治環境,保障好平臺,讓公辦民辦教育在舞臺中發揮教育優勢,而不是讓教育自己去打造舞臺。
2.消除公辦民辦教育的合作阻力,激發民辦學校的活力。
3.資源配置,減少教育資源的重複使用和浪費使用。讓教育資源得到優化處理。
4.增強公辦教育的創新能力。
5.解決挖老師、搶學生的矛盾勢在必行,早一天解決這種矛盾,就早一天更好地對我國教育優化,提高教育檔次和綜合能力。
6.近些年來民辦教育成功的典範越來越多,在民辦教育中很多優勢優點,要快速和高效的利用到公辦教育中,改變公辦教育體制中一些固化模式。這種民辦教育已經嘗試和探索得出的經驗,就是最好的驗證,公辦教育只需要更合理的應用和套用,大大可以減少公辦教育的再研究、再探索、再考證的過程。
對於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這一點小編覺得不同情況,不同時機,答案都是不同的。畢竟這種矛盾一般都是集中於城市或者教育資源集中的地區,對於偏遠的地方,公辦和民辦教育都是薄弱的,是根本也體現不出來彼此的利弊關係的。而我們現在主要的城市教育資源並不缺少,可以說教育的不平衡性才是問題。那是否可以通過融合,把整體教育資源均衡,解決教育平衡問題更是我們國家重點需要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