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群力學校(暫名)與博實樂教育集團(BEDU.N)合作辦學籤約儀式在北滘文化中心舉行,北滘鎮黨政一把手及教育部門負責人、博實樂教育集團聯席總裁等高管,以及校方負責人共同出席。
北滘鎮有關負責人表示,北滘將斥巨資用於公辦教育的擴容提質,同時也在積極探索與優質教育機構合作辦學的新模式,雙方的合作將有望把群力學校辦成一所高起點、高水平的公辦優質學校。
據悉,群力學校是一所由北滘鎮政府建設並籌備辦學經費,委託博實樂教育集團進行管理的公辦小學。博實樂教育集團將派遣骨幹團隊管理學校,並充分利用集團的名師專家、特色課程和科研資源,共同推進學校的建設和發展。
群力學校位於北滘鎮碧江片區,建築面積89,000平方米,學校最大辦學規模為72個班,按45人/班的容量計,該校最大容量可達3240人。新學校將於2020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自項目啟動以來,博實樂即組成以全國知名校長陳錢林校長為首、由廣東碧桂園學校創校名師簡芳洪為骨幹的專門工作組,在教師招聘與培訓、教學設施設備的配置、課程設計等方面提供支持,全力協助群力學校的籌開工作。
這麼一則地方新聞,看似不起眼,事實上對於整個民辦教育行業來說,其實信息量很大!博實樂教育(原「碧桂園教育集團」)和北滘鎮的此番合作,可以看做是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機構在「公辦民營」模式上的一次重要嘗試。
「公辦民營」學校實質上還是公辦學校,保持了公共服務屬性不變,提供公共服務的職責不變,只不過是突破了辦學形式的限制,引進了優質教育資源和管理方法,激發了辦學活力,從而提升了學校教育質量。
「公辦民營」能有效促進地方政府和民辦教育機構的資源互補,實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互利共贏。在該模式之下,由地方政府決策,民辦學校舉辦者積極參與,籤訂委託管理協議,保持學校公辦屬性不變,保持學校資產權屬性質不變,運營者依託原有民辦學校的優質管理,向被託管公辦學校派任核心團隊,改革人事制度、績效管理、教研教學、人才培養模式和後勤服務體系,地方政府給予支持和激勵。
「公辦民營」的先行先試案例,為何發生在北滘鎮和博實樂之間?
北滘鎮「雙子星」:碧桂園總部&美的總部
常住人口只有33萬人的北滘鎮,乃中國家電製造業重鎮、全國重點鎮,高居「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第六位,擁有全球規模最大最齊全的白色家電全產業鏈和小家電產品集群,轄區內誕生了碧桂園、美的兩家世界500強企業。2019年,北滘鎮實現GDP645億元,同比增長7.3%,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3043億元,同比增長9.9%。
而背靠「全球第一房企」(據《財富-2020年世界500強》)碧桂園集團的博實樂教育集團,是在美股上市的中國大型民辦教育集團。
截止今年5月21日,博實樂在全國10省份擁有80所園校和20所英語培訓中心,其中7所國際學校、15所雙語學校和58所幼兒園;在英國、美國和加拿大擁有8所海外K-12學校及10所海外語言學校,集團在校生總數達5.1萬人。此外,博實樂還在遊學研學&營地教育(環學教育)、英語培訓(伊萊英語、培伊教育)、藝考培訓(杭州印象)、國際競賽與課程培訓(翰林學院)、留學服務和留學生求職輔導(DBC職夢)等細分教育領域廣泛投資布局。
國際學校和雙語學校是博實樂最大的辦學特色,其能提供包括IB、AP、IGCSE/A-Level等在內所有主流全球認證的教育項目。博實樂聯席CEO黎婉媚披露,截至今年5月,93.6%的博實樂國際學校畢業班學生,已獲得全球排名前50強大學錄取通知書,其中包括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頂尖名校。
北滘鎮和博實樂合作,試水公立小學「公辦民營」,其實也不難理解。在北滘鎮,碧桂園學校的「IB國際課程」、美的學校的「精英教育」等特色民辦教育享譽全國,品牌優勢盡顯,這也是雙方合作辦學、互利互惠的品牌背書。
首先,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北滘鎮積極投資教育、發展優質教育,前提和基礎是雄厚的經濟實力,且剛好轄區內就有博實樂這樣的絕佳拍檔,合作也就水到渠成了。今年6月,在順德區人大會上,北滘鎮鎮長王崇曦表示,未來三年,北滘將投入20億元加快公辦教育擴容提質。發展教育事業,除了有錢,還必須有專業的經營管理團隊,於是,地方政府出錢出地把校園建設好,委託專業的教育機構進行經營管理和運營,後期通過服務費、獎勵、補貼等方式支付酬勞,如此便能各取所需、互利互惠、合作共贏。
其次,上市公司有資源、有能力、有收益,合作也就順理成章了。
以博實樂為例,作為上市公司和大型民辦教育集團,一來,其有師資、有品牌、有管理、教學質量有保障;二來,可以通過教育管理服務輸出,拓展業務、擴大辦學規模、增加營收和利潤;三來,通過運營公立小學,可有效拓展其初高中/國際學校/雙語學校/出國留學/輔助教育等業務的生源;四來,通過運營公立學校「借窩生蛋」,比起新建擴建或外延併購,更能省時省力節省資金成本,這對上市公司業績和財務的貢獻立竿見影。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政策因素。畢竟,對於民辦教育行業來說,最近幾年已多次領教了政策的威力。
但事實上,近年來包括新《民辦教育促進法》、《民促法實施條例》以及一系列的修訂草案、修正案、送審稿等法律條文,尤其是2018年8月10日司法部發布的《民促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並沒有明令禁止地方政府與民辦教育機構合作辦學,或者禁止義務教育階段的公立中小學委託予民辦教育機構運營管理。
恰恰相反,「公辦民營」作為創新的合作辦學模式,也受系列政策所支持。
比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就提到,深化辦學體制改革要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充滿生機活力的辦學體制,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全社會積極參與、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深化公辦學校辦學體制改革,積極鼓勵行業、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公辦學校辦學;各地可從實際出發,開展公辦學校聯合辦學、委託管理等試驗。
國務院81號文(《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第九條「探索多元主體合作辦學」也提出,積極鼓勵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相互購買管理服務、教學資源、科研成果。
北京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馬學雷認為,新的形勢下,民辦教育舉辦者要重視義務教育階段的「公辦民營」辦學形式,這種辦學形式應該是未來民辦教育發展的一種重要形式。
博實樂教育和北滘鎮能否「合作愉快」且長長久久,將一定程度上預示著「公辦民營」的方向和趨勢,但我們也堅信:只要符合客觀發展規律,試水也可能成為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