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維:懷念曾祖母|散文

2020-12-17 文學天空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

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

#文學天空散文隨筆#

曾祖母,我習慣叫她祖祖,她離世已經三十六年了。以前,每當我看見大姑婆和么姑婆時,腦海裡總是浮現出我曾祖母的影子;她滿臉深邃的皺紋,慈祥的臉龐和乾枯的雙手上布滿了老年斑,頭上環包著一條青色的布帕。

聽祖父講,曾祖父生前是一個佃農,長期出門在平昌縣鎮龍和四家灣一帶給一些大戶人家做長年。曾祖母是平昌縣新廟金沙冠王家人,是家中唯一的子女,通過親戚介紹遠嫁給廟埡雲程坪我曾祖父;據說,當年由於路途遙遠,接娶曾祖母一去一來都用了整整兩天。

曾祖母來到我們家共育三男三女。她體會到離娘家太遠,心疼父母上了年紀,身邊沒有人照顧,就是一年半載也難得見上幾面;於是,在徵得大家人同意後,她又把剛滿十九歲的長女(我大姑婆)回嫁到她娘家附近,方便照看她的父母。

七十年代初期, 全憑掙工分吃飯的農村家庭,祖父常年在外做木工和縫紉,父親弟弟妹妹大大小小共六人,八九口人僅僅兩三個勞動力,實在是上季接不到下季。在我出生剛滿兩個月的一天晚飯後,我們一家三口被祖父母分家了;當晚,我被母親用背裙包裹得嚴嚴的背在背上,父親背著幾樣簡單的生活用品,來到祖父在本鄉場平時做縫紉活的一間房子裡。聽母親說,那一夜特別的冷,父親整晚都沒合上一眼。

次日清晨,大地一夜之間披上了一層厚厚的白霜,水缸裡的水結了一層薄薄的冰。習慣了吃飯不當家的父親見曾祖母背著一個背兜來到了我們四壁如洗的新家,一下子淚流滿面;曾祖母一邊從背兜裡提出一個小鐵罐,一邊說:「昨晚聽說你們分家了,給你們送來一個家業,裡面有半升(相當於7斤左右)小麥,以後只有靠自己了,好好過喲。」父親痛心地說:「這屋頭啥也沒有,一個解手的地方也莫得,怎麼過得下去?」曾祖母接過話說:「現在雖然沒有,以後啥子就都有了,再說那麼一大家人吃飯,分家是遲早的事,夥到一起也莫得奔頭,你現在都當爹了,不能還象個細娃兒。」

自那以後,父母每天按時去生產隊掙工分,只能將我抱到曾祖母家裡託她照看,為了防止我醒後從床上摔下,他們用三米多長的背帶將我下肢綁纏,放在曾祖母的床鋪中間;每到歇氣或中午時分,母親便按時過來給我餵奶和更換尿布,直到我上小學讀書後都不曾離開過曾祖母的照看。

母親常說:「你祖祖待你可好喲,在你醒了餓了哭了時,是你祖祖用乾癟的乳頭哄你開心,用米湯或糖開水給你解渴止餓;屎片尿布也是她洗了又給你烤乾,你長大了一定要記得。」

滄桑的歲月之痕永遠留在心底,抹之不去。我清楚記得七十多歲的曾祖母是一個人居住,由於曾祖父去世得早(我未曾蒙面),曾祖母住在三合面左上方挨堂屋大約30平方米的小二間內。屋內陳設極其簡單,廚房和臥室連在一起,除一張掛了蚊帳的木床和四五個柜子箱子盛裝衣物靠牆擺放外,就只有四條長板凳圍著一個火兒坑,火兒坑就在一進門的右邊,中間上方的檁棒上懸掛著一根可以上下自由伸縮的鐵製火大鉤,鉤上還經常掛著一個燒水的茶壺;坑內一年四季都煙火常在,每到三餐時節,只要用火鉗輕輕刨開坑中的火堂,然後放上曾祖母平時撿來的枯枝敗葉,再用吹火筒一吹,星星之火立刻就會燃燒起來。在房間右上角是水缸,上面放著一塊一米見方的木質案板;靠右邊的木架子上下依次擺放著大小不等的三四個燻得烏黑的鐵罐和鐵鍋。

曾祖母的口糧和燃料由三位祖父每年平均分攤,她除了能自食其力務些蔬菜外,平時在家還靠一個手搖的小紡車紡織一些棉線,供給四面八方的鄉鄰,用米麵油鹽換去縫補衣服,扎連被蓋。

寄放在曾祖母家是我襁褓之年最幸福的日子。那時曾祖母家最好吃的就是麵條下飯,洋芋湯麵、絲瓜面、胡蘆面、酸菜面等等,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味道;永遠都記得,每當曾祖母炒菜或煮麵時,她總是把豬油煎到七八分,就把油渣兒舀出來冷卻後,喚我到她身邊,用筷子夾著油渣兒放進我的口中,看著我饞貓的樣子,曾祖母總愛勾一下我挺拔的小鼻梁或摸摸小腦袋瓜子,祖孫倆高興得合不攏嘴。

一九八四年九月,我剛考入河口中學讀初中。一天中午,家裡突然電話打到學校辦公室,催我立刻請假回家一趟;不懂事的我趕緊收拾好書包跑到河口鎮十字路口,焦急地等候著那唯一班次的大客車,直到下午六點過,我終於回到了廟埡街上。見房門緊鎖,經過四下打聽,才猛然得知曾祖母上午去世,父母親都回老家去了。

噩耗傳來,我頓時情緒失控,一邊號啕大哭,一邊向老家飛奔而去。見到曾祖母已經裝入棺木,我伏在棺木上痛哭流涕,"祖祖、祖祖……祖祖,祖祖……」撕心裂肺的哭喊;由於傷心過度,鼻血熱湧而出,頓時弄髒了母親遞來的孝帕,一家人看到我悲痛的樣子,親人們個個都傷心不已;有的勸我不哭,莫傷了身體,母親則含淚說:「就讓他哭一下,是他祖祖把他帶大的,他對他祖祖情感很深。」

曾祖母壽終正寢,八十有六。她行走不便時,我沒有扶過她,背過她;她臥床不起時,我沒有端過一碗飯、一杯水……。在她彌留之際我們一大家人提前為她準備好了一切後事,她也親眼看見了兒孫們四世同堂,各自頂門立戶;親眼看見了後世子嗣遠去了她們那一代的艱辛。

祖祖!我的曾祖母!我每年都要為您點上三柱心香,燒上十份紙錢,跪訴心中的懷念和感恩,多想親手為您奉上一碗茶水,敬一份重孫子的孝道。 願您天堂安好!

本文由蘇維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作者簡介:

蘇維,男,萬源市人,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中學高級教師、達州市級骨幹教師,現萬源市招生考試委員會辦公室工作。喜歡詩詞,多篇文章在市內外刊物發表。

關注文學天空,閱讀更多精彩作品:

張學文:大格局必有大氣度——賀《琴臺文藝》創刊十周年

許福元:妻子是一本書|散文

黃莉:田園的詩意——火花村調研紀實

郜敬曉:油菜花開|散文

廖偉旭:那年我的高考|散文

相關焦點

  • 百年平凡:我曾祖母的故事
    我曾祖父家庭條件也還行,算得上門當戶對,而且我曾祖父是家中唯一的養子、獨子,我曾祖母是家中唯一的兒媳婦。這樣一來,當時普遍出現的婆婆為難兒媳,並沒有在我曾祖母身上發生,加上我曾祖母也特別會做人,我高祖母對她非常好,尤其是當她生下了我爺爺後,她在家中地位蹭蹭上升。
  • 回憶我曾祖母—慈祥的老人
    在後來,我就長大了,我知道了對您的稱呼,您是我爺爺的母親,爸爸的祖母,我的曾祖母。忘不了在炎熱的夏季,您老領著我們姐弟三個,在地頭用荊條編的框給我們家摘花生,穿著單薄的小褂,一幹都是好幾天。寫於我的曾祖母及對她的懷念。
  • 平凡中的震撼 巴金《懷念蕭珊》賞析
    平凡中的震撼 巴金《懷念蕭珊》賞析時間:2016-03-11 16:24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巴金是一位終身筆耕不輟、勤奮高產的作家,他寫作的文章最大特點是真摯親切,以情動人。這主要得益於他喜歡用第一人稱寫文章。
  • 李麗芬:噴香的熟粉子|散文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散文之窗:我們三兄妹小時候長在國家困難時期,糧食缺乏。父親是部隊幹部,軍隊確保了他們的糧食用量。然而父親看到孩子們吃不飽,心裡也不是滋味。特別是哥哥,個子比同齡孩子高半個頭,更是飯量大。母愛永遠是最無私最偉大的。
  • 魯迅作品中,這位人物的原型是他的曾祖母?「拆家者」是什麼意思
    學過魯迅的人大都有所了解,他很多文章裡面的人物在現實生活中都有跡可循,有的甚至就是他身邊熟悉的人,我們今天要說的九斤老太,可能是魯迅的曾祖母戴氏。根據相關資料記載,戴氏於1893年去世,那時魯迅是十二歲。
  • 談談散文的閱讀教學
    如《藤野先生》是以作者崇敬懷念藤野先生和愛國主義思想感情這樣兩種思想感情為明暗「線索」組織材料的。因為厭惡清國留學生的不學無術離開東京去仙臺,在仙臺和藤野先生相識、相交、離別,最後寫對藤野先生的懷念、崇敬之情,理出了文章的「線索」才能把握文章的結構,才能把握文章結構,才能把握文章的主旨。
  • 尋夢環遊記米格曾祖母coco的父親寫給她的歌叫什麼
    劇中有一首歌,是米格曾祖母coco的父親寫給她的,叫《remember me》,而這首歌也是這部動漫想要表達的: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住我。【尋夢環遊記豆瓣影評 】­  故事大致內容是講墨西哥一個小鎮上,有一個生在鞋匠世家的小男孩米格,他從心底熱愛著音樂,他以墨西哥歌神巨星為自己的偶像,想像他一樣在全世界面前唱歌。
  • 從1900年出生的外曾祖母到她 四代幼教人見證百年幼兒教育史
    &nbsp&nbsp&nbsp&nbsp從1900年出生的外曾祖母到王霰,家裡已經有了四代幼兒園老師,女兒今年也將參加幼師資格考試&nbsp&nbsp&nbsp&nbsp四代幼教人,見證百年幼兒教育史
  • 曾祖母託夢 科學無法解釋的懸疑
    梁伯夢鄉下祖堂大火,曾祖母託夢:祖堂神龕下有物惠存,你當修復祖堂,與族人留芳。梁伯夢醒,再詢問族親,祖堂大火確有其事。於是回鄉議事,焚香叩拜三鮮祭祖後,與眾長輩叩求一地立錐之舍,願一已之力修復祖堂。
  • 終極鬥羅:藍軒宇回家探望曾祖父和曾祖母獲大機遇,身體再次進化
    一是因為爺爺唐三創建的唐門就在這裡,三部鬥羅主角都是史萊克學院的神,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藍軒宇曾祖母阿銀就是鬥羅星生命之核——永恆之樹,曾祖父唐昊就是鬥羅位面之主。藍軒宇來到鬥羅星,就是回來探看曾祖父和曾祖母,唐昊和阿銀在藍軒宇沒有到來之前就已經非常歡欣。
  • 三毛的散文《夢裡花落知多少》,如夢境般美麗的,是我們的愛情!
    寫愛情的散文很多,寫得好的也很多,然而令人過目不忘的,可能是三毛這篇《夢裡花落知多少》。這篇散文八千多字,有些長,感情真切,敘事平易,講敘了三毛和丈夫荷西的愛情故事,表達了三毛對丈夫的愛和懷念。散文題目《夢裡花落知多少》,出自孟浩然的詩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在這篇散文裡,三毛把自己與丈夫在一起的情形,寫得如同夢境般美麗。孟浩然的詩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是一句極美極有意境的詩句。後來的文人很喜歡,所以常常化用標題,除了三毛,郭敬明有一本書也是這個題目。可見,這個題目是多麼的美,令人印象深刻。
  • 哈裡違背曾祖母臨終遺願,為梅根放棄職責,背負不孝不忠的罵名!
    蘇塞克斯公爵和公爵夫人宣布放棄他們的職責,以「開闢一個新的進步的角色」,之後,他們搬到了加利福尼亞州,推出了「阿奇維爾」(archewell)這個新品牌,並且與Spotify播客和Netflix公司進行交易,利用王室身份獲得了豐厚的利潤,然而,哈裡的曾祖母,也就是在2002年去世的伊莉莎白,對此事將不會太高興。
  • 記憶中的曾祖母……
    我就拿著錢,一邊跑一邊喊「太太(曾祖母的叫法)發壓歲錢啦」。她應該不會乘法,腦子裡從大姐到小妹,弟弟,13個人,一個一個加起來的吧,我那時候沒想那麼多,只知道別人不給的時候她就給,別人給50塊的時候,她還是兩毛錢,她的思維和她的外貌一樣定格在那裡,似乎永遠沒變過。
  • 曾祖母拿燒紅的火鉗,戳我爸的腳。她說戳著好玩
    被我伯父看到了,跑去跟我曾祖母說,說媽媽藏吃的,結果我奶奶又挨打了。我伯父眼看自己媽媽挨打,還在旁邊看熱鬧。有一次,我爸餓得不行了,看她在做飯,他不會走,就在地上蹭過去,想弄點吃的。我曾祖母拿燒紅的火鉗,戳我爸的腳。我爸聲嘶力竭地哭叫起來,奶奶聽到我爸的尖叫聲,跑過來一看,腳都快被她燙穿了。問她為什麼戳我爸?
  • 【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散文】998期︱遼寧李興柏《懷念老師崔...
    1978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散見《鴨綠江》、《河南文學》、《散文選刊》、《散文家》、《光明日報》、《人民政協報》、《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國勞動保障報》等上百家報刊。出版個人作品集《從文履痕》。有的作品,在全國大賽中獲獎;有的作品,被編入作品集出版;有的作品,進入百度文庫。
  • 歷史上出現過皇帝和他的曾祖母(爺爺的母親)同時存在的局面嗎?
    皇帝的母親,稱「太后」;皇帝的祖母,稱「太皇太后」;皇帝的曾祖母,則也稱「太皇太后」,但一般會加上其丈夫的廟號或諡號,如漢昭帝的皇后上官氏,在其宗法曾孫漢元帝劉奭即位後,就稱她為「孝昭太皇太后」。
  • 【散文】懷念母校衡師
    懷念母校衡師作者:商建春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考拔尖學生一般先選擇中專,考不上中專的才去上高中,因為當時的中專就意味著成了非農業,意味著可以脫離祖祖輩輩賴以生存卻貧瘠落後的農村,這在當時是非常了不起的,也是眾人夢寐以求的事。1982年中考,我榮幸的考入了衡師。
  • 原創散文:祭拜祖先,是對生命的敬畏,對未來的期許
    我的曾祖父、曾祖母以及家中故去的先輩都葬在一片小樹林裡。這樹林突兀地置於一大片平坦的稻田旁邊,很是醒目。樹林並不密,樹木卻很高,像一支支筆直的箭直插向湛藍的天空,它們是楊樹或是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樹木。我也在拜著曾祖母,儘管曾她離開人世已有九年時間了,但我依然眷戀著她,我和我的家人都在想念她。爸爸正在拔草,那些雜草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枯黃的、翠綠的夾雜在一起,慢慢爬上墓碑。死去了的人已長眠於地底,活著的人依然希望能為他們保持最後的體面。
  • 《2020中國魂散文詩百家散文詩人詩選》目錄
    )王幅明散文詩精選/王幅明(河南)西部故事(三章)/王澤群(山東)——青藏鐵路通車!迴蕩在心上的風浪……(組章)/劉虔(北京)孤獨的憂傷(組章)/劉向民(山東)亞楠散文詩精選/亞楠(新疆)亞男散文詩五章/亞男(四川)一直在痛……(組章)/許澤夫(安徽)花開不為傾城/關玉梅(黑龍江)
  • 皇帝的在世曾祖母——比太皇太后還要尊貴的女人
    但是也有極為少見的情況:皇帝繼位時,他的曾祖母尚還在世,這就不好稱呼了,叫太皇太后則與皇帝祖母混淆稱呼,如果叫太皇高太后、高皇太后、太高皇太后,則有一種莫名其妙地繁瑣和累贅感,實在是讓身為晚輩的嗣皇帝和掌管禮儀制度的臣子們頭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