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1個人過很自在,何必多1個人來湊熱鬧呢?

2020-09-03 喜脈的世界

【tip】繼續挑一個冷門話題來練筆——不管閱讀量是多少,後續都會轉成視頻版。今兒是關於談戀愛的,「被爸媽催婚、催生,要怎麼辦?」

這事兒,其實沒招,大概就是【涼拌】。很多時候,父母催生的心理根源不是因為【需要】,而是覺得「別人家有了,我也要有」。尤其看到樓下張大媽每天帶著孫子在小區裡轉悠,那種羨慕嫉妒,真是抓耳撓腮,太痒痒了。

問題來了,生娃也許簡單,養娃很容易嗎?如果父母和父母的爹媽對新生代並沒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育成思路,讓新生命來到世界遭罪,我個人覺得有點「喪盡天良」

當然,這種相對高階的理念並不是人人擁有,很多時候生命的誕生只是源於運動時的【保養】不到位,俊男靚女覺得年紀也差不多了,於是就這麼滴吧!於是,孩子有了,各種煩惱接踵而至。

我時常會聽到一些父母輩的言論稱,「早點生孩子,趁著父母年紀不大還能帶一帶」。這種話聽上去感人,實則有幾個問題,第一,父母帶第三代是否有必要?雖然從中國傳統理念來說,這是約定俗成的東西;第二,父母帶第三代是否會有隱性的弊端,如父母輩過於寵溺,讓孩童養成糟糕的習性

一個極端的例子,一些本身未經受過良好教育的老一輩,陪護第三代也就是「放養」,並沒有考慮到「潛移默化」的教育,習慣性對孩童進行呵斥,而非進行「對錯辨識」的提醒。一個自身認為「讀書無用」的老一輩,是帶不出一個「崇尚知識」的新一代的。

從這個角度講,如果原生家庭存在明顯瑕疵的小夫妻,且兩個人足夠理智和清醒,應該是根據自身需要決定是否要生,什麼時候生,以怎樣的方式養育,這時候,根本輪不到父母瞎操心。

換個角度講,如果原生家庭存在明顯瑕疵的小夫妻,自身的心智模式顯得比較「青春活潑」,不想有下一代大概就是「還沒玩夠」——既然2個人過小日子很自在,何必多1個人來湊熱鬧呢

必須強調的是,從生物學角度看,早點生育對女性是有好處的,年輕時身體素質好,有助於順產和產後各項機能恢復

接下來,就是被催婚的情況。被催婚通常只有2種情況,第一種是有對象,第二種是沒對象

這裡就必須要提一個經久不衰的段子:高中時不讓談戀愛,大學時不鼓勵談戀愛,畢業了卻鼓吹早結婚,這邏輯怎麼想都有問題。說實話,不管男女,談了一次戀愛的與沒談過戀愛的肯定有不同——主要是心智層面,但談了一次戀愛的與談了好多次戀愛的其實沒啥差別,至於那種拿戀愛消遣時光的奇葩,只能算是玩咖。

沒對象的分為兩種,第一種屬於有能力但不想有情感牽絆——既然1個人過很自在,何必多1個人來湊熱鬧呢?第二種屬於有戀愛的心願但不具備戀愛的能力——或許是物質方面,或許是精神方面。

有對象的也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屬於認為不需要結婚;第二種屬於不知道是否應該結婚的。前一種有可能是同居久了,兩個人都覺得【婚姻】這種形式可有可無,反正兩個人情定終身,也不必走常規套路。後者的情況就比較微妙,有可能是兩個人還在深度磨合期,有可能是至少有一方還在騎驢找馬

在父母那個層面,看著自己的子女結婚,屬於自己的義務——這其實也是一種不知道如何評價的觀點。結婚本身是一件必須深思熟慮的事兒,與【義務】沒什麼關係,不然會形成一種厚重的精神負擔

逢年過節,總會有一年只見一次的七大姑八大姨或真或假的噓寒問暖「哪裡工作」、「薪水多少」、「是否有對象」、「怎麼還不結婚」、「怎麼還不要小孩」等問題。核心在於,「關你屁事兒?

但是,很多父母輩則會因為這種氛圍的精神壓力,不斷逼迫自己的兒女,卻往往忽略了徵詢自己兒女的想法。於是,無需【涼拌】,兒女與父母需要的是至少一次推心置腹的溝通——如果有效,雙方能相互體諒並達成共識,那自然歡天喜地;如果感覺對牛彈琴,那不如我行我素

此外,中大型城市的剩男剩女較多,一方面是生活壓力極大,生存都艱難,哪還有心思戀愛呢?另一方面,則是填補情感需求的方式太多,有個戀人並非總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於是,戀愛變成的備選題,婚姻自然遞延,生娃更加遙遙無期。

我想,每個人保持single、不想陷入七年之癢、不願創造新生命,總有至少一個自恰的理由,一旦涉及【催】、【逼】、【誘】等字眼,代表行動人的初衷已經偏了。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活法,何必一定要復刻上一輩或周圍人的活法呢?

只要自己的選擇沒給別人添麻煩,就讓個體過自己想過的日子好了。生命的意義不是只能通過戀愛、結婚、生娃來體現的,不是嗎?

相關焦點

  • 失去聯繫的,那便不再是朋友了,既然選擇離去,何必打擾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很多的時候只要你離開了,其實沒有必要再回來,你回來也不是以前的模樣了,又何必回來自找麻煩的,沒有誰會一直在原地等著你,對嗎?可能就是像已經過期的牛奶一樣,回來了也是不能食用了。如果再利用,那可就不包括小編了。
  • 用1個手機App就可以輕鬆自在過一天?是的!
    通過對調研問卷的分析,我們對當代青年的生活態度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深刻地了解到當代青年們對「自在」生活的嚮往與強烈追求。我們發現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自在,他們隨性、獨立、不願局限在他人的眼光中,這樣的年輕群體即為「自在青年」。
  • 因為有了因為,所以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說何必
    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說何必。四、對待愛人最殘忍的方式,不是愛恨交織,不是欺騙背叛,而是在極致的寵愛之後,逐漸淡漠的愛。五、代溝不是以時代劃分的,而是以思想來劃分的。十二、 瞧不起:你高高在上的樣子,真的不怎麼酷十三、茉莉曾經幻想過的未來,都是有關於他的。茉莉把他計劃進自己的未來。從小就喜歡甜品的茉莉想的是回到家鄉的小城開一家奶茶店,而男朋友喜歡狗,那就再養一條哈士奇。
  • 何必呢?
    按照這些信息,我假設了一個每門考90分的孩子,按照折算比例,得分情況是:90*3+40*0.9+90+90*0.8+90*0.6=522,離平均550多的錄取線,還差30分。而且,六科文化課的滿分其實就是540(其中還有一系列的折算標準),再加體育40分。假如要想得到551分,所有科目的平均分(包括體育)需要裸考成績達到95分以上。
  • 男人到五十,突然不想再見到這三個人了,原因讓人心疼
    尤其是這三個人,我們不想再見到了,原因說出來,挺現實啊。第一個人:一起成長的兄弟。曾幾何時,我們一起下河摸魚,一起爬樹掏鳥窩,前一分鐘為了一個玩具打架,後一分鐘又能夠握手言和。是的,我們是兄弟。從小學到初中,再到大學,我們彼此之間從來沒有斷過聯絡。
  • 現實版「小人國」,100多個人身高不足1.3米,就像在童話故事裡
    據介紹,在昆明這個世界蝴蝶生態園中,引進的蝴蝶種類多達60%,數量多達上億隻,世界蝴蝶生態園名副其實。然而,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重點並不在蝴蝶園,而在於這裡的另一個奇觀:「小人物的國家」。據介紹,在小人家居住的1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男女小夥,主要在景區扮演演員角色,每天為前來遊玩的遊客表演一些舞蹈、雜技和歌曲。這批袖珍個人高度基本都在1.3米以下,其中,最小的只有1米多,最大的大約50歲,因為身高都不高,來此觀光的遊客熱情地稱這裡為「小矮人王國」。
  • 婚後買房,寫1個人的名字還是2個人的名字?
    因為寫1個人的名字,就意味著房子就屬於她,而不屬於我。這可就錯了。首先從財產歸屬角度來說,房產證上寫1個人的名字就不是夫妻共同財產了嗎?夫妻倆是婚後買房,除非有明確的規定說這房子寫1個人的名字是單獨所有,否則即便只寫1個人的名字,依舊是夫妻共同財產。如果,我說的是如果,以後兩人合不來,要離婚,雙方依舊能對房產就行分割。
  • 因為有了因為,所以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說何必
    沒有經歷過的人,永遠都不會明白,那是怎樣的一種切膚之痛。三、 有些東西,只有你鬆手放開,才知道是不是屬於你的。回到你身邊的,那永遠都是你的;如果沒有,它遲早會離開。四、我們仰望著同一片天空卻看著不同的地方;時間帶著明顯的惡意,緩緩在我的身上流逝;我以為人生很漫長,會遠得連盡頭也看不見,沒想到我匆匆翻看,人生,卻再也無法逆轉……五、因為有了因為,所以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說何必。六、 想要忘記一段感情,方法永遠只有一個:時間和新歡。
  • 每4個人就有1個人中招?解決方法來了→
    口臭的人多嗎?口臭人群約佔27%,差不多4個人裡面就有1個。怎麼能自測自己是否有口臭呢?口臭與哪些疾病有關呢?嚼茶葉能治口臭嗎?由於口腔原因導致的輕微的、生理性或暫時性的口臭,嚼一點茶葉能起到減緩、遮蓋的作用,薄荷糖、漱口水也可以短暫應急。但是因為自身有病理基礎,建議及時就醫。多喝水可以消除口臭嗎?
  • 「如何讓別人跟著你跑」之1——個人影響力
    很多社群的、微信群的、做保險做直銷的、合夥制創業、做直播帶貨的等等,都是靠信任靠感情來維繫業務發展的,總之,非正式組織似乎成了主流。最近我還學到一個詞叫斜槓青年,意思就是一個人有很多身份,或者說是屬於多個組織之中,很顯然,這裡的多個組織,其中大多數都是屬於非正式組織,但很多時候,非正式組織的熱情和效率反而比正式組織還要強,這裡面的原因和機制是什麼呢?
  • 世紀難題:有軌電車要麼撞到5個人,要麼撞到1個人,怎麼辦?
    今天呢,咱們來看三個故事:1.0版本:一輛有軌電車失去了控制,司機看見前方的軌道上有五個人。司機可以任憑電車繼續前行,這樣一來,這 5 個人一定都會被撞死(這五個人不知何故無法離開軌道);司機也可以將電車轉向,開到一條岔路上,而這樣會撞死另外一個人。那麼司機是否應當把電車開到人少的軌道上,撞死一個人,而不是五個人呢?2.0 版本:這一次,是你親眼看見一輛失去控制的電車沿著軌道疾馳而去,而你則站在一個道岔開關的旁邊。
  • 張藝謀,你何必呢?
    1「第五代」時間回到三十年前。1988年,張藝謀登上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領獎臺。從頒獎嘉賓手裡接過金熊獎盃的那刻,他忍不住放聲大笑。張藝謀聽聞,把五位同事拉到樓下,「你們現在想像自己是被抓來的地下黨,即將被槍斃。這個時刻,你們在想些什麼?」這樣的巧思,換取了一張效果不錯的照片,也讓工友們注意到了張藝謀與眾不同的才華。
  • 河南杞縣農業用電個人承包後收費1塊多1度 原因為何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河南杞縣農業用電個人承包後收費1塊多1度 原因為何? 來源:中國之聲河南杞縣農業用電經個人承包後收費一塊多一度,超國家標準數倍據中國之聲報導。河南省物價部門核定的農業用電價格是四毛多一度,但當地多個村莊一度電要一塊多錢,村委將農業用電工作承包給了個人,收費多少,完全是電工說了算。當地的電價為何會標準不一?超出標準好幾倍的農業灌溉用電符合相關規定嗎?記者在杞縣城郊鄉、裴村店鄉、柿元鄉等多個鄉鎮走訪了解到,這些鄉鎮的農業灌溉用電價格大都在一塊錢一度到一塊四一度之間,同一鄉鎮各村的價格也不相同。
  • 「心上有個人,才能活下去」,賈平凹的24句話,送給孤獨的你
    賈平凹先生,已經過六奔七了。都說人活著,就像寫一本書。那麼賈平凹先生一輩子寫了這麼多本書,或許是真的歷經人生百態,知天命而不畏懼了。賈平凹的書,說實話,文字不算美,甚至有點太接地氣,特別是三五不時的葷段落,讓很多人評價他:「俗」。
  • 河南杞縣農業用電個人承包後收費1塊多1度 原因為何?
    河南杞縣農業用電經個人承包後收費一塊多一度,超國家標準數倍據中國之聲報導。河南省開封市杞縣是著名的農業大縣,大蒜種植面積常年穩定在60萬畝左右,年產量能佔到全國的10%以上。但是高產量的背後也依然存在著一些令當地農戶困擾的問題。
  • 學過九陰真經的有11個人,排在第1位的他,可以吊打任何高手
    射鵰三部曲中,學過九陰真經的大概有11個人。這11個人都是誰呢?在射鵰英雄傳中,有很多人想要得到九陰真經,但是最終卻都沒有得到。有的人雖然得到了九陰真經,卻沒有練習。得到九陰真經又沒有練習的人物有黃藥師,因為他只得到了半部九陰真經。
  • 夜讀丨既然豆腐心,何必刀子嘴?
    既然豆腐心,何必刀子嘴呢?語言是有力量的,古訓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真正有修養,懂得關愛別人的人,從不會帶著負面的情緒和挑剔的眼光,拿一張「刀子嘴」去傷害別人。既然你真的愛著對方,那就要同時包容她的不足,不隨意指責,不過分挑剔。凡事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樣的關係才會越來越好。言行在於美,不在於多。好的語言,就像春風一般,讓人十分溫暖。
  • 10個人中1個人能過,手速再快也沒用
    這遊戲有多神奇只有玩過的人才知道,不要小瞧這個十年前的遊戲,不少玩家都吐槽其為最難國產射擊遊戲也不是沒道理的,遊戲才發售時10個人中1個人能通關。如果在網上搜索過關技巧,那麼答案很可能就是「開無敵」。而直到現在都沒人能夠輕鬆通關,為什麼這款遊戲這麼難?答案只能問策劃,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下這款最難國產遊戲。
  • 1億人不用電也不用中國設備,印度整的這「么蛾子」,又是何必呢
    ——雨果要說世界上的人口大國,相信大家會想到兩個國家,一個是我們中國,還有一個國家,相信在100個人中有99個都會說吃一樣的答案,這個國家就是我們的鄰國印度,的確,印度雖然國土面積不是很小,但和中國相比起裡也算不上很大,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國家的人口數量在2016年的人口統計中就已經超過了13億,跟中國相差不多,因此印度絕對說得上是一個如人口大國。
  • 公民的個人「經濟身份證」 納稅人將有個人稅號[1]- 中國在線
    何為個人稅號?與公民身份證號一樣重要有調查顯示,約有90%的中國人並不清楚自己到底繳了哪些稅。因此,對於個人稅號這一詞也就很陌生。昨日,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公民還沒有個人稅號,但它和身份證號一樣重要,相當於公民的個人「經濟身份證」。那麼,目前納稅人的繳稅方式是怎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