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代人記憶中的「退燒神藥」安乃近,因為其多發、嚴重的副作用,一直以來頗遭專家詬病。
國家藥監局3月17日發布公告,對安乃近藥品,包括各類劑型,或進行停產停售,或修改說明書,向患者提供更嚴格的警示。
相關專家表示,這基本上相當於對此類藥品判了「死刑」。
註銷藥品註冊證書:
安乃近注射液
安乃近氯丙嗪注射液
小兒安乃近灌腸液
安乃近滴劑
安乃近滴鼻液
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
小兒解熱栓
修訂說明書:
安乃近片
重感靈片
重感靈膠囊
複方青蒿安乃近片
90後、80後肯定吃過
說起安乃近,大家很熟悉。我們這代人,小時候有個發燒感冒,很多都是靠一片安乃近退燒的。大妞小的時候,就是靠安乃近來退燒的,那時候,我媽媽已經知道安乃近有副作用了。所以特別和我囑咐過,每次只能吃半片,而且大人不在的時候,不能自己吃。
其實安乃近在70年代就因其嚴重的不良反應已經引起廣泛關注。比如,90年代的時候,我媽媽就已經知道安乃近是有副作用的了。
但因為價格低廉,我國農村或偏遠地區直到現在還在使用。面對如此嚴重的不良反應,且有臨床替代藥品的前提下,大妞還是支持國家藥監局禁止該藥注射液,讓18歲以下青少年兒童禁止該藥片劑。
不良反應明顯
多國禁用,歐美多為獸用
安乃近是吡唑酮類解熱鎮痛藥,在我國上市時間較早,製劑種類包括口服製劑、注射劑、滴鼻液等。在很多國人的印象中,安乃近特別是小白片是過去家中常備的退燒藥。然而,這類全國暢銷的「退熱神藥」,由於嚴重的副作用,甚至足以致命,在美國、澳大利亞、挪威、菲律賓等近30個國家已被禁止銷售、撤市或限制使用,目前在歐美主要為獸用。
研究顯示,安乃近臨床應用有引發白細胞缺失、粒細胞減少症的風險,還可能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蕁麻疹、剝脫性皮炎等病症,其中,致死性粒細胞缺乏為其最嚴重的副作用。我國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的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多次涉及該藥品。
安乃近的副作用到底有多大
就像安乃近注射液說明書裡所寫的那樣,它可引起粒細胞缺乏症。
先來說說什麼是粒細胞缺乏症。
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當肌體受到感染時,它們就是寶寶身體的一道屏障。
粒細胞缺乏,會使寶寶的免疫力大大降低,增加寶寶感染的概率。一次很普通的呼吸道感染,就有可能給孩子帶去難以挽回的傷害。
那 1.1% 的發生率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
這相當於「每一百個人服用安乃近,就可能有一個人會發生粒細胞缺乏症」,從概率學上看,這是個很高的比例了。
此外,服用安乃近的副作用還有一串,每一項光看名字就很嚇人: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自身免疫性溶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
泌尿系統損害;
......
服用安乃近的死亡風險
如果你還沒有意識到安乃近副作用的嚴重性,可以來看看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公布的關於安乃近不良反應的數據:
過敏性休克 11 例,其中 7 例死亡;
血液系統反應 16 例,1 例死亡;
皮膚及其附屬器反應 31 例,4 例死亡;
泌尿系統反應 17 例,5 例死亡;
......
以上還不包括各個地方監測中心收錄的不良反應病例。
兒童正確的退燒藥使用方法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公布的最為安全的退燒藥物就是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僅僅是相對而言在嬰幼兒和兒童中應用較為安全,但也需要根據患者的年齡和有無基礎疾病來加以正確選擇:
如果患兒沒有禁忌證,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都可以作為兒童首選的退燒藥物。
對於小於6月齡的患兒,首先推薦使用對乙醯氨基酚,它被FDA批准用於新生兒、嬰兒和兒童,同時也是孕產婦的首選退熱藥物,服藥期間也可以照常哺乳。
大於6月齡的嬰幼兒和兒童,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都可以使用。
不推薦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的聯合應用和交替使用。只提倡在患兒出現高燒持續不退或者使用一種藥物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時,才可以考慮在至少間隔4~6小時後更換另外一種退燒藥物。
此外,用藥時機也非常重要。
發燒其實是孩子的身體受到了某些病原性微生物的攻擊而啟動的免疫反應,只要不是持續地高燒,一般來說對於身體沒有什麼太大的害處,甚至可以提高孩子對於疾病的防禦能力。
臨床共識中,對於患兒精神狀態尚佳,無哭鬧、嘔吐等不適症狀,體溫沒有超過38.5℃,是可以不使用退燒藥物的,家長只需要密切觀察患兒情況,一般3~5 天內就可以自行痊癒。但如果寶寶月齡小或者家長無法判斷,建議及時就醫並謹遵醫囑服用藥物,退燒藥物的服用療程不宜超過3天。尤其是2月齡以下的嬰兒,如果有發燒情況,還是建議儘快就醫的。
- END -
10萬媽咪聚集在這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