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為敵」的中國家長|看看你中了幾條

2020-07-30 常好常樂

1.

這的確令人費解。

幾乎每一位家長傾盡所有,力所能及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但對於孩子的感受,比如真實的「恐懼」感受,卻會在事實上被無視了。

我從不懷疑家長對於孩子出於本能、真實的愛。對孩子,家長几乎「捧在手裡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這似乎不該發生。

但是,它真切發生了。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首先,可以確認,對絕大多數家長來說,這肯定不是出於故意。

於是,合乎邏輯的可能性有:

1. 家長並沒有感受到孩子的感受;


2. 家長認為自己感受到了,但那不是孩子的真實感受,兩者有偏差;


3. 家長感受到了,但孩子的感受,在家長那裡,在排序上,並不「重要」。

比如,在孩子被老師打耳光提出轉學換班要求後,家長未必能真切感受孩子提出這個要求背後的憤怒、羞辱和恐懼;

或,家長感受到孩子有情緒,但認為孩子可能只是在說氣話,或者撒嬌;

有可能,家長未必懂得,這種憤怒、羞辱和恐懼的感受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而在那一刻,家長考慮的是,方便、能否適應新環境以及對學習成績的影響,遠比孩子的感受重要。

2.

兒童心理學家比如著名的海姆.G.吉諾特博士曾不厭其煩強調,父母對待孩子,光有愛是不夠的,洞察力也不足勝任,好的父母需要技巧。

但兒童心理學家似乎忽略了,對家長來說,他們的行為,決定於他們的認知。

比如,許多中國家長會認為「棍棒之下出孝子,皮鞭抽出將相才」。儘管現在的家長未必真的會拿棍棒去毆打孩子,但是相信他們對於孩子需要學會承受痛苦這一點是深表認同的。

那麼,兒童心理學家該如何跟這樣的父母談論作為好父母的技巧,難道需要教父母更好地讓孩子承受痛苦嗎?

但他們會認為,這才是愛,才是真正為孩子負責。

在這種認知前提下,討論技巧,如何可能?

3.

下面的場景,你覺得是不是很熟悉?

起床,起床了!

我叫了你已經好幾次了,你還要睡多久?昨天晚上叫你早點睡,你偏偏就不聽!現在好了,每次叫都叫不醒!

快點去刷牙洗臉,不要磨磨蹭蹭!我都提醒過你好多次了,你看,又把水灑地上了。等下又得來幫你拖地了。我得累死了!

吃吧,快點吃!小朋友要吃雞蛋,青菜也要吃,這樣才有營養。這是奶奶一大早就起來專門給你煮的。辛辛苦苦幫你做的早餐,你居然不吃?

快點!快點!你怎麼回事啊!等下要遲到,我不管你了哈。每天都這樣!

你怎麼這麼笨,這道題我都跟你解釋過好多遍了,你怎麼還不懂?你到底有沒有認真聽?你上課是不是不專心?

你從來就不按時完成作業,你這麼懶,考試一定不及格。怪不得老師不喜歡你!

你不認真讀書,長大之後怎麼辦?爸爸媽媽不能照顧你一輩子。

你怎麼總是在弄你的頭髮?我告訴你,你要是再弄你的頭髮,不專心寫作業,我就把你的頭髮剪掉。

不要再玩了,趕緊去練琴,你要是不再去練琴,我就把你的玩具全部扔掉。

讓你去學跳舞,你怎麼總是嫌辛苦。爸爸媽媽交了那麼多錢,你一點都不珍惜!

你又要跟XXX出去玩?你怎麼老跟這種人一起玩,好的朋友你不交,盡跟這種人交往,能有什麼出息?

我一直努力跟你講道理,你怎麼就是不聽我的,非得我大聲的時候,你才會聽才會去做?你為什麼要這樣?

是你逼我的,我本來是好好跟你說的,可是你就是不聽!

快點去睡覺,要不明天又叫不醒了!

……

4.

孩子在催促、抱怨乃至訓斥中,經歷他們的每一天,不斷循環。

換位思考。

站在孩子的角度,他們會認為家長有考慮過他們的感受,他們的感受在家長那裡重要嗎?

他們會認為父母真的愛他們嗎?

這樣我們也許就可以理解,那個著名的「父母皆禍害」的網絡討論小組的成員會有10萬之眾。

「禍害」的確刺眼,但是,對於長期感受不到父母尊重的孩子來說,這恐怕不是孩子毫無理由對父母的仇視。

那種無時不在的催促、抱怨和訓斥,會讓他們長期處於不安、自卑和恐懼之中,直至成為揮之不去的噩夢。

「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在「父母皆禍害」網絡討論小組那裡,被認為是這個世界上無數謊言的No.1。

從家長的角度,我相信他們對待孩子的許多行為,都是在愛的名義下進行的。

因此,討論這個問題,需要釐清什麼才能稱之為「愛」。

比如,控制孩子,讓孩子服從甚至屈從自己,或者把孩子當作實現自己某些人生理想的「工具」,算不算愛?

是不是「為了孩子好」,一切都值得去做,可以去做,乃至無需考慮孩子的感受?

5.

家長也許會覺得委屈。

自己苦心和付出,沒有得到孩子理解。

因為擔心教育上對孩子的「失控」,家長往往會拿道德和親情來脅迫孩子,如同上面假設的場景中家長抱怨「辛辛苦苦幫你做的早餐,你居然不吃」、「爸爸媽媽交了那麼多錢,你一點都不珍惜」,家長絲毫沒有意識到,孩子還太小,根本無力應對這樣的壓力。

孩子要麼陷入自責,要麼想辦法逃避或者反抗。

由於無法處理這種自責情緒,孩子會因此變得自我評價極為低下。但選擇逃避或者反抗的孩子處境不會好到哪裡去,因為家長會因此更加認為,孩子「不懂事」。

事情一旦到了這個地步,就會變得更加危險了:

由於認為孩子不理解自己、不懂事,因此,可以更加不需要去顧及孩子的感受。在這個時候,家長會把自己認為是正確的東西,更加強硬地強加給孩子。

我將這個過程稱之為「與孩子為敵」。由於這種思維作祟,在這些家長的眼裡,他們認為自己的才是正確的,因此需要控制整個教育的過程,而孩子幾乎等同於懶惰、貪玩、懦弱、不自覺、不上進的代名詞。

在這種認知下,要讓他們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來看待,從根本上信任和尊重孩子,近乎天方夜譚。

在這裡,我只想說一句話:

如果你真的愛你的孩子,請從尊重TA的感受開始吧!

相關焦點

  • 育兒|優秀父母的9條標準!家長對照看看,有幾條你沒做到?
    家長對照看看,有幾條你沒做到? 梅州日報一成長 梅州日報一成長微信號 mzrbcz 功能介紹 梅州日報誠意出品,專注梅州教育事業發展,關注孩子成長點滴,分享教育心得、育兒知識,記錄梅州小記者活動。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身心健康。這9條標準,對每一位父母都有用!
  • 「與孩子為敵」的中國家長②|給孩子犯錯誤的機會
    ●當孩子表現出無效率時,心理學家會反覆告訴我們,這是孩子在現實中反抗不屬於他們自己的時間表專制的非常有效武器。換句話說,家長該想想孩子為什麼會磨蹭了;另外,讓孩子自己把地拖幹,如果你覺得她還太小,你可以幫助她。她會感激你。 吃吧,快點吃!小朋友要吃雞蛋,青菜也要吃,這樣才有營養。這是奶奶一大早就起來專門給你煮的。
  • 2017最新高情商孩子的幾條標準,你家孩子都符合幾條?
    我問過我周圍的一些同事們,也總結出了幾條能夠體現出孩子情商高的判定標準。各位父母們可以試著看看自己家的寶寶符合哪幾條?1.孩子每天都像是一個開心的小太陽孩子每天早上起床之後都是開開心心的,即使生活之中有了不高興的事情也不掛在臉上,每天都有著一個嶄新的積極向上的心情。到了學校門口喜歡和周圍的小朋友們笑著打招呼,下課喜歡和周圍的小朋友們分享自己遇到的好玩的事情。
  • 孩子有聰明天賦的9個跡象,對比看看你家娃中了幾條?
    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智商超群。其實,有些寶寶的潛能很大,從早期的很多方面可以看出來。美國《讀者文摘》網站總結過孩子有天賦的9個跡象,對比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幾條?5、注意力非常集中聰明孩子的專注力是很強的。當父母給他們一項任務時,這些孩子會聚精會神地完成,不會受其他事物的幹擾。孩子如果小時候玩玩具專注,看書專注,那麼上學聽講時也能保持專注。這樣的孩子一定很聰明。6、很早就能識別各種圖案天生聰明的孩子能記憶和識別圖案。
  • 新時代寶媽圖鑑,看看你中了幾條?
    來看看你(或者你的老婆)中了幾條吧!其實你不必面面俱到超人不是職業,你不必「被迫營業」活出自我,你不僅是孩子的驕傲;三頭六臂是你的能力,偶爾躺平是你的權利做自己的女王最閃耀
  • 家長們,請不要用「比較」之心,給你的孩子製造「假想敵」
    家裡人常常為這些事情感到頭痛,所以在他不乖乖吃飯的時候,媽媽就說你看看人家豆豆多麼聽話,再不好好吃飯,明天把你的玩具送給豆豆;還有一天早上毛毛貪睡不起床,媽媽就說剛做好了他最喜歡吃的早餐,再不起的話早餐要送給豆豆了,類似的事情出現過很多次。在生活中用這種方式希望孩子聽話的言行有太多,他們以為是在激勵孩子,其實這種所謂的比較、嚇唬對孩子心理產生了很多不良影響。
  • @所有家長,「熊家長」自檢表來了!看看你中了幾條?
    我可以非常負責任地說,凡是家長不與學校配合的,結果都是悲劇,這在我的教育經歷中無一例外。」孩子走進學校,老師對他的影響非常大。有時候,老師對孩子的態度,並不僅僅取決於孩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受家長的影響更大一些。
  • 違法曝光||都說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你們就這樣教孩子嗎?
    9月初,各大中小學幼兒園都已陸續開學,家長們紛紛在在朋友圈等各大社交平臺發表學生們也為迎來一個新的學期,能和同學歡聚一堂共同學習興奮不已。 但最近我們發現在昭陽城區內部分學校門口,家長們在接送孩子上下學時,個別家長會為圖方便,他們竟然拋棄安全,丟下做父母應有的責任,帶著孩子們橫穿馬路,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些違法行為中是否有你!
  • 《人民日報》公布家長不合格行為自查表,看看你中了幾條?
    近些年來,新聞中充斥著各種「熊孩子」們闖下的禍,有的令人心疼,有的令人憤怒。而在這些肆意妄為的「熊孩子」們背後,往往藏著那麼一兩位對孩子過分溺愛的「熊家長」。比如西安一男孩連劃九輛車,但其父竟公然宣稱「他就是沒道德,他就是不對,你們把他關了啊!」令人大跌眼鏡。
  • 無法表達憤怒,看看你中了幾條?
    ——致很少憤怒的「好人」們緣起從小我們可能都聽爸媽說過「你能不能懂事點?」「看xxx家孩子多懂事」。如果我們表現的懂事,也常會受到誇獎。「文化對於憤怒的表達規則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我們倡導集體主義,集體大於個人,團結、謙讓的行為受到鼓勵,從學校教育、新聞報導中都隨處可見。有些孩子確實做到了,懂事乖巧,一直是好孩子、好學生。我也是如此,為此收穫了眾多好處,比如爸媽的關注,同學老師的喜歡,哦,可能還有別的家長的喜歡。很少有不愉快的事情讓我感覺到憤怒,應對經驗更是寥寥。
  • 還在用舊有的中國式觀念來教育孩子嗎?你中招了幾條?
    導讀:還在用舊有的中國式觀念來教育孩子嗎?你中招了幾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還在用舊有的中國式觀念來教育孩子嗎?你中招了幾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一輩的育兒建議,你聽過幾條?
    老一輩的育兒建議你聽過幾條?1我就是這麼把你養大的,還不能嚼著給孩子餵飯了?危害:大人口腔內有細菌滋生,孩子抵抗力差,容易生病。7你看看人家怎麼考這麼好危害:耳濡目染孩子會形成心理攀比。老一輩的育兒建議,你聽過幾條?
  • 喪偶式婚姻的表現,看看你中了幾條?
    女人結婚後,都希望他能和你相輔相成,同舟共濟度過一生。然而現實生活中,結婚最擔心的應該是喪偶式婚姻。以下幾點喪偶式婚姻,看看你中了幾條?房貸、車貸、物業、孩子的學費……壓力越大,越想放空自己放鬆一下。有些男人回到家,鞋子一甩,往沙發上一躺,喊著:「老婆,可以吃飯了嗎?」你氣不打一處來。白天辛苦帶娃,孩子咿咿呀呀哭哭鬧鬧,你還得哄娃收拾玩具做家務做飯。忙得飯也顧不上吃。他回來就先看能吃飯了沒有,又累又餓的你能不生氣嗎?
  • 中國人給孩子取名,呈現出這些特點,看看你家中了幾條?
    中國人給孩子取名自古以來都十分講究,慢慢地也形成一些取名字的特點。對此,小編概括6條特徵,看看你家孩子中了幾條?當然,有的家庭沒有雙胞胎或多胞胎孩子,那麼兄弟姐妹之間取名也會套用這種模式。比如情景喜劇《我愛飯米粒》中嚴家四兄弟,子榮、子華、子富、子貴,尾字連起來就是榮華富貴。
  • 輔導孩子寫作業時讓人發飆的瞬間,家長們中了幾條?
    家長們每天上班回到家還要面臨著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一令人頭痛的問題。真的是「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不少家長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時會控制不住自己而打罵孩子。以下孩子寫作業時容易讓人發飆的瞬間,家長們中了幾條?
  • 小孩子學舞蹈的4大「誤區」,你中了幾條
    導讀:小孩子學舞蹈的4大「誤區」,你中了幾條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小孩子學舞蹈的4大「誤區」,你中了幾條!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高智商兒童的22個特徵 你家孩子中了幾條?
    每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可是高智商孩子的特徵有哪些呢?英國2歲小神童奧斯卡·瑞格雷(下圖)智商超出160;在2歲5個月零11天的時候,被全球高智商人士俱樂部——「門撒國際」接納為會員。
  • 家長踩了這幾個坑,孩子就不愛學習,看看你中了幾條
    你以為我們會為了這區區十美分浪費我們的時間?!」一個年輕人大聲說,另外兩人也說:「太少了,我們不幹了!」於是他們揚長而去,不再去踢垃圾筒。這個故事表面上看起來和寫作業沒有關係,但它裡面包含的教育思想卻可以運用到孩子的作業管理上。家長在調動孩子寫作業熱情上,需適當使用逆向思維,要刺激孩子對寫作業的熱情,不要刺激孩子對寫作業的厭惡之情。
  • 父母在教育中都會犯的錯誤,來看看你佔了幾條?
    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思想、行為、處世方法、人生觀、價值觀對孩子的一生都會產生影響,但大多數中國父母的教育,都存在以下的問題:1、嘴上常掛「都是為你好」,掉進自我感動式付出的陷阱大多數中國家庭裡,家長都有兩個「強迫」:一個是強迫自己,為了孩子,他們可以不斷地做出讓步和犧牲
  • 我們採訪了100位中國家長,孩子沉迷電子產品,他們這麼看
    趕緊來看看,戳中了沒? 「近視眼」 家長們的首位擔憂 在我們的調查中,有這樣一個問題:「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時,你最擔心的是什麼?比如心理上,學習上,健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