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學堂】黃煌:我對經方的思考——答大同經方十五問(上)

2021-03-04 悅讀中醫

 提示:點擊上方"悅讀中醫"↑免費訂閱

經方學堂,一個編織光榮與夢想的地方。你不是一個人在閱讀,經方學堂與您一起品味中醫旨趣,與您一起學習中醫經典,有夢想,不孤單,經方學堂永遠與您相伴。

黃煌按:昨天大同先生問我關於經方的15個問題,促使我將自己的思路梳理了一下。今天下午一氣寫了出來,現貼出供大同先生參考,歡迎指正。經方沙龍提倡圍繞經方開展討論,各自交流、學習、研究、應用經方的心得體會和研究成果,目的是將經方研究引向深入,感謝各位高手的支持。

1.經方研究最理想的模式是怎樣的?需要哪些方面的學者協作?

答:經方研究的領域相當寬泛,包括經方的應用研究、經方的藥理藥效研究、經方的劑型工藝研究、經方的教育及藥事管理研究,還包括經方文獻及史學研究。本人主要傾心於經方的應用研究,即如何安全有效地應用經方來治療現代疾病及改善體質。換句話說,就是研究經方對哪些疾病有效?對哪種體質狀態有效?其副反應如何?但上述的課題,涉及面就非常大,我目前僅僅是做一些非常初步的研究工作,如整理古代的經方應用文獻資料,收集一些專家應用經方的經驗,並通過臨床對部分經方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比較粗略的觀察。還有,結合本人的職業,做一些經方的普及和推廣工作。就目前本人經方研究的現狀來說,我的研究模式,可能還是傳統的模式,著眼臨床療效,注重經驗的整理。何為最理想的模式?說實話,我還沒有十分清晰的概念。我想,只要以求實求真的態度去研究,可能會慢慢清晰起來的。就像我國改革開放早期,本來也沒有什麼發展模式的,後來蘇南人富起來了,才有人總結出蘇南模式;溫州的個體經濟發展了,又有了溫州模式等。不過,我目前最希望有以下的學者開展協作,即循證醫學研究人員、專科臨床研究人員及中醫文獻研究人員。

2.經方研究的突破口最有可能在哪裡?

答:我國的經方研究目前還處在比較散在的、低水平的狀態,如果日後引起眾多學者的重視,特別是臨床醫生的重視,那大家研究的題目最有可能集中在經方的臨床應用研究,特別是對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的評價,以及製劑的開發利用。而在這方面,突破口應該是經方有效性及安全性的評價體系。因為只有一個行業公認的評價體系,各大軍團才能進行有效地合作,才能取得最大限度的共識。而這個評價體系的建立,目前必須借鑑上個世紀末開始流行的循證醫學,但不能是完全照搬,要結合中醫的特點。幾千年留下的大量文獻資料如何科學地利用?如何發揮其在尋找經方應用「證據」中的作用?也是我們在苦苦思考的問題。

3.經方研究可能獲得的最大成果是什麼?可能性有多大?

答:經方是臨床治病之方,經方研究的結果還是為了提高臨床療效,為人類預防和治療各類疾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天然藥物療法。具體來說,其可能獲得的最大成果應該是常用經典配方的臨床應用標準,這個標準主要包括其組成藥物的品種質量規範、藥量範圍、劑型及製作工藝、服用法、服用量及時間、服用注意事項、適應病種及體質狀態、禁忌證及不良反應、療效評價標準等。有了這個標準,臨床醫生才能正確地應用好經方,法律才能保護中醫醫生,國家有關部門也才能據此指導老百姓正確擇醫。間接上可能促進中醫的規範化,作為一門學科,規範化是它的客觀要求!目前,本人編寫了幾本小冊子,那僅僅是個人的應用體會和古代應用經驗的不完全性綜述,只能作為宣傳經方之用。但如果今後有政府指導下的大兵團作戰,那就有可能形成經方應用的準標準化文件乃至國家標準。

4.經方研究的最大誤區在哪裡?造成這種誤區的原因是什麼?

答:講經方古已有之,徐靈胎先生就是經方的大力提倡者。尤其是近代以來,經方一度成為熱點,如曹穎甫先生、包識生先生、陸淵雷先生等一大批醫家均強調經方。現代也是,胡希恕先生、嶽美中先生、葉橘泉先生、趙錫武先生、範中林先生、吳佩衡先生、姜春華先生等也是讓我們折服的經方家。現在雜誌上,經方應用的文章很多;書店裡,經方為題的書籍也不少。應該說,不少是有參考價值的。但從研究思路來說,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過分強調病機方義的闡述,而經方應用關鍵的方證歸納不到位、用量服法不清楚、加減過多過濫等。還有,講經方過分強調原文,拘泥於古代注家的認識,而忽略現代臨床應用。這種現象的最大誤區在於,誤認為研究就是弄清是「為什麼」,所以經方研究,就應該如現代藥理研究,要弄清其機理。其實,經方研究首先要弄清「是什麼」的問題,即弄清經方的主治範圍及安全範圍是什麼?至於為什麼的問題,必須在弄清是什麼這些事實的基礎上才能弄明白。但是,很可惜,中醫界長期以來,就是不肯將「是什麼」的技術性東西公開透明,而大講「為什麼」,結果讓初學者弄不懂中醫及經方究竟是什麼?當然,研究經方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弄清「是什麼」的地步,最終還是要弄清「為什麼」。不過,現在強調弄清是什麼,是出於經方研究戰略上的考慮。

本文作者為南京中醫藥大學 黃煌教授,最終解釋權歸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平臺推薦發表。圖片來源於網絡,轉載請註明出處。

欄目主持:劉觀濤

新媒體編輯:王丹

相關焦點

  • 黃煌:國際經方熱的「點火者」
    葉秉仁先生畢業於上海中國醫學院,曾接觸經方派大家陸淵雷先生的學術思想,名言是「學術無國界,治病在療效」,西醫診斷、中醫用方是常規。黃煌當年問業的夏奕鈞、邢鸝江等名老中醫是蘇南「朱派傷寒」的傳人,臨床善於察舌咽、診腹脈、辨體質,看病時多從經方化裁,如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半夏瀉心湯、黃連湯、附子理中湯等都是常用方。這個時候,黃煌真正明白了,中醫的學術發展,必須以繼承為前提。
  • 「黃煌經方」2017春季大活動之「類方班」與「研討會」
    提供正式發票,不申請發票者有經方禮物;報到時有版紙質版《開學通知》、《春季班講義》、定製筆記簿等資料。2、地點:蘇州市相城區望亭鎮問渡路376號蘇州市相城區中醫醫院的行政樓二樓會議室。6、期滿合格領取《黃煌經方結業證書》,優秀學員獲贈經方獎品。
  • 固生堂中醫:助力黃煌經方論壇落地南沙,持續傳承中醫經典
    2020年7月24日,由廣州市南沙區衛生健康局、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聯合固生堂中醫連鎖管理集團聯合舉辦的「第一屆黃煌經方醫學粵港澳大灣區論壇暨廣州南沙經方臨床應用研修班」正式開班。在論壇上,各位名醫名家積極分享自己對將經方運用到臨床診治中的個人體會,並對經方醫學的發展抒發了自己的意見。一、黃煌教授:經方發展遭遇「基層熱,高層冷」在研討班上,國際著名學者,「黃煌經方」的創始人與倡導者、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院長黃煌教授就經方傳承的歷史現狀與前景做了全面的闡述。
  • 南中醫國際經方學院成立 竟源於一位教授的經方夢
    &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南京10月16日電(記者 盛捷 通訊員 劉丹青)16日,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成立。校長胡剛透露,成立這樣一個經方學院,其實是源於該校教授黃煌的《我的經方夢》一書。書中提及成立經方學院,胡剛很受感動、振奮和啟發。
  • 最過癮的經方課:黃煌講麻黃類方的臨床應用
    編者按: 「中醫學苑」微信訂閱號(xyzych1988),面向天下精英,廣招欄目主持。今天,就請他開始主持「中醫學苑」訂閱號的「經方學堂」欄目。=====================================劉觀濤按: 很高興能夠能主持「中醫學苑」經方學堂。 今天,為大家推薦被譽為「最過癮經方課」的黃煌教授的經方講座。
  • 國內高校有了首家經方學院
    &nbsp&nbsp&nbsp&nbsp中國江蘇網10月17日訊(通訊員劉丹青記者王晶卉)「經方」是經典方的略稱,主要指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所著《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收藏的200多首配方,這些配方都是歷代相傳的經驗配方。為推廣經方、培養經方人才,昨天上午,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成立。
  • 甘肅省第一屆「中醫經方論壇」在蘭州舉辦
    每日甘肅網訊 為加強中醫經方領域學術交流,提升甘肅基層中醫藥人員靈活運用中醫經方的水平,提高基層中醫藥臨床療效,11月22日至24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湖南診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和瑞醫藥有限公司承辦,天津紅日北京康仁堂藥業有限公司協辦的甘肅省第一屆
  • 【經方精品】春季類病班報名與葛根類方解析(上)
    2、微信班群課堂以PPT課件講授,案例教學為主,精解與串講系列類病系列,分段即時答問消除疑惑。多數為晚上講課,1.5到3小時一次,學員忙時可以延後學習,不影響聽課。C、講師團隊「經方精品」班的《經方》講師團目前已有50位臨床一線經方大夫,按照誰擅長誰主講的原則安排。
  • 溫州市經方名家 登上中醫經方盛會
    溫州市經方名家 登上中醫經方盛會 2020/12/20 20:48 來源:溫州晚報 編輯:遊歷 瀏覽:906
  • 【經方學堂】熊繼柏:中醫的真正精髓是什麼?
     提示:點擊上方"悅讀中醫"↑免費訂閱經方學堂,一個編織光榮與夢想的地方
  • 發燒、愛睡覺的經方治療
    分享一下近期學習仲景醫學、思考中醫的心得:中醫學的兩大進步:第一是:醫巫分家第二是:張仲景將經方醫學內容去臟腑化,回歸經方本真第一個我這麼說,估計大家沒有多大異議,第二個將前人經驗整理、去臟腑化,並結合自己經驗,論廣湯液經,張仲景做到了。他將臨床醫學用描述性的語言展示給後人,所以大家都認為他很偉大。
  • 經方:中醫的靈魂
    9.半夏瀉心湯治胃炎專方,治上消化道炎症。往來寒熱:疾病處於遷延期,進入慢性化半表半裡:軍事上的概念,和:求和。不斷發作,反覆發作的疾病,過敏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不斷發燒的免疫性疾病 13.大柴胡湯治大柴胡湯症候群最關鍵指徵:《金匱》:心下按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
  • 經方治療心下緊結
    經方思維:經方辨證依據症狀反應。臨床先辨六經八綱,繼辨方證。辨方證是六經八綱的延續,辨方證是辨證論治的尖端。
  • 創新周大咖直播間「跨越文化障礙,推動經方走出國門」
    作為2020南京創新周百場系列活動之一,江蘇中藥產業研究院邀請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院長、國際經方名家黃煌教授為大家進行「跨越文化障礙,推動經方走出國門」的專場講座於6月25日正式舉辦,屆時將通過「大咖直播間」雲上直播,為全球觀眾帶來通俗易懂的中醫藥文化盛宴。
  • 中醫經方走俏國際 專家籲改變「外熱內冷」現狀
    中醫經方「外熱內冷」待改變  「中醫經方使用現狀,是小醫院熱、大醫院冷,海外熱、國內冷。這種狀況亟需改變。」在11日結束的2012全國中醫經方應用研討會暨經方國際論壇上,多位專家發出呼籲。「我接診後,給他開了張方子——『芍藥甘草湯』,只有兩味藥,共開了5副,每副不超過10塊錢,他吃了3副就好了,到現在也沒有復發過,病人覺得非常神奇。」 毛科明坦言,「芍藥甘草湯」並不是他的發明,而是《傷寒論》裡記載的方子,「類似的中醫經方有很多,對於常見病、多發病,療效非常確切。」  專家介紹,所謂「經方」,就是中醫藥經典之方,是東漢名醫張仲景所著《傷寒論》和《金匱要略》所載的方子。
  • 本期省名中醫黃煌教授為你推薦魅力養生經方
    本期我們邀請到了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省級名中醫黃煌,他的病人中有很多女性,她們到診室中不僅要求治病,還要求通過經方調理讓自己美麗有魅力。黃煌教授認為,女人的魅力首先在於健康的心理,其次才是健康的身體。現代快報記者 張弛  抑鬱的女人沒有魅力  長期門診工作,黃煌教授發現,抑鬱的女性都有容易累,失眠等特點,她們反映白天無精打採,晚上入睡困難,就算睡著了夢也多,早晨又醒得特別早。抑鬱的女性多怕冷,她們上門診時衣服穿了一件又一件,她並不是體溫低,而是心境冷。而且很多人抑鬱後出現便秘、關節疼痛,肌肉疼痛等症狀。
  • 經方醫經離合論
    經方醫經離合論 合理認識經方與醫經的關係,對於經方的學習尤為必要。
  • 經方治療腦挫裂傷後頭痛
    經方思維:經方辨證依據症狀反應。臨床先辨六經八綱,繼辨方證。辨方證是六經八綱的延續,辨方證是辨證論治的尖端。
  • 經方的特點與應用思路
    我比較喜歡經方,特別是到了老年,更感到經方的生命活力,只有把經方學好、用好,才能真正掌握方證學的真諦,由此來診治疾病,就會做到心中有數,駕輕就熟;傳承後人,可使年輕人免走彎路。    下面就學習和運用《傷寒論》中的經方(也會涉及《金匱要略》),談談自己的體會。經過整理與分析,我覺得經方具有如下特點。
  • 【長文乾貨】黃煌:我臨床最常用的16首經方
    觀看方法:點擊文章最下方閱讀原文,即可進入系統,選擇相應課程進行⊙作者:黃煌⊙編輯:杏林君我的材料已經發給了大家,就是把我運用經方的經驗歸納了一下,想通過這個機會和大家一起分享。經方,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運用天然藥物的經驗結晶,是中國古代醫學家們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