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秋萍的草書,上下兩個方向拉長一些,筆勢就能打開。胡秋萍女士是一位非常有名氣的女書法家,並且也是一位有書法真實力的碑帖派,所以她的書法創作有名有實,在書法圈頗得好評價。
但是,書法這門藝術,沒有人能夠接滿弓,各有所長,亦有所短,這是書法藝術創作的基本規律。如果評價一位書法家,說他的書法可以百分之分地全優全勝,這就是不切實際的捧。從這個現實角度來講,草書寫得非常不錯的胡秋萍,她的書法作品也會存在不盡人意的問題。
從書法的整體氣勢上來看,胡秋萍的草書筆勢不能完全打得開。在結構方向上,上下兩個方面上顯得比較拘泥,不大氣,筆勢沒有打開。上下兩個方向,筆勢沒有打開的原因,據我個人的理解,是因為線條沒有接開,所以這些字顯得有些方扁呆板,沒有恣意飛揚的精氣神。這就是當代草書用筆的通病,或者說許多人的草書,都有這們的弊端,這是胡秋萍草書沒有盡善盡美的原因,也是多數當代草書需要努力的方向。
為什麼胡秋萍草書上下兩個方向的筆勢力,會成為當代草書創作的通顯毛病呢?這與當代書法家創作草書不能懸紙於壁而寫的原因。古代人寫草書,都有一氣呵成的筆勢動力,這是因為古代的草書大家們,都會站起來,懸紙於壁,自上而下地一氣呵成。運行筆墨,當然有筆墨源九天的氣勢,自上而下去寫草書,不但符合草書創作的基本規律,也符合人體力學的筆勢表現,這樣站起來,懸紙寫草書,上下兩個方向會被拉長,筆勢力就能打開了。
所以,要解決胡秋萍草書顯得方扁,缺少精氣神的毛病,在創作方式上,有一個可以走通的路徑,就是草書創作真正要向古人學習,用復古的懸紙創作形態,去體驗草書飄風驟雨驚竦竦,落花飛雪何茫茫的創作意境。很可惜,當代草書創作者們,寫草書沒有「遇牆可寫」的機會,所以都是把紙鋪在桌子上,低首俯身寫草書,左右兩個方向上的筆勢開合無礙,但是上下兩個方向上的筆勢絕然無法打開,在桌面上寫的草書掛起來看,顯然不符合立起來看的視覺習慣,草書的形體,就顯得方扁疲憊,精氣神就少了許多。
草書是一門講法度的書法形體,不能胡亂寫,所以向古代人學習,不但要學筆墨技巧,還要學習創作時的基本體態,古人站著懸紙寫草書,我們如果也站著懸紙卻創作,時間久了,可得真諦,草書也就會漸入佳境。
所以胡秋萍草書上下兩個方向的筆勢沒有打開的毛病,是有解藥的,也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改變一些草書創作的方式方法,把宣紙立起來去書寫,就可以讓草書上下兩個方向的筆勢打開,這就走進了師古法寫正宗的空間。不知道愛好書法的朋友們,如何看胡秋萍的草書,敬請留言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