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植入」 完全再生

2021-02-14 盆景奇石

 本篇記錄了用嶄新的技法來解決常規技術不能解決的問題。去掉生長中的樹幹中間部分,從而也改善了主幹的形狀,這樣不僅更能挖掘出古木本身具有的滄桑感,而且又使作品顯出勃勃生機,可以說既是盆景藝人的得意之作,也展示了一種新的盆景造型的可能。

▲圖1


▲圖2 

 圖1、圖2、樹高87cm,左右寬96cm(2001年6)。枝條從樹冠自上而下分布,主幹也是上下幾乎粗細一致。雖然樹皮的滄桑感十分突出,纖弱的細枝也顯得非常自然,但感覺由於樹幹中間部分的原因,山楓本身固有的優雅似乎已蕩然無存,因為粗幹更多地帶來的是一種壓迫感。可以想像,由於樹幹條件的限制,今後想製作樹型更佳的作品只能是種奢望。 

  一個典型的充滿威嚴感覺的山楓古木,樹型挺拔,力度飽滿,樹幹滄桑,應該說已是一個較為完美的作品了。但遺憾是如果還想再提升一步的話,就不能不說存在一些致命的缺陷了。 


 ▲圖3 


  圖3、樹冠A部分的側枝多且細密,基部C也呈現不錯的造型,總之這兩部分都相當出色,問題就出在中間的B部分。這部分顯得缺乏生機和活力,最滿意的部分是C(在楓類中應算是極品了)。海老原先生的構思令人嘆服,把樹幹的中部,也就是我們看到的B部分去掉,利用嫁接的方法,首先對A部分單獨培養,去除掉B部分之後,改變A部分的方向和角度和C部分對接,即形成新的樹型骨骼。在對未來樹型充分構思的基礎上,製作就可以開始了。


「嫁接植入」部分的加工製作 


 ▲圖4


  圖4、2001年6月21日,首先為了保證上部能夠單獨存活,就要讓它生「根」,即用穗條進行嫁接。又因為這部分的幹徑也較粗壯,有3cm,因此希望至少能夠接活3處。在確保存活率的前提下,開始嫁接。運用工具對無用的枝條進行修剪。為了改變樹冠部分的造型,不要太在意現實的樹型特點,按照基本的修枝方法對分枝進行處理即可。


▲圖5 


  圖5、海老原流派的特點是對修枝後的橫斷面進行進一步的削寬處理,這樣做的結果雖然會使切割面變得很大,但使得切面邊緣貼切漂亮。


  ▲圖6 


  圖6、在仔細權衡的基礎上決定接口的位置,用小電鑽在樹幹上鑽眼,洞眼直徑為接穗粗度的1.5倍。接穗的目的不是作為盆景中今後的枝條,只是保證它存活而已。 


▲圖7 


  圖7、在使用電鑽的時候,洞眼部位周圍會發熱,因此需要通過澆水來降溫。


▲圖8 


  圖8、用準備好的山楓容器苗作為接穗穿入洞眼,利用鐵絲和其它枝條固定,確保洞眼的下部和穗條貼近。在洞眼處抹上油灰之類的粘性物質,以便固定穗條。這樣,如果周圍其它穗條出現脫落也不會相互影響。

穗條嫁接·苗木的植入方法 


▲圖9 


  圖9、穗條置放的時候,保證接穗和洞眼邊緣緊密固定是這一環節的關鍵。另外,洞眼的大小要儘可能留有餘地,因為穗條的粗度並不都一樣。 


▲圖10 


  圖10、同時,對樹幹中部的枝條部位也進行穗條植入,這一部分的工作也就告一段落。一段時間之後,通過觀察穗條的變粗狀況,來判斷其存活情況,最後將穗條先端部分切去。 


粗杆截斷


▲圖11 

   圖11、2004年3月14日。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接穗會成活。雖說截斷的位置應該在穗條植入的階段時就能定好,但此時最好再次確定一下位置的粗細和形狀。


 ▲圖12 

   圖12、樹幹的中部。確定截斷的部位,截去附近接穗嫁接的小枝。樹冠附近嫁接的容器苗,活得很好。當然,沒有存活的部位可以再次進行嫁接,但是一般來說只要存活的部位達到3處,就可以說已是「萬事大吉」了。


▲圖13 

   圖13、在確定截斷的部位放入手鋸。慢慢地,穩穩地鋸著粗壯的樹幹。 


 ▲圖14 

   圖14、樹幹直徑約10cm,上部被切斷時的照片,肯定會是另外一番感覺吧。 

   

  樹幹截斷之後,在保證下部粗枝存活的同時,為促進上部枝條的存活,對留存的上部樹幹單獨進行一些處理。這個方法的關鍵是在嫁接植入的基礎上,使上部樹幹獨立存活。因此,用根(穗條)進行嫁接,讓嫁接的部分當作根,從而使樹體存活。一般來說,樹幹是靠下部的根系向上輸送養份的,因此在樹幹截斷前後,還能保持這樣的輸送系統是存活的關鍵。從最初開始著手到截斷樹幹竟花了2年半時間,因為要慎之又慎啊!當然期間也有過失敗的情況,這個時候只有重新嫁接,保證至少有3處存活就行,並且要判斷好切斷的時機。但是即使有3處存活,而且根也能長到30cm以上,我們依然沒有把握確信接穗已和樹幹的形成層融合,好在樹木比我們想像得更加充滿活力,因此只要保證經常在切口處澆水以保持一定溼度就行了。 

  截斷之後,按照常理,要儘可能快些讓上下部分「合二為一」,但是由於要對切斷面進行處理,因此實際上很難做到。本次的製作過程中,這段時間花了將近1個小時。期間,平時無法看到的樹幹上段內部,此時卻是一覽無遺。為保證水分和養分物質的流通,內部結構可以說是發生了很大變化。


▲圖15 

   圖15、接下來鋸斷樹幹的下部。這樣中間長約15cm的一段就完全鋸開了。


▲圖16 

   圖16、這個樹樁的最大看點,在於從下部往上二個側枝之間的根盤韻味十足。


▲圖17 

  圖17、很難看到的盆景樹樁年輪部位,內側寬大的木質部周圍包圍著一圈薄薄的形成層。


樹幹的對接 

   接下來看看這個製作過程中最精彩的畫面。在中間部分截取後,將上,下部分對接起來,當然要注意將兩者的形成層儘可能地吻合一起,因此,對切斷部位的選擇上要注意最大限度地保持上下一致。但是實際上多少會出現偏差。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圖18 

   圖18、前面已介紹了嫁接植入和樹幹切斷。但是,應該說接下來的內容才是最大的難關。因為要將上,下兩部分對接,同時考慮到盆景的未來造型,打算反接上下兩部分。


 ▲圖19 


 ▲圖20 

   圖19、圖20、為保證上下對接中形成層儘可能地癒合,要對樹幹邊緣進行修剪,並釘上木螺釘,用鐵絲固定。象這樣用木螺釘和鐵絲,固定三處。從正面看去的接合部位,完成後照片。



▲圖21 

   圖21、從正面看接合部位。確實很難保證上、下部位幹徑的一致,如照片所示,左側留下了1cm多的空白。這樣的情況會對樹樁的存活帶來怎樣影響呢?還是採取點措施進行處理吧。 


▲圖22 

   圖22、製作完成後。對接合部多出的部分進行斜面削薄。為了與上部形成層更好地癒合需要削得深一些。而且,這樣也能使接合部位邊緣平滑,自然得體。 


▲圖23 

   圖23、上部固定好以後。從上部的分枝情況來看,分枝角度已發生了很大變化。 


▲圖24 

   圖24、此時就要開始進行整枝了。為了形成新的造型,要清除掉不需要的枝條,切口用油灰等粘合劑抹平。約1個月後,到了春季,整個製作也完成了。用鐵絲對樹枝進行造型,以及嫁接植入等工作都告一段落。 

  

   形成層的變化 


▲圖25 

   圖25、樹幹的大部分是由沒有活力的木質部組成,具有生長能力的只是木質部最外的一圈,也就是所說的形成層(圖中粉紅色部分)。這部分細胞分裂旺盛,也能最快地促進細胞間癒合,因此,按照距離最短,癒合最快的原理,削掉突出的鈍角,就能促進上下部位癒合。



 ▲圖26 

   圖26、整枝這道工序也不能隨意。2005年3月,在一側枝的基部接上另一小枝,也就是前面說的「嫁接植入」,這種方式能在短時間內增加枝條的數量。通過「嫁接植入」,在樹冠基部附近生出新的側枝,很好地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對平衡整個樹樁造型意義重大。


▲圖27 

   圖27、2004年3月,加工後的接合部。


▲圖28 

   圖28、2005年3月時的姿態。接在上部的穗條已全部切斷(約上年9月)。從開始著手到現在已有4年半的時間。整個樹樁造型的風格也略見一斑了吧。 


▲圖29 

   圖29、2006年3月時的姿態。 能感覺到完全接活了吧,從樹皮上能看到上下部分已很好地癒合。

▲圖30 

   圖30、2005年3月的姿態。上部的穗條已截去,下部的接穗為冬芽的生長輸送養分。可以看出形成層癒合完好,為安全起見,還留著木螺釘和鐵絲。 

▲圖31 

   圖31、2006年3月的姿態。通過嫁接小枝萌發的新的枝條,很快速度地長了起來。 

 ▲圖32 

   圖32、2007年3月時的姿態。根據判斷,去除固定用的木螺釘和鐵絲。樹幹自然而穩定。同時讓人感到驚訝的是樹皮的一部分也融合完好。雖然還不能說支撐樹幹的木質部已完全癒合,樹樁整體的強度還不夠,但是一般情況的搬運(換盆,汽車運輸等)已沒有絲毫問題。隨著樹齡的增加,年輪的增大,樹幹的強度也會逐步提高。 

   完全再生 

  

 ▲圖33 

   圖33、2007年3月12日樹姿,高72cm,寬108cm。把嫁接的穗條部分切斷後不久枝條也開始萌發新芽,說明樹幹部分已完全成活,期間整枝造型的工作也不能間斷。從開始製作加工到主幹風格的形成花了4年半時間,而其優美舒展姿態開始呈現時,時光已過去6年半了。通過這一系列的製作加工讓古木發生戲劇般的變化,煥發出新的生機,如其說是驚訝,還不如說是感動吧。 

  如今已很難再從山上採到好的盆景素材了,因而稀缺的古木更顯出其不菲的價值。但是對這些材料不能只是簡單地保證其存活,而應當進行一定的改造和加工,使古木的價值得到更好的體現。功夫不負有心人!表面看來似乎殘酷的斷幹,實際上是在對古木價值充分尊重基礎上的大膽決斷。

▲圖34 

   圖34、創作前的樹相,與大膽改作後的樹相比較,其劣勢是顯而易見的,更突出大膽改作的必要。 

  優美造型的盆景就這樣製作完成了. 

 
▲圖35 

   圖35、樹冠部特寫。本次重點對這種創新性的製作技法進行了詳細說明,而對從美學觀點出發的創作意圖觸及不深。無論何種技法都要以創造美為目標,因此對於海老原先生而言,這種所謂獨特的技法其實和一般修剪沒什麼兩樣,只是「手段」,決不是「目的」。 

  回想製作過程,確實還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最終的作品就是結果。盆景就是表現瞬間姿態的藝術作品,從樹枝間凝望美麗的藍天,細枝的柔和曲線編織出的自然韻律,總之最大程度地表現出了楓樹所固有的優雅,而這些在加工前卻無法顯現出來。 

  開啟了一道新的門扉,更開始了一段夢想之旅。

製作:海老原茂雄(日本千葉) 

翻譯:曹健(湖北武漢)(編輯/劉啟華)

精彩回顧:

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

大師講堂丨怎樣合適的給盆景樁造型

感悟'文人樹'——十字經

嶺南盆景截幹蓄枝探源

大師講堂丨盆景製作應講究自然美

一半在塵土裡安詳,一半在空中飛揚。

立意為先 選材為要

上善若水,處下不爭

鄭老師小品真柏製作集錦

心中有型,妙手成景。

《外師造化 中得心源》

一個13年還未完成的大飄枝

大師級盆景花園,美的受不了!

人老了難看,盆景老了牛逼

此盆此景乃極品也!


相關焦點

  • 大膽創造之山楓斬腰接骨再生(圖文詳解)
    海老原先生的構思令人嘆服,把樹幹的中部,也就是我們看到的B部分去掉,利用嫁接的方法,首先對A部分單獨培養,去除掉B部分之後,改變A部分的方向和角度和C部分對接,即形成新的樹型骨骼。在對未來樹型充分構思的基礎上,製作就可以開始了。「嫁接植入」部分的加工製作
  • 苗木場裡嫁接忙
    切削、對接、把接穗植入砧木裡、綁紮……不到50秒,一棵完整的嫁接苗完成了。日前,博羅縣長寧鎮一家苗木場內果木蓊鬱,農技人員抓緊農時在田間進行嘉寶果、黃晶果等果苗的嫁接作業。
  • 釋新聞丨甘肅青年腿骨骨折缺損12釐米,植入「種子」後再生
    7月18日,西京醫院(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教授裴國獻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傳統治療手段中,孔軍要麼截肢,然後安裝假肢;要麼在腿部安裝鋼質的支撐架或植入鈦合金等骨替代物,「但都沒有原裝的好!」這意味著,接受上述治療後,孔軍不能像以前那樣行走、跳躍,負重背物,或者乾重體力活。
  • 桑樹種植:嫁接方法有哪些?如何做到無病嫁接?這裡有詳細步驟!
    砧根插入後,用稍帶潮溼的乾草或席草,由上而下依次捆綁,直至把嫁接部位全部包住。包紮用力要均勻,鬆緊要適當。(5)排植。在已整理好的畦面上,按20cm行距,橫開深約15~20cm的溝,然後把接好的嫁接體頂芽向上。按5~8cm的株距直立溝中,用細土填緊,頂端以略見剪口為宜。
  • 時尚美睫之嫁接睫毛與種植睫毛的區別
    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美睫這一項目,當然它也叫嫁接睫毛,但是很多人都叫成種植睫毛。其實種植跟嫁接是有很大區別的..........很多人都聽說過種植睫毛,而且現在美甲店大多數人是把嫁接睫毛當成種植睫毛了。其實嫁接睫毛和種植睫毛是有區別的,那我們今天就一起了解一下嫁接睫毛和種植睫毛的區別吧!
  • 瑞安馬嶼瓜農「移花接木」 南瓜上嫁接西瓜
    近日,位於馬嶼鎮的市溫大農業專業合作社種子育苗基地大棚內,多名農婦正對南瓜和西瓜進行嫁接,剪下細小的西瓜苗插在南瓜苗上,將其放在穴盤內培育生長。技術人員介紹,嫁接後的西瓜苗再生長20至40天即可移栽,售價每株1元多。其不僅根系發達,吸收能力強,且抗病、抗寒能力增強,還拉長西瓜上市銷售期,促進瓜農增收。
  • 知道什麼是嫁接嗎?檸檬的嫁接方法是什麼呢?
    我們今天說的就是這個無性繁殖中的最為普遍的嫁接法了。在說嫁接法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嫁接法。嫁接就是把一種植物的枝或者芽,嫁接到另一種植株的莖或者根上,使它們接在一起,然後長成一個新的完整的植株。而這個被剪掉的植物的枝或者芽,就叫做接穗,被嫁接的這個植物,就叫做砧木。接穗和砧木是了解嫁接法需要知道的前提,不然下面講的你根本聽不懂了。
  • 牙髓再生臨床研究獲突破
    本報西安8月30日電 (記者龔仕建)壁虎尾巴斷了能重生,鯊魚牙齒掉了會長起來,為什麼人類一生只有乳牙和恆牙,牙齒掉了不能再生?這一問題一直困擾著世界各國科研人員。近日,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組織工程中心金巖教授及其科研團隊經過20年努力,成功實現了牙髓再生,使得口腔疾病治療邁入新的裡程碑。
  • 石榴樹嫁接:石榴樹能和哪些樹木嫁接,如何進行嫁接?
    提要:石榴樹嫁接:石榴樹嫁接的時間和方法石榴樹很多朋友都喜歡種植,尤其是一些喜歡種植盆景的朋友更是喜歡用石榴樹作為盆景主要觀景植物。石榴樹的嫁接無論是在盆景的製作還是果園種植過程中都是很重要的一步。這裡科學興農就和大家一起看看石榴樹的嫁接問題。石榴樹的嫁接時間石榴樹的嫁接時間需要根據選擇的嫁接方法來確定,不同的嫁接方法適合的時間點是不同的。比如石榴樹最常用的嫁接方法有劈接法和芽接法,劈接法最適合的時間是春節進行,一般每年的三到四月份進行非常適合。
  • 「扦插」與「嫁接」張榕泉個展開幕
    「扦插」與「嫁接」張榕泉個展 藝術家導覽「扦插與嫁接嫁接為兩個植株,透過組織再生的過程,相互結合的繁殖方法。「扦插」與「嫁接」扦插與嫁接作為一種「方法論」,在張榕泉最近的藝術實踐過程中被廣泛運用,他從網際網路中下載大量的圖片,通過多維的觀察視角與敘事切入,剝離原意,用概括、簡化、抽離、插入、變形、移位、增加、截取、合成、層疊等手法,探索一個新的相互關係的生成
  • 牽牛花真能嫁接紅薯?空中紅薯栽培技術是啥?嫁接的原理是什麼?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在河南周口,西華縣農科所的退休農業專家賈連東,他栽培出一條達數百米的「空中紅薯」走廊,令人稱奇的是這些紅薯都是吊在半空中。經賈連東介紹,他是通過野生牽牛花嫁接,主要用於觀賞。據了解,這些空中紅薯並非是在空氣中長成的,而是從空中吊盆裡面挖出來,並清理乾淨做成的景觀紅薯。
  • 為什麼嫁接的睫毛容易掉?
    都知道嫁接的睫毛非常自然漂亮,但是很多美睫師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嫁接的睫毛老是掉,多則十天半月,少則三五天。那在這就跟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要想了解嫁接睫毛為什麼容易掉,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情況下,睫毛才容易掉。
  • 嫁接睫毛是否會損傷真睫毛?嫁接睫毛之後如何護理呢?
    應該會有很多人好奇,嫁接睫毛的話會不會傷到自己的真睫毛呢?嫁接睫毛會痛嗎?嫁接睫毛之後應該怎麼洗臉呢?如何防止過早的掉落呢?現在的話嫁接睫毛應該是很多人都感興趣的一個美容項目了,嫁接睫毛就是將假睫毛給嫁接在自己的真睫毛上面,當然也會有很多人擔心嫁接假睫毛會傷害到自己原本的睫毛,導致睫毛不再生長等等之類的問題。
  • 「可降解」人工血管能「再生」血管組織
    是否可以植入一種神奇的「可降解」的人工血管,用它誘導體內組織再生,最終重建出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血管組織記者12日獲悉,南開大學與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聯合研究團隊,在上述設想的關鍵環節——人工血管再生機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該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心血管領域國際權威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上。  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療過程中,植入人工材料或器械已十分常見,但小口徑人工血管由於「再狹窄」發生率高,目前尚未有成功的臨床應用。
  • 共情嫁接 開啟英語學習的情感之門
    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理解與感悟,將心理學中的共情法嫁接到英語課堂之中,目的是激起學習的初衷、體驗人物的情感、挖掘文本的真實內涵,從而引起學生共鳴,開啟學生英語學習的情感之門,從而提升學生的內在品格。【關鍵詞】 共情,嫁接,英語學習,情感「共情」起源於心理學,就是要讓對方感同身受。
  • 嫁接花卉、果樹,用什麼樣的嫁接刀最好
    嫁接工具,網上銷售的牌子很多,但是很多花友往往是自己製作的嫁接工具,特別是一些苗圃,往往也都是自己製作的,拋開材質、品牌,實用性我覺得應該是放在第一位的,所以具體嫁接要用的的具體工具也是千差萬別的,不過只要用的順手、能順利嫁接成活,那就是好工具,如果用著不方便,就算做工精良,也只是一個觀賞品而已
  • 南開大學:讓人工血管可再生
    南開大學:讓人工血管可再生 2018-07-16 10:08:29參與互動    前沿·速遞  南開大學:讓人工血管可再生
  • 蠑螈的神秘能力能激活人類身體再生功能嗎?
    蠑螈的肢體再生過程就像小樹發芽一樣,200多年以來,科學家們對該生物頗感興趣,進行了大量科學試驗和研究分析,其目的是希望將蠑螈的神奇再生能力未來應用至人類身體,蠑螈是人類再生醫學的最大希望嗎?除了再生,還能「嫁接」同伴身體科學家經常研究蠑螈的再生能力,這種奇怪、外形不討人喜歡的物種已成為科學界重點研究對象,除了四肢再生,蠑螈還能再生下頜、視網膜、卵巢、腎臟、心臟、未發育完全的肺、脊髓和大部分腦組織。
  • 嫁接睫毛膠水弄到衣服上怎麼去除 嫁接睫毛如何卸掉
    嫁接睫毛是最方便快捷的擁有長睫毛的方式,現在睫毛嫁接技術已經很成熟,但是睫毛嫁接是用半永久性的膠水將人造睫毛粘到天然睫毛上,難免在過程中膠水會不小心弄到衣服上。那麼,嫁接睫毛膠水弄到衣服上怎麼去除?一起來看看吧。
  • 嫁接睫毛過敏怎麼辦?
    因而在嫁接前,我們可以判斷顧客是不是易過敏體質。如何來分辨,最簡單迅速的方法便是劃痕實驗!用手指甲在胳膊內側劃一道痕,假如刮痕迅速消退,沒有印痕,表明非易過敏體質;假如刮痕沒有快速消失,而且泛紅突起,那麼便是易過敏體質,嫁接應當十分小心。在美睫店觸碰到的各個商品中,最容易造成過敏的便是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