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新聞丨甘肅青年腿骨骨折缺損12釐米,植入「種子」後再生

2020-12-23 澎湃新聞

一個人遭遇意外被拖拉機碾傷,腿部開放性骨折,小腿最重要的支撐骨——脛骨缺損了12釐米,他是否還有站立行走的機會?

35歲的甘肅青年孔軍(化名)曾面臨這樣的人生難題。在多次求醫過程中,醫生徵求他的意見:截肢嗎?

7月18日,西京醫院(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教授裴國獻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傳統治療手段中,孔軍要麼截肢,然後安裝假肢;要麼在腿部安裝鋼質的支撐架或植入鈦合金等骨替代物,「但都沒有原裝的好!」

這意味著,接受上述治療後,孔軍不能像以前那樣行走、跳躍,負重背物,或者乾重體力活。

但裴國獻提出了一套不一樣的治療方案:種一「顆」種子,讓它發芽,再生出來缺損的骨頭,可以與斷骨重新連接、癒合,活起來!

西京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主任醫師、教授裴國獻。

骨頭如何再生:第一步是找到種子

在普通人的認知裡,骨頭是冰冷的、水泥一樣硬的白色物質,沒有細胞,沒有生命。

但據裴國獻介紹,骨頭裡有血管,還有神經連接,骨頭表面有肌肉附著,甚至在骨頭的空腔裡,也定居著骨髓幹細胞。他說,骨頭是有生命的,而且很鮮活。移植骨骼或其他替代物,比如鈦合金,取代斷骨,這不是很困難,難在移植物要能夠跟剩餘的斷骨融合在一起,並具有足夠的強度,能執行正常的生理功能。

手術移植到孔軍腿部的骨塊,相當於「種子」。

裴國獻表示,最理想的治療是不僅移植進來骨骼,而且重新建立起血管、神經連接。換句話說,就是要讓移植的骨骼血管化、神經化,讓這段骨骼變活!因為有營養、有神經電信號時,骨骼才能活下來,才能穩定、長久地執行正常的生理功能。這也是整個治療的難點所在。

孔軍現在的治療效果怎麼樣?

2015年8月3日,孔軍接受手術。3個月後,他可以扶著拐杖,下地行走;6個月後,他扔掉了拐杖,可以負重;12個月後,他腿部的外固定支架也被拆除,行走、跳躍如常。

孔軍的恢復速度之快、恢復狀況之好,令參與新聞發布會的人驚嘆不已。

治療團隊的一位成員向澎湃新聞表示:出乎意料!

裴國獻說,這就是組織工程的魔力。

組織工程綜合運用了醫學和工程學的治療手段。根據裴國獻的解釋,以前患者發生骨折或缺損時,醫生們也會嘗試植入替代物,比如鈦合金,來修補缺損的骨骼。這是典型的工程化思維。但修補後,僅能部分恢復生理功能,治療效果不令人滿意。

在人體內,有自體骨髓基質細胞,這是一種骨髓幹細胞,它保持著分化成其他細胞的潛力。當骨髓幹細胞分化成「成骨細胞」,它就可以合成、分泌和礦化骨基質,建造一段骨骼。

裴國獻帶領的研究團隊掌握了將骨髓幹細胞轉化成「成骨細胞」的秘訣。

人體的髖骨(胯骨)疏鬆而多腔,定居著大量的骨髓幹細胞。裴國獻團隊從患者的髖骨取出骨髓幹細胞,然後在實驗室中培養、增殖,產生大量的骨髓幹細胞。這些骨髓幹細胞如同「種子細胞」,將在患者體內重建、再生其缺失的骨骼。

但這隻完成了第一步。

全球首例修復負重骨

裴國獻解釋說,骨髓幹細胞分化成的「成骨細胞」,在建造一段骨骼時,不是從無到有,而是需要基礎,需要合適的環境,生物材料正是為種子細胞提供了土壤,培育出了新的骨骼。

裴國獻選擇了已經批准用於臨床的骨類似物——一種磷酸三鈣生物材料。他們用這種材料打造成患者缺損骨骼的形狀,然後把足夠數量的上述種子細胞,種到骨類似物中,進行共培養。這樣的複合體被裴國獻稱為「組織工程再生骨」。

通過手術,上述含有種子細胞的「組織工程再生骨」,被移植到患者孔軍腿部。裴國獻說,越早移植越好,目的是讓血管長進複合體裡,讓神經連接也在這裡重建。這樣的話,再生出來的才是一段活骨。否則,缺乏血管,沒有營養供給,即使再生出來,也是一段死骨。最終會骨質疏鬆、易碎。

圍繞這一醫療技術難點,20多年來,裴國獻帶領的研究團隊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技術攻關,先後發表了多篇研究論文,其中關於生物材料與細胞的貼附,以及組織工程再生骨的血管化和神經化技術,被收入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教科書。

西京醫院官網消息顯示,4月14日,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骨科創新與轉化專業委員會(COIT)在廣西南寧成立,裴國獻當選為首任主任委員。

裴國獻表示,被治療一段時間後,孔軍腿部植入的複合體中的骨類似物會慢慢被人體降解、吸收。同時,成骨細胞建造的真正的人類骨骼,會逐漸取代骨類似物,並與斷骨融合。隨著時間的延長,患者癒合後的腿骨強度可以與原有骨骼強度媲美。

此外,因為移植的細胞來自患者自體幹細胞的誘導分化,所以不會產生免疫排斥反應。

與傳統治療方案相比,組織工程再生骨的治療方案能夠更快速地修復骨缺損,促進骨癒合,而且治療效果良好。

裴國獻表示,類似這樣的組織工程再生骨在國外曾用於臨床治療,但一般是用於修補上肢骨骼的缺損,此前從未用於負重骨,如腿部脛骨。經科技查新,孔軍的手術是全球首例通過組織工程方法修復的,長度超過10釐米的負重骨骨缺損病例。

最近裴國獻接到外地醫生的求助,接觸到一個更嚴重病例:一位患者遭遇意外事故,腿骨缺損超過20釐米。裴國獻希望組織工程再生骨治療方案能夠幫到這位患者。

裴國獻表示,因為是臨床使用,所以,組織工程再生骨治療中的細胞分離、培養等過程,都要在具有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認證的車間或實驗室進行。西京醫院骨科率先建立了這樣的實驗室。未來,其他患者如果需要接受類似治療,可以轉院到西京醫院骨科,或者具有類似實驗室的醫院;另外一種方案是,快遞患者的骨髓幹細胞到西京醫院骨科實驗室,然後進行相關細胞分離、誘導、培養,完成所有操作後,再快遞給相關醫院,進行手術。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缺牙處骨缺損,專家為他「引導骨再生」
    一個月前,門牙旁的上牙掉落後,39歲的郭先生總感覺說話漏風,影響形象,變得不苟言笑。實在熬不過去的郭先生到口腔診所了解到,種植牙是修復牙缺失的最好方法,但檢查後被告知牙床骨缺損,需要做引導骨再生手術,而診所條件不夠,建議到口腔醫院處理。 在對比幾家醫院後,郭先生覺得仁品的價格實在,溝通愉快,於是預約在10月2日國慶放假前來治療。
  • 九院口腔修復科蔣欣泉:牙齒缺損後,不要走兩個極端
    牙齒缺失,特別是後牙(磨牙)的缺失,會大大降低咀嚼能力,造成前牙負荷過重,引起餘留牙鬆動、過度磨耗等問題。缺牙長期不行修復, 缺失間隙兩旁鄰牙就會失去制約,逐漸向缺牙間隙發生傾斜或者移位,嚴重時可產生咬合關係紊亂。而缺失牙對頜的牙齒也會因為失去垂直向對抗力而向缺牙部位移動伸長,最終使缺牙間隙逐漸變小。牙齒缺失後長期不修復,大大降低了生活質量,還可能會大大增加義齒修復的難度。
  •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房間隔缺損影像學考點總結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房間隔缺損影像學考點總結 2020甘肅事業單位醫療衛生崗招聘考試正在緊張備考中,甘肅事業單位E類考試主要考察醫學基礎知識和招聘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組成,部分事業單位還會考到
  • 甘肅館藏精品丨銅鎏金嵌貝臥鹿鎮
    甘肅館藏精品丨銅鎏金嵌貝臥鹿鎮 2020-06-30 06: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嫁接植入」 完全再生
    穗條嫁接·苗木的植入方法  ▲圖12    圖12、樹幹的中部。從正面看去的接合部位,完成後照片。約1個月後,到了春季,整個製作也完成了。用鐵絲對樹枝進行造型,以及嫁接植入等工作都告一段落。      形成層的變化
  • 2020甘肅護士資格考試知識點複習:房間隔缺損(ASD)
    2020甘肅護士資格考試知識點複習:房間隔缺損(ASD) 2020護士執業資格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階段,甘肅中公教育根據往年的護士執業資格考試試題整理了2020年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筆試備考資料,望考生們及時複習查看。
  • 新一代三焦點人工晶體植入技術讓八旬老術後視力「返老還童」
    8 月 2 日,在甘肅地區首例新一代三焦點人工晶體植入術新聞發布會上,86 歲的白內障患者祝耀華分享了自己的術後感受。據悉,祝耀華是我省首位新一代三焦點人工晶體的受益者。這標誌著我省白內障手術技術再次 " 升級 "。今後,新一代三焦點人工晶體將為白內障合併近視、老視的患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治療方案。
  • 【關注】來晏:支架植入後是不是萬事大吉?
    【關注】來晏:支架植入後是不是萬事大吉?這類患者如果合併重度狹窄,支架植入可以改善心絞痛症狀,提高生活質量。支架植入後是否就可以萬事大吉?有些病人實施了心臟支架植入術後以為冠心病得到了根治,就隨心所欲地生活。其實不然,支架植入並不是從根本上根治了冠心病。
  • Biomaterials|4D列印用於氣管再生修復
    列印後,用PBS溶液清洗3次,以去除未粘附的細胞和材料。列印的雙層水凝膠結構在培養液中通過進一步的變形,得到「氣管」結構,並在體外繼續培養兩周。類氣管的體內移植與評價採用紐西蘭兔作為模型動物(共12隻),麻醉後通過頸部正中切開皮膚,用手術刀在氣管前壁切開1釐米長的環狀氣管,構建兔氣管損傷模型。
  • 可實現受損關節替換的軟骨再生3D生物列印
    圖1.圖2. 用於植入的3D生物列印梯度軟骨支架。 軟骨植入物在兔膝關節軟骨缺損模型中較好的修復效果 研究團隊用兔子實驗模型測試軟骨支架在膝關節修復過程中的能力。他們使用一步三維生物列印來構建支架,以提供結構支撐和細胞的持續釋放。實驗促進了天然關節軟骨的仿生再生,並且與骨形態發生蛋白組和骨橋蛋白組相比,雙刺激實驗組的植入物在缺損部位顯示出更好的整合。
  • 甘肅16至24歲失業青年可領見習補貼!還有一大波政策利好
    甘肅16至24歲失業青年可領見習補貼!困難企業組織開展職工在崗培訓給予企業每人150元補貼根據《通知》,今年內,困難企業組織開展職工在崗培訓,所需經費按規定從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不足部分經所在地人社部門審核評估合格後,可由就業補助資金給予適當支持,給予企業每人150元的職業培訓補貼。我省將進一步開展失業人員就業創業培訓。
  • 良醫|牙齒「地基」再生找到新途徑,上海醫生接任國際口腔修復大會...
    壁虎的尾巴,就是具有再生能力的尾巴。還有不少動物具有再生能力。蠑螈的四肢被截斷後,只需要兩個月時間就能長出一模一樣的四肢。人類進化到今天,除了肝臟有較強的再生能力以外,絕大多數器官和組織缺乏再生能力。比如臨界大小的骨骼缺損只能永遠缺損,恆牙脫落後也不會再長出新的恆牙。不過,近20年來再生醫學的發展,正在突破人類再生能力上的缺陷。
  • 把愛國感恩種子植入娃娃心田
    「青年時種下什麼,老年時就收穫什麼」,這是易卜生的名言。12月中下旬,為了激發幼兒愛國、愛鄉、感恩、奉獻等情感,培養他們直面挑戰、堅強果敢、百折不撓的意志品質,南區樂恩幼兒園開展為期5天的「祖國小小兵」軍事訓練營活動。
  •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創傷癒合過程及分類
    2020甘肅醫療衛生招聘考試醫學基礎知識:創傷癒合過程及分類 2020甘肅事業單位醫療衛生崗招聘考試正在緊張備考中,甘肅事業單位E類考試主要考察醫學基礎知識和招聘崗位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組成,部分事業單位還會考到
  • Hey,甘肅丨騰飛的天馬故裡
    Hey,甘肅丨騰飛的天馬故裡 2020-12-09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房間隔缺損綜述
    與其它類型房間隔缺損不同,原發孔缺損是完全性房室管缺損。  靜脈竇缺損  靜脈竇缺損是位於1條或多條右肺靜脈與上腔靜脈心臟終端或下腔靜脈-右心房連接上方的心房下後壁之間的缺損,約佔房間隔缺損的4-11%。最常見的缺損部位位於右上肺靜脈與上腔靜脈之間。右上肺靜脈左心房流入孔形成左心房與上腔靜脈心臟終端之間的血液流通。
  • 疫情期間如何應對兒童房間隔缺損?
    2020-04-07 1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9歲女士心臟竟藏著一個3釐米的洞 醫生說年紀越大越危險
    浙江省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中醫院院長毛威教授,近日剛剛在下沙院區,為一位29歲的房間隔缺損患者實施了經導管封堵術。他說,這種先天性的疾病,在下沙區域碰到的似乎特別多。記者 謝謹憶 通訊員 方琳  身高只有1米48 心臟卻有個3釐米的洞  這位29歲的患者,是一位身高只有1米48的年輕媽媽。
  • 基於人脂肪間充質幹細胞的醫用微機器人膝關節軟骨再生系統
    在這項研究中,Gwangjun Go團隊團隊提出了一種基於人類脂肪衍生MSC(HADMSC)的膝關節軟骨再生醫用微型機器人系統,並進行了體內試驗,以驗證該微型機器人使用軟骨缺損模型的有效性,並考慮到臨床試驗的批准。這個微型機器人系統可以通過針基注射、靶向和固定微型機器人來實現包含微創操作的MSC靶向遞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