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蓋四年 影響一生
清華工業工程系召開「人生導師」計劃春季研討會
清華新聞網4月11日電(學生通訊員 潘一鳴 吳筱君) 近日,作為清華大學第一個開始試點「人生導師」計劃這種師生互動模式的院系,工業工程系在舜德樓會議室召開工業工程系「人生導師」計劃春季研討會,工業工程系內人生導師和系友人生導師、校心理諮詢中心老師,以及前期為人生導師計劃付出努力的輔導員和學生聯繫人共同總結了工業工程系「人生導師」計劃實施一學期以來的階段性成果,研討了該計劃主要的育人方向與目標,並為下一階段的活動開展進行部署、提出建議。
圖為研討會現場。
工1年級的馬鋼毅和來自工2年級的李奕慷代表參與系「人生導師」計劃的180多名同學,向現場的老師們講述了他們參與該計劃的感受。
李奕慷談到,與人生導師交流的過程,同學們學到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更是人生的道理。馬鋼毅說的「導師是人生的金礦」,更是代表了很多參與其中的同學的心聲。他們表示,在與導師交流的過程中,同學們體會到了導師的人格魅力,嚮導師學習為人處世的方式,並逐漸明晰自己對未來的規劃。在肯定「人生導師」計劃開展成效的同時,兩位學生代表也向人生導師們表達了希望拓展「人生導師」計劃的活動形式,進一步促進師生之間交流的願望。
中國民航研究院的系友導師王世東學長也結合自己的理解對系友人生導師的意義進行了闡釋,提出了通過人生導師計劃與高年級的學弟學妹們分享職場經驗、提供就業推薦等思路。
隨後,工業工程系副系主任張偉向參與該計劃的人生導師們解讀了工業工程系實施該計劃的原因。他說,近年來,同學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但很多同學卻並不知曉可以從哪裡獲得其所需的資源,而老師們因為不了解同學的需求情況,也很難有針對性地提供幫助。張偉表示,以「覆蓋四年,影響一生」為初衷的「人生導師」計劃的提出,從以往1:30的班主任匹配模式變成了1:8的人生導師匹配模式,導師可以去關注每一位同學個性化的需求,為同學的成長提供更多的幫助。
工業工程系黨委副書記李樂飛從「我們的同學還缺什麼」為切入點,與大家分享了「人生導師」項目的由來和整體設計。在談及「人生導師」計劃的初衷時,李樂飛以「Excellence with a soul」作為「人生導師」計劃的核心。李樂飛說,「人生導師」計劃是為了培養具有靈魂的優秀人才,而不僅僅是優秀的人。「人生導師」項目是旨在能夠充分發揮教師和系友資源,讓學生在成長成才的道路上多一些指引,少一些彎路,培養更全面的人才的一種新的教育機制。「人生導師」計劃希望通過老師與學生1:8的配置,通過系內外導師和企業的參與,真正實現「覆蓋四年,影響一生」,讓學生在課堂以外學到更多東西,也為學校的育人模式探索一條新的道路。
心理諮詢中心主任李焰通過真實的案例和活潑的語言,闡述了與大學生進行有效交流的策略,探討了應該通過傾聽與共情建立與同學們之間的感情。李焰說,最重要的是用心交流,用心喜歡每一個學生,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們能夠理解他們,這樣才能更好的融入學生,引導學生。此外,李焰還與人生導師們互動,一同練習了非語言傾聽、開放式詢問技術、語義簡述技術等與同學交流溝通的技巧。
參加會議的12位老師從不同角度討論了對人生導師計劃的目標、範圍和形式的理解,提出根據當前學生培養環節中缺位的方面,形成以培養學生獨立人格、獨立思考為起點,按照學生特點提供個性化支持(如提早進入實驗室等)的思路。此外,在人生導師後續活動的形式方面,老師們提出了以學生主動諮詢為主,以階段性組織集體活動、年度舉辦開放日為輔的新思路,為人生導師計劃的下一步開展確定了方向。
相關連結:
「人生導師」計劃是通過輔導員、班主任、系內教師、校外系友(乃至企業資源)等,以塑造學生健全人格、辯證思維、卓越修養和遠大理想為出發點,以培養20年後各領域骨幹人才為導向,旨在建立面向學生個體的、貫穿成長全過程的導師制度。該計劃從2012年10月在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啟動,將涵蓋學生從入學到本科畢業,甚至是研究生畢業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需求,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樹立人生理想,並且找到實現自己人生理想。
「人生導師」計劃針對學生在校期間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為學生匹配對應的資源,助力學生更好地成長。大一通過隨機分配系內導師,同學與導師面對面交流等,建立專業認同;大二階段師生雙向選擇,通過多樣化的活動,樹立遠大理想;大三階段同學與系友導師雙向選擇,通過企業參觀、系友座談等,思考職業選擇與人生定位;大四階段則是全面個性培養,落實因材施教的階段,為同學成為學術大師、興業之將、治國之才匹配對應的導師,致力同學的長遠發展。
供稿:工業工程系 編輯:範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