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一個成語,叫作:精忠報國。這個成語的背後還有一個關於歷史名人的典故,這名歷史名人就是嶽飛。嶽飛小時候家裡非常的窮,他的母親只好用樹枝教他寫字,用言語和行動不斷地鼓勵他鍛鍊身體,於是嶽飛練就了一身的武藝,文武雙全。南宋時期,金人常常攻打中原,嶽飛的母親就鼓勵嶽飛為國家效忠,於是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嶽飛一直將這四個字銘記於心。後來嶽飛上了戰場,他時刻銘記著他母親的教誨,他贏得了許多的戰役,還建立了紀律嚴明、英勇無比的嶽家軍,為南宋立下了許多的汗馬功勞。但是嶽飛的下場並不好,他一生為了國家,卻在39歲時被奸臣所害,這個奸臣就是秦檜。
秦檜是南宋時期的宰相,在紹興十年的時候,宋軍在嶽飛的帶領下擊退了金軍,但是在收復失地之前,秦檜鼓吹宋高宗,此時應該趁機議和,為以後的長久和平做鋪墊。宋高宗就立刻發了12道金牌,讓嶽飛立刻撤回。接到指令的宋軍開始撤退了,可是嶽飛早就已經進入了戰線的中心,此時的嶽家軍孤立無援,嶽飛遲遲等不到援軍,這才班師回朝。可是嶽飛一回到朝廷,就成為了眾矢之的,秦檜與其他大臣一起誣陷嶽飛,說他謀反。宋高宗一聽到謀反,就下令將嶽飛關進牢獄。
武將在朝廷上又如何鬥得過詭計多端的文臣呢?嶽飛被陷害了之後,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他這一輩子秉著精忠報國的理念,一直為國家做貢獻,可是皇帝卻沒有理解他。在秦檜的指使下,朝臣們紛紛拿出了嶽飛謀反的「證據」,嶽飛謀反這件事從莫須有變成真的了,於是嶽飛就被判處了死刑。秦檜之所以要害嶽飛,就是因為嶽飛抵抗敵人的意志太堅定了,國家對他非常的重視,而秦檜若不將嶽飛除去,金國遲早有一天會被打敗,那麼秦檜就沒有用了。
秦檜作為宰相,若是沒有作為,肯定遲早被皇帝遺棄,而金不斷的攻打宋,秦檜就有很多地方可以獻策。秦檜想想法非常的自私,戰爭不僅僅會奪取無辜百姓的性命,也會讓很多戰士失去生命。而嶽飛為的是國家而不是個人,他希望除掉金國,保證宋朝的和平,人民安居樂業,他與秦檜的追求,是完全相反的,因此秦檜必須要除去嶽飛。
後人為了紀念嶽飛,告慰嶽飛的在天之靈,在嶽飛祠的外面設立了秦檜夫婦的跪像,秦檜夫婦的跪像遍布了全國各地,為了表示對秦檜的憎惡,人們還將香灰撒在秦檜夫婦的身上,經過了長時間的日曬雨淋,這些跪像早就已經生鏽腐爛,但是沒有人會去維修他們。後來在南京博物館的門口,出現了一座秦檜坐著的雕像,一直跪著的秦檜站起來了,引起了人們的公憤。博物館解釋到,這只是一個雕像公司無意中擺放這裡的,他們不了解歷史,也做得不太謹慎。
嶽飛的後人強烈的譴責到這一做法,秦檜的後人也無奈到,都跪了800年了,還不能站起來嗎?秦檜既然選擇了背叛民眾的道路,就知道自己會落下千古的罵名,這不管是過了八百年還是一千年,都是不能夠原諒的。所以,秦檜只能夠繼續「跪著」,嶽飛沒有原諒他的一天,他也永遠沒有站起來的一天。秦檜的人物形象在各個文學作品、文藝作品裡,已經是不可饒恕的奸臣,在人們的心中,殺害精忠報國的將士,是永遠不配得到諒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