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中國園林:可以傳承的人居理想

2020-12-17 科學網

 

符望閣簷下王勁韜繪

■本報記者 溫新紅

從2012年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夫婦踏進故宮寧壽宮花園的那一刻,人們才發現原來還有一座這麼美的園林深藏在故宮中。

作為故宮內廷四個禁苑之一,寧壽宮花園有什麼特別之處?作為第一位從園林角度對其進行研究的學者,中國古代園林史研究學者、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教授王勁韜早在2006年時,有機會進入大修前的寧壽宮花園,他告訴記者,寧壽宮花園是絕版,是目前國內碩果僅存的乾隆鼎盛時期建造的、原汁原味的、沒有作過大改動的花園。

中國園林以相對封閉的形式,與西方相對開放的園林有所區別,是一個獨特的存在。王勁韜表示,中國園林之美並不僅僅在於其物質空間,也不在於山石、樹木及亭臺樓閣有多少價值或者多麼精緻,而在於它傳遞出古人的人文精神和特有的人居理想。

古建園林的絕版

《中國科學報》:請介紹一下寧壽宮花園。其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

王勁韜:寧壽宮花園也叫乾隆花園,自乾隆四十二年完成至今,除慈禧晚年在此小住並稍作調整外,數百年來完全保持了乾隆盛世造園時的所有經典手法與特色。

建福宮與寧壽宮都建造於乾隆時代,兩座花園幾乎一模一樣,但建福宮在1923年溥儀離開故宮前被人燒毀了。這樣一來,寧壽宮花園成為現今中國古建園林上的絕版。因此,它具備了在古典園林和建築史上的崇高地位。

園林輝煌時代和盛世聯繫緊密,乾隆時期的園林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峰。因此,簡單地說寧壽宮花園價值有三點:一是藝術價值,二是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三是高度成熟的造園技術。

比如在極為嚴格的宮殿空間裡,創造出一種有若自然、層次山林的風格。最典型的例子是,整個園子沒有一滴水,卻通過假山等製造出曲水流觴的意念想像,給人造成有山有水的環境。

《中國科學報》:你的最新著作《古園千秋:故宮寧壽宮花園造園藝術與意象表現》是第一次對這座「中國皇家第一庭院」作了造園歷史考據和景園意象表現。

王勁韜:很幸運,得到故宮專家的幫助,得以走進這座花園,那時園中的許多建築還未經大修,古拙而滄桑,似乎更能體現這座內廷花園的歷史感。三年時間我們走遍寧壽宮花園每一處,從頭到尾細細品味花園一木一石。我本意是作花園的歷史研究,但花園景觀構造細節的圖像資料極少,除了《清代內廷宮苑》,各類研究均重於文而弱於圖。因此後來我又根據寫生和照片繪製了200幅水彩畫,收錄在書中。我想,以後很難有機會作這麼零距離的描繪和研究。

《中國科學報》:你在寧壽宮花園大修前進去的,又見證了寧壽宮花園的修復,你最初看到的是什麼情形?

王勁韜:建國後故宮兩側很多院落都關閉了,寧壽宮花園是其中之一。半個多世紀,多數花園以長野草為主,無人清理,讓它們自生自滅,因此很多文物損壞嚴重。不過,好在山石樹木受到的影響比較小。

像被稱為中華瑰寶的倦勤齋,是寧壽宮花園中最精緻的建築,就一直被用作庫房,受到漏雨黴變蟲蛀。

《中國科學報》: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王勁韜:主要原因是工匠人才的奇缺,伴隨著的是中國傳統工藝的喪失和衰退。建國初故宮有一支正宗且比較強大的技術團隊,都是老工匠,一直從事古建築的修復、整理的工作,他們默默無聞地在故宮裡工作了幾十年。21世紀後,隨著他們的去世,故宮面臨大修時自然就捉襟見肘。

另外,有限的文物保護資金給了一些重建項目,如建福宮。但那些長年需要小修小補的反倒是資金有限。以倦勤齋為例,修復它運用了世界上最一流的修復技術和高科技,花了很多錢,可如果早在它漏雨時修繕了,就不用花這麼大的力氣了,還更原汁原味。這是我們國家在文物保護上的一個悖論。

感悟園林之美

《中國科學報》:你認為中國園林與當代人如何建立關係?

王勁韜:今天很少有人會願意花時間體會園林帶來的生活之美,事實上,園林體現的根本是優雅的生活方式和豁達的人生心態。北宋名相富弼曾說,園林就是情趣之物。

不要以為租個小房子就沒有情趣,當你有文人的精緻、閒雅,可以把自己家變成一個只有10 平米的拙政園,或者半畝園、芥子園,方寸之間,只要有情趣。陶淵明住在茅廬裡,也可以把此看成一流的文人花園,寫了很多詩。

這是中國人的特質,不需要形式,只要有園林心境,在一塊不大的土地上,即使在混凝土中也能造出園林。反之,造了一大堆的磚瓦,那也不是中國園林。

《中國科學報》:那中國園林如何進入到當代人居環境之中?

王勁韜:中國最好的別墅、一流的地產離不開中國園林,如果離開了中國園林之養,中國拿不出第一流的院子,如做得比較好的泰禾的院子、萬科第五園等。

一流的地產和一流的園林有一個共通性,傳承了一種美好的生活方式,正是這些古老的園林,在當代起到的作用是楷模,但這種楷模並不僅限於物質形態上,更像一首詩,雖不能指明一個空間的真實情況,但一定提供了想像的空間。

如果純粹去追求物質上的相似,用過去的材料去做月洞門之類,反而不能代表古典的文人精神。

《中國科學報》:對普通大眾來說,如何讀懂中國園林,或者說中國傳統園林文化該如何普及?

王勁韜:園林的意境不應該是空洞的詞彙,也不是符號所能概括,而一系列的文化動因、文化體系認知的結果,最終讓大家讀懂它,也能與之交流,這是大眾愛上園林的重要原因,否則園林只是觀光的地方,人們花上半小時,就能逛完拙政園、網師園。

中國園林走向中國大眾,一個很重要的必由之路,讓大眾親近文人的精神世界。不能單純地談論園林的物質空間,而要真正理解中國園林蘊含的意境,這樣大眾才能認可園林,從心裡感悟到園林之好、之美。這也是中國園林真正走向興旺的那一天。

中國園林的地位

《中國科學報》:有人認為,18世紀以前世界各國幾乎都有自己的園林,各種不同風格的園林形成了中國、西亞和古希臘三大體系,即東方園林體系、西亞園林體系、西歐園林體系,對此你的觀點是什麼?

王勁韜:我不認同世界園林三大體系的提法,因為這缺乏基本的歷史理論支撐。這不僅造成學術的混亂,更會給大學生即未來的設計師帶來誤導。

我現在在講《東亞園林史》一課,也要分清這個問題,日本確實學習了中國園林,但也創造了很多,如果簡單地劃在中國園林體系之內,既不準確也不現實。

三大體系本身並不重要。我們要考慮的是,中國園林在當今世界園林史、國際園林文化史上的地位這一大命題。

《中國科學報》:那如何判斷呢?

王勁韜:這需要對全世界大量使用中國園林符號的園林進行考察研究,是在摩天大樓上蓋一個中國式的頂子,還是用其他更巧妙的方式?

中國園林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地域單元,為世界園林提供了完全不同於其他文化類型的園林和與之相適應的園林文化,這是中國園林為世界園林的百花之園作出的真正貢獻。

《中國科學報》:你認為怎麼區別東、西方園林?

王勁韜:如果非要劃分體系,我想世界上出現過兩種園林,一種是地域單元相對封閉的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園林,另一種是具有大交流大融合性的西方園林。

《中國科學報》:中國園林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有很多對聯、匾額,不僅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還能表達主人的美好願望。

王勁韜:是這樣的。山光水色,用幾副對聯、匾額,把主人的平生志向,對世界的感悟,全部融進去了。

以網師園為例。三道主要的門,第一道是轎廳,寫的是「清能早達」,這裡是接待官僚的地方,「清能」是當官的條件,即清廉、能幹。這樣的人才能早早達到目標,「達」就是儒家說的達則濟天下、達到人生的理想。這不僅談到讀書人的目標,還講了個人的志向,以及官僚的操守和要求。表達了家風。

中間門樓的後面是正堂,主人家客廳,寫的是「藻耀高翔」,是要家裡孩子認真學習,努力寫出好文章好字,將來飛黃騰達,光宗耀祖。

三門是繡樓,住的是家裡的女性,寫的「竹松承茂」,表達對子孫的美好願望,用松竹指代優秀的後代子孫,通過松樹樹皮引申到龍鱗,再引申對後代的期望;竹子有新竹高於舊竹、夜夜拔節的自然特性,指代後代高於前輩,後代更比一代強;承茂是指承接住家族的榮耀,不要被福分壓垮了。

總之,中國園林體現古代文人特有的人居理想,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詩意地棲居」。

《中國科學報》 (2016-08-26 第5版 文化)

相關焦點

  • 西南首座桃花源亮相,融創以純正江南園林為重慶敬獻中式心意
    千百年來,國人尋找桃花源的步伐從未停止,不斷通過詩詞、繪畫、戲曲、建築等表現形式,想像和臨摹心中的理想世界。為中國而傳承,因傳承而更中國。深諳東方人居審美的融創,秉承「東方瑰寶,世界桃源」理念,以一方純正江南園林,將桃源夢境帶到現實中。
  • 百萬獎金致敬理想人居!居住在中國2020樣板間設計大賽引發行業共振
    梁文道解讀中國人居美學  新生態觸發人居變革齒輪  梁文道曾說:「不同的文化理念有不同的生活劇本,在家庭的24小時生活裡面,中國人的理想家有自己的劇本,中國人自己的房子,需要符合中國式的生活劇本要求。」而四大賽道的優勝作品,正是為中國式的生活劇本,找到最具落地性和未來感的理想範本。
  • 貴陽宇虹萬花城:生長在園林裡的人居,驚豔了時光!
    舒適的生態環境,是亙古不變的人居結構,當建築海拔越來越高,生活的風景越來越少,眩暈的霓虹,逼仄的天空,人們被束縛已久的心似乎觸碰到了底線,對生態靜謐的居住環境,愈發渴望。(宇虹·萬花城效果圖)宇虹·萬花城南區洞悉人們對美好人居的嚮往,匠造一座懂生活的全齡互動園林,規劃建設一環健康跑道、二軸線景觀、三大主題加油站、1200m²室外會客廳等共同組成的七大體系園林景觀。
  • 「府觀山水 園悅人居」置業悅府,慢品新中式園林
    中國!加油!我們在身邊!1月24日,恆大集團向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捐贈2億元人民幣。2月1日,恆大再向武漢市捐贈5000噸蔬菜,也就是1000萬斤。2月2日,恆大集團下發紅頭文件,通知延長春節假期。
  • 河北省第四屆(邯鄲)園林博覽會開幕—新聞—科學網
  • 中建天府公館金裝美宅,築夢城南理想人居!
    從清水華宅升級至金裝美宅,中建天府公館打造建面約112-175㎡金裝美宅,更高品質人居,誠待一城品鑑! 中建三局地產,入蓉首作致獻蓉城 中國建築,中國建築的領軍者,世界建築的締造者,2018年位列世界500強第21位。
  • 春月錦廬 :織錦2020中國美好人居榜樣
    帶著這份珍視,在「艮山門外絲籃兒」的土地稟賦之上,春月錦廬通過對產品力與審美的精進迭代,為杭州的人居進步不斷賦能。為此,春月錦廬盛邀大師團隊,從建築美學到人居空間、園林秘境,共同營造這座高端改善作品。
  • 蔡安潯:設計師就是理想人居空間的塑造者
    6月16日,由中國建築裝飾協會主辦、中國建築裝飾協會住宅裝飾裝修和部品產業分會主辦,華耐家居、華耐設計基金全程戰略合作的第四屆紅鼎獎暨中國首屆家裝產業創新大賽頒獎典禮圓滿落幕。 以下為採訪實錄▽: TA說/ 設計師就是理想人居空間的塑造者 今日家具:此次紅鼎獎,您的作品《極簡白·光與影的現代美學》榮獲了「紅鼎人居空間TOP10」的好成績,關於人居空間的設計您有哪些心得?
  • 分支機構動態 | 2020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園林植物與古樹名木專業委員...
    11月6日至8日,2020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園林植物與古樹名木專業委員會年會暨園林植物與生態人居學術研討會在廣州成功召開。會議現場本次大會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園林植物與古樹名木專業委員會、廣東園林學會、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主辦,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廣州普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園林植物創新促進會承辦,園林植物與人居生態環境建設國家創新聯盟
  • 湖東未來|賦新國際大湖東,為時代精英築造未來理想人居
    千年蘇州,承載人居千年生活理想;千年古城,正值煥新與成長……2020年,卓越集團帶著對蘇州這座城市和土地的敬意,聯袂新希望地產,雙強共築建面約28萬方恢宏大盤——湖東未來。擇址蘇州園區東西發展軸線上的核心區域,順應園區向東大勢,佔據「大湖東時代」前沿坐標。於此啟幕蘇州新一代價值高地,與時代大勢同頻共振。
  • 嘻哈包袱鋪府前龍樾專場|以「歡笑聲」致敬理想生活
    可當代社會,忙碌的生活節奏,鮮有人可以真正的停下腳步去感受生活。為了體驗歡樂去創造的「儀式感」也是屈指可數。10月17日,隨著#嘻哈開懷 樾敬美好#府前龍樾&嘻哈包袱鋪客戶答謝專場演出圓滿啟幕,將歡樂現場引爆,為忙碌的城市人帶來歡笑、解除疲憊的同時,也引發出新思考:什麼才是「理想生活」?
  • 多中庭園林配置,御臨府瓏園重新定義洋房人居景觀標準
    從面子的角度來說:那是身份的象徵;從居住的角度來說:那是外享繁華內享生態品質人居的奢適。毗鄰龍興天街、9大公園環抱,只是區域規劃帶來的外部利好配套;而開發商精心打造的社區內部園林,才是城市精英們情有獨鐘的重要原因之一。多中庭景觀打造,這樣的園林配置在核心區域的純洋房社區裡早已難得一見。僅這一點,就能讓這個項目脫穎而出。
  • 大發地產恆欣·熙悅以匠心傳承國韻,升級中國傳統人居
    中國上千年的取仕文化和儒家思想的沉澱,形成了國人獨特的,對官府精英文化的崇尚。大發恆欣·熙悅借鑑東晉蘭亭盛會為文化脈絡,打造具有王府規制、坊巷文化特色的人居空間。   空間融入中國文化,以更軸向的表現手法營造空間的意境。從庭院造景、晴空、山水石與雲的肌理中來表現中國人文情懷。延續古建築立面設計韻律,由線面組合打造空間序列,營造出華夏千年文化的莊嚴高貴的秩序感。
  • 融創邇海心懷憧憬理想人居
    無論時代如何飛速發展,生活品質迅速提升,對於有置業需求的人們而言,自始追求的,無非是一座能夠承載起全家幸福的理想居所。理想的生活,不應該只在城市的繁忙中,與其嚮往遠方的風景,不如在家門前獨擁一方幽靜。融創邇海知曉現代人群對生活環境的需求,於煙臺市高新區東區打造如世外桃源一般的人居,讓日常的生活也能變得楚楚動人。成熟配套繁華一攬都市品質生活,選房子也就是在選之後的生活方式,生是柴米油鹽,活是衣食住行,房子周邊的配套設施就決定了你以後生活的樣子。融創邇海靠近養馬島景區,濃重商業氣息,繁榮盡享無疑。
  • 為蘭山造一座「恭王府」,萬科打造理想人居的生活樣板
    心懷對城市的崇高敬意,魯商·萬科城首入臨沂老城蘭山,以超越城市想像的產品力,重磅首獻國風實景示範區,以中國府園級大宅生活,描摹理想人居的生活樣板——開放後三天內,累計來電1161組、到訪9779組,這是臨沂本年度現象級紅盤的直觀人氣數據。為臨沂蘭山塑造理想人居,是對城市文化的深層共鳴,也是對傳統生活的理想表達。
  • 【辦事處簡報】創新突破,打造高品質理想人居!城市森林花園建築讓...
    將園林景觀與城市建築相生共融的城市森林花園建築(第四代住房),不僅僅是提升技術應用,更是智能、綠色、健康的融合,打造高品質的人居環境。為綠色建築、綠城建設助力。致力創新打造高品質產品的企業在轉型發展過程中,城市花園建築項目設計的出現,讓其眼前一亮。
  • 傳承園林文化 講好上海故事
    本報訊 (記者 金旻矣) 中國古典園林是一幅「立體的畫」、一首「無聲的詩」,而長三角的古典園林更是山水相依
  • 康橋融府·觀蘭 重塑東方園林人居精神
    承千年造園精髓    中式園林各有風姿,或王氣如木府、精巧構網師園、柳多成萬柳園。雖風情不同,但風骨同脈,皆「靜寓動中,動由靜出」,即愉悅眼,又照管心,使人百看不倦。    一石成山、一水畫江、一樹寫林,中式園林的微言大義,於康橋融府的石水木花間盡顯。康橋融府•觀蘭紫竹空山中有片石5塊,上有天然紋理,似山巒間有雲霧、流水。無斷紋,無色差,圖案圖形均勻流暢。望之如山峰無盡。    雨水花臺的兩塊精石,看似隨意的擺放,卻是設計師調整了數十次後的結果。雨水槽中的雨水涓涓落下,驚鹿一聲,鳥飛急,人方醒。
  • 每座城市都應該有一座理想城
    歷經五載砥礪深耕以百萬方雍容大城的醇熟之姿質變城市人居版圖,重新定義理想生活廊坊鴻坤·理想城實景圖理想坐標兒童友好社區,呵護健康成長每一座城市都應該有一座理想城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鴻坤·理想城,打造中國首個兒童友好社區不僅實現了孩子在成長期勇於探索的需求
  • 年會報導丨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20年會分會場:風景園林管理與高質量...
    2020年11月21~23日,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20年會在成都順利召開。本屆年會由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主辦,會議主題為 「風景園林·公園城市·健康生活」,以「線下會議+雲端直播」的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