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美院八旬退休教師每月捐款千元 想讓環衛工人過得好一點

2020-12-20 湘湘帶你看社會

寒冬裡,他們一直在為城市默默付出著,而生活中,不乏獻愛心的人。她,每月就將自己的退休工資捐了出來。

西安美術學院退休教師張曼巧已年過八旬,但是她一直熱衷於做好事。每個月她都堅持從自己的退休工資裡拿出一筆錢,捐給城市街頭的保潔員。

雖然今年已經82歲,但張曼巧是個非常細心的人,兩張由小寨街辦保潔公司寫的收條,見證了她的愛心。從今年3月14日開始,每個月張曼巧都會捐款1000元,到現在已經捐了整整10000元。

張曼巧:「現在城市裡這些辛苦的環衛工人,是我們重點要幫助的對象,因為他們太辛苦了,他們一般都是家庭不太富裕或者是負擔很重。尤其是之前有一次在朱雀路等公交車時,和一對保潔員夫婦聊天得知,他們生活很困難,於是就萌生了給保潔員捐款的想法。

張曼巧平時就非常有愛心,家裡養了一隻胖乎乎的小貓,是十年前撿回來的流浪貓,她還經常給窗外覓食的鴿子餵食,前些年還幫愛心人士照顧過小孩。

張曼巧:「對於給保潔員捐款的事情,她還會堅持下去,她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幫助保潔員的隊伍中。」

對於張曼巧捐款的事情,小寨街道辦城市綜合管理辦公室負責人王明旗是經手人,他把捐的10000元進行了詳細記錄,並且進行妥善保管。

小寨街道辦城市綜合管理辦公室負責人王明旗:「接下來打算將這10000塊錢購買米麵油,買50或者100份發放給轄區保潔員及家庭困難的保潔員。

一個小舉動,卻溫暖了無數人的心,為這份愛心點讚!

【來源:華商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西安高校退休教師每月給環衛工捐款 稱自己的事沒啥好報導的
    如果不是華商報報導「慈善幸福家園」的消息,西安美術學院退休教師、82歲的張曼巧應該不會聯繫華商報,現在她想參與項目幫助更多的人。  愛心張老師 堅持為環衛工人獻愛心  12月6日,西安市雁塔區小寨街道市容科科長王明旗又收到了張曼巧給環衛工人捐來的獻愛心送溫暖捐款1000元,收款的地點是西安美院學校門口。
  • 西安八旬退休教師,每月拿出1千元工資做了這件事……
    寒冬裡他們一直在為城市默默付出著而生活中不乏獻愛心的人她每月就將自己的退休工資捐了出來西安美術學院退休教師張曼巧已年過八旬,但是她一直熱衷於做好事。每個月她都堅持從自己的退休工資裡拿出一筆錢,捐給城市街頭的保潔員。雖然今年已經82歲,但張曼巧是個非常細心的人,兩張由小寨街辦保潔公司寫的收條,見證了她的愛心。從今年3月14日開始,每個月張曼巧都會捐款1000元,到現在已經捐了整整10000元。
  • 暖心湃丨退休教師做公益26年捐款超20萬
    暖心湃丨退休教師做公益26年捐款超20萬 陝西西安。
  • 「衣衫襤褸而靈魂高貴」老人的捐款,怎麼收?
    她將一年收入和撿垃圾共積攢的9000元來到村委會,想請村委會幫她捐給武漢。村支書考慮到阿婆掙錢不容易,就婉拒了,沒想到阿婆急的大哭。村書記說阿婆持續捐款已數十年,因老人早年喪偶得到過社會幫助,想要回報社會。山東日照,一68歲環衛工到派出所扔下一萬兩千元和「急轉武漢」字條,老人袁兆文說:人家能豁出生命,吃麵不能做點貢獻嗎?
  • 媒體看西安 央視 北京青年報 安徽衛視 澎湃新聞關注西安
    媒體看西安,央視中文國際頻道、北京青年報、安徽衛視、澎湃新聞多角度關注我市。  央視中文國際頻道《中國新聞》以《陝西:考古研究人員發現秦兵馬俑生產模式新證據》為題,報導了近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組成的研究團隊公布最新研究成果。
  • 環衛工人節|十城環衛行業工人權益政策分析報告
    其中廣州是執行環衛工齡工資標準比較完善且待遇較高的城市——每1年工齡可折算30元,每月上限為450元;其餘城市未有討論具體待遇。工齡工資的合法性和必要性,一方面來自於環衛行業國有時代的傳統,環衛工人享有累計工齡待遇,另一方面則是由於多數工人常年甚至一輩子在環衛行業奉獻,但其薪酬與新入職員工無異、甚至因沿用低、舊標準,更差於新工人。
  • 一筆送了三次的「特殊」捐款:我現在過得很好 幫助別人是盡本份
    為抗疫: 八旬老太捐的「特殊黨費」被拒收袁曉秋口中的「黃婆婆」是瀘州市納溪區圖書館一名退休職工,現年86歲的黃忠宣。轉交的這筆助學捐款,還得從今年疫情期間收到的一筆「特殊黨費」說起。退休在家的黃忠宣不打牌不旅遊,就喜歡看新聞。
  • 西安環衛工生存現狀:全年無休罰款名目多,罰多少沒依據
    北客站附近張師傅57歲了,把子女安頓好後覺得自己得有個營生,心裡才不慌。閒不住的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環衛工人靠這份工作來維繫生活。鳳城十一路的安徽籍環衛夫妻老孫和老伴都54歲了,收入大部分寄給孩子。他們這樣的夫妻檔,一般是外地市或外省人,為了補貼後輩生活而做了「西漂」。行政中心附近的何師傅64歲,做了十幾年環衛工。
  • 環衛工生存現狀怎麼樣?我們和100名環衛工聊了聊
    負責北苑某路段保潔的王阿姨今年54歲,開過十幾年餐館,來做環衛工是因為在家悶得慌,出來活動活動。北客站附近張師傅57歲了,把子女安頓好後覺得自己得有個營生,心裡才不慌。 閒不住的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環衛工人靠這份工作來維繫生活。
  • 上城首場溫暖送環衛工人 給老人免費理髮的「銀絲坊」也記一下
    張能慶為環衛工人送羽絨服和圍巾這是張能慶公益服務站的一次公益活動,嚴格地說,這也是上城區城管局今年把首場溫暖送給環衛工人。綿薄之力讓外來人員感受杭州的溫暖從2014年給環衛工人送棉鞋開始,現在已經第三個年頭了。市容環衛科科長胡建生說,環衛工人中絕大部分是外來務工人員,平時也捨不得買新衣服,這次30位工人都是家庭條件比較困難的。
  • 濟南環衛工突患腦膜炎,一月花20萬讀大學女兒想退學
    全市城管系統職工了解情況後,兩天時間為其捐款179322元。如果您也想幫幫這位環衛工人,請聯繫他的家人。陳凡國住院一個多月,每天八九千元的花銷,共花費了20餘萬元,還欠醫院138450元。為了治病,家人到處借錢,不堪重負,如今醫藥費成了每個人心頭的難題。當說起身在重慶的女兒打電話表示自己不想讀書了,張仙洪一下就哭了起來,焦急又無奈,「你不讀書,將來沒有好工作,怎麼回報借錢給咱家的人?」
  • 農村退休教師一個月56千還哭窮,真正的原因在這
    農村退休老教師一個與能拿5-6千?我身邊的農村老師至少有10個,其中退休教師有3個,其中高中教師有6個,小學教師3個。退休教師工資超過6000的都沒有,或許各地區有所差異,但是我認為差異不會這麼大。教齡工資的規定如下:教齡滿五年不滿十年的,每月3元;教齡滿十年不滿十五年的,每月5元;教齡滿十五年不滿二十年的,每月7元;教齡滿二十年及以上的,每月10元。教齡工資,只要不滿20年教齡,那教齡工資就不算高,所以退休工資低,有很大一部分與教齡有關係。
  • 僱品牌月嫂每月得花4500
    至少2萬京籍下崗失業及退休人員到場求職諮詢,當場求職登記的有3080人,多為下崗職工及退休工人。此外,很多人表示對一般的做飯洗衣服工作興趣不大,他們是衝著「高級家政服務人員」來的,待遇要求一般在千元以上。  招聘單位沿著公園西側的一條道路一字擺開,上午9時30分左右,不少招聘臺前出現排隊現象。從國營大公司會計崗位退休的田女士戴著墨鏡,顯得比實際年齡年輕得多。
  • 捐一萬二轉身就走的環衛工:不後悔捐款,只覺得捐少了
    不後悔捐款,只覺得捐少了 捐一萬二轉身就走的環衛工袁兆文說,這個事做得值  2020年1月31日上午,日照市東港區西湖鎮68歲的環衛工人袁兆文,將積攢的一萬兩千元錢和一張紙條放到西湖鎮派出所後轉身離開
  • 西安環衛工「論克為淨」,白巖松:魔幻的形式主義
    一直以來,跟西安環衛相關的新聞都會成為網友的抨擊對象或是笑料談資,什麼「200名環衛欠薪4月」、「發放慰問品被收」、「環衛工人因太冷烤火被辭」、「環衛工人領到過期大米」、「一個菸頭罰款一元」等等、「扔菸頭拍照」、「工服印廣告」……相關熱搜詞的延續往往讓人覺得可笑又氣憤
  • 這次,環衛工人要給二仙橋公園一點「顏色」瞧瞧!
    這次,環衛工人要給二仙橋公園一點「顏色」瞧瞧!往日「灰頭土臉」的配電箱、雨水井牆,如今悄然披上「新衣」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一道道靚麗小品竟出自我們環衛工人之手!以前拿鋤頭,現在拿畫筆,想發現更多驚喜嗎,一起來二仙橋公園瞧瞧吧!
  • 鄉村教師:再有5年就退休了,每月6000元,努力爭取評上高級職稱
    我曾經去過王老師家,嫂子是個熱心人,孩子剛剛兩位,非常的可愛。那年假期,我們還一起去商丘市轉了一圈,想利用假期找個小生意做做。後來,小生意也做成了,兩個人跑了十多天,最後賺了兩頓酒錢。一年後,王老師到縣教師進修學校學習,離開了那所鄉村學校。我們也就分開了。
  • 教師工作工資6千,退休3千,教齡滿30年可提前退休,你怎麼選擇?
    一、李老師是筆者的一位長輩,在鄉村學校教書30多年,中教高級教師,月工資6000多元。去年,李老師正式退休,讓他想不到的是,每月只能領到3000元的工資。三、於是有人預測如果「教師工作滿30年可提前退休」真的能成為現實,將會有很多教師選擇退休?
  • 濰坊攝影愛好者為環衛工人拍工作照並免費衝洗
    「沒想到環衛工人比我起得還早,看到他們那麼辛苦地打掃衛生,我就想給他們拍些照片。」李永財說,正是這個偶然的機會,讓他了解了環衛工人的不易,而且很多環衛工人都很少拍照,所以每當遇見環衛工人,他都會給他們拍工作照,記錄他們的工作狀態。  從2012年6月至今,李永財已給環衛工人們拍了幾千張照片。
  • 聆聽環衛工人的心聲
    一些心裡話  近日,記者走近了我市多名環衛工人,聽他們講講心裡話。  如果方便,請讓我接杯熱水  今年42歲的李燕閣是西工區環衛局的環衛工人,從事環衛工作已3年多了。早上4時多出門工作,8時多回家休息;下午1時上崗,6時多回家——每天,她在崗位的時間都在8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