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不景氣 三大技巧投資債基獲取階段收益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儘管近期債市表現遠比股票市場出色,但每當向朋友們提起 債券基金,對方仍是一副不屑的神情。因為他們滿腦子都是如何賺大錢、賺快錢的念頭,債券一次漲跌不過百分之零點幾,實在看不上債券基金那點可憐巴巴的小錢。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 債基與 股基業績對比的結果酷似「龜兔賽跑」的財經版。(點此查看債基收益榜)

  請看看下面這組對比數據:自2014年7月23日即本輪牛市起點至2015年6月12日即本輪牛市終點,某 滬深300 ETF指數聯接 基金淨值增幅為108.95%,而在相同時間段內某純債 基金淨值增幅僅為17.54%,顯然當股市處於牛市階段,股票類基金更易帶來豐厚的投資回報。那麼,當股市轉為熊市後呢?2015年6月12日即本輪熊市起點至2016年1月27日,即目前所看到的本輪熊市最低點,某 滬深300 ETF指數聯接基金淨值增幅為-69.77%,而在相同時間段內某純債基金淨值增幅則為7.92%。如果基民由於不具備研判市場趨勢的能力,在最近一年中一直被動持有著其中的一種,結果又會怎樣?在此期間,某滬深300ETF指數聯接基金淨值增幅為-20.40%,某純債基金淨值增幅為8.44%。由此可見,債券基金是基民在股市不景氣階段獲取投資收益的重要手段,應下工夫學習並掌握下面三方面學問。

  其一,適宜的買入時機。債券價格上漲的動力主要來自央行降息作用和大批資金為規避熊市風險而自股市轉入債市,由此也決定基民的最佳買入時機應是在通貨膨脹大背景下,債券市場 利率風險在前期多次 銀行 存款加息衝擊下已釋放大部分,市場普遍對降息降準產生強烈預期,或央行雖已兌現降息降準,但投資者仍對後市進一步降息降準產生強烈預期,包括 國債 、 企業債 等在內的固定收益類品種,定會在各路資金追捧下為基民帶來短期超額收益;基民的追加買入時機則是股市由牛轉熊,主要股指均出現持續大幅下跌時。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當債市已持續較長時間上漲,而市場對是否進一步降準降息預期不明朗,則應注意防範「黑天鵝」降臨,這既是因部分企業債價格被瘋狂炒高后存在著向價值回歸的風險,更是由於某些企業債存在違約風險。可選擇重倉持有國債、金融債基金,這是因國債和金融債屬於政府或大型金融機構發行的最高信用等級債券,其價格與價值偏離度最低,抗風險能力強,會在某些資金追捧下出現階段性上揚。如某純債基金之所以在2016年最近一個月淨值增幅達1.62%,查看其二季度報告了解到,其重倉持有的是諸如由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發行的 利率債。

  其二,宜先觀望再決定是否該買入的情況。主要是指:一是在調降存款利率和 存款準備金率等利好正式出臺前,市場就提前反映並透支相應利好。如2008年央行宣布從當年11月27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一年期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各108個基點,但必須看到從8月29日到10月10日共計25個交易日,上證 國債指數 漲幅達到3.9%,顯而易見,市場已透支大約100個基點的降息空間,短期面臨估值風險。二是股市觸底反彈致使債市資金面發生改變。債市本身已經歷長期升勢,同時股市在歷經長期大幅下跌後,在眾多救市利好累積作用下,往往會爆發一輪力度較大的反彈,而債市中有相當一部分資金就是前期為規避股市風險才進來的短線資金,一旦股市轉好,這部分資金必然會迅速從債市撤出從而導致債市回調。應對這兩種情況的正確做法是,等看到債市回調到位並恢復升勢後再買。

  其三,應撤資避險的階段。央行為調控正在過熱的經濟和過高的通脹水平,而開始一次又一次提高基準利率和 存款準備金率,通常是終結債券牛市的根本原因。所以,當基民發現 大宗商品 交易價格開始強勁飆升, 宏觀經濟已有些過熱,甚至通脹正在困擾人們的生活,有人開始擔心央行將會提準加息時,則不論相關專家怎麼解讀,都應果斷賣出純債基金,僅保留 可轉債 基金或二級債基。

相關焦點

  • 不同類型的債基風險和收益水平差異很大 債券基金那麼多該怎麼選?
    其實債券型基金內部有不同的分類,不同類型的債基風險和收益水平差異很大。就拿2018年來說,在大多數股票型基金都虧損的行情下,債券基金可謂收成亮眼,平均收益率達到了4.55%,按說持有債基的基民都會很開心,可是也有同學映他不開心,持有的債券基金不僅沒賺錢,反而虧了8%。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他買的是可轉債基金。
  • 海通證券:高收益債的投資機會在哪裡?
    風險提示:本文高收益債僅為根據估值計算篩選的結果,分析師未進行主觀判斷。所選高收益債並不一定意味著投資回報率高亦或者償債風險高,投資需仔細甄別。「墮落天使」指的是原來屬於投資級別,由於公司經營狀況惡化,導致信用資質下降至較低的投機評級的債券。「明日之星」多指中小企業在快速成長階段,無法通過銀行、股市等渠道實現融資,所以選擇發債融資,但因無法提供抵質押資產而被要求支付較高的風險報酬而形成高收益債。此外還會有一些槓桿收購,通過發行高收益債券募集資金來收購股份。
  • 既然追過債基,你必須知道這幾個小秘密
    最新的券商投資策略報告一致共識,未來債市慢牛格局不變,債券基金仍然值得期待。但考慮到債券違約日趨常態,投資債基如果弄清楚以下幾個平時容易忽視的知識點,在2019年有望再接債利,債創佳績!首先,要意識到:配置債基不是權宜之基,而是必備良基!也許有人會把債券基金當做短暫的避風港,但從資產配置的角度,債券基金是我們配置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 3000點下好基盤點:股市震蕩 低風險理財選南方收益寶
    金融界網站基金頻道推出「3000點下好基金盤點」系列,近期股市震蕩走弱,投資者避險情緒濃厚,資產配置荒背景下以貨幣基金為代表的低風險理財產品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南方收益寶貨基。同時,該基金將投資組合的平均剩餘期限控制在120天以內,在控制利率風險、儘量降低基金淨值波動風險並滿足流動性的前提下,力爭提高基金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南方收益寶的管理費率為全市場最低,僅為0.14%,遠低於普通貨幣市場基金0.33%的費率水平。相比之下,投資南方收益寶更節省成本,對於貨幣基金來說,費用上的優勢或將提升其長期回報。
  • 債基還能買麼?
    債基還能買麼?】在全球的低利率環境下,純債產品的投資收益已經對投資者越來越缺乏吸引力。投資者可以適當配置固定收益增強型的產品,從而提高收益彈性。「真是活久見!買了半年的債券基金,竟然還成虧的了!」面對自己的帳戶,投資者明先生有些憤憤不平。
  • 2021攤餘債基還有多大空間?
    在2020年7-8月第二輪發行高峰中,7年期國開債甚至與5年期國開債收益率出現了倒掛,7年期等關鍵期限的國開-國債隱含稅率有所壓縮。 攤餘債基未來發行空間方面,我們將從已發行尚未截止募集的攤餘債基、已獲取批文尚未發行的定開債基、仍處於申報階段的定開債基以及未來可能申報攤餘債基的基金公司等四個層面進行測算。
  • 「冷門基」力搏亞洲美元債 看好市場修復空間
    原標題:「冷門基」力搏亞洲美元債 看好市場修復空間 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朱妍)歷史總在重演,今年3月,亞洲美元債市場跌出黃金坑後,逐漸進入價格修復期。一些「冷門基」也抓緊時機,迅速打入市場,力爭捕捉亞洲美元債難得的投資機遇。「冷門基」力搏亞洲美元債3月以來,亞洲美元債市場與全球股市類似,也經歷了一波暴跌洗禮,iBoxx亞洲美元債券總體指數累計跌幅曾超過8%,與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可以比肩,但隨後也如歷史重演一般進入修復期。
  • 固收類基金:東吳、中融偏債型產品表現欠佳 銀華貨基3年期平均業績
    來源:投資時報偏債型基金2019年平均收益率為6.68%,過去3年收益率平均為12.86%;貨幣型基金2019年平均收益率為2.55%,3年期平均收益率為10.33%標點財經研究員 黃鳳清資產配置是指根據投資需求將資金在不同資產類別之間進行分配
  • 鵬華打造「債基四強」 旗下豐融、豐享、豐康、產業債實力領跑排行榜
    今年以來,伴隨股市持續震蕩調整,債市的避險屬性備受關注。業內人士分析,上半年央行兩次降準,貨幣政策出現寬鬆趨勢,流動性的改善進一步利好債市,或將中長期繼續慢牛行情。在此背景下,債券基金配置價值明顯,投資者可藉助績優債基把握後市機會。記者注意到,從年內債基業績來看,鵬華基金旗下債基產品整體表現突出,四隻債基集體領跑同類排行榜,展現出「強者恆強」的特性。
  • 二季度債券配置價值漸顯 選擇適合自身債基
    一季度債市演繹了一次「小牛」行情,債基一季度的平均收益率也「逆襲」超越其他類型基金。二季度債市行情將如何演變?普通投資者又該如何選擇合適的債基?對於以上問題,東方基金固收部基金經理黃諾楠認為,二季度債券資產的配置價值將漸漸凸顯,投資者可以選擇符合自身風險偏好的債基進行布局。
  • 基會|攤餘成本法債基成立規模逾4400億元 孫迪出任廣發基金新股基...
    基金公司對布局此類產品相當積極,9月以來就上報了31隻中長期限定開債基,全年上報數量已達到90隻。「目前上報的產品,持有期限超過60個月、以定期開放形式運作的絕大多數是攤餘成本法估值的債基。」北京一家中型公募人士說。此外,多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近期債市有所回暖,銀行等追求穩健回報的機構投資者對這類產品的需求大增。
  • 攤餘成本法債基爆款再現 下半年或迎成立高峰
    時隔5個月,攤餘成本法債基再現爆款。對此,北京一位中型公募市場部負責人表示,在資管市場淨值化轉型的大背景下,對收益、波動有定量考核要求的機構資金更為青睞這類產品形式,銀行自營、保險資管等對此類債基的需求比較旺盛。據該負責人透露,她所在公司比較擅長固收基金投資,一季度申報了一隻機構定製的攤餘成本法債基,正在等候批覆。
  • 網紅中短債基美女掌門:別慌,債牛還沒結束!
    「網紅債基」華寶中短債基金的基金經理高文慶表示:「國內債券牛市仍在繼續,短期震蕩行情時,短久期的債券資產相對安全,未來走勢仍會繼續受益於流動性寬鬆格局。」實際上,2020年,中短債基金確實呈現出明顯的業績比較優勢。2020年一季度,上證指數深跌9.83%,而同期華寶中短債基金A則斬獲了1.54%的正收益,跑贏大盤11.37個百分點。
  • 富國「投資多面手」易智泉新基正在發行中力爭兼顧穩健與收益
    在此背景下,通過「債防守+股進攻」打出組合拳,以應對市場波動的平衡型基金,憑藉其「兼顧穩健與收益」的雙重優勢成為穩健投資者青睞的對象。  據悉,富國基金目前正在發行的富國穩進回報,正是一隻股債平衡型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易智泉,具備14年證券從業經歷、具備近6年機構資管經歷,對股票、債券等不同資產均有深入的研究和豐富的投資經驗,在投資中擅守能攻,有「投資多面手」之稱。
  • 華泰證券資管李博良:短期內債牛有望延續 純債基金配置優勢凸顯
    李博良:純債基金是一類較為穩健的投資品種,相較於股票等其他資產,風險較低,波動較低,是資產配置組合中的「防守型」資產。Wind數據顯示,過去十一年間全市場純債基金每一年的平均收益均為正。在股市不斷升溫、市場波動加大的情況下,更應注重資產配置,通過債券基金的配置來平滑投資組合整體風險。
  • 魚和熊掌兼得,爆紅的固收+,收益如何做到8%?
    爆紅的固收+股票:2020年股市大漲大跌,投資者需要一款「有一定的安全墊,收益跑贏股市但波動更小的產品」。債市:長期利率下行已經屬於共識,投資者需要一款可以替代債基的產品。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急需「魚和熊掌兼得」,實現穩穩的投資幸福。——「固收+」應運而生。
  • 基金投資不賺錢?教你用基金組合挑戰高收益
    教你用基金組合挑戰高收益】所謂「基金組合投資」,主要是通過把握大類資產配置的機會,篩選出優秀的基金進行投資,並根據市場波動情況及時調整和優化組合。定投資收益的目的。  事實上這樣收益反而不行,前面也提到了,如果你買很多了不同策略的基金,他們之間如果相關性較高,那優勢會相互抵消,最終會導致收益被拉平。  如果你配置了很多行業,最後會發現這些行業其實也就是組成了一個寬基指數。而如果覺得自己手上的基金自己跟蹤維護的比較吃力,那實際上這個組合也並不是最佳組合。  建議按照基金種類構建組合數量,在選定的種類基金中精選3-6隻。
  • 本金20萬投資理財,怎樣做到年收益5%,並且要穩定?
    目標年化收益5%,這個預期收益目標在合理的範圍內。只不過要穩定的前提下,雖然預期收益目標不算太高,但就目前的市場行情來講,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以大眾所知的穩定收益類產品,例如銀行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貨幣基金、定期理財等,這些都是穩健類產品,在前兩年定期理財收益還是可以達到5%以上的,不過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金融市場各類理財產品的利率也出現了下滑,目前基本上達到年化收益5%非常少。想要獲得年化收益5%,需要承受一定是風險,或本金浮動。
  • 兼顧收益與風險,保守型的人如何配置基金?
    投資這事嘛,不能只看見人吃肉,沒看見人挨打,還是要調整自己的預期。如果你原本給自己的心理預期只是賺點跑贏銀行理財的錢,就沒必要羨慕這種水漲船高的行情,畢竟後面風大浪大還不一定能穩住坐好呢。如果是保守型,或者需要分散資金風險的,可以考慮配置一些純債基金和固收+(偏債混合、混合債)。
  • 廣發基金譚昌傑解密:我是怎樣做到每年都是正收益
    廣發趨勢優選基金經理 譚昌傑如果把"固收+"看成是股債混合、以債為主的一類產品,這類產品並不是新事物,早在十幾年前,業界就已經出現了二級債基、保本基金等"固收+"類產品。他以年度正收益為基本目標,力爭獲取超越個人房貸基準利率的中長期年化收益率,所管理的3隻偏債混合產品任職時間均超過5年,過往年化回報為5~10%,最大回撤大多數年份低於3%。1月6日至12日,擬由譚昌傑管理的新基金——廣發恆信一年持有期混合,將在中信銀行、廣發基金直銷等渠道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