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對農村的情況非常熟悉,說實話,我不但是種地能手,對於農村一些司空見慣的人情世故,也非常熟悉,農村人非常喜歡串門,這種現象在城裡幾乎看不到,說實話,串門是一種好現象,能增進鄰居之間的感情,還能及時得到村裡村外的各種消息。前幾天在串門的時候,聽到鄰居王大娘向我說起這樣一句老話,老話也就是俗語,在農村人們經常說一些俗語。王大娘是這樣對我說的,不做三事三代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聽了王大娘的話,我有些迷惑不解,不知王大娘為什麼發出這樣的感慨?經過打聽,原來,王大娘多年前給自己的外甥女做媒人,王大娘本來是一番好意,他的外甥女也非常相信他,覺得自己的親人給做媒人,對方肯定很好,所以也就沒有過多打聽。過去那些年,農村青年搞對象,大多數還是靠媒人介紹的,過去農村有媒婆,什麼是媒婆呢?
就是經常給年輕人撮合婚姻的人,這種人往往能說會道,但王大娘不是專業媒婆,他只是覺得那個小夥子很好,和他家又是親戚,把外甥女介紹給那個小夥子,這樣一來,兩家親上加親。王大娘的外甥女長的很漂亮,那家的小夥子也帥氣,王大娘覺得兩個人很般配,所以撮合了這樁婚事。天有不測風雲,王大娘的外甥女和那個小夥子結婚,兩年後生下一個漂亮的小女兒,沒想到那個小夥子有了外遇,經常不回家,回家後還打王大娘的外甥女,王大娘外甥女兒每次被丈夫毆打後,都跑到王大娘家訴苦。老大娘為此也非常懊悔,覺得當初不該管這樁婚事,更覺得對不起外甥女,可是當初看著那個小夥子很好的,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沒想到他後來變成這個樣子。
王大娘想起這件事就非常感慨,從那以後,王大娘再也不給別人說媒提親了。在農村,一些人往往覺得這三件事不能做,第一件事就是做媒人,其實做媒人,是一件有風險的事,因為在一樁婚姻中,誰也不能預料以後將會發生的事情?一個家庭中,往往會產生矛盾,如果矛盾加大造成家庭不和睦,當事人往往會埋怨媒人,所以很多人,通過以前的教訓,再也不想給別人當媒人了。第二件事,不給別人做保。在農村,有些人向別人借錢的時候,往往找一些擔保人。
有頭腦的農民是不會隨意給別人做擔保人的的,以免後來引起糾紛。陳大媽的兒子,給別人作保,向自己舅舅借了十萬元,舅舅看到自己外甥做保,也就相信了,當然那個人借錢人肯定許了高額利息,不然,舅舅也不會把這十萬輕易借給別人的,畢竟一個農民賺錢不容易,能攢到十萬也是多年來的積蓄了,輕易是不會拿出來的。幾年後,陳大媽的弟弟得了重病,他找到陳大媽的兒子,向當初借債的那個人,索要自己的錢,但是那個人沒有償還能力,陳她大媽媽的弟弟很著急,就找到了陳大媽兒子,陳大媽,兒子也很為難,當初自己做保,對方承諾不讓自己為難,現在那個人已經沒有償還能力,這樣一來,雙方發生了口角。
陳大媽兒子對舅舅說,當初你是看中了高額利息才借給他的,你自己願意呀,你找我,我也沒辦法,這樣一來,陳大媽的弟弟啞巴吃黃連,陳大媽的兒子,因為給別人做擔保,得罪了舅舅,弄得裡外不夠人。第三件事,不做證人。前幾年,有兩兩位鄰居,因為院子的佔地面積發生口角,繼而發生肢體衝突,剛好我從她家門前路過,看到他們兩個人撕打起來,我上前把他們好心拉開,沒想到他們後來打了官司,讓我去做證人,我真的很為難。
其實,當時我也沒太看清楚他們誰打了誰?慌亂之爭,我只想把他們趕緊拉開,由於我不給他們做證人,也讓他們很不高興。到現在,那兩家人見到我家的人都低頭走過去,不說話,本來我做的是好事,沒想到卻有這樣的結果。所以在農村,一些有經驗的農民,是不給別人做這三件事的,但是,世界人管世界事,做事的時候要看具體的當事人和具體的事情酌情而定,畢竟還是好人多,不講理的人還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