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8天,豆瓣評分8分,票房超過9億人民幣。《海王》像深水炸彈一樣引爆了年末的中國電影市場。同時,這部影片也在社交媒體上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討論,關於刀槍不入的海王是如何紋身的,關於傑森·莫瑪(海王飾演者)極具荷爾蒙氣息的壯碩身材,關於艾梅柏·希爾德(海王女友湄拉飾演者)在與約翰尼·德普的那段短暫婚姻中的孰是孰非。
《海王》大膽地選擇在中國內地提前上映,比北美早了半個月。現在看來,這一策略在商業上已經收穫了巨大的成功。截至目前,《海王》已經超越了《正義聯盟》6.9億人民幣的總票房,成為DC超級英雄電影在國內最賣座的影片。海王這個形象也從在《生活大爆炸》中被拉傑什嘲諷「Aquaman sucks」的二流超級英雄一躍成為了DC擴展宇宙對抗漫威宇宙這場商業大戰中扛把子般的存在。
在看「XX宇宙」這類電影前,非該系列鐵粉的普通觀眾會考慮一個問題:沒看過原著小說/漫畫/同系列其它幾部電影,直接進電影院能不能跟上?在這點上,《海王》沒給普通觀眾設置什麼障礙,電影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性格都不複雜。即便這樣遷就觀眾,片方或許仍然擔心海王這個在漫畫中人氣不高的角色扛不動單人獨立電影,為了保險起見,該片還致敬了諸多經典影視作品來幫助廣大觀眾迅速入戲。
幼年時的海王在水族館遭到同學欺負,鯊魚猛撞玻璃嚇走了同學,海王第一次發現自己有和水中生物交流的能力。這一幕神似《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中哈利在動物園對著巨蟒第一次使出蛇佬腔的情節。海王和父親從酒吧出來,驅車回家遭遇了一場詭異的海嘯。洶湧的浪潮從遠處迅速逼近,掀翻沿海的房屋、建築和公路,一路狂追著他們駕駛的車輛。這是《2012》的感覺。
海王女友湄拉駕駛著水下飛船帶海王初次踏足亞特蘭提斯以及後來又帶著海王逃出亞特蘭提斯時,電影畫面都展示出了這座水下王國的風貌。看過呂克貝松的《第五元素》和《星際特工:千星之城》的觀眾可能會覺得似曾相識。看到海王從海溝國拿到尼普頓三叉戟時,每一個看過《西遊記》的人都會自動聯想到孫悟空取定海神針吧?
那麼在這種拼貼操作之下,《海王》好看嗎?
在視覺效果上,《海王》無疑是好看的。無論是CG技術打造的七個海底王國、數千種海中生物,還是接二連三的打鬥場面,又或是一眾主配角的顏值和身材,都非常具有觀賞性。可以說,《海王》符合大多數觀眾對爆米花電影的期待。不過,如果你能在140分鐘奇幻風光和迷人肉體的轟炸下仍然保持理智,你會發現,在情節和人物上,《海王》並不出彩,甚至有點老套。
《海王》的故事是從海王父母相愛開始講起的。海王的母親是海底七國之一亞特蘭提斯王國的女王亞特蘭娜,她因為拒絕政治聯姻,所以選擇離開亞特蘭提斯,後來與陸地上的燈塔看守人湯姆·庫瑞相識相戀,生下了混血兒亞瑟·庫瑞。
亞瑟擁有半人類半亞特蘭蒂斯的雙重血統,自然也就擁有了超越於人類的能力,在水中他幾乎無所不能。然而,由於亞瑟從小是被父親帶大的,他內心更親近陸地文明,所以當來自海底的湄拉最初來找他,讓他回去奪回王位時,亞瑟是拒絕的。電影的重頭戲就是圍繞著亞瑟如何接受自己的命運,如何統一海中七國,如何成為真正的海王展開的。
不難發現,是「混血」這個因素讓亞瑟擁有了諸多驚人的能力,但同時也讓他背負上了不被海陸兩個世界所接受的痛苦。在奧姆王口中,他是「野種」。在電視臺主持人口中,他是憑藉神力擊退海盜、拯救船員的「魚俠」。雖然在陸地上,他是被崇拜、被讚揚的對象,但這改變不了他被當作異類的事實。
不論是像亞瑟這樣因為血統,還是像《X戰警》系列中因為基因突變而遭到打壓的變種人,他們被區別對待的原因只是因為自身某些天生的屬性。而電影如何塑造他們,他們自己又如何選擇,在很多時候會被解讀為對少數群體問題的一種討論或一種設想。不同時代背景下,電影中的異類也有不同的現實角色,或許是有色人種,或許是LGBT群體,或許是移民群體……
當電影開場沒多久,亞瑟因混血身份而陷入異類困境時,我突然聯想到導演溫子仁的身份,隨後對這部爆米花電影有了一些不一樣的期待:一個既有東方文化背景又在西方社會打拼多年的亞裔移民或許能賦予海王這個聯結海陸文明的混血兒某些更深刻的東西。
但結果證明,並沒有。
從陸地到深海,從撒哈拉沙漠到西西里島,從亞瑟到海王,一路看不到太多他自己性格上的轉變或是行為上的努力,更多時候他只是被外力牽引著往前走,直至最終登上王位。在海溝國取尼普頓三叉戟是故事的一個關鍵情節,這涉及到亞瑟最終能不能統領七海,擊敗奧姆王,阻擋海陸間的戰爭。而根據守護三叉戟的深海巨獸所言,在亞瑟之前有不少勇士都曾前來挑戰,但無一勝出,最後都變成了旁邊的累累白骨。
如此決定性的一刻,本以為此處會迎來一場鬥智鬥勇的惡戰,結果,亞瑟只是和巨獸交流了幾句,壓根沒開火就拿到了三叉戟。如此輕而易舉是因為,半人類半亞特蘭提斯的血統讓他註定成為海王。
男主角沒有避開「天選之子」的光環,故事最終也沒有擺脫「血統論」的傳統觀念。這樣的情節設置難免會讓《海王》這部電影看起來像個大男主爽片。但換個角度想,或許本來就沒必要在一部爆米花電影中強求深刻。《海王》用視覺效果讓觀眾在電影院裡爽到了、嗨到了,它就完成任務了。至於故事經不經得起推敲,值不值得回味,大多數觀眾沒那麼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