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與子同航的第804篇原創文章
在工作中,有的同事工作能力很強,有的則相對差一些,整體團隊的能力,就是所有團隊成員能力之和的加總。很多在領導崗位上的人,往往他們自身的工作能力很強,甚至付出平時兩到三倍的努力。其實領導在團隊中的作用並不是用來做加法的,而是用來做乘法的。一個人的努力終究是有限的,如果能夠將團隊成員的工作效率提升一些,那最終的工作成果將會成倍地被放大,甚至遠遠超過領導本身那兩到三倍的努力。或許領導本身想通過努力要達到以身作則的效果,但往往這樣的效果則是適得其反。
我們用數據來直觀地算一筆帳,假設你的團隊中有5名成員,每人創造的勞動是1個價值單位,而作為領導的你創造的是2個價值單位,團隊創造的總價值=(5名成員*1份價值)+(1名領導*2份價值)=7份價值,此時領導的價值佔團隊中價值的總權重為2/7,約為28.5%。此時假設團隊成員變成10名,其餘條件不變,團隊總價值=(10名成員*1份價值)+(1名領導*2份價值)=12份價值,領導的價值佔團隊中價值的總權重為1/6,約為16.7%。此時你可以看出,團隊中的成員越多,領導獨自努力的權重就越小,所以想要創造更多的價值,就要在團隊成員身上下功夫。
假設所有團隊成員的效率提升了30%,對於一個10人的團隊來說,總價值=(10名成員*1.3份價值)+(1名領導*2份價值)=15份價值,比原先的12份價值足足多出了三份價值。所以,領導真正的使命是想方設法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從而突破創造價值上的瓶頸,這是一個乘法運算。古代打仗特別講究士氣,這種對士氣的鼓舞就是一種乘法,比如出徵前的祭旗儀式,領導人慷慨激昂的講話,相應的鼓勵政策等都會深深地影響著每一個士兵的精氣神,士兵的數量越多,這種激勵效果就會越明顯。
通過上面的例子,你就會發現領導人最重要的作用不僅僅在於提升效率,而且要穩定團隊的軍心,做一件事情自己首先要相信,即便領導自己心中有疑問,也不能在團隊成員中表現出來。而且作為領導,只要你坐上了這個位置,就要停止自己的各種抱怨與不滿,領導都開始這樣抱怨了,團隊中的成員又該怎樣想呢?所以,對團隊要說成員們想聽的話,激勵大家看到未來的希望,即便遇到挫折也只是暫時的,這就是一個領導者真正應該獨自面對的。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就成為了領導最需要修煉的一門課程,你在工作上的苦楚只能自己想辦法消化,你所面對的是乘法的考驗。
包括你對自己的上級領導,也是相同的,不能直接倒苦水,而是要為解決問題想具體的辦法。比如你在跟自己的上級匯報工作時,自己遇到了銷售業績上的瓶頸,但你自己卻不知道應該如何做才好。假設你直接問上級,他可能會告訴你要在促銷上多下些功夫,研究下競爭對手的做法,以及在管理方面提升士氣等方向。聽到了這樣的回覆,這些建議簡直是雪上加霜,本來自己已經夠忙的了,這些答案反而成為了上級交代給你的任務,如果不去照做,你就會失去上級對你的信任,後續的工作就更難開展下去。
其實關鍵的問題在於這類開放式問題的問法,我們在跟上級求助時,內容一定要具體,而且千萬不要倒苦水。比如你可以這樣說:「老闆,我想提升下這個月的籤單數,現在如果能將我們的產品鋪到某某社區,可能會抓住更多精準客戶,您可以幫我介紹一些這類的人脈資源給我認識嗎?」你看,通過這樣具體方式,我們就將待辦事項轉移到了上級領導那裡,上級領導也會看到你積極為公司想出路而努力的狀態,會認為你的工作能力很強。你看,作為領導,無論是跟團隊成員溝通,還是跟上級溝通,都要講究方式方法,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要倒苦水,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任務分配或者求助,一定要清晰。
領導要提升團隊的效率,自己單純地以身作則做加法是不夠的,需要認識到效率價值的突破依靠的是乘法。做一件事情自己首先要相信,即便領導自己心中有疑問,也不能在團隊成員中表現出來,這就是穩定軍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任務分配或者求助一定要清晰明了。
這裡是與子同航,好好學習,與子同航。幫你遠望視界,重新理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