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江汀漫晚潮,翠華香撲水光遙。」「翡翠無窮掩夜泉,猶疑一半作神仙。秋來還照長門月,珠露寒花是野田。」「翡翠枝頭晚萼,嬋娟月裡飄香。」「冰壺瑩,坐間靜對,姑射仙姿。瀟灑處,非豔冶最奇」……種種美好的詩句,都在訴說著翡翠的美好。
億萬年天地靈氣匯聚,神奇的地質結構,蘊育出萬玉之王——翡翠。納山水之韻,卓然天成的翡翠以自然、美麗、吉祥、福瑞的特質,傲然成為傳世珍品。古代從禮祀神器的崇聖,到儒家精神的凝聚,從皇家器物的尊榮,到民間收藏的奢華,都離不開翡翠。
融山川之精,匯人文之粹,玉雕藝術家、工藝美術師、設計師、青年雕刻師尤昌義遇見了玉石,而玉石也遇到了自己的伯樂。
尤昌義,1987年出生於福建羅源。受當地藝術環境影響自幼喜愛玉石雕刻,正是基於這份熱愛為他後來的從藝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3年開始,跟隨玉雕大師尤昌明學習玉石雕刻技藝,2005年進入盈麗飾品製品廠擔任雕刻技師。2007年8月離開盈麗飾品製品廠外出發展。2009年成立古石工作室。2012年到廣東平洲發展。於2016年進入雲南振戎潤德珠寶飾品有限公司進行深造突破。2019年在一隅居工作室擔任雕刻師,專門負責仿古類雕刻。多年來創作出眾多優秀作品深得業內人士讚賞和藏家愛好者好評。
尤昌義從藝十餘載,作品題材豐富,他擅長仿古類,古獸類等中高端翡翠把件,並且對傳統雕刻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
福建羅源,人傑地靈,風景秀麗,這讓自幼喜愛玉石雕刻的尤長昌義深受當地藝術環境影響,但也憑藉自己的努力開闢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和風格,深受玉石愛好者喜愛。
尤昌義的學藝道路雖坎坷卻也充實,給他的人生提供了豐富的閱歷。
2003年開始,尤昌義跟隨玉雕大師尤昌明學習玉石雕刻技藝,他勤學苦練,奮發圖強,在練好雕刻技藝的同時,尤昌義努力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豐厚自己的文化底蘊。
2005年尤昌義被盈麗飾品製品廠聘請為雕刻技師。在這裡,他仿佛找到了施展自己抱負的地方,除古獸題材外還嘗試著多種題材的雕刻,受到市場的歡迎。
2009年尤昌義成立古石工作室開始他的獨立創業之路。一開始由於缺乏經營經驗,尤昌義走了不少彎路,也曾動搖過,但在家人與師傅的支持下,最終工作室還是走上了正軌,並經營的風生水起的。
一年學藝,藝在眼前,十年學藝,藝在天邊,十年磨一劍,尤昌義在玉雕道路上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定位。兩年後,他選擇去廣東平洲這個遍布雕刻市場的地方去學習實踐,博取眾家所長。
在中國古代,人對於自然的崇拜程度是很高的。由此也衍生了很多的神話傳說,這其中就包括很多神獸,它們具有超自然的能力,人們崇拜與敬畏它們,希望以此能夠得到這些神獸的庇佑與賜福。中國神獸的種類繁多,有些象徵吉祥能夠給人們帶來好運的神獸,是玉雕的經典題材。學有所成的尤昌義就創作了一系列瑞獸玉雕,栩栩如生,寓意美好。
作品《貔貅》,通體運用翡翠雕刻而成,玉質飽滿,晶瑩剔透。「貔貅者,瑞獸也,其身形如虎豹,其首尾似龍狀。」人們視貔貅為吉祥,貔貅的口越大,就說掙得越多錢,肚子越圓,就裝得越多錢,貔貅倍受喜愛,是因為貔貅有一個極為罕見的特點:有嘴巴,但是沒有排洩器官,也就是只有進而沒有出。於是希望能像貔貅一樣「只有進而沒有出」,人們才會不惜萬金以求招徠無盡財氣。
貔貅還是鎮宅闢邪旺財的吉祥物,尤其將已開光的玉石貔貅安放在家中或佩戴,可令家運轉好,運勢增強,趕走邪氣,財源滾滾,成為家中的守護神,保合家平安。
玉石,承於天地之靈氣,結於人心之妙想,用心靈的智慧,感悟生命內涵。對於玉石雕刻,尤昌義提議:「只有指尖能夠揮灑創意,那麼就有更多極致妙品,正如腹有詩書氣自華,大家除了關注技藝的精進更應該注意提升自身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