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中有天地,窺玉也窺心——工藝美術大師尤昌義雕刻之路

2020-12-25 騰訊網

「莎草江汀漫晚潮,翠華香撲水光遙。」「翡翠無窮掩夜泉,猶疑一半作神仙。秋來還照長門月,珠露寒花是野田。」「翡翠枝頭晚萼,嬋娟月裡飄香。」「冰壺瑩,坐間靜對,姑射仙姿。瀟灑處,非豔冶最奇」……種種美好的詩句,都在訴說著翡翠的美好。

億萬年天地靈氣匯聚,神奇的地質結構,蘊育出萬玉之王——翡翠。納山水之韻,卓然天成的翡翠以自然、美麗、吉祥、福瑞的特質,傲然成為傳世珍品。古代從禮祀神器的崇聖,到儒家精神的凝聚,從皇家器物的尊榮,到民間收藏的奢華,都離不開翡翠。

融山川之精,匯人文之粹,玉雕藝術家、工藝美術師、設計師、青年雕刻師尤昌義遇見了玉石,而玉石也遇到了自己的伯樂。

尤昌義,1987年出生於福建羅源。受當地藝術環境影響自幼喜愛玉石雕刻,正是基於這份熱愛為他後來的從藝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3年開始,跟隨玉雕大師尤昌明學習玉石雕刻技藝,2005年進入盈麗飾品製品廠擔任雕刻技師。2007年8月離開盈麗飾品製品廠外出發展。2009年成立古石工作室。2012年到廣東平洲發展。於2016年進入雲南振戎潤德珠寶飾品有限公司進行深造突破。2019年在一隅居工作室擔任雕刻師,專門負責仿古類雕刻。多年來創作出眾多優秀作品深得業內人士讚賞和藏家愛好者好評。

尤昌義從藝十餘載,作品題材豐富,他擅長仿古類,古獸類等中高端翡翠把件,並且對傳統雕刻有著自己的獨特見解。

福建羅源,人傑地靈,風景秀麗,這讓自幼喜愛玉石雕刻的尤長昌義深受當地藝術環境影響,但也憑藉自己的努力開闢出屬於自己的道路和風格,深受玉石愛好者喜愛。

尤昌義的學藝道路雖坎坷卻也充實,給他的人生提供了豐富的閱歷。

2003年開始,尤昌義跟隨玉雕大師尤昌明學習玉石雕刻技藝,他勤學苦練,奮發圖強,在練好雕刻技藝的同時,尤昌義努力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豐厚自己的文化底蘊。

2005年尤昌義被盈麗飾品製品廠聘請為雕刻技師。在這裡,他仿佛找到了施展自己抱負的地方,除古獸題材外還嘗試著多種題材的雕刻,受到市場的歡迎。

2009年尤昌義成立古石工作室開始他的獨立創業之路。一開始由於缺乏經營經驗,尤昌義走了不少彎路,也曾動搖過,但在家人與師傅的支持下,最終工作室還是走上了正軌,並經營的風生水起的。

一年學藝,藝在眼前,十年學藝,藝在天邊,十年磨一劍,尤昌義在玉雕道路上終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定位。兩年後,他選擇去廣東平洲這個遍布雕刻市場的地方去學習實踐,博取眾家所長。

在中國古代,人對於自然的崇拜程度是很高的。由此也衍生了很多的神話傳說,這其中就包括很多神獸,它們具有超自然的能力,人們崇拜與敬畏它們,希望以此能夠得到這些神獸的庇佑與賜福。中國神獸的種類繁多,有些象徵吉祥能夠給人們帶來好運的神獸,是玉雕的經典題材。學有所成的尤昌義就創作了一系列瑞獸玉雕,栩栩如生,寓意美好。

作品《貔貅》,通體運用翡翠雕刻而成,玉質飽滿,晶瑩剔透。「貔貅者,瑞獸也,其身形如虎豹,其首尾似龍狀。」人們視貔貅為吉祥,貔貅的口越大,就說掙得越多錢,肚子越圓,就裝得越多錢,貔貅倍受喜愛,是因為貔貅有一個極為罕見的特點:有嘴巴,但是沒有排洩器官,也就是只有進而沒有出。於是希望能像貔貅一樣「只有進而沒有出」,人們才會不惜萬金以求招徠無盡財氣。

貔貅還是鎮宅闢邪旺財的吉祥物,尤其將已開光的玉石貔貅安放在家中或佩戴,可令家運轉好,運勢增強,趕走邪氣,財源滾滾,成為家中的守護神,保合家平安。

玉石,承於天地之靈氣,結於人心之妙想,用心靈的智慧,感悟生命內涵。對於玉石雕刻,尤昌義提議:「只有指尖能夠揮灑創意,那麼就有更多極致妙品,正如腹有詩書氣自華,大家除了關注技藝的精進更應該注意提升自身的內涵。」

相關焦點

  • 黃金千兩容易得,好玉一件也難求,記福建工藝美術大師尤昌義
    而在這價格差距的背後,除去璞玉的用料,玉雕大師的鬼斧神工可謂一件完玉的必勝法寶。尤昌義大師的點睛之筆可當屬其列。受當地藝術環境影響自幼喜愛玉石雕刻,正是基於這份熱愛為他後來的從藝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3年開始,跟隨玉雕大師尤昌明學習玉石雕刻技藝,2005年進入盈麗飾品製品廠擔任雕刻技師。2007年8月離開盈麗飾品製品廠外出發展。
  • 趙永成:用深厚美術功底與精湛雕刻技藝開拓玉雕新天地
    來自中國玉雕大師網古語道:玉不琢,不成器。通常琢玉者,都有那麼一顆追逐夢想的心。趙永成就是這樣一個人。他1970年生於河南省南陽市,1990年畢業於鎮平工藝美術學校。現為:中國青年玉雕藝術家、雲南十佳玉雕名師、克拉瑪依市級玉雕工藝美術師、克拉瑪依市行業協會玉雕副會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瑞麗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副會長。趙永成走上今天的玉雕之路,還源於他自幼那一份對美術的天分和喜好。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趙永成憑藉一手好的繪畫功底,考入了鎮平縣城的工藝美術職業中專國畫專業學習。
  • 海派玉雕大師邢春:雕刻,心以載道,真正功夫在玉外
    解讀邢春及其作品,或許有種這樣的錯覺:月亮與太陽各有自己的半個世界,似無可爭,但偏有「醒」與「夢」之爭。莊周夢蝴蝶,蝴蝶夢莊周,誰說日光下是醒,月光下是夢?真實,是藝術的另一種極致抽象。在探尋玉雕藝術空間之路上,每一種關於技法、色彩、符號或是構圖、比例、選材的微小之美,實在是妙不可言,它們沒有極致,但冥冥之中循著第六感與本能觸覺,體悟唯有自己懂得的奧義與樂趣,這個過程本身,我們將它稱之為「完美」。缺陷之憾,當然會有。也正因於此,發現遺憾是關於生活的稀鬆平常。
  • 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作品亮相
    因為藝術都是相通的,吸引不同類型的工藝美術從業人員在此進行互動,相互借鑑、合作,對工業美術整體性水平提高很有幫助。」隨著臺山玉石的發展,林飛早在10年前就多次來到臺山,參與臺山玉雕刻工作。不久前,林飛的《貴妃出浴》等臺山玉雕件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近年來,他在江門臺山更是致力於教育工作,在本地培養了多名優秀學生,將雕刻技藝傳授給更多的年輕人。
  • 玉痴王康的精彩人生——記中國玉雕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康
    現任河南省君樂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首席設計師、雕刻部主任。湖南省玉石雕刻大師、中國青年玉雕藝術家、中國玉雕大師聯合會河南分會名譽會長、中國玉雕大師聯合會藝術總監、全國工美集入庫玉雕大師、工藝美術師、中國玉雕師評審專業委員會委員、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中國傳統文化遺產傳承人、中國玉文化遺產傳承人。王康成長在中國玉器之都河南鎮平,對玉文化耳濡目染、充滿感情。
  • 中國玉石雕刻大師,中國玉雕藝術大師範同生和他的文同軒玉雕藝術
    2006年被河南寶玉石協會授予「河南省玉雕大師」榮譽稱號2009年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中國高級工藝美術師」資格2010年被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青年玉石雕刻藝術家」稱號2011年被中國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授予「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稱號
  • 「海上清風:中國文房四寶工藝大師雕刻作品展」舉辦
    前海無念美術館館長張麗詩致辭張館長表示,舉辦本次「海上清風」中國文房四寶工藝大師雕刻作品展,既展示了中國文房四寶藝術大師劉碩識、章群、李鐵民數百件文房雅玩探索與創新之路,亦是我們以優秀作品向新中國70華誕的獻禮
  • 鎮平這6人獲「中國玉石雕刻大師」榮譽稱號
    鎮平這6人獲「中國玉石雕刻大師」榮譽稱號 2020-11-19 17: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蘇州玉雕大師張壽宴:難捨《鴻鵠之志》,不忘玉人初心
    張壽宴國家高級技師安徽省玉石雕刻大師安徽省工藝美術名人中國工藝美術常務理事「花好月圓」獲金獎2015年北京工藝美術博覽會「運籌帷幄」獲銅獎安徽省第五屆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五子登科」獲金獎雕刻藝術被稱作「工藝之母」,在行家眼裡,「萬物皆可雕」。
  • 溫州兩人入選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2018-05-08 07:59 | 溫州都市報網絡配圖日前,溫州市工藝美術研究院透露,溫州市潘成松、吳堯輝兩位大師憑藉精湛的技藝和精美的作品在第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選中脫穎而出,成功上榜。截至目前,溫州市共有11人被評為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
  • 木雕大師話傳承:要學好雕刻 先學好「雕」自己
    中新網惠安9月16日電 題:木雕大師話傳承:要學好雕刻先要學好「雕」自己  作者蘇巧鳳陳龍山  「我和初學的學徒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要跟我學好雕刻,首先要學好『雕』自己,先把自己擺正,學習雕刻就是要進入雕刻的角色、要入戲。」提起木雕傳承,已經從事雕刻行業40多年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鄭國明如是說。
  • 農村「巧姑娘」成長為中國玉雕大師,「天工獎」一次獨得七個獎項
    1958年-1961年,被省保送到北京工藝美術學院學習玉雕理論及設計、雕刻。,並被國家收藏……先後幾十年中,張玉珍50多次獲國家獎、省級獎……2003年,她攜作品參加「天工獎」評選,一人獨攬七個獎項,創全國一人一次獲獎最高紀錄2004年,全國寶石協會授予張玉珍「國家級玉石雕刻大師」稱號,成為至今兩位獲此殊榮的女性之一
  • 方建國繪畫玉雕刻技藝的融合,塑造出渾然天成的美
    「葡萄美酒夜光杯,玉碗盛來琥珀光」,這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對玉石文化的一種表達和書寫。玉石不僅被雕刻成各種各樣的修飾品,也被雕刻成各種各樣的器皿和容器,供人們使用,所以說玉石文化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明。
  • 方寸天地見功夫!微拍堂尋寶天下對話石雕工美大師梅昌強!
    「方寸大天地,紋絲見功夫。」在青田石雕中,印鈕雕刻算是小眾流派。作為印石文化的分支,當代的印鈕雕刻匠人大膽賦予了個人創意,使鈕式逐漸脫離傳統造型,樸茂、清靈、流暢、莊重……各類風格齊聚,在盈盈方寸之間盡顯風流。微拍堂本次《尋寶天下》欄目,即是對話石雕大師,展示印鈕雕刻技藝。
  • 「匠心永續達摩善」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林學善師徒傳承展在榕開幕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陳忠,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會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禮忠,福州市脫胎漆器行業協會會長、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陳天灨,福州市壽山石鑑定中心主任李霖華,福州雕刻工藝品總廠書記楊小河,福州雕刻工藝品總廠廠長宋繼武,福建省絲路藝術館館長吳立旺,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王曉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福州市木雕行業協會高級顧問葉子賢,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祖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益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麗娟
  • 收藏家喜愛的木雕玉雕工藝美術大師在莆田被評出
    收藏家喜愛的木雕玉雕工藝美術大師在莆田被評出 >   華聲報莆田消息:7月2日,「首屆中國收藏家喜愛的木雕玉雕工藝美術大師和精英評選活動」在媽祖故鄉福建省莆田市揭曉,福州的林學善、揚州的顧永駿和江春源分別獲得
  • 深度|工藝美術行業的「工藝美術師」職稱,遠比「大師」含金量高
    「大師」與「工藝美術師」 一樣嗎? 有什麼區別?消費者在選購工藝美術產品(玉雕、陶瓷等)的時候,常常會疑惑「大師」與「工藝美術師」的區別與聯繫,疑惑到底哪個含金量高,哪個更靠譜。我相信很多手藝人也會有這樣的疑惑——乾貨在下面!
  • 琢玉廿二載 璞石變寶器
    《壽星公》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葉福歡玉雕作品成國禮贈送外國元首文、圖/廣州日報記者溫利在廣東玉雕界,葉福歡以雕刻翡翠見長。創作:一件作品打磨一年半 在走上玉雕之路前,葉福歡學習過美術,還學習過紅木雕刻。1994年起,葉福歡開始篤定心思專門研究玉雕。他說,翡翠千變萬化的顏色和堅硬的質感,是讓他痴迷的地方。不同於「洗腳上田」的手藝人,葉福歡有幸師從中國美術獎終身成就獎大師潘鶴、微雕大師楊大可等藝術家。
  • 人與藝術「合二為一」,記廣州市工藝美術大師張文亮
    所謂出淤泥而不染,指的是愛玉之人明白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玉也是一樣的,但瑕不掩瑜,淤泥掩蓋不了娉婷的荷;而濯清漣而不妖,意在比喻玉石之貴重卻又渾然天成。而在新生代玉雕家張文亮眼中,璞玉都需要通過玉雕設計師精心的雕琢,才能創作出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來,從而引人無限的遐思,給人一種美的感受,這就是玉雕藝術的魅力之所在。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虞定良、何福禮、李文躍入駐有匠
    虞定良,男,1950年出生,浙江樂清人,高級工藝美術師、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首屆浙江省優秀民間文藝人才、第二屆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木雕藝術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樂清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