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到各類證書的時候,目前很多證書都是大家認為的值錢證書,比如律師資格證、法律職業資格證等等,因為它們太難考,含金量當然高,很多網友說醫師資格證也是一個硬通貨,很值錢,是不是因為難考的緣故?那教師資格證與醫師資格證相比,哪個含金量更高?聽資深醫生給大家講解。
執業醫師資格證報考條件很苛刻,有三個條件才可以
首先,你的在校本科學習5年,本科畢業後還不可以立馬靠執業醫師,還需要工作滿1年才能考。
其次,大專、中專等非本科學歷不得立即考執業醫師,要先取得執業助理醫師執業證書後才能考,而且並不是取得了執業助理醫師就可以馬上報考,取得助理醫生之後大專還需要工作滿2年,中專需要工作滿5年。
第三,執業助理醫生也是需要中專或者大專畢業後工作滿1年方可報考。
執業醫師要求學習過程比較長,而且還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由此可見,執業醫師的報考條件有多苛刻,讀數出來之後都二十多歲了,考完執業醫師都接近30歲了。
執業醫師資格證通過率低,大概比例為30%到40%
執業醫師的通過率一直不高,根據近幾年相關數據顯示,執業醫師的通過率大概在30%-40%之間,也就是說100個報考人數中不到一半人能通過考試最後順利拿到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執業醫師考生要求先通過臨床技能操作,才能繼續報考理論考生,如果連技能操作都通過不了,只能第二年繼續考了,過了技能考試還得通過理論考試才可以拿到執業證書,很多考生考了幾年都通過不了執業醫師,這就顯得執業醫師證更加寶貴了。
執業證書是醫生入門的門檻,只有通過了執業醫師考試,才能夠成為一名合法的醫生,如果連執業醫師都通過不了,是沒有資格行醫的,屬於無證行醫,當然了,助理醫師是可以在鄉鎮及以下醫院行醫的。通過這些流程下來,執業醫師證顯然比教師資格證難考多了,含金量也高多了。
至於通過執業醫師考試之後待遇如何,這就相差很大了,這得看你在哪裡工作了,不同的崗位待遇有所不同。大多數人的待遇都不太高,平均也就幾千塊錢的水平,當然這只是平均水平,並不排除有少數醫生月入過萬的存在,大家覺得職業醫師資格證好考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