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1.什麼是紙漿?
紙漿是以植物纖維為原料,經過不同加工方式製成的纖維狀物質,是造紙工業的主要原材料。上期所紙漿期貨標準合約的交割標的是漂白硫酸鹽針葉木漿。
2.紙漿的分類?
紙漿依照原料來源主要分為木漿,廢紙漿和非木漿,其中以木漿和廢紙漿為主。木漿中分為兩大類,分別是針葉漿(比如說落葉松、馬尾松等)和闊葉漿(包括樺木、楊木、桉木等),一般針葉漿比闊葉漿具有更強的韌度和可拉伸性,所以在製漿的過程中會添加一定的針葉漿來增強紙漿的韌性。木漿多用於生活用紙和文化用紙領域。廢紙漿是由二次回收的廢紙經過分類篩選,溫水浸漲,被重新製成紙漿,多用於包裝用紙的製造。非木漿主要是非木材纖維,主要有三類,分別是禾科纖維原料漿,韌皮纖維原料漿和種毛纖維原料漿。
紙漿按照加工工藝分為機械製漿,化學製漿和半化學製漿。機械製漿是指利用機械磨解作用,將纖維原料(主要是木材)製成紙漿。化學製漿是指利用化學藥劑對原料進行處理而製造紙漿的方法。半化學漿是指採用化學預處理和機械磨解後處理的製漿方法。從發展歷史來看,隨著新聞報刊和列印印刷需求逐步擴大,纖維較長、成紙耐度和韌性高的化學木漿的生產規模在不斷擴大,目前成為最主要的製漿品種,2017年產量在全球紙漿總產量佔比達到75%。
紙漿按照漂白程度分為未漂漿,半漂漿和漂白漿。未漂漿因為含少量木素和有色雜質,所以呈現黃色,纖維也比較硬,多用於抄造中等印刷紙、薄包裝紙以及半透明紙、水泥袋紙等。半漂漿中含有大量的多縮戊糖,因此抄造透明的描圖紙和仿羊皮紙等。漂白漿的纖維潔白,質地純潔而柔軟,但由於經過漂白處理,纖維強度低於未漂漿。此種木漿多用以抄造各種高級紙如膠版紙,銅版原紙和打字紙等。
木漿按照樹種分闊葉木和針葉木木漿兩類,全世界範圍內,35%的森林儲量是長纖維針葉樹(軟木),65%是短纖維闊葉樹(硬木)。一般硫酸鹽(鹼法)木漿分為漂白硫酸鹽針葉木漿和漂白硫酸鹽闊葉漿。漂白硫酸鹽針葉木漿,簡稱漂針漿,英文縮寫是BNKP。以針葉樹為原料,採用硫酸鹽蒸煮,漂白後製得的一種化學紙漿。它是商品紙漿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漂針漿是紙漿之王,幾乎可以生產所有的紙種,所以上期貨紙漿期貨的交割標的選為漂白硫酸鹽針葉木漿。漂白硫酸鹽闊葉漿,簡稱漂闊漿,英文縮寫是BLKP。也是用硫酸鹽法生產,只是採用的原料是闊葉樹。最有名的是巴西出售的「尤加利槳」(桉木槳),可以單獨或與漂針漿配抄各種高級印刷紙等。亞硫酸法(酸法)木漿同樣分為漂白和未漂。漂白亞硫酸鹽木漿,也分為針葉漿(BNSP)和闊葉漿(BLSP);由於世界上現有的槳廠採用亞硫酸鹽方法生產的為數不多,此類商品紙漿的銷量不大。未漂亞硫酸鹽木漿(UNSP)大多數是本廠自用,極少數當商品槳出售。
3. 主要商品木漿種類
世界商品漿通常根據產地、材種、製漿方法和白度來分類。主要有:北/南方漂白硫酸鹽針葉木漿(NBSK/SBSK)、北/南方漂白硫酸鹽闊葉木漿(NBHK/SBHK)、漂白硫酸鹽桉木漿(BEK)、混合熱帶闊葉木和相思樹漿、漂白熱磨機械漿(BCT-MP)。加拿大、瑞典、芬蘭的商品漿主要是漂白硫酸鹽針葉木漿(NBSK);巴西、智利的商品紙漿主要是漂白硫酸鹽闊葉木漿(NBHK)。巴西的漂白硫酸鹽桉木漿是世界著名的闊葉木漿。
針葉漿是由針葉樹作為原材料製成的紙漿。針葉樹葉狀多呈尖細,因其質地較軟又稱為軟木,如落葉松、雲杉等。針葉樹多生長於中高緯度地區,如北美、北歐、俄羅斯、智利等地區和國家。針葉樹具有生長周期長(20-25年)、纖維長度長、芯材顏色較淺等特點。
闊葉漿主要由闊葉樹作為纖維原料製成。闊葉樹葉狀多呈闊寬狀,因其質地較硬又稱為硬木,如桉木、樺木等。闊葉樹多生長於中低緯度地區,如美國南部、巴西、智利和印度尼西亞等地區。闊葉樹具有生長周期短(3-5年)、纖維長度短等特點。
4. 紙漿主要質量指標
紙漿得率:又稱紙漿收穫率。原料經蒸煮後所得絕幹(或風乾)粗漿重量對未蒸煮前絕幹(或風乾)原料重量的百分比,一般稱為粗漿得率,粗漿經篩選後所得絕幹(或風乾)細漿的重量對絕幹(或風乾)原料重量的百分比稱為細漿得率。
紙漿硬度:表示原料經蒸煮後殘留在紙漿中的木素和其他還原性物質的相對量。常用卡伯值、高錳酸鉀值。
物理性能指標:如裂斷長、撕裂度、耐破度(白度)等打漿度或游離度:表示紙漿的濾水快慢程度。
二. 全球紙漿供需情況
縱觀歷年的全球紙漿產量和消費量的情況,雖然在2008-2009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紙漿的產量和消費量遭遇了斷崖式的下跌,2009年全球紙漿產量下降1444萬噸,消費總量下降1402萬噸;從2014年開始,紙漿的產量和消費量企穩回升,有了穩定的增長;2016年全球紙漿總產量在1.8055億噸,同比增速再次回到了1%左右,產量也基本回到了2012年的水平;2016年全球紙漿消費量在1.806億噸,同比增速為0.69%,並且是從2011-2015年連續五年同比增速為負之後第一次轉正。總體來看,全球紙漿的產量和消費量都在逐漸恢復提升。從產銷情況來看,近幾年總產量增速追上消費增速,產銷情況基本達到平衡。
從全球紙漿不同品種產量佔比情況來看,在2017年全球紙漿品種按照加工分類機械木漿、半化學槳和化學木漿的產量中,化學木漿的產量佔比最高,為75.4%,其次是機械木漿和半化學木漿,分別為13.4%和4.56%。在化學木漿中,漂白硫酸鹽木漿的產量佔比是最高的,達到了72.35%,在全球總產量中佔比54.54%,超過半數以上。其次是未漂白硫酸鹽木漿,佔比25.9%;漂白和未漂白的亞硫酸鹽木漿的產量佔比很小。所以全球產量和消費量最高的品種就是漂白硫酸鹽木漿。
近幾年以來,全球包括木漿和非木漿之內的紙漿總產量保持相對穩定的趨勢,歷年來美洲一直保持全球紙漿產量最多的地區,雖然2017年產量略有下滑,但是前四年都保持了相對較為穩定的增速;歐洲是全球第二大紙漿主產區,並且同樣近三年以來都保持穩定的增速。相對亞洲、大洋洲和非洲的產量繼續呈現下降的趨勢。
全球範圍中,美國是最大的紙漿生產國,2017年產量達到4835.05萬噸,佔比全球產量的26%;其次是巴西和加拿大,2017年產量分別達到了1883.5萬噸和1633.9萬噸,佔比分別為10.14%和8.8%;中國2017年生產紙漿1596.4萬噸,佔比8.59%;前四個國家佔了全球產量的54%。紙漿的產量相對較為集中在前幾的國家中。
全球紙漿品類出口量最大的是漂白硫酸鹽木漿,2017年全球出口漂白硫酸鹽木漿5200萬噸,同比增長0.53%,並且同比增速已經連續8年增長,第二大出口品類是未漂白硫酸鹽木漿,2017年出口量達到175.6萬噸,同比下降3.19%;漂白和未漂白的亞硫酸鹽木漿2017年均同比有所下滑,並且在總體出口量中佔比不大。半化學漿2017年出口量達349萬噸,同比增長3.75%,近幾年半化學漿的出口量相對較為穩定。機械漿出口量自2009年以來持續下滑,並維持在70萬噸左右,佔比不大。
全球範圍內,巴西是最大的紙漿出口國,2017年出口量達到了1290.7萬噸,佔比全球出口量的22%;其次是加拿大和美國,2017年出口量分別達到了950.7萬噸和715.1萬噸,佔比分別為16%和12%。智利是第四大出口國,佔比總量8%;前四大出口國的出口量佔到全球總量的58%,同樣出口較為集中在前幾個國家中。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紙漿進口國,2017年進口量達到1881萬噸,佔比全球總進口量的32.67%,由此可見,中國國產紙漿供不應求,木漿的產量雖然不低,但還滿足不了國內的市場需求,對於進口的依賴程度較高。其次是美國和德國,2017年進口量分別為528萬噸和439萬噸,佔比總量分別為9.18%和7.62%。
全球紙漿不同品種進口量佔比情況和產量基本相同,化學木漿的進口量佔比所有紙漿90.63%;其次是半化學漿,佔比9.2%。在化學木漿中,漂白硫酸鹽木漿佔比最大,為96.02%;在全球進口總量中佔比87%,由此可見,漂白硫酸鹽是全球產量和流通最廣的商品漿。
三. 中國紙漿供給情況
我國紙漿市場的特點是紙漿產能和產量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2017年我國紙漿總產量7945萬噸,同比去年微增0.3%。其中,木漿的產量為1050萬噸,同比去年增長4.48%,並且是連續第二年同比增速保持在4%以上。廢紙漿產量為6302萬噸,同比微降了0.43%,雖然連續兩年有所微降,但是整體產量保持穩定。非木漿產量為597萬噸,雖然同比去年增加了1.02%,但是總體大趨勢還是在縮減中。從我國曆年木漿、非木漿和廢紙漿的自產量數據表中可以看出我國紙漿有了結構性的轉變,木漿產量從2001年200萬噸,佔比總量8.03%,增長到2017年產量1050萬噸,佔比達到了13%;非木漿從2001年產量980萬噸,佔比總量39.35%大幅度減少至7.51%;而廢紙漿則是從2000年的1310萬噸,佔比總量52.61%大幅度增長至佔比79.28%。我國過去由於有大量非木纖維資源而以非木纖維作為主要的紙漿原料,但是非木漿汙染很大,並且成本比木漿高,國家提出的政策中也是提出要提高木漿和廢紙漿的比例,而減少非木漿的比例。所以在這十幾年中,我國的木漿、非木漿和廢紙漿完成了結構性的一個轉變。
根據《中國造紙年鑑2017》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對於紙漿的消耗總量為10051萬噸,同比去年增加2.59%。其中木漿(自產量+進口量)消耗3152萬噸,同比去年增加了9.56%,並且過去十年都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廢紙漿(自產量+進口量)消耗6302萬噸,雖然同比略有微幅下跌,但是近幾年都保持穩定的消耗量。非木漿消耗597萬噸,雖然同比去年微幅增長,但還是維持逐步減少的大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在木漿的總消耗量中,只有1040萬噸木漿是來自於我國自產,2112萬噸的木漿是來自於進口,進口量佔到總消耗量的67%,同比去年佔比65%有上升了2%,木漿對於進口的依賴程度在逐步上升。同樣對於廢紙漿,在總消耗量中,4239萬噸至來自於國產廢紙製漿,有2063萬噸是來自於進口廢紙製漿,佔比總量達到了32.73%,同比去年有所下降。
觀察我國木漿的產能情況可以發現,雖然我國木漿的產能近十年有所上升,到2017年木漿的產能達到了1075.7萬噸,由於環保政策偏嚴,2017年的產能同比去年下降了4.44%,為了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相對2017年的產能利用率達到了99%,這說明了在國內嚴控木漿產能的擴張的同時,產能的利用率也達到了瓶頸,在現有的木漿產能下,為了滿足國內對於木漿的需求,我國對於木漿的進口需求和依賴也會逐漸增加。
國產漂白針葉漿近幾年產量逐步下滑。從2010年的43.74萬噸下降到了2016年的3萬噸,同時進口從2010年的399萬噸上升到2016年的804萬噸,進口依存度達到了99.6%,基本全部依靠進口針葉漿進行製紙。
我國進口木漿的種類主要集中在針葉漿和闊葉漿,佔到進口木漿的88%。其中針葉木漿由於樹種多種植在維度較高的地區,我國大部分地區位於中緯度溫帶,種植面積有限,故幾乎所有針葉木漿都依賴進口,應用最廣泛的漂白硫酸鹽針葉木漿進口國集中在維度較高的加拿大、美國、智利、芬蘭、俄羅斯等國家,2017年我國共進口漂白硫酸鹽針葉木漿812.69萬噸,同比增長1.11%;其中來自加拿大進口最多,達到254.53萬噸。漂白闊葉木漿進口國基本來自維度較低的國家,主要有巴西、印度尼西亞、烏拉圭、智利等,2017年共進口1046.93萬噸,同比增長25.6%;其中來自巴西進口最多,達到475.9萬噸。
經過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全國森林面積2.08億公頃,森林覆蓋率21.63%,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分別位居世界第5位和第6位。但是我國森林覆蓋率遠低於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積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森林資源總量相對不足、質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狀況仍然未得到根本改變。我國可採林地面積僅佔13%,可採蓄積僅佔23%,這種木材資源的相對缺乏也使得國內木漿行業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此外,我國近幾年還不斷加強對於國內林業資源的管理,國家「十三五」森林採伐限額規劃中規定可採伐人工林與天然林限額共計25,403.6萬立方米,較十二五規劃的27105.4萬立方米,環比下降6.28%。逐年下降的可採伐限額對紙漿企業的原料來源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在紙漿的分類中,除了利用木材和非木材纖維製成的木漿和非木漿外,還有一種是目前我國最主要的紙漿類型,那就是廢紙漿。廢紙漿的原材料是廢紙,顧名思義廢紙就是生活生產中可以循環使用的紙,具有廣泛的再生產用途。
廢紙的來源主要來自於生活廢紙(廢紙的種類非常雜)、商業設施廢紙(黃板紙、廢紙箱等)、公共機構廢紙(比如廢報紙、辦公廢紙等)和工業廢紙,其中工業廢紙因為主要是來自於紙張加工企業,所以相比其他分類的廢紙,工業廢紙的純度是最高的。
我國廢紙消費量逐年遞增,從2004年2881.3萬噸增長至2015年的7776.1萬噸,複合增長率為9.45%;同時對於廢紙的利用率也從2004年的58.2%上升到了2015年的72.6%。廢紙漿近十年來的產量啊,到2017年廢紙漿佔所有國產紙漿產量的79.28%,已經成為國產紙漿中佔比最大的,也是消費佔比最大的紙漿類型。
利用廢紙造紙是全球範圍內現代造紙業的趨勢。傳統的利用木材纖維造紙的方式會消耗大量的國家的森林資源,我國境內的森林資源較為緊張,利用廢紙造紙能節省大量原木資源。根據卓創資訊,回收一噸廢紙能夠少砍17棵大樹,節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間,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資源,同時減少35%的水汙染。此外,因為林木的培育周期比較長,高槓桿率和重固定資產投資對下遊造紙企業的資金壓力較大;而廢紙漿的成本相比木漿的成本就更有優勢。
我國廢紙的回收量和回收率呈現每年逐漸遞增的趨勢,廢紙回收量從2004年的1651萬噸增長至2016年的4964萬噸,複合增長率為9.6%;同時回收率也從2003年的30.4%增長到2016年的47.6%。從全國範圍來看,廢紙回收量集中在山東、浙江、江蘇和廣東省,四個省份的廢紙回收量佔到了全國總量的近40%。但是從全球範圍來看,中國的廢紙回收率仍然排名靠後,韓國和法國廢紙回收率位列全球第一和第二,都達到了80%以上;未來我國的廢紙回收率有進一步上升的空間。
我國的廢紙回收體系主要依靠社區回收點、分揀站(打包廠)和區域性回收利用基地為主。社區回收點分散在各個城區,或者布置流動回收車,由當地回收公司對於收購價格、質量等進行統一管理,市場化程度很高。分揀中心主要是打包廠和分揀站,對廢紙進行集中收集、分選和簡單加工,年回收量在1萬噸左右。區域性回收利用基地主要是大中型的回收公司,交易規模大,在一個區域分布有很多家打包廠,回收量在幾十萬噸到上百萬噸,此外大型紙企也設有自己的廢紙回收公司。
雖然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初步的廢紙回收體系,但是我國在2014年12月1日頒布的《廢紙分類等級規範》卻未能做到很好的統一廢紙市場的標準,主要是因為上遊回收打包企業和下遊紙廠對於廢紙的需求標準產生分化,造成廢紙供應市場的混亂;所以目前市場各家紙廠採用自己定製的廢紙回收標準,泉州玖龍在2018年7月開始採用的新國廢的標準從水分、雜紙和雜物三個方面來規範標準,但是新標準的嚴格程度高於市場預期,其中要求國廢的含雜率為0,此標準還高於美廢的0.5。包括其他紙廠在今年7月後先後發布更加嚴格的國廢收購標準,帶動廢紙行業對於廢紙的標準化,也進一步推動廢紙作為一種大宗商品的交易屬性。
美國是我國最大的進口廢紙來源地。2017年我國廢紙進口量為2850萬噸,其中有近50%的廢紙是從美國進口。11號美廢和13號美廢是我國最主要的進口廢紙種類。11號美廢的來源主要是超市和紙廠的報廢品,其面層為仿箱板紙漿、麻漿或牛皮漿。從外觀看,11號美廢比較清潔,其整體纖維較長,紙力較高,主要用於高檔牛皮箱紙板的主體原料,或少量用於高檔瓦楞芯紙提升強度。13號美廢來源於美國、西歐的廢物回收公司從民間收集的舊瓦楞紙箱及紙箱廠產生的紙箱邊角料。國內紙廠通常使用該類紙經篩選處理用於牛皮箱紙板掛麵,從成本角度出發,部分纖維好的廢紙可替代木漿使用。
但是2018 年6 月24 日,國務院公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其中,在固體廢物方面,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嚴厲打擊走私,大幅減少固體廢物進口種類和數量,力爭2020 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截止到今年9月,我國固廢料(廢塑料、廢紙和廢金屬)總計進口1562.5萬噸,同比去年下降了52.5%,下降幅度非常大。如果將來外廢進口被限制到很低的配額或者完全被禁止,那箱紙板和瓦楞紙原材料的缺口可能只能通過廢紙回收率的提高和加入木漿纖維替代進行彌補,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對木漿纖維的需求會有更多的需求。
對於廢紙進口政策,我國從2013年出臺全國海關的「綠籬行動」政策開始限制「洋垃圾」進口,2014年底環保部、商務部等聯合調整限制進口固廢目錄,上表中編號為4707900090的其他回收紙或紙板(包括未分選的廢碎品)一直以來是限制進口類固廢,嚴格實行配額管理,而前三類廢紙從自動許可進口調整到限制進口,2017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會議明確表示「對包括廢紙在內的固體廢物進行分批分類綜合管理,大幅減少進口種類和數量」,4 月 18 日,《關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出臺,該政策明確 2017 年年底前全面禁止進口高汙染固體廢物,5 月份起混合廢紙進口量大幅減少,7 月中國政府正式通知世界貿易組織,表示今年底開始將不再接收外來垃圾。近幾年來看,國家對於廢紙的進口配額控制力度逐步加大,廢紙漿供應端壓力凸顯。
對於廢紙配額的發放,每年12月環保部會根據各企業申報及去年紙企實際廢紙使用情況核發下一年度配額的主要部分,即第一批配額,每年第一批配額佔全年大頭,每月陸續補批。次年1-11月每月會有兩次補批,每次批覆額度不等。
從配額發放的額度來看,進口額度逐年趨緊。截至2018年第22批,共發放進口配額1754.05萬噸,總額度較去年同期減少1052萬噸,降幅37.5%,配額審批趨緊。2017年進口廢紙總量為2572萬噸,目前來看廢紙進口配額無法滿足進口需求,而下遊包裝企業對於箱板紙、瓦楞紙的需求在逐年上升,所以進口廢紙缺口需要國廢進行彌補,但目前來看國廢的回收在 63%-64%之間,短期內較難實現回收率的提升,因而造成了年內國廢價格的暴漲,且價格與外廢直接形成倒掛。在成本端壓力陡增,且環保督察壓力無國廢可買的情況下,持續推高包裝紙價格。
四. 紙漿下遊需求情況
根據下遊用途的不同,紙製品主要分為包裝用紙、文化用紙、生活用紙以及特種紙。具體來看:1)文化紙:包括塗布印刷紙、未塗布印刷書寫紙、新聞紙等,其中塗布印刷紙主要以銅版紙為主;未塗布印刷書寫紙包括膠版紙、書寫紙、輕型紙、靜電複印紙等。2)包裝紙:包括箱板紙、瓦楞紙、白卡紙、白板紙等;3)生活用紙:包括衛生紙、面巾紙、手帕紙、餐巾紙、廚房紙巾、紙尿褲等。4)特種紙:按產量來看,主要包括特種包裝紙(食品、醫用包裝紙)、裝飾原紙、無碳複寫紙、熱敏紙等。根據上述分類,從下遊拉動行業來看,文化紙主要與文教印刷、新聞出版行業相關,一定程度上受到無紙化趨勢的衝擊;包裝紙則主要受零售行業、出口拉動,即主要與食品飲料、家電、電子、日化、快遞等行業相關;生活用紙則與消費者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息息相關。特種紙作為造紙行業的高技術產品,需要特殊工藝滿足客戶的特定用途,因此下遊由各特定細分行業拉動。
從我國紙製品細分的產量和消費結構來看,箱板紙和瓦楞紙的產量和消費量是最高的。箱板紙和瓦楞紙2017年的產量分別為2385萬噸和2335萬噸,佔比總產量的21.5%和21.1%,基本兩種紙製品佔到了所有紙製品的近半壁江山。其次是未塗布印刷書寫紙和白板紙,他們2017年的產量分別為1790萬噸和1430萬噸,佔比分別為15.7%和13%。最後幾種包括生活用紙、新聞紙等品種的佔比均在10%以下。從我國細分紙製品的歷年產量增速來看,可以很明顯觀察到箱板紙和瓦楞原紙的增長速度非常迅猛,從2001-2017年箱紙板和瓦楞紙的CAGR分別為10.83%和8.86%,是所有紙製品中增長速度最快的品種。相對來說,塗布紙和生活用紙的增長速度就趨於緩和;並且新聞紙的產量和消費量自2012年由於受到電子讀物普及潮流的影響而延續下降的趨勢。因此,在近幾年包括淘寶和京東等電子商務平臺對於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快遞行業的崛起對箱板紙和瓦楞紙產量和消費量的帶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將來隨著電商平臺的愈加成熟,和深入三四線城市的快遞業務拓展,箱板紙和瓦楞紙的產量和需求還會再一步拓展,將會帶動對於廢紙漿的需求。
文化紙的下遊消費市場季節性波動導致文化紙行業具有顯著季節性特徵。銅版紙主要包括單銅紙和雙銅紙,單銅紙為單面塗料,主要用於製作酒標、煙包等;雙銅紙為雙面塗料,主要用於製作圖書、期刊、畫冊等印刷品。受每年3-6月啤酒旺季、10-11月白酒旺季影響,用於製作酒標的單銅紙迎來需求增加;3-4月與10-12月期間為香菸旺季,用於製作煙包的單銅紙需求量增加;雙銅紙、雙膠紙淡旺季分布基本一致,驅動因素略有不同。3、4月份春季展銷會、9-12月年前促銷使得宣傳單用量較大,雙銅紙需求有所增加;3-5月學生秋季教材備貨、9-12月學生春季教材備貨催生大量雙膠紙需求。
生活用紙和包裝紙的表觀消費量總體上來看還是保持一定的增長,但是各種紙製品的增速有所分化。生活用紙在2015年同比增速達到21%後連續兩年在4%左右並保持穩定;雙膠紙的增速同樣在2015年達到17.56%後保持較低的增速,2017年同比增速為-0.26%,預期明後年的表觀消費量較為穩定。瓦楞紙由於今年白色家電等電器行業景氣度較低,造成瓦楞紙的使用需求量也有所下降,瓦楞紙的同比增速穩中有降,2017年同比增速轉負,為-0.26%。箱紙板由於近幾年的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導致快遞行業用箱紙板的需求大幅度上升,同比增速也是節節攀升,2017年增速為12.64%。所以總體上生活用紙和文化用紙都會保持較為穩定的表觀消費量,箱紙板的需求可能會進一步提升。
五. 木漿價格走勢情況
總體上看國內外的針葉漿和闊葉漿的價格走勢基本平穩,2008年受到金融危機影響,漂針漿價格一度跌破4100元/噸,2010年2月,紙漿主要生產國之一的智利發生芮氏8.8級特級大地震,紙漿價格上漲至8000元/噸。隨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價格穩定在5000元/噸左右。在2017年下半年木漿的價格大幅度上漲,到2018年上半年為止,木漿的價格也趨於平穩,價格中樞相對前幾年有了上升。國內月亮針葉漿的價格從2017年7月的5200元/噸,最高上漲到2017年年12月7650元/噸,漲幅高達47.1%;同時國內鸚鵡闊葉漿的價格在這段時間也從5175元/噸,上漲至6475元/噸,漲幅高達25%。觀察國外的針葉漿和闊葉漿的價格可以發現雖然國外木漿價格也有所上漲,但是上漲的幅度要遠遠小於國內木漿價格上漲的幅度;並且國內的木漿價格是持續高於國外木漿的,在2017年下半年中,國內外木漿的價差也一度擴大,針葉漿國內外價差最高價差達到近3000元/噸。
此輪木漿價格的上漲核心原因是中國對於木漿旺盛需求,之前的數據顯示,國產木漿的產能和產量近幾年都在逐步下滑,尤其是漂白針葉漿到2016年只有3萬噸,進口804萬噸,進口依存度高達99.6%,基本全部依靠進口的針葉漿進行製紙。但是中國對於木漿的需求確實逐年遞增的,這部分新增的需求就會覆蓋國外木漿的新增產能上, 2016年中國紙漿實際進口量為2107萬噸,相較上一年度同比增加170萬噸;而2016年國際商品漿新增出口量為265.5萬噸,中國的新增需求覆蓋國際新增供給的64%。2017年中國進口漂白硫酸鹽木漿812.7萬噸,同比去年增加了8.93萬噸,同期全球出口漂白硫酸鹽木漿5200萬噸,同比前年增加了27.24萬噸,中國的新增進口需求佔比新增出口量的32.78%。疊加在2017年下半年,青島港和保定港木漿庫存持續下降,最低在2017年9月青島港和保定港的木漿庫存分別為29.2和2.17萬噸,同時處於歷史低位,高需求和低庫存就助推了此輪木漿價格的上漲。
根據Hawkins Wright的數據顯示,未來2019年和2020年的木漿新增產能有所放緩,漂白硫酸鹽針葉漿未來兩年新增產只有9萬噸,相比2017年和2018年的新增產能有大幅度下滑;漂白闊葉硫酸鹽木漿未來兩年新增產能總計219.5萬噸,同比2017年和2018年總計新增426.5萬噸下滑51%。在未來新增產能放緩的兩年中,如果我國由於環保政策和對於森林的保護政策而導致木漿的國產產能進一步收縮,對外進口的依存度進一步上升,那木漿的價格大概率維持在高位震蕩。
人民幣匯率與木漿價格的關係
我國漂針漿99.6%依賴進口,人民幣匯率變化會從進口成本端產生作用,國內貿易商面對匯率波動會增加或減少進口量,對國內庫存造成影響,從而作用於國內木漿價格。具體來說,人民幣貶值推升進口成本,國內貿易商進口意願下降,港口庫存持續消耗,當庫存下降到一定位置,國內供需偏緊時價格便會出現上升拐點;反之,若人民幣升值趨勢持續,木漿進口成本下降,貿易商進口囤貨意願上升,推升國內木漿庫存,庫存上升至高點後便會出現向下拐點。總之,人民幣匯率雖然很難直接作用於國內木漿價格,但會貿易商的進口意願影響國內庫存水平,從而影響木漿價格。
2014-2018年人民幣匯率走勢及國內庫存和木漿價格的關係可由上圖看出,2015年8月之前匯率波動較為平穩,2015年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調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做市商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報價。這一調整使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機制進一步市場化,更加真實地反映了當期外匯市場的供求關係,隨後人民幣匯率進入下行通道,2016年5月到7月,受美聯儲加息預期以及英國脫歐的「黑天鵝事件」,人民幣匯率持續走跌,直到2016年底市場才對人民幣貶值預期有所好轉,匯率止跌回穩。這段時間國內木漿庫存處在區間內波動的走勢,隨後人民幣匯率進入上行通道,而庫存在2017年8月觸底,供需偏緊的格局帶動木漿價格上升,貿易商囤貨意願回升也使庫存不斷累積,今年2月份庫存累積到777萬噸的高點,隨後的去庫存階段帶動木漿價格回落。總體來看,人民幣匯率通過影響國內貿易商的進口意願作用於國內庫存水平,從而間接地影響國內木漿價格。
為了分析漂針漿與漂闊漿之間價格的相關性,本文選取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27日的時間序列,選取山東地區加拿大漂針漿品牌「月亮」報價作為漂針漿價格基準,分別對山東地區的俄羅斯闊葉漿品牌「布拉茨克」、加拿大闊葉漿品牌「阿爾派」、巴西闊葉漿品牌「鸚鵡」、「金魚」、智利品牌「明星」、烏拉圭品牌「新明星」、印尼品牌「小葉硬雜」進行價格相關性分析,結果如上表所示,可以看出,漂針漿價格和漂闊漿價格在99%的置信水平下顯著,相關係數在0.88-0.90,驗證了漂針漿和漂闊漿作為文化用紙和生活用紙的重要生產原料,價格上存在明顯的相關關係,對於漂闊漿的貿易商、生產商來說,也可以利用漂針漿期貨進行風險管理和套保操作。
為分析漂針漿與漂闊漿之間價格的相關性,本文選取選取山東地區加拿大漂針漿品牌「月亮」報價作為漂針漿價格基準,分別對山東地區的廢黃板紙、廢書頁紙、廢純報紙的價格進行相關性分析,結果如上表所示。可以看出,漂針漿價格和廢紙價格在99%的置信水平下顯著,相關係數由於廢紙種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驗證了廢紙和漂針漿雖然是生產不同品種紙製品的原料,但在價格上仍具有明顯相關性,對於廢紙生產廠商來說,可以利用漂針漿期貨進行風險管理和套保,但不同廢紙種類應對應不同的套保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