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2020年本科畢業典禮上的講話(全文)

2020-09-21 釋放能量


譜寫新時代的命運交響曲

——在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清華大學校長 邱勇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親友們,來賓們:

六月的清華園,「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今天,是一個難忘的日子。

3000多名同學完成本科學業,即將踏上人生的新徵程。因為疫情,我們只能舉行「雲上」畢業典禮。我相信,這場特殊的畢業典禮同樣會讓同學們終生難忘。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你們經受了疫情的嚴峻考驗,順利完成了學業。在這裡,我代表學校,向你們和你們的親友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悉心指導你們的老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同學們,每一屆畢業生都擁有各自難忘的青春故事。經過四年的大學生活,你們的知識更加系統深入,能力更加綜合全面,思想更加獨立成熟。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所有人帶來了刻骨銘心的共同記憶。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14億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在世界範圍內,各國人民同舟共濟、勇敢前行,展現了人間大愛。在這裡,讓我們向所有在抗擊疫情鬥爭中犧牲的烈士和不幸罹難者致以深切的哀悼,向所有為抗擊疫情付出努力、作出貢獻的人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同學們,疫情讓你們本該盡情飛揚的畢業季顯得有些沉重,但疫情期間的經歷也會成為你們獨特的人生閱歷。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你們克服了焦慮情緒和各種困難,堅持完成學業;你們積極承擔志願服務工作,為疫情防控盡心盡力;你們從普通人的抗疫故事中讀懂了萬眾一心,真切感受到了人性的偉大。我相信,疫情讓你們進一步認識到人生充滿不確定性,也進一步認識到每個人的命運與他人息息相關。你們的這些經歷、思考和感悟,都會跳動為青春時光裡的獨特音符,進而合成為人生交響曲中的特別和弦。

命運,是過往生命歷程所呈現的軌跡,也是未來人生發展的預期。命運往往籠罩著不可預知的、充滿偶然性的迷霧。隱藏在命運深處的必然性,指示著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之所在。命運往往荊棘叢生、充滿坎坷。在苦難中磨礪意志、在挑戰中超越自我,是打開命運枷鎖的鑰匙。個人的命運總是融入在時代的洪流中。同學們,你們要把握時代脈搏,聆聽時代聲音,在命運的徵途上堅定前行、在命運的激流中奮勇搏擊,不斷提升人生的格局和境界。

面對人生的不確定性,你們要學會選擇,把握住命運的方向。命運雖然充滿變數,但實際上是有跡可尋的。對意義的不斷追尋和對價值的終身堅守,就是求解命運之謎的最好方法。在面對選擇時,要追尋意義,不因名利熙攘而困擾;要堅守價值,不因境遇改變而動搖。不同的選擇會將人們引向不同的人生。中國水利水電事業的主要開拓者、兩院院士張光鬥先生,在清華大學執教60多年。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他放棄在美國繼續攻讀博士學位,毅然選擇回國參加水利水電建設。1947年,他謝絕美國友人對他全家赴美的邀請,堅定選擇留在自己深愛的土地上。對於張光鬥先生來說,用一生深情凝望祖國的江河就是他人生全部的意義和價值。要消除命運的不確定性給人生帶來的迷失,就必須超越當下和自我的局限,以長遠而堅毅的目光審視自己的內心和未來,在起伏難測、激蕩不停的命運之海中,在一次又一次的人生選擇中,把握住前行的方向。

面對人生的苦難,你們要勇於抗爭,做命運的主人。人生如遠航,暴風驟雨和驚濤駭浪總是難以避免。今年是世界著名音樂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貝多芬26歲時聽力就開始下降,到45歲時幾乎徹底失聰。在31歲時,他在寫給朋友的信中,描述了耳疾帶來的痛苦,卻倔強地說:「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在38歲時,他創作的《命運交響曲》首次公演。從此,《命運交響曲》成為了人們戰勝苦難的靈魂戰歌。苦難可以錘鍊人的品格,但決不能讓它主宰人的命運。「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經霜彌茂。」「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人類歷經大災大疫,但每次都能頑強地從低谷中走出來。主宰命運的是堅韌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無論命運的考驗以怎樣的方式敲響人生之門,永不服輸就必定會迎來最終的勝利樂章。

面對人生的短暫,你們要將個人的命運自覺融入到民族的命運、人類的命運當中,實現永恆的生命意義。每一個人都不是孤島,每一個民族的命運都與其他民族的命運相互交織。魯迅先生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人的一生是短暫的,也可能是平凡的,但如果每個人都能在有限的生命裡去關懷他人、關懷世界,都能在危難時不畏艱險、挺身而出,與他人攜手同心、患難與共,就能在塑造個人命運的同時,匯聚起改變民族命運乃至人類命運的磅礴力量,個人的生命也由此被賦予了永恆的意義。在疫情期間,無數的醫護人員、快遞小哥、基層工作者等平凡人,毅然成為「最美逆行者」「生命擺渡人」「健康守門員」,他們共同繪就了一幅觸動人心、感動世界的美麗畫卷。人類的健康和家園需要所有人去構築。我們相信,人類善良、正義、理性的光輝將永遠照映心靈、溫養生命、點亮未來。

「同舟自古無胡越,南北東西路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前途命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發展道路,但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同學們,你們正處在砥礪奮進的新時代,生逢其時、重任在肩。希望你們把握人生方向,做命運的主人,將小我融入國家民族乃至全人類的大我當中,以民族復興的步伐為節拍,以永遠奮進的青春為旋律,譜寫新時代的命運交響曲,共歲月崢嶸、留歷史迴響。

親愛的同學們,因為疫情,我們通過這樣一種特殊的方式見證你們人生的重要時刻,有遺憾、更有不舍。但我確信,經過四年的成長曆練,經過疫情的大考,你們一定能夠更好地應對前方一切未知的危機和命運的挑戰。我也堅信,人類終將戰勝疫情,我們一定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同學們,今天是一個讓人眷戀的日子。我希望你們記住,清華永遠是你們溫暖的家!

來源|清華大學(THU1911-BJ)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雲」上辦 校長寄語:譜寫新時代的...
    6月23日上午,清華大學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舉行。校領導邱勇、陳旭、姜勝耀、王希勤、薛其坤、吉俊民、楊斌、李一兵、尤政、過勇、鄭力、向波濤,教師代表朱邦芬院士,副教務長、教務處處長曾嶸,黨委學生部部長白本鋒等出席典禮。副校長彭剛主持典禮。本次特殊的「雲畢業典禮」面向全球進行中英文雙語直播,將五湖四海的深情匯聚,將五彩斑斕的青春銘刻。
  • 清華大學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舉行
    清華新聞網6月23日電(記者 呂婷 攝影 石加東 楊豔賓 曹文鵬 楊麗英 許剛 趙青松)今日相聚,跨越山海,來之不易;即刻啟程,前途似海,來日方長!6月23日上午,清華大學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舉行。
  •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送畢業生《中國哲學簡史》:做有思想的行者
    7月2日上午9時,清華大學2017年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綜合體育館舉行,3000餘名畢業生身著學位服參加典禮。畢業典禮上,清華大學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邱勇將作主題演講,寄語本科畢業生「做有思想的行者」。校長邱勇在2017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講話。
  • 清華大學畢業典禮上校長邱勇寄語:揚自強之精神 做中流之砥柱
    今天上午,清華大學2019年本科生畢業典禮在學校東大操場舉行。3000餘名本科生從清華園畢業,他們將承載著學校和師長的諄諄囑託,踏上人生新的徵程。繼昨天贈予研究生「自信」二字後,清華校長邱勇今天送給本科生「自強」二字,勉勵學子「揚自強之精神做中流之砥柱」。
  • 清華大學2017年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舉行
    校長邱勇在2017年畢業生畢業典禮上講話。  在熱烈的掌聲中,清華大學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邱勇發表了題為《做有思想的行者》的講話,他向畢業生及其家人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悉心指導他們的老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  邱勇說,自己也是3字班的,清華園的變化日新月異,但充滿朝氣和蓬勃向上的校園氛圍不曾改變,清華的時代華彩和文化底色共同塑造了一代代清華人的品格。
  • 邱勇校長蘇世民書院首屆畢業典禮致辭:做世界的水手
    邱勇校長蘇世民書院首屆畢業典禮致辭:做世界的水手清華新聞網7月1日電(記者 李 婧)7月1日下午,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舉行首屆畢業典禮。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中國籃協主席姚明,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副校長楊斌、研究生院院長姚強,美國黑石集團主席蘇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蘇世民書院副院長潘慶中、程文浩、孔美林(Melanie Koenderman) 、美國辦公室執行主任薛偉德(Nigel Thrift)及首席責任教授高旭東等出席典禮。典禮由書院院長李稻葵主持。
  •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舉行2020年畢業典禮
    清華新聞網6月22日電 6月20日,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舉行2020年畢業典禮,這也是書院首次在線進行的畢業典禮。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蘇世民學者項目創始理事蘇世民(Stephen A.Schwarzman),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蘇世民學者項目執行總監司愛敏(Amy Stursberg),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副院長錢小軍、孔美琳(Melanie Koenderman)等通過視頻為第四屆學者送上畢業祝福。美國第64任國務卿瑪德琳·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Albright)受邀發表主題演講。
  • 清華大學開學典禮新生獲贈一本書 校長邱勇有何期待?
    在踏入清華園、完成報到後,3800餘名清華大學2019級新生今天正式開啟嶄新的大學生活。在上午舉行的開學典禮上,清華大學校長邱勇以「踏萬古江河 鑄不朽人生」的講話勉勵所有新生。本次開學典禮還特別邀請30名新入職教師代表,以及52位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學校長及老師參加,共同見證學生們成長發展的新起點。
  • ...年本科生畢業典禮「雲」上辦 校長寄語:譜寫新時代的命運交響曲
    6月23日上午,清華大學2020年本科生畢業典禮舉行。校領導邱勇、陳旭、姜勝耀、王希勤、薛其坤、吉俊民、楊斌、李一兵、尤政、過勇、鄭力、向波濤,教師代表朱邦芬院士,副教務長、教務處處長曾嶸,黨委學生部部長白本鋒等出席典禮。副校長彭剛主持典禮。本次特殊的「雲畢業典禮」面向全球進行中英文雙語直播,將五湖四海的深情匯聚,將五彩斑斕的青春銘刻。六月的清華園,「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 清華校長邱勇送畢業生《中國哲學簡史》:做有思想的行者
    7月2日上午9時,清華大學2017年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綜合體育館舉行,3000餘名畢業生身著學位服參加典禮。畢業典禮上,清華大學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邱勇將作主題演講,寄語本科畢業生「做有思想的行者」。校長邱勇在2017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講話。
  • 全文來了!校長王稼瓊2020年畢業典禮講話
    全文來了!校長王稼瓊2020年畢業典禮講話 2020-06-28 14: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華大學首封本科錄取通知書發出!校長邱勇贈書《鄉土中國》寄語...
    8月6日上午11點,隨著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將飽含祝福與期待的錄取通知書封裝好交給中國郵政快遞員,清華大學2020級本科錄取通知書發放工作正式啟動。首批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幸運兒」是保送生和8月5日剛剛被錄取的強基計劃學生。
  • 高校畢業典禮校長講話 "走向世界"成高頻詞彙
    別以為這些萌萌噠的話來自朋友圈或網絡,它們均出自陝西高校校長在2016年畢業典禮上的講話!怎麼樣,夠接地氣吧!華商報記者通過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安交大、陝西師範大學等16所高校的校長畢業演講稿進行梳理,發現「接地氣」「扣熱點」「形式活」是今年畢業演講的最大特點,「走向世界、不忘初心、常回家看看」等詞彙是今年高校畢業典禮的熱點詞彙。
  • 清華大學開學典禮,邱勇校長提到四位歷史名人,他們成就有多大?
    文/微談教育清華大學是我國的最高等學府,每個高中生都嚮往的名校。能夠進入清華大學就讀,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在8月15日早上,清華大學舉行開學典禮,2019屆新生成為清華大學最新一屆的學子。清華大學校長——邱勇這一屆的新生,被親切地成為「九字班」,「九字班」成員有3800百餘人,從今天開始,他們就正式成為清華人。
  • 清華大學首封本科錄取通知書發出 校長邱勇給新生贈書
    來源:人民網清華大學2020年本科錄取通知書 /清華大學供圖人民網北京8月6日電(李依環 實習生黃悅)今天,清華大學2020級本科錄取通知書發放正式啟動隨同通知書一同寄出的,還有校長邱勇的贈書《鄉土中國》,他在致信中寄語新生通過閱讀根植家國熱土,砥礪成長擔當。據悉,今年是邱勇第六次給新生贈書。之所以選擇《鄉土中國》,邱勇表示,《鄉土中國》是一部飽含家國情懷的經典力作。家國情懷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每一位中華兒女自覺的使命擔當。
  • 清華大學校長邱勇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講話:永葆鄉土情懷 守望美好家園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李派)9月9日上午,清華大學舉行2020級本科生新生開學典禮。3800餘名本科生新生攜著期冀,懷揣夢想,吹響新徵途揚帆啟航的號角。典禮上,該校校長邱勇發表題為「永葆鄉土情懷,守望美好家園」的講話。
  • 邱勇會見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一行 雙方籤署本科雙學位課程合作...
    邱勇會見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一行 雙方籤署本科雙學位課程合作備忘錄清華新聞網2月26日電(記者 呂婷)2月26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副校長潘偉賢一行訪問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副校長兼教務長楊斌在丙所會見了來賓,就進一步加強兩校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籤署清華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雙學位課程合作備忘錄。
  • 清華大學2018年研究生畢業典禮:5401人被授予碩士學位
    「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巍然中央...」伴著嘹亮高亢的校歌,清華大學2018年研究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今日上午拉開帷幕,5000餘名畢業研究生身著學位服參加典禮。清華大學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邱勇發表題為《以開放精神點亮人生》講話。
  • 雙一流大學校長畢業致辭300次提疫情,贈予「50個戳心詞」
    提及疫情300次,寄語青年學子共克時艱南都大數據研究院梳理發現,42所雙一流大學中,31所高校官網或微信公號等渠道已經公開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全文。31篇致辭全文共有84000多字,其中提及「疫情」300次。
  • 清華北大面對留學不歸的洶洶輿情,校長講話顯格局,我們狹隘了?
    清華北大面對留學不歸的洶洶輿情,校長講話方顯格局,我們狹隘了?在談及人才流向國外市場時,清華北大這兩所我國最高等院校總是會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在這件事情上,清華北大也未曾有過正面回應,一直沉默以對。面對如此洶洶輿情,清華北大為何如此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