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面對留學不歸的洶洶輿情,校長講話方顯格局,我們狹隘了?
在談及人才流向國外市場時,清華北大這兩所我國最高等院校總是會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在這件事情上,清華北大也未曾有過正面回應,一直沉默以對。面對如此洶洶輿情,清華北大為何如此淡定?聽了今年的畢業典禮上清華大學校長邱勇院士的講話後,你也許就會懂了。
1、在講話中,邱勇院士高度讚揚了我國已故水利專家張光鬥
在2020年的畢業生典禮上,校長邱勇高度讚揚了我國已故水利專家張光鬥,看似單純想讓學生學習其科研精神,實則明確表明了對於留學生的態度。
說到張光鬥,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張光鬥生前是我國水利水電工程專家和工程教育家,中國水利水電事業的主要開拓者之一,清華大學原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他曾在1936年赴美留學,多次拒絕哈佛大學的挽留毅然回國參加祖國水利建設。
你以為邱勇院士只是單純讚揚張光鬥院士的功績嗎?這更是他對國內對於清華大學留學生一去不回指責的回應。留學生學成回國報效祖國,這是邱勇院士所希望看到的。
2、清華北大赴美留學人數只佔畢業生少數
清華大學去年12月底發布的2019年畢業生就業報告,數據顯示,清華大學2019年畢業生總計6965人,包括本科畢業生2971人(42.7%),碩士畢業生2527人(36.3%),博士畢業生1467人(21.1%),剔除定向畢業生180人(2.6%),納入統計數據的畢業生人數為6785人,就業畢業生為6659人,就業率為98.1%。其中,選擇繼續深造的畢業生為3002人(44.2%)(包括國內深造1967人(29.0%)和出國(境)深造1035人(15.3%)),選擇直接工作的為3657人(53.9%)(包括籤三方協議就業和靈活就業),其餘126人(1.9%)選擇暫不就業。
其實選擇出國深造的學生只佔當屆畢業生的10.2%,這比例其實並不大!在清華大學如此多的畢業生中692人確實是個小數目!說清華北大為美國輸送人才完全就是無稽之談!並且留學生是否回國還是個未知數,但這並不代表留學生都會選擇留在國外!
3、提倡留學後回國但不能輿論攻擊、道德綁架
暫時不回國不等於以後不回國或者永遠不回國,在時間、場合和機遇適合的情況下,該回國的時候就肯定會有人回國。以施一公為例,他從博士起到回國歷經十六、七年的時間,時間之久,經歷之曲折,絕非可以簡單地以愛國與否予以評價。不能說施一公沒回來的時候他就是不愛國,不能說他回來得晚一些而他回來之前的那一段時間就是不愛國。事實上,施一公一直懷有成就事業報效祖國的崇高情懷。而具有和施一公一樣的高尚情懷的出國留學人員絕不是少數。
留學不回國不能代表不愛國!在我國遭遇新冠肺炎最緊迫的時候,在外華人踴躍為國內捐款捐物,留學生們也為自己的祖國盡著一份綿薄之力,這些你不能抹去!留學之後回不回國是他們自己的選擇,為未來考慮同樣是為自己和家人負責,我們這些人並不能左右他們的選擇!利用留學不回國就是不愛國的輿論攻擊甚至辱罵,這是不對的!
而國內能做的是擁有可以匹配國外的科研條件,提高國內科研人才的待遇,給科研人群一個乾淨的科研環境!用自己的硬體實力留住人才!
收藏舉報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