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不歸輿論下清北為何沉默?這個真的不全是他們的錯

2020-12-20 學長教育經驗說

我想在這件事情上清華北大也很無奈,他們也沒有辦法來左右學生的選擇。作為我國的最頂級學府,清華北大擁有國內最好的生源和最高的經費預算,但最終的結果是大量的留學生選擇待在國外,真的意義上變成了拿著國人的錢替外國人輸送人才,但其實這不完全是學校的過錯,學校沒有權利決定他們的人生。

清華北大為什麼要送學生出國留學?

就以清華大學來說吧,清華大學是依託美國退還的部分「庚子賠款」建立的,是清政府設立的留美預備學校,通過送學生出國留學學習西方先進的技術來帶動國內科技發展,因此送大量的學生出國留學並不奇怪。清華和北大是國內最早的一批大學,如今已經發展成為國內頂尖、世界頂尖的大學,每年送大量的學生出國留學是國家發展的需要,合情合理。

清華北大面對留學不歸國的洶洶輿情為什麼保持沉默?

1、大量清華北大出去的留學生不歸是事實,他們沒有什麼可以為自己爭辯的。

2、留學生不歸的洶洶輿情並不會對他們產生影響,輿論過後他們依然是國內頂級學府。

3、留學生不歸併不是他們的過錯,他們也無能為力,沒有權利左右學生的選擇。

4、保持沉默是解決這件事情的最好方法。

面對社會上對自己不利的輿論,保持沉默確實是清華北大最好的應對方法,既可以避免因說錯話而激起更大的輿論,又可以向公眾表明自己的態度,這樣輿論也會更快的消失散去。當然了我認為最主要的一點是無論輿論怎樣發展都撼動不了清華北大在國內的位置,每一個考生都夢想上清華北大,所有家長都以自己孩子上清華北大為榮,這點起碼在一個世紀內是不會改變的。

為什麼說留學生不歸不完全是學校的責任?

每年送多少留學生出國並不是學校所能夠決定的,每個學校的出國留學名額都是由有關部門決定的,清華北大作為國內頂級大學,加上大量經費的支持,出國留學的名額自然比其他學校多很多。但是我們要明白學校只是根據名額來送學生出國留學,而留學生學成後是否回國學校是沒有權利決定的,決定權在學生手中,因此導致這樣的結果不完全是學校的責任。

其實清華北大最大的問題在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確定留學生人選上。大量留學生不歸的現象說明了學校平時在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出國留學人選上把關不嚴,導致許多不是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出國留學,這樣的人一旦出國就不用考慮他們能自己回國。

總結:留學生是否歸國真的不是學校所能夠決定的,選擇權在學生自己手中,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學校就完全沒有責任和責任完全在學校,清華北大如果在這件事情是如果不保持沉默又能做什麼?難道這件事情上當事人就沒有任何責任?他們不有愧於自己的祖國?對得起祖國對他們的培養?

相關焦點

  • 面對「留學不歸」的質疑,清華北大為何沉默?其實早就「回應」了
    文|誠言呈語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今天聊這個話題,其實我壓力是挺大的…說實話,我都不太敢講關於清華北大留學生的相關話題。因為看最近相關文章的評論區裡,輿情幾乎都是一邊倒地指責,甚至謾罵。
  • 面對清華北大留學不歸的洶洶輿情,清北為何保持沉默?
    從上個世紀末,國內就出現了留學熱,有的家庭甚至初高中就為孩子準備留學,當然留學之地大多選擇的是美國。不得不承認的是,美國擁有很多與中國不同的教育,他們崇尚精英教育,這個國家擁有頂級的教育資源及設備,能夠成為首選也是有它明顯的優勢的。
  • 因留學不歸,飽受質疑的清華北大,我替你們說句公道話
    ,純粹吃瓜2020年高考結束以後,山東高考狀元孟令浩,網傳其參加政審,疑似報考國防科技大,拒絕清北。引起吃瓜群眾紛紛圍觀,有一部分人本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使勁起鬨。而狀元很快進行闢謠,消息並不屬實,已經報考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並表示努力學習,將來報效祖國。愛湊熱鬧是人的天性,而拒絕清華北大這樣的傳聞,之所以能夠引起熱議,這恰恰反映了清華北大在國人心中的地位,不可替代。畢竟清北我們國內最頂尖的大學,是中國目前教育界的最高學府。
  • 在「出國留學不歸」的輿論下,清華北大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種回應
    引言:最近甚囂塵上的熱點,就是網友對清華北大留學生不歸的討論。他們在看了一些數據以後,說清華北大的留學生大部分都留在了國外,沒有回國。網民要討論清華北大,要麼是念叨他們的好,要麼是念叨他們的壞。這「兩兄弟」每次都不能獨善其身,它們一直是被捆綁在一起的。
  • 面對留學不歸的質疑,清華北大為何不回應?請大家用數據說話
    面對留學不歸的質疑,清華北大為何不回應?懇請大家用留學數據說話當今世界是正在走向全球化的時代,因此眾多的中產家庭子女都選擇了留學這條學習道路,但是一段時間以來,一些留學生畢業後選擇留在美國工作,引發了大家的議論,尤其是清華、北大作為我國的最高學府,一些高材生去國外留學畢業後沒回中國工作,媒體和公眾更是表示出對清華、北大的質疑,紛紛表示:為什麼學成之後不回來建設我們的祖國?
  • 面對清華北大學子留學不歸的現象,校長的演講顯格局,網友:大氣
    文 | 小微爸爸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中國,不缺乏一些偉大的科學工作者,他們通過自己的個人努力,學有所成,縱使出外留學,面對國外的誘惑和層層壓力,也毅然決然的選擇回國,把自己的畢生所學報效祖國
  • 面對清華北大學子留學不歸的現象,校長的演講顯格局,網友:大氣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中國,不缺乏一些偉大的科學工作者,他們通過自己的個人努力,學有所成,縱使出外留學,面對國外的誘惑和層層壓力,也毅然決然的選擇回國,把自己的畢生所學報效祖國,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
  • 我努力考清北,是為了下一代不考清北
    有人做了一個有趣的計算:如果每年的清華北大的畢業生有一半留北京,假定他們之間男女比例相同而且全是內部結婚,他們的孩子能考上清北的概率也只有10%。其他985、211的大學生也是如此,大家都想讓孩子考比自己出身的學校更好的名校,但最終大部分人都實現不了目標。
  • 在「出國留學不歸」的質疑下,清華北大的沉默,本身就是一種回應
    文|睿評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要是不看自媒體,你可能都不知道清華和北大的畢業生,「都去國外留學了」。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清華和北大突然就被頂到了風口浪尖。我想了想,其實也不奇怪。清華和北大有沒有一起「吃過肉」我是不知道,但是只要網上有人煽風點火的話,那讓他們倆一塊挨刀,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
  • 全網群嘲後,清北會變落寞嗎?
    雖不敢說是全部,但它曾是絕大多數學生的夢想。不妨問問自己,高考後的某一個瞬間,你有沒有覺得自己會考上清北?現在圍觀,卻是多了些嘲諷。大家懂得了比較,自然也就會思考。諸如此類,清北一步步被衝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甚有網友親切地稱呼其為「留美預備隊」,然後開始懷疑它的辦學方向和教學理念。當然,全網群嘲時,也湧出了許多清北擁護者。他們用語重心長的語氣提醒大夥不要一葉障目,不要聽風就是雨,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見地,不要做那井底之蛙,輕易就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 面對清華北大留學不歸的洶洶輿情清華北大為什麼沉默
    面對網友輿論的逼問,清華北大卻始終保持沉默。難道真是只是因為理虧嗎?清北學子的留美情結清華、北大每年畢業生中選擇出國留學的人都很多,其中去美國的又佔了絕大多數。以2019年北大官方數據為準,北大2019年本科畢業生2726人中,有1155人選擇出國留學,而大部分都是去的美國。
  • 今年財政撥款減少清北兩校經費近20億,為何叫好聲一片?
    清北畢業生親美、留美現象嚴重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的施一公曾說:他那一屆的清華本科生有2251人,約1600多人選擇到美國留學,大部分人如今都還待在美國。而這一部分出國留學的人,大部分選擇不再回來也就是說,清北花費中國最多的科研經費,卻為美國培養了40多年的優秀人才!
  • 鴻蒙菁英班為何不設在清北?任正非一句道破!能留下來才是關鍵
    這個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因為如果在國內要尋找高等學校的話,首先想到的就是清北,就算北大偏向於文科,但是清華的計算機專業在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為何華為不選擇清北,而要選擇一個名氣並沒有那麼大的西工大呢?
  • 明明可以選擇清華北大,為何華為首選西工大,清北真的不行了嗎?
    那麼為何不選擇在條件、資源更加廣闊的清華、北大開設呢?那裡的學生潛質、科研水平難道不比西北工業大學要好嗎?是啊!華為公司為何放棄清華北大而選擇弱勢的西北工業大學呢?上網搜索一下清華北大和西北工業大學的留學率就知道華為為何選擇西北工業大學。以北京大學為例,根據北京大學校本部2019年畢業生就業率表顯示,升學的本科、碩士、博士幾乎一半以上都出國留學。
  • 為何清北碩博畢業生扎堆去當中學教師?僅僅因為待遇?原因很現實
    在以前,教師這個職位是師範生的主場,但近年來,隨著教師招聘門檻的降低,越來越多的非師範生也加入了教師行業,更讓人感到驚訝的是,越來越多的名校碩博畢業生竟然也爭相報名應聘中小學教師,比如杭州學軍中學擬錄用名單中清北碩博畢業生就佔了絕大多數,連學校自己都驚訝不已:沒想到會有這麼多清華北大學生來應聘
  • 是時候該給清北的出國留學念念緊箍咒了
    另一種是清北坐擁全國最好資源,擁有其他高校不可比擬的國家科研經費,花著納稅人的錢,最終培養的學生80%都出國留學,選擇矽谷和華盛頓,甚至移民不在回來,被大家戲為「留美培訓班」的行為,大家氣憤不已。華為選在西工大,雖說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企業決策,卻映射了當今高教,尤其是清北等頂尖學府教育的缺陷。
  • 小學生研究直腸癌獲創新大獎:終於知道清北學生為啥不回國了
    ,可能會在智商方面碾壓不少成年人,他這個課題,很多人都可能看不懂。,現在更寫不出來的。清北學生為啥不回國?最近,由於美國制裁的大學名單中沒有清華、北大,及媒體曝光一些兩校學生留美不歸的事,網絡上的輿論環境對清華、北大不甚友好,就連兩所學校經費被減近20億,也被拿出來說事。很多人指責一些學生國外留學後不回國效力,但卻很少有人從自身方面找原因。
  • 別用老觀念看「清北碩博下餘杭」
    別用老觀念看「清北碩博下餘杭」作者:陳志文《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26日16版)【光明時評】浙江杭州餘杭區2018年引進人才的公示近日在社會上引起熱議。有觀點認為,清華北大碩博畢業生去了街道辦,是「屈就」。
  • 清北高素質人才流失嚴重已引起不滿,怎麼看?怎麼辦?
    這個建議引起了人們的熱議,小編來談談自己的觀點:清北高校優質人才流失已成嚴重問題,由此人們又去深挖清北與美國的關係和背後的隱情,大家驚訝得發現,清北兩所高校可以說成了「美國附中」,每年都有大批的優秀學生前往美國留學、搞科研、工作,隨之而來的就是清北赴美留學生回國率不足百分之二十,回來的學生大多還是在美國混不下去被迫回來的!
  • 面對留學不歸洶洶輿情,清華北大有何態度?校長的畢業寄語有深意
    清北留學不歸的現狀 但是至於起因,就是有數據表明清華、北大的本科畢業生之中有近7成選擇出國留學,而在這些出國留學的人員之中,又有數量巨大的「留學不歸」人員。對於「留學不歸」我們又當如何評價呢?當然,從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與北大校長郝平的寄語之中,我們能夠看到作為學者,作為校長,他們對於學生,對於「留學不歸」的學子們是有著殷切期盼的。但是,我們從中又能看到他們並沒有要求留學生就一定要回國,而在對於是否支持留學的問題上,邱勇校長的「同舟自古無胡越,南北東路西不同」顯然又是蚩尤支持態度的。